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河蟹有哪些生物學功能

河蟹有哪些生物學功能

發布時間:2022-07-11 10:01:51

❶ 螃蟹的功效和作用

螃蟹(páng xiè)屬軟甲綱,十足目,是甲殼類動物,身體被硬殼保護著,靠鰓呼吸。在生物分類學上,它與蝦、龍蝦、寄居蟹是同類動物。絕大多數種類的螃蟹生活在海里或近海區,也有一些棲於淡水或陸地。常見的螃蟹有梭子蟹、遠海梭子蟹、青蟹和中華絨螯蟹等。一小部分蟹類完全在淡水中生長繁殖,它們多棲息於山區溪流的石塊下。還有少數蟹類如地蟹能適應陸地生活,穴居於潮濕的泥洞中,繁殖時期則遷移下海。蟹類絕大部分為雜食性。有些蟹類是肉食性,如梭子蟹可捕食魚、蝦及軟體動物等。少數蟹類如股窗蟹則刮食或濾食藻類及有機碎屑。

螃蟹的功效:螃蟹性寒、味咸,歸肝、胃經。
1.抗結核
螃蟹還有抗結核作用,吃蟹對結核病的康復大有補益。
2.滋補解毒
螃蟹有清熱解毒、補骨添髓、養筋活血、通經絡、利肢節、續絕傷、滋肝陰、充胃液之功效。對於淤血、損傷、黃疸、腰腿酸痛和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療效果。

❷ 螃蟹的營養價值及功效傷害

螃蟹號稱營養大補品!但對這幾類人如同「毒葯」,萬不可隨便亂吃

螃蟹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e、氨基酸、鈣、鐵和硒等營養物質,有滋補身體、補鈣和促進傷口癒合等養生功效。螃蟹雖然有較高的營養和保健價值,但是是一種高嘌呤、高蛋白和高膽固醇的海鮮,孕婦、痛風患者和腎功能弱者要忌食,消化功能弱者和糖尿病患者要少吃。

那麼,哪些人要忌食或少吃螃蟹?
1、孕婦忌食:螃蟹性質寒涼,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婦食用螃蟹容易引起出血或流產。螃蟹中可能存在寄生蟲或激素成分,孕婦食用後會危害自身和胎兒的健康。螃蟹是一種高蛋白和高膽固醇食物,容易變質腐爛和造成膽汁淤積,孕婦食用螃蟹容易引起腹瀉、嘔吐或胰腺炎。

2、痛風患者忌食:螃蟹是一種海鮮,內含大量的嘌呤。痛風患者食用高嘌呤含量的螃蟹後會使痛風的病情加重,不利於疾病的康復。

3、肝炎患者忌食:肝炎患者的膽汁容易分泌異常,消化系統功能可能失常,如果還進食難以消化吸收的高蛋白螃蟹,可能會引起腹脹、腹痛或腹瀉等消化不良的症狀。

4、腎功能弱者忌食:腎功能弱者食用高蛋白和高氨基酸的螃蟹後,勢必會加重腎臟的負擔而容易引起腎臟疾病。

5、心血管疾病患者忌食:螃蟹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膽固醇,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螃蟹後容易加重病情或引起疾病的發作。

6、消化系統疾病患者忌食:膽囊炎、膽結石或胰腺炎等消化系統疾病患者不能食用高蛋白高膽固醇的螃蟹,以免加重膽囊和胰腺的負擔引起膽囊炎、膽結石或胰腺炎的發作。

7、咳嗽感冒發燒者忌食:螃蟹是一種涼性的食物且富含蛋白質,咳嗽感冒發燒者食用螃蟹後會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同時也不利於疾病的康復。

8、對螃蟹過敏者忌食:螃蟹中含有能引起過敏的蛋白質,可能成為某些過敏體質者的過敏原。對螃蟹過敏的人不能吃螃蟹,以免引起濕疹、皮膚瘙癢或休克等過敏症狀。

9、消化功能弱者少吃:螃蟹是一種高蛋白、高膽固醇且性質寒涼的食物,老年人或嬰幼兒等消化功能弱者不能多吃,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的症狀。

10、三高症者少吃:糖尿病、高血脂和高血壓患者平時要少吃螃蟹,以免使血液中的糖、膽固醇含量和血壓升高,不利於疾病的控制和治療。

螃蟹是一種高嘌呤、高蛋白和高膽固醇的海鮮,孕婦、痛風患者、肝炎患者、腎功能弱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消化系統疾病患者、咳嗽感冒發燒者和對螃蟹過敏者都是不能食用螃蟹的,消化功能弱者、糖尿病患者、高血脂症患者和高血壓患者平時一定要少吃螃蟹。

❸ 螃蟹具有哪些本領

螃蟹具有潛水艇、挖泥 機、垃圾處理機等多種功能。螃蟹的眼 睛能夠轉動180度的視角。它們能依 照體內的24小時「時鍾」,變換其掩護色,即能重新長出失去的「潛望鏡」,或 折斷其肢體逃生,即也能隨意逆轉使用自己的呼吸系統。因此,它們不但能在 水上或水下呼吸,還能在稀泥或沙土中呼吸。世界上約有4500種螃蟹,它們 都具有這些本領。螃蟹鉗腳首先是蟹的軀體具有再生功能。蟹的10肢都有天生的「折斷線」。若有一肢被「敵人」咬住了,或受了傷,或夾在石頭縫里,它便立即收縮一種特別肌肉,斷掉這一肢。斷去的肢體並不流血,因為肢內有特別的膜,將神經與血管完全封閉。身上又有特別的「門」,能將斷處關閉,血細胞立即產生蛋白質,開始長出新肢。另外,蟹還有一對很特別的「復眼」,視角可達到180°。「復眼」的眼珠下面連接著一個眼柄,藏在甲殼上的堅硬眼窩中,兩眼可以分別向外伸出。假如一隻眼睛壞了,很快又會長出一隻新的眼睛。不過,它的眼珠和眼柄如果全部損壞或割斷後,就不能再長出新眼,只能在眼窩中多長一隻觸角。蟹的再生能力同其他一些動物的軀體再生能力一樣,是科學家正在努力探索並想解開其中奧秘的難題。

❹ 蟹具有哪些特異功能

螃蟹是一種節肢動物,全身有甲殼,眼有柄,足有五對,前面一對長成鉗狀,叫螫,橫著爬行。種類很多,通常生在淡水裡的叫河蟹,生長在海里的叫海蟹,簡稱蟹。蟹作為海味中的美味佳餚而為人所熟知,人們也常用它的行走方式來比喻那些橫行霸道的人。可事實上,蟹有許多特性卻是我們並不了解的。首先是蟹的軀體再生功能、蟹的十肢都有預先長好的折斷線,若有一肢給掠食的魚咬到了,或受了傷.或夾在石頭縫里,它便會立即收縮一種特別肌肉,斷掉這一肢,使魚在全神對付那仍會扭動的斷肢時逃走。斷去的肢體並不流血,因為肢內有特別的膜,將神經與血管完全封斷,又有特別的「門」,能將斷處關閉,血細胞立即供產脂蛋白質,開始長出新肢。另外,蟹還有一對很特別的復眼,視角達到180度,復眼的眼珠,下面連接著一個眼柄,藏在甲殼上的堅硬眼窩中,可以個別向外伸出。假使弄壞了一隻眼睛,它很快又長出一隻新的。不過科學無法解釋的是,蟹的眼珠和眼柄要是全部損壞或割斷後,就不能再長出新眼,只能在眼窩中多長一隻觸角。蟹的再生能力同其他動物的軀體再生能力一樣,是科學家正在努力探索而並未完全揭開其中奧秘的一個問題,有待於人們不斷地探尋答案。

蟹的另一個特異功能是,除了口器官和蟹螫的尖端外,另外的8條腿都有「辨味」的本領。1930年,生物學家盧德放一隻蟹在吸墨紙上,紙面有幾處吸進了肉汁,這只蟹的最後一對腿碰到了肉汁,就立刻抓住不放,開始咬食。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大衛·梅特蘭,對一種澳大利亞沙泡蟹經過多年的觀察和研究,發現它的足的基節上有一大的膜狀圓盤,以前生物學界認為這種圓盤可能與聽覺有關,而大衛·梅特蘭通過實驗證實,它的這種奇特的足是用來呼吸的,足上的膜薄而具有很大的表面積,膜內是一個復雜的血管系統,由此將含氧血和非含氧血運送交換。人們還發現蟹的腿非常敏感,可以覺察水中的震動,第一對觸角能偵察出很遠的物體和液體的動盪。因此,不能小看蟹的5對腿,它所蘊藏的復雜系統是需要我們仔細研究的。很多蟹體內都有一種「時鍾」,能使蟹殼顏色出現有規律的變化。1962年,生物學家鮑威爾發現,岸蟹上有紅、白、黑三種色素,白天它殼上散布著紅、黑兩種色素,使蟹殼的顏色比較深暗。夜裡,這些色素減退,蟹的顏色變成淺淡。這種變化有何生物學意義,還有待揭示。

有些在水底下的蟹,能利用天體及分析偏振光方法,決定行動方向。1967年,佛羅里達州美安密大學韓根博士的實驗證明,北美洲和南美洲水域內常見的招潮蟹離開了它原來棲息地能夠找尋方向重返故居,只有在天空烏雲密布時,它才失去行動方向的指示停留不動。1960年,生物學家又發現,蟹的動脈血壓比人類少20倍。因為動脈血管大,蟹不會有高血壓的毛病,也永遠不會死於心臟病。為了幫助血液循環,有些蟹的腮底下,另外還有輔助心臟。

❺ 螃蟹的資料

螃蟹的生活習性與繁殖它們靠母蟹來生小螃蟹,每次母蟹都會產很多的卵,數量可達數百萬粒以上。 這些卵在母蟹腹部孵化後,幼體即可脫離母體,隨著沿岸潮流到處浮游。 經過幾次退殼後,長成大眼幼蟲,大眼幼蟲再經幾次退殼長成幼蟹,幼蟹外型幾乎與成蟹相同,再經過幾次退殼後就變成蟹。 大部分的海水蟹類都是卵成熟後,不孵化直接排放於海洋。

螃蟹身上堅硬的甲殼可以保護螃蟹,避免遭受到天敵侵害,但是甲殼並不會隨著身體成長而擴大。 所以螃蟹生長是間段性,也就是相隔一段時間,舊殼蛻去後身體才會繼續成長。 地球上體型最大的螃蟹是蜘蛛蟹,它們的腳張開來寬達3.7公尺,最小的螃蟹是豆蟹,直徑不到半公分。
螃蟹雖小,卻是五臟俱全。將螃蟹的硬殼去掉後,我們可發現螃蟹的身體部分受到一層殼的保護,這些像盾狀的殼,生物學家稱為背甲(carapace)。螃蟹身體左右對稱,可區分為額區、眼區、心區、肝區、胃區、腸區、鰓區。螃蟹身體的兩邊有附屬肢(appendage)連結。頭部的附屬肢稱為觸角,具備觸覺與嗅覺功能,有些附屬肢有嘴部功能,用來撕裂食物並送入口中。
螃蟹胸腔有五對附屬肢,稱為胸足。 位在前方的一對附屬肢備有強壯的螯,可做來覓食之用,其餘的四對附屬肢就是螃蟹的腳,螃蟹走路移動要依靠這四對附屬肢,它們走路的模樣獨特而有趣,大多是橫著地走而不是往前直行。 不過和尚蟹例外,它們是直著走。
螃蟹花用大部分時間在尋找食物,它們並不挑食,只要螯能夠弄到的食物都可以吃。 小魚蝦是它們的最愛,不過有些螃蟹吃海藻,甚至於連動物屍體或植物都能吃。
螃蟹吃別的動物,其它動物也可能吃螃蟹,例如人類就把螃蟹當美食佳餚。 還有水鳥也吃螃蟹!有些魚類也像人類一樣喜愛吃蟹腳。 年幼未成年的幼蟹成群在海中浮游時,可能會被其它海洋生物狼吞虎咽,也因此螃蟹產卵時都要下很多的卵。
招潮蟹是海邊常見的螃蟹,為何名叫招潮蟹?因為這些螃蟹揮舞大螯的姿態,好像對著潮水揮舞一般,「招潮」的名稱就是這樣來的。 此外,雄招潮蟹的巨螯好像拉小提琴,因此也稱為提琴手蟹或琴師蟹(fiddler crab)。
【螃蟹養殖技術及疾病防治技術】
河蟹學名中華絨螯蟹,屬名貴淡水產品,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河蟹隸屬甲殼綱,絨螯蟹屬,是一種大型的甲殼動物,身體分21節,由於頭部和胸部各節相互癒合,因此全身分為頭胸部和腹部二部分。成蟹背面墨綠色,腹麵灰白色,頭胸甲平均長6-7cm,寬7.5cm。
一、河蟹的生物特性
1、生活史
河蟹是淡水中生長,海水中繁殖的蟹類。在生殖洄遊前均為幼蟹,因其殼色偏黃,俗秒「黃蟹」,其性腺很小,基本上未發育,肝臟的重量遠遠大於生殖腺重量。當它在完成最後一次蛻皮後就發育為「綠蟹」,過購墨綠性腺發育豐滿,雄蟹螯足絨毛綢密,步足剛毛粗長,雌蟹腹部完全覆蓋頭胸甲腹面,腹部邊緣的剛毛長而密。
河蟹的生命是短暫的,在它的生活史中歷經蚤狀幼體、大眼幼體,幼蟹和成蟹等幾個階段,一生中需要幼體5次蛻皮成為大眼幼體,再經13—15天蛻皮成為成蟹,它一生只有一個生殖周期,繁殖結束生命也就終止,一般來說,河蟹的壽命為1—3周齡。
2、生活習性
(1)穴居
河蟹喜歡棲居在江河、湖泊的泥岸或灘塗的洞穴里,或隱匿在石礫和水草叢里。河蟹掘穴為其本能,也是河蟹防禦敵害的一種適應方式。河蟹掘穴一般選擇在土質堅硬的陡岸,岸邊坡度在1:0.2或1:0.3,很少在1:1.5-2.5以下的緩坡造穴,更不在平地上掘穴。這為我們養殖池塘建設提供了依據。
(2)食性
河蟹食性很雜,在自然條件下以食水草、腐殖質為主,嗜食動物屍體,也喜食螺、蚌子,蠕蟲、昆蟲,偶爾也捕食小魚、蝦食物匱乏時也會同類相殘,甚至吞食自己所抱之卵,有時也會因一條死魚而招致同類爭食,一般情況下,河蟹取得植物性食物來得容易,常構成蟹胃食物的主要成份,蟹胃中還有一些泥沙,這是河蟹攝食底棲生物和腐殖質的一種標志。
河蟹一般白天隱蔽在洞中,夜晚出洞覓食。在陸地上,河蟹並不太攝食,往往將岸上食物拖至水下或洞穴邊,再行攝食。周年中河蟹除低溫蜇居暫不進食外,即使冬季洄遊也照常攝食。在水質良好,水溫適宜,餌料豐盛時,河蟹食量很大,一晝夜可連續捕食數只螺類,剛蛻皮的軟殼蟹,肢殘個體,也常遭受侵害,但河蟹耐飢能力也很強,斷食10天乃至半月不食,河蟹也不致於餓死。在人工養殖條件下,根據河蟹生長發育所需,在投喂餌料的掌握「精—粗—精」的結構,有利於河蟹生長。
(3)河蟹的蛻皮與生長
河蟹的生長過程是伴隨著幼體蛻皮、仔幼蟹或成螺蛻皮進行的,幼體每蛻一次皮就變態一次,也就分為一期。從大眼幼體蛻皮變為第一期仔蟹始,以後每蛻皮一次殼它的體長,體重均作一次飛躍式的增加,從每隻大眼體6—7mg的體重逐漸增至250g的大蟹,至少需要蛻殼數十次,而每蛻一次殼都是在渡過一次生存大關。
河蟹蛻殼時需吸收大量水分,因而在蛻殼過程中質量明顯增加,在以後的生長中,水分的失去卻是緩慢的,並逐漸為組織生長所代替,河蟹生長的速度受環境條件,特別是水溫和餌料的制約。通常,早期幼蟹蛻殼次數較為頻繁,剛入湖泊的大眼幼體,以後每隔5—7天,7—10天相繼蛻殼而成第二、第三期仔蟹,隨著不斷生長,蛻殼間隔時間逐次延長,如果環境條件不良,蛻殼生長停止,這也是同齡個體、在不同條件下體型相差懸殊的原因所在。
河蟹生長與水體、餌料中的鈣、磷關系密切。有關試驗表明,剛蛻殼的軟殼蟹,體重比未蛻殼前增加30%—40%,這段時間多則1小時,少者數分鍾,依靠鰓吸收大量的水以及水中的無機鹽類。在自然界的池塘或湖泊中,軟殼蟹1—2天殼就變硬。如果放入蒸餾水中飼養軟殼蟹,河蟹在水體中吸收鈣離子的能力要比吸收配合飼料中鈣和磷的能力強。河蟹蛻皮前夕要求殼中鈣總量與體內鈣的總量相等,同時河蟹體中的磷總量是殼中含磷的52.2倍。
為了配合河蟹較好地生長、蛻殼,在精養蟹池中每畝(平均水深1米)每周施氯化鈣5千克,磷酸氫鈉2.5千克(或者生石灰或過磷酸鈣)河蟹的配合飼料中必須考慮鈣和磷的比例,氯化鈣和磷的氫二鈉比例為2:1,才能保證河蟹生長、蛻皮的物質需要。
二、河蟹養殖技術
(一)扣蟹培育
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痃,增加經濟效益,首先要培育扣蟹。為了把當年的大眼幼體達到商品蟹,目前大多採用塑料大棚暫養技術。選擇水質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滲水、淤泥少的池塘,面積不宜太大,水深不超過1.2米,池形東西向為好,陽光充足,大棚建設可參照農業蔬菜大棚建設方法。
在放蟹苗前15—20天,每畝用75公斤生石灰潑灑消毒,待葯性消失後,用80目的濾網進水,培育基礎餌料,移植水草(必須嚴格消毒),並設立必要的防逃設施。蟹苗入池時可適當淺些。有利於提高水溫和水中藻類、水草的生長。每天投喂餌料2—3次,投喂豆漿、魚、蝦糜等,投喂進應多投在周邊淺地區,投餌料按體重的4%計算,並隨時注意天氣、水制裁、個體生長,爭餌生物的多寡而定。隨著幼蟹的生長也應增加一些植物性餌料,如:浮萍等優質水草,在日常管理中注意水質調節,要掌握水質肥而爽,換水時要勤換少換,不要引起水溫和水位的劇烈變化。經過2個月左右的培育可達到扣蟹。
(二)成蟹養殖
成蟹喜歡水質清凈、透明度較大的水體環境,水草叢生,餌料豐富,河蟹生長最適宜,目前大多採用池塘、湖泊、河盪和稻田養殖。現以池塘為主作簡單介紹:
1、池塘條件
水源充足,進排水方便,水質良好污染,選擇粘土、沙土或亞沙土,通氣性好,有利於水草和底棲昆蟲、螺蚌、水蚯蚓等生長繁殖,老池塘要徹底清淤,淤泥不超過 20cm為好,池塘面積不宜太小。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米左右,各處水深不一,最淺處10cm,池中可造數個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島,島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1:1.5以下,否則,河蟹易掘穴,且不利於晚間爬出水面活動。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2、移植水草
河蟹天然產量的高低,主要取決於水域內水草和底棲生物(餌料生物)的多少。在養殖過程中種好水草是一項不可缺少的技術措施。種水草除供蟹攝食補充維生素旬,還可以養活相互格鬥、隱蔽的作用,是提高各期間河蟹成活率的一項有力措施,另外還能吸收池中有害氨態氮、二氧化碳、有機物質、釋放氧氣、穩定水質的作用。群眾也常說「蟹大小、看水草」。因此,對於池塘養殖河蟹來說必須下大力氣種好水草,水草的種類主要有浮萍、滿江紅、水葫蘆、水浮蓮、輪葉黑藻、金魚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時注意消毒防害。
3、防逃設施
防逃設施多採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視各自的情況而定。
4、清塘消毒
一般在放苗前半具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畝75公斤。一方面可殺滅敵害生物,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增加水體中鈣離子的含量,促進河蟹蛻殼生長。納水後要及時施肥,培育藻類和基礎餌料,透明度一般保持在40—50cm為宜,如果發現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時清除,以免爭食,為害幼蟹。
5、放苗
苗種選購,以長江水系生產的蟹苗為佳,要求規格整齊,步足齊全,體質健壯,爬行活躍,無傷無病。
放苗及密度,放苗時要注意溫差。從外地購回的苗種不能直接放入池中,應先在水中浸泡2—3分鍾,取出入置10分鍾,如此重復2—3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適應水溫後,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
密度:目前大多以混養為主,特別是魚蝦蟹混養,經濟效益會更高。密度可控制在1500隻/畝以內,規格120—150隻/kg的扣蟹。如果條件較差或以養蝦為主可適當減少放苗量。
6、日常管理
(1)投餌:池塘精養的整個過程,主要靠人工投喂飼料,因此飼料的種類、優劣和多少對河蟹的生長發育有很大的影響,投餌時應堅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則,動物性精料佔40%,水草佔35%,其他植物飼料佔25%,飼料的種類主要有三大類(一)全價性河蟹專用配合飼料;(二)動物性:海、淡水小雜魚,各動物屍體、螺類、蚌類、畜禽血、魚粉、蠶蛹等;(三)植物性:水草類、浮萍、水花生、苦草、輪葉黑藻等,商品飼料類:山芋、馬玲薯、谷類、麩皮、料糠等。
河蟹的投喂方法象池塘養魚那樣,做到「四看四定」,即盾季節、看天氣、看水質、看蟹的活動情況,定時、定點、定質、定量。
看季節:春季幼蟹要投喂一些活口的動物飼料,河蟹生長中期特別是5—8月份,要適當加大動物性飼料投喂量,但以植物性飼料為主,後期河蟹需要大量營養,以滿足性腺發育,應多投喂動物性飼料,這樣河蟹體重加大,肉味鮮美,飼料的投喂按季節分配一般為3—6月40%,7—10月份60%,水溫10℃以下,蟹的活動量少,攝食量不大,可少喂,隔日投喂一次,當水溫3—5℃,可以不投喂。
看天氣:天氣晴朗時要多投喂,陰雨天要少喂,悶熱天氣,無風下陣雨前,可以停止投喂,霧天,等霧收後再投喂。
看水質:水質清,可正常投餌,水質濃,適當減少投喂,及時換水。
看蟹的活動情況:一般投喂後的第二天早晨吃光,投餌量適當,吃不光,說明河蟹食慾不旺或數量過多,應及時分析原因,減少投喂量,蟹在蛻殼期間要適當增加投喂量。
定時:河蟹有晝伏夜出的習慣,夜晚外出覓食,投喂分上午8、9點鍾和下午傍晚兩次進行,傍晚的投喂量整天喂量的60—70%。
定點:投喂的飼料要有固定的食物,飼料撒在飼料台或選擇在接近水位線淺水處的斜坡上,以便觀察河蟹吃食,活動情況,隨時增減飼料。河蟹有較強的爭食性,因此要多設點,使河蟹吃得均勻,避免一部分個全小或體質弱的爭不到飼料而造成相互殘殺。
定質:河蟹對香、甜、苦、咸、臭等味道敏感,所投喂的飼料必須具備新鮮適口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定量:「魚一天不吃,三天不長」,河蟹也同樣,這就要求根據河蟹大小、密度、不同季節、天氣、活動情況來確定投喂量,一般日投喂量為存塘蟹體重的8—10%,投喂量少只能維持生命,超過適時范圍也影響生長,還增加餌料系數。
投餌時應做到動物性、植物性飼料相搭配,如上午喂草料、谷類,下午投喂蚌肉、螺類、蠶蛹等。避免長時間喂單一飼料,否則造成灑厭食,飼料利用率低,影響生長,出塘規格小。
(2)水質管理:河蟹對水體水質條件的要求比魚類高,尤其對污染的水體具有更大的敏感性,池水水質好,利於河蟹的生長發育且肉味鮮美,養蟹池水PH值應保持在7—9,最適7.5—8.5,池水溶氧保持在5MG/1以上,低於5MG/1以會影響生長,在2MG/1以下便會出現河蟹死亡,調整池水的PH值,目前新開挖的池塘,水質大多呈酸性,要定期用生石灰漿潑灑改良水質,這樣能提高河蟹對飼料的利用率,有利於河蟹順利蛻殼,一般春季每月一次,夏秋委每隔15 —20天一次,每畝水深1米用生石灰7—10千克。
注意勤換水,保持水位穩定,春季每星期換水一次,夏季每3天換水一次,如遇持續高溫,應每天堅持換水,秋季天氣炎熱,且常會出現悶熱天氣,水質容易變壞,要特別注意換水,每2天換水一次,換水量占整個水面積的1/3。
河蟹不耐肥水,為控制水質變肥,每畝投放200—300尾斤兩花鰱魚種和在蟹池四周種植一引起水生植物。
不同季節蟹池對水位的要求不一樣,春季為了提高水溫,促進河蟹生長,水位可控制在0.5—0.7m,夏秋季節水溫較高,池水深度要保持在1—1.5m。
(3)防逃:專人值班巡堤,特別是下雨天和換時更要注意。
(4)巡塘:觀察水色,注意蟹的活動,不要弄傷河蟹,保持水環境的穩定。在性腺發育豐滿價格合適時可排乾池水拾取。

❻ 螃蟹有什麼營養價值

螃蟹的營養價值:

一,螃蟹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並且多半以優質蛋白為主,而這些優質蛋白質中還含有氨基酸。因此具有抗感染,促進傷口癒合的功效。

二,螃蟹中含有精氨酸,精氨酸能參與體內能量代謝和解毒工作,適量吃蟹可促進肌體能量平衡,對體內毒素起到很好的排泄作用。

三,蟹肉中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其中維生素A、維生素E含量最高。這2種維生素可以保護粘膜上皮組織,軟化血管和抗衰老。

四,螃蟹中還含有大量的硒,每100克的螃蟹中硒的含量高達56.7微克。含硒高的食物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還能起到預防腫瘤、抗癌的功效。

(6)河蟹有哪些生物學功能擴展閱讀:

吃蟹的小貼士

第一,選擇新鮮的、活的螃蟹,不吃生蟹、醉蟹。螃蟹是雜食動物,甚至還吃其他動物的屍體或腐殖質,它的體表、鰓及胃腸道中布滿了各種細菌、污泥,甚至還可能有寄生蟲。所以在吃螃蟹前一定要刷洗干凈,不要吃鰓、腸等內臟,而且必須蒸熟煮透後再吃。

第二,不宜吃得過多。螃蟹中含的蛋白質和蟹黃中的膽固醇比較高,一次過量食用不利於人體消化吸收,所以食蟹每次不應超過1斤,一周內不應超過3次。

❼ 螃蟹的營養價值 螃蟹有哪些功效

螃蟹每100克螃蟹可食部分含蛋白質17.5克、脂肪2.8克、磷182毫克、鈣126毫克以及鐵2.8毫克及豐富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B1。

鋸緣青蟹各組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其中雌性生殖腺含量高達30.98%,居鮮品蛋白質含量之最。並且鋸緣青蟹的蛋白質氨基酸種類齊全,必需氨基酸得分為84.23~93.58。

蟹殼可用以提煉工業原料甲殼素,也可提制葡糖膠。有些蟹類可作中葯用。蟹幼體或成體均可作餌料及飼料。此外,一些蟹類能損害農田水利或為人體寄生蟲的中間宿主。

(7)河蟹有哪些生物學功能擴展閱讀

常見的海水蟹有梭子蟹、雪蟹、青蟹等,其中,雪蟹捕獲後基本離水死,梭子蟹可以人工養殖。梭子蟹、雪蟹攝入的食物品質與生長環境比較好,死後可以食用。

挑選時要選新鮮的:背殼呈青黑色、具有光澤、臍部飽滿、腹部潔白的新鮮度較高。青蟹穴居近岸淺海和河口泥沙底中,肉食性,有時還會攝食腐敗的小動物。

一旦死後,青蟹胃腸道可能有毒素並擴散至肌肉中,所以死了的青蟹不宜食用。青蟹買來後最好放在潔凈的淡鹽水中暫養凈化,有助於清洗蟹的消化器官。

一小部分蟹類完全在淡水中生長繁殖,它們多棲息於山區溪流的石塊下。還有少數蟹類如地蟹能適應陸地生活,穴居於潮濕的泥洞中,繁殖時期則遷移下海。

蟹類絕大部分為雜食性。有些蟹類是肉食性,如梭子蟹可捕食魚、蝦及軟體動物等。少數蟹類如股窗蟹則刮食或濾食藻類及有機碎屑。

❽ 河蟹的八大系統有哪些

生物學上把河蟹的身體的功能分為六大系統,即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排泄系統、生殖系統。比較人體,少了運動系統、內分泌系統。

閱讀全文

與河蟹有哪些生物學功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3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