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科學專業看哪些書

生物科學專業看哪些書

發布時間:2022-07-11 02:30:58

Ⅰ 有哪些有趣的生物學書籍

1、凱文·拉蘭德:未完成的進化

特點:

讓我們再次反思人類的獨特之處,關注進化不同方面,立體講述生而為人

上榜理由:

通過各種有趣的試驗、故事,把自己開拓性的研究妙趣橫生地呈現出來。他闡釋了動物如何模仿、創新以及保留自身鮮明特徵的傳統。

Ⅱ 我現在大一,專業是「生物科學」,應該多看哪些書,求書名,謝謝

生物專業學科:細胞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發酵工程等等,我建議你看英文版的專業書,英文版的教科書講的很詳細,比中文版的易懂,因為中文版的部分翻譯英文版的,翻譯不好的就難懂了,准備好英語詞典,最好是生物醫學大辭典,對你以後看專業文獻和學習絕對有很大的幫助,我當時大一就開始看英文版的教科書了,大三學習英文版的專業課如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基本上無壓力,當時很多同學跟不上,放棄生物這個行業了,畢業後大部分轉向別的行業了,所以如果你想在生物領域繼續前行,提前學習是很有必要的,因為你走在了前面,圖書館里一般會有,好好利用這個資源,當然網上也有英文版的教材可以下載。

Ⅲ 清華大學生物科學專業用的什麼教科書

【普通生物學】;【基因工程原理與應用】;【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蛋白質組學】;【微生物學】;【植物細胞工程】等。

生物科學專業理論課程在500~ 600學時為宜,其中選修課原則上不少於150學時。課程的具體名稱、知識單元、知識點、教學要求及相應的學時、學分,由各高校自行確定。

生物科學專業的知識體系由知識領域、知識單元和知識點三個層次組成。一個知識領域可以分解為若干個知識單元,一個知識單元又包含若干個知識點。

培養目標:

生物科學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較系統地掌握生物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富有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能夠在生物科學及相關領域從事教育、科研、技術研發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專門人才。

Ⅳ 生物科學本科都學哪些教材

我校用的是《普通動物學》和《微生物學》
《陳閱增普通生物學》《基礎生命科學》,這兩本書比較基礎,很且很有趣,不妨讀讀
以上均為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書

Ⅳ 生物科學專業有哪些課堂之外的學習資源

生物科學專業課堂之外的學習資源有:

1、物種起源

特點:充實和完善生物學知識,不利於現實就會被淘汰

上榜理由:本書闡述了生物進化學書,講述生存的空間和食物都是有限的,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要斗爭,有效繁殖後代。

2、薛定諤生命物理學講義

特點:走進嶄新而迷人的世界,觸摸生物與物理的交界地帶

上榜理由:作為在生物與物理交界地帶徘徊的著作,作者在書中回答了生命運作的物理機制,帶你充滿著理性光輝的迷人世界。

3、演化的故事40億年生命之旅

特點:語言兼具文學性和科學性,回顧生命之旅,學習演化生物學

上榜理由:全景式呈現40億年地球生命的演化史,詳細闡述演化生物學的作用,並通過案例生動展現其在醫葯和農業等方面產生的巨大影響。

生物科學(師范)專業主要學習有動物生物學、植物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普通生態學、植物生理學、人體解剖學等學科;必修課程則包括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大學數學、大學物理學、生物統計學、發育生物學、生物技術概論、生物化學、微積分等。

Ⅵ 生物技術專業的必讀書目是什麼

《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發酵工程》《分離工程》《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技術葯物》《葯物動力學》《基因工程》
推薦書目:

《生物學》(第6版). 主編:(美)Peter H. Raven,George B. Johnson. 主譯:
謝麗萍,張榮慶,張貴友.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
《DNA科學導論》(DNA Science:A First Course). (美)D.A.米克勒斯(David
A.Micklos), (美)G.A.弗里爾(Greg A.Freyer), (美)D.A.克羅蒂著;陳永青,謝建平等譯.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
《延伸的表現型》(The Extended Phenotype, 1982). (英)道金斯(Richard.Dawkins)
著;
《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 2nd ed., 1989). (英)道金斯(Richard.Dawkins)
著;盧允中, 張岱雲譯. 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年
孟德爾妖:基因的公正與生命的復雜》. (英)馬克·里德利(Mark Ridley)著;何
朝陽,林愛兵譯. 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年
《盲眼鍾表匠》(The blind watchmaker:why the evidence of evolution reveals a
universe without design). (英)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Dawkins)著;王德倫譯. 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年
《解析彩虹:科學、虛妄和玄妙的誘惑》(Unweaving the Rainbow: Science, Delusion and
the Appetite for Wonder‎)(英)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張冠增, 孫
章譯.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
《生命科學史》洛伊斯N.瑪格納(Lois N.Magner)著,李難等譯,天津:百花文
藝出版社,2002;劉學禮主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生物學史》(法)讓·泰奧多里德(Jean Theodorides)著;卞曉平, 張志紅譯.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0
《生物學思想發展的歷史》邁爾(Ernst Mayr), 塗長晟譯.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
社, 1990
《生命是什麼》(奧)埃爾溫·薛定諤.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雙螺旋: 發現DNA結構的故事》(美)沃森(Watson, James D.), 劉望夷譯. 北
京:科學出版社, 1984

Ⅶ 生物學史書籍推薦

《生命的未來》

克雷格·文特爾 著

世界上的生命多姿多彩,常常讓人感嘆造物主的精巧構思。尤其是細胞,雖然只有10-100微米,但卻可以一分為二,二分為四,生生不息,人類可以構建復雜精巧地機械去完成各種各樣復雜的任務,卻無法製造一個細胞,直到文特爾的「辛西婭」問世~

《生命的未來》是一本詳細闡述生命科學的基本原理的接觸著作,從物理、化學、生物甚至天文學角度全景展示了分子生物學的歷史沿革和未來發展方向。目前,人類正在經歷一個重大轉折點,一旦過了這個「奇點」,生命、社會甚至我們關心的一切都會發生令人震驚的變化,而這本書,正是講述了「奇點」到來之時DNA信息和計算機相結合發生的奇妙化學反應——人類能夠合成生命,扮演」造物主「的角色——不但震撼力十足,也極具說服力。

本書作者文特爾也有「測序狂人」「科學狂人」的稱號,他曾參與到著名的「人類基因組計劃」,但中途退出,1998年創立「賽萊拉公司」,一人單挑6國科學家,僅用兩年時間就完成了人類基因組序列的測定,計劃組不得不與塞萊拉公司合作,採用文特爾更為先進的測序技術,並與他共同分享成果。

這本書的聯袂推薦人的名單也很長: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精準基因組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曾長青、著名科幻小說作家 暢銷書《三體》作者劉慈欣,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科學傳播教授李大光,「社會生物學之父」愛德華·威爾遜,奇點大學校長 《人工智慧的未來》作者,雷·庫茲韋爾 暢銷書《從0到1》作者彼得·蒂爾。

《魔鬼的牧師》

理查德·道金斯 著

厭倦了喋喋不休且毫無感情的長篇理論?那試試這本!本書中每一篇都是精美小品,而且,文筆儒雅清晰、內容知性真誠,且富有真知和勇氣,兼具散文的優美雋雅和議論文的雄辯有力,作者超凡的科學學識與獨特的人生經驗,堅決主張從真憑實據中追求科學真理的堅定信念流淌在字里行間。

「魔鬼的牧師」最先由達爾文於1856年提出,意指:為進化和自然選擇辯護,反對上帝創始論,堅決主張無神論的人。本書是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理查德·道金斯25年來唯一自選集,32篇精彩科學美文,涉及涉及基因、宗教、道德、教育、公平、正義等重大公共話題,科學與理性兼具,犀利與溫情並存,風格親切幽默,通俗易懂,是一本絕佳的科普經典讀物。

沒飯吃的非洲兒童VS瀕臨滅絕的黑猩猩,你給誰捐款?

Gay是天生的?「同性戀基因」真的存在嗎?

12個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PK 1名法官,真理掌握在多數人手中?

占星、看風水、通靈、水晶球,這些偽科學,相信你就錯了!

基因、克隆、占星、陪審團、創世說、進化論……滿滿當當的科學干貨,針針見血的真知灼見,與我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的生活智慧,你准備好和作者一起大開腦洞,指點江山,揮斥方遒了嗎?

《疾病圖文史》

瑪麗·道布森 著

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疾病,人類的世界歷史會不會重寫?艱難晦澀的醫學專業術語讓你心生懼意,但是又怕被某些江湖術士忽悠灌輸了不正確的史料?別怕,這本《疾病圖文史》的作者瑪麗·道布森是牛津大學博士,醫學史專家,牛津大學威康醫學史研究部前主任,劍橋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系研究員,權威專家大牛,充分保證了內容的真實性,更難能可貴的是,翻譯由北京大學醫學史博士擔綱翻譯,保證權威、通俗、有趣。

《疾病圖文史》以30類典型疾病為主線,講述了它們所處時代的大背景和幕後故事,分析了原因、影響和結果,論述了疾病如何影響人類歷史的進程。諸多鮮活的歷史細節,隨處可見:

①疾病影響戰爭史:鼠疫加速古羅馬帝國滅亡;美軍在美西戰爭中遭受黃熱病侵襲;虱子如何大鬧兩次世界大戰等。

②公共衛生的發展:19世紀,因傳染病而掀起大掃除運動;20世紀初,療養運動興起;21世紀初前後,多國頒布禁煙令等。

③治療手段之演變:從古代的放血、催吐療法,發展到19世紀時麻醉劑引入外科手術,再到20世紀的心臟移植手術等。

④偉大的科技進步:1883年,霍亂致病菌首次被確認;1948年,氯黴素可治癒傷寒; 1972年,診斷癌症的CT掃描儀被發明等。

······

本書還收錄了30張大事表、80種知識小網路、200幅特色圖片、300份專業文獻,附有常用詞彙表和諾貝爾醫學獎總表,系統刻畫了人類7000年的疾病抗爭史,有圖有真相。

LSD:我那惹是生非的孩子

阿爾伯特·霍夫曼 著

諜戰片里,被抓到的間諜往往會被五花大綁,被敵人拷問機密,這時候,一種叫做誠實葯的東西就會粉墨登場。那麼,這種誠實葯真的存在嗎?事實上,還真的存在的,畢竟藝術來源於生活嘛。誠實葯的成分主要是LSD,若按質量而言,這絕對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強烈的精神葯品之一,但是若論效果而言,服用LSD的人,所招供的內容十有八九不是真的。

LSD之父——艾伯特·霍夫曼博士是一位瑞士化學家,於1938年巴塞爾的山德士實驗室進行一個有關麥角鹼類復合物的大型研究計劃時,第一次合成出來的。之後無意間他發現了這種成分的強烈致幻作用。本書中,作者對其進行了詳細介紹,包括LSD發現、推廣的歷史,一些類似LSD的其他迷幻葯物,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LSD體驗紀錄。作為60年代的「主流」,LSD的致幻效果經過蒂莫西(原為哈弗教授,後被開除)大力提倡,LSD變成了社會文化乃至整個時代觀念的顛覆者,最先是一批文學家的介入和痴迷,如凱魯亞克,艾倫金斯堡等,後來又有流行音樂屆的代表人物對它的依賴和信奉,他們來自披頭士、滾石、感恩而死等著名樂隊,及至後嬉皮時代部分人試圖擺脫葯物,開始尋求LSD之外的精神指導。

本書中,作者甚至以自體實驗比較了幾個不同致幻劑之間的幻覺區別,在他看來,LSD的效果鏈接了物質與精神的世界,模糊了二者之間如水火一般的界限,因此才會在過份追求物質主義的資本主義社會引起強烈的震動。

果然還是社會主義好啊~~~

《無盡深藍》

西爾維亞·A.厄爾 著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不臨深谷,不知地之厚。面對蔚藍色的遼闊海洋,壯觀的魚群,人們內心會不由自主地生出對海洋的敬畏之心,願意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去維持這份平和與生機。西爾維亞·A.厄爾正是這樣一位堅定的海洋保護者,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常駐海洋探險家,被《紐約客》和《紐約時報》稱為「深海女王」,美國國會圖書館稱她為「活著的傳奇」,《時代》雜志稱她為「這個星球的英雄」。

《無盡深藍》記錄了從珊瑚海到太平洋,從大西洋到印度洋的遼闊海域的一百多幅全彩攝影珍貴畫面,是西爾維亞攜手一百多位國際頂級攝影師精心打造而成,這本厚達240頁的海洋之書,配以西爾維亞具有啟發性而飽含深情的解說、及很多海洋保護者、知名文化工作者對海洋的多角度理解。絲絲入扣的海洋研究者的理性分析,充滿說服力的數據、地圖,描述海洋的優美文學作品,全書讀來,一無說教味道,能感受到作者發自內心地熱愛和對海洋現狀的擔憂。無論你是熱愛海洋、自然,還是對海洋一無所知,這本書將帶你認識一個全新的藍色世界。

《為什麼要相信達爾文》

傑里·A.科因 著

關於這本書,湛廬君覺得很有必要先引用一下理查德·道金斯老爺子的話:我曾說過,不相信演化的人要麼愚蠢,要麼瘋狂,要麼無知。……現在,我得更新自己的言論了:不相信演化的人一定要麼愚蠢,要麼瘋狂,要麼就是還沒讀過傑里·科因的這本書。

《為什麼要相信達爾文》把遺傳學、古生物學、地質學、分子生物學及解剖學現代研究結果的許多線索編織在一起,嚴謹而優雅地證明了為什麼說演化論不止是一項正確的理論,更是一個事實。關於這點,最有力的證據就是那些出土的化石:長著羽毛的恐龍和擁有四肢的魚等等。生物在不斷發展,雖然方向不一,但我們可以觀察到自然選擇對動物、植物的改造事實。同時,書中也提到了很多有趣的問題,讓人興趣盎然。

人為什麼會起雞皮疙瘩?三十隻殺人蜂為什麼能在一兩個小時內把一個蜜蜂巢變成三萬只蜜蜂的墳場?作為哺乳動物,鯨魚與哪一種陸地上的哺乳動物親緣關系最近?為什麼有一種恐龍的學名會叫做中文的「寐龍」?在寄生蟲控制之下的動物真的會像科幻電影里那樣做出恐怖的詭異行為嗎?為什麼看起來極其細微的差別就能令植物被劃分成不同的物種,而外觀體形迥異的各類寵物犬在生物學家看來卻是一個物種?

傑里·A.科因是世界頂尖的演化生物學家之一,也是演化界最重要的公共知識分子之一,為《新共和》、《泰晤士報文學增刊》、美國國家公共電台的固定撰稿人。過去二十年中他一直擔任芝加哥大學生態與演化學系教授,從事演化遺傳學的研究。

《萬物身刻》

卡爾·齊默 著

還記得05年大熱的《越獄》中男主身上逆天的紋身(逃跑路線圖)嗎?

紋身的神秘和實用發揮的淋漓盡致。雖然,在大部分小夥伴眼裡,紋身跟嚴謹的科學家風馬牛不相及,但湛廬君想說,這本書,將重新定義你眼中的科學家和生物學符號。

文身都是部落成員的身份證明,在部落的語言符號系統中,紋身的作用之一就是交流、表達價值觀,還有什麼比紋身能更讓科學由皮膚直擊靈魂?

《萬物身刻》中就描述了這樣一群人,他們愛科學愛到了骨子裡,還流淌著藝術的血液,於是決定把自己所鍾情的科學元素刻在身上——你能想到的任何部位,這些圖案有趣又多樣:DNA雙螺旋結構、質能公式、圓周率……無論你愛的是物理、化學,還是數學、生物,你都能在本書中找到自己熟悉的符號,了解符號最初的意義,探尋每一個符號背後的價值。理科生獨有的浪漫和信念~

卡爾·齊默是美國耶魯大學講師,教授科學和環境寫作,且經常在《紐約時報》、《科學人》、《探索》、《時代周刊》、《科學》、《大眾科學》和《國家地理》等期刊雜志發表文章。目前,齊默的作品已經被收入「美國最佳科學寫作」和「美國最佳科學與自然寫作」系列。他在《探索》上有一個每月專欄,專門討論各種大腦問題。

《DNA:生命的秘密》

詹姆斯·沃森,安德魯·貝瑞著 著

你知道希特勒臭名昭著的種族主義起源於科學家多為的「優生學」嗎?你認為,在辛普森殺妻案中,DNA技術到底是在公平執法還是放走了罪犯?當多利羊問世的時候,是不是就意味著克隆人已經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了?不不,這不是一本八卦歷史雜志,這是一本關於遺傳學的書,那些或深刻,或尖銳的社會問題正是起源於遺傳學。

《DNA:生命的秘密》是一部以歷史視角寫遺傳學的簡單歷史,以孟德爾遺傳定律為開始,到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再到最終人類基因組圖譜的完成,這過程堪稱跌宕起伏。

其中不乏合縱連橫,斗財鬥智,充滿完美合作同時也充斥相互拆台的故事,甚至有時一項科學研究的完成似乎全看運氣。基因的故事永遠不會枯燥,它比你已知的歷史更真實,比你身處的現實更殘酷。這是一本關於科學天才的有趣故事,雖然信仰、宗教、國籍、愛好、價值觀各不相同,卻似乎一起掌握了人類的整個未來。

詹姆斯·杜威·沃森由於提出DNA的雙螺旋模型學說,沃森和克里克及M.H.F.威爾金斯一起獲得了196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此外,他還是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倡導者,1988年至1993年曾擔任人類基因組計劃的主持人。

《先天,後天》

馬特·里德利 著

我們常說,內因是根本,那麼,一個個體的人,他是由先天內在的基因決定還是由後天的環境決定?這個問題在我們現在看來是很簡單的:先天和後天協同。所有的經驗結論都是經由前人反反復復推理實驗得出來的,這個答案也不例外。

《先天、後天》一書中涉及到了基因與達爾文的普遍,高爾頓的遺傳,詹姆斯的本能,德弗里斯的基因,巴甫洛夫的反射,華生的聯想,克萊普林的歷史,弗洛伊德的塑性經驗,博厄斯的文化,杜爾凱姆的勞動分工和社會力量,皮亞傑的發展和洛倫茲的印刻。本書旁徵博引卻不落窠臼,究竟是什麼定義了人性?基因還是經驗?

「如果人們的專長不能在財富、性和權利等方面帶來回報,那麼所謂的精英統治就沒有什麼意義」有時候,本性就是這么坦誠或者赤裸裸。但人們卻更善於表達,善於思考,善於獲得情感上的認同,從而把不那麼光彩的本能升華為夢想或者價值。人和動物的主要區別就是,同樣是表達需求,動物會強硬地直奔主題,而我們,卻懂得如何委婉一點。

馬特·里德利著名科普作家、牛津大學動物學博士,曾任《經濟學人》專欄編輯。著有多部獲獎作品,包括《人類基因組》、《靈敏基因》、《紅色皇後》等。湛廬君在這里透露一個小細節:自1993年出版第一本科普《紅色皇後》以來,2010年為止,馬特總共寫了6本科普,也就是說,平均3年才出一本,慢工出細活總是有道理的。

《進化的大腦》

戴維·J·林登 著

湛廬君敢打賭,大多數人對於人類的頭腦還是非常自豪的,因為,它讓我們從眾多生物中脫穎而出,爬上生物鏈頂端。但讀完這本書,你恐怕會有被打臉的感覺:「人腦是效能極其低下的器官」作者在一開始就亮出了自己的觀點,並在此基礎上,從感覺、情感、愛情、性、睡眠、宗教等等方面論證,他的觀點猛一看有點怪辟,但仔細想想,又覺得邏輯上說的通。甚至在人類為何維持一夫一妻的關系問題上,作者也歸結為人類那「巨大又低效的大腦」。

眾所周知,人類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金華過程,所以,人類的大腦並不是先天就被設計好脫穎而出,而是不斷在低級的基礎上發展出更高級的功能,也就是說,和小白鼠相比,我們只是多了一些功能,同樣,和小白鼠一樣的功能,我們也還保存著。

《進化的大腦》中,作者把人類的大腦比作可以疊加新成分的甜筒冰激淋,並以這一思路為主線,介紹了大腦的構成、基本發育、感覺和感情,進而描述腦如何支配學習、記憶和個性,如何決定性行為和性傾向,以及腦在睡眠和夢中的活動機制。作者還嘗試解釋腦功能和宗教的關系。書中也穿插了不少有趣的小故事和將近50幅插圖。

作者林登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神經科學系教授,但這並不是一本腦科學和神經科學的教科書,而是面對公眾的科普讀物,通過閱讀,我們可以藉助林登對大腦發育和思維的長期思索的結晶打開一扇新的窗,重新認識自己的大腦。

閱讀全文

與生物科學專業看哪些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3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