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雉雞的生物學特性是什麼

雉雞的生物學特性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12 03:51:50

❶ 求動物名詞「雞」的專業解釋


雞是人類飼養最普遍的家禽。家雞源出於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後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的商品。

原雞是雞形目雉科原雞屬的1種。又名茶花雞。為家雞的始祖,現產於中國的雲南、廣西壯族自治區及海南省。東南亞、印度、馬來半島及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等也有分布。原雞體型近似家雞。頭具肉冠,喉側有一對肉垂,是本屬獨具的特徵。雌雄異色。雄性羽色很像家養的公雞,最顯著的差別是頭和頸的羽毛狹長而尖,前面的為深紅色,向後轉為金黃色。這些狹尖的長羽,從頸向後延伸,覆於背的前部,比家雞更為華麗。尾羽和尾上覆羽均黑,並具金屬綠色反光,羽基白色,飛時特別明顯。雌性與家養的母雞相似,體形較雄性小,尾亦較短。頭和頸項黑褐綴紅;頸羽亦特長,軸部黑褐而具金黃色羽緣。棲於熱帶和亞熱帶山區的密林中,常至林緣的田野間覓食植物種子、嫩芽、穀物等,兼吃蟲類及其他小形動物。巢營於地面稍凹隱處,鋪以落葉和雜草等。在雲南南部2月開始產卵,3~5月為高潮期,有的持續到10月。

雉雞是雞形目雉科雉屬的1種。又名野雞,山雞,雉,環頸雉,項圈野雞。在中國,除青藏高原的大部分以外,分布遍於全國。體長90~100厘米米。雄鳥羽色華麗。在華東所見的雉雞,頭頂黃銅色,兩側有白色眉紋。頦、喉、後頸均黑,有金屬反光。頸下有一顯著的白圈,所以通稱為環頸雉。背部前為金黃色,向後轉栗紅,再後為橄欖綠,均具斑雜。尾羽甚長,主為黃褐色,而橫貫以一系列的黑斑。胸呈金屬帶紫的銅紅色,羽端具錨狀黑斑;下體余部亦多斑雜。平時棲息於有草叢和樹木的丘陵,嚴冬遷至田野間,覓食昆蟲、植物種子、漿果和穀物。腳強善走,翅短,不能高飛和久飛。叫聲單調而低沉。繁殖時期,在丘陵的草叢間隨地營巢,把枯草、落葉等鋪在地面凹處。每窩產卵6~14枚,通常1年孵2窩。雉雞在中國有19個亞種。
========================================================================
春秋時代左丘明所著《國語•晉語四》記:「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十二姓反映了遠古黃帝部落的十二個胞族。十二姓之中,惟獨雞是十二地支的成員。

古代計時器尚未發明,早晨的雞鳴一聲,向人們報告新一天氣開始,它不僅是庄戶人家的時鍾,也是公共生活的時鍾。戰國時代,著名的函谷關,開關時間就以雞鳴為准。落魄而逃的孟嘗君,面對大門緊閉的關口,擔心後面追兵到,食客中有會口技者,學雞鳴,一啼而群雞盡鳴,騙開關門。這個故事被司馬遷寫入《史記》,傳為熟典。

各地關於雞的風俗

古代漢族有「殺雞」的歲時風俗,流行浙江金華、武義等地。每年七月初七,當地民間必雄雞,因為當夜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若無雄雞報曉,便能永不分開。

土家族稱踢毽子為「踢雞」。春節時,男女青年一起踢「雞」,一人將「雞」踢起,眾人都去爭接,接到「雞」的人,就可以用草去追打任何人。而男女青年往往用草追打自己的意中人。以後「踢雞」就成了談情說愛的媒介。

農歷十月一日,河南一些地方要殺雞嚇鬼。傳說是閻王爺放鬼,至來年清明節收鬼。民間以為鬼怕雞血,雞血避邪,故於十月一日殺雞嚇鬼,以使小鬼不敢出來。俗語稱:「十月一日,殺小雞兒。」

山東一些地區有「抱雞」的婚俗。娶親時,女家選一男孩抱只母雞,隨花轎出發,前往送親。因雞與「吉」諧音,抱雞圖的是吉利。另外,在古時有一種留「長命雞」的習俗。臨近娶新時,男方要准備大紅公雞一隻,女方准備一隻肥雞,母雞表示新娘為「吉人」。出嫁時,女方所備的公雞一定要由自己未成年的弟弟或其他男孩抱著,隨花轎出發,並要在公雞未鳴之前趕到男家。人們認為公雞不睡覺,而母雞不睡,寓以氣勢壓倒公雞。然後,男方將公雞交給抱雞人,將公雞、母雞一同拴在桌腿上,並不時打公雞,直到公雞有氣無力,這是妻子制服丈夫的象徵。之後,這兩只雞不得殺掉,故稱長命雞。而在浙江一帶有流行「宰雞」的婚姻風俗。新郎去新娘家迎娶,女家則在地上鋪一塊白布,讓新郎在上面宰雞,雞血不能滴在白布上,否則滴幾滴幾罰杯酒巴。殺雞時,女家故意相撞新郎,但有經驗的新郎則能應付自如,不讓女方得逞。

雲南大理地區的白族流行「雞米禮」的風俗。雞米禮分雞米單禮和約米雙禮兩種。單禮為一隻公雞和一壇米酒;雙禮為兩面三刀只大公雞,一壇米酒,一壇谷種。這是嫡親或姻親之間在出生、結婚、蓋房時互送的禮品。

舊時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流行飲雞血酒的交際風俗。在結拜兄弟時,為了表示親如手足,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人們宰一隻雄雞,在每碗酒里滴幾滴雞血,對天發誓,然後將血酒一飲而盡。

❷ 野雞的生物學特性圖片是什麼樣的

野雞的外貌特徵與生物學特性
野雞體型略小於家雞,但尾羽長而且逐漸變尖,公母野雞的外貌區別明顯.公野雞羽毛華麗漂亮,頭羽青銅褐色,陽光下具淺綠色的金屬閃光,兩眼瞼無白色眉紋或不明顯,頭頂兩邊各有一
束青銅色毛角,臉部皮膚裸露呈緋紅色,頸部有白色頸環在前頸處斷開或不完全閉合,胸部羽毛青銅紅色帶金屬閃光,尾羽長而大呈黃褐色,喙灰白,趾腳鐵灰色,有距.母野雞羽色不鮮艷,一般為麻粟褐色,臉部皮膚產蛋時呈紅色,尾羽黃褐色,帶黑紋橫斑且沒公野雞尾羽長,喙灰褐色,
無距,體重比雄野雞輕.
野雞的生物學特性
1、適應性和抗病力強 野雞耐高溫,不畏寒,所以從平原到山區,河流到峽谷,海拔 300M 的丘陵到 3000M的高山均有野雞棲息生存,夏季 32度 以上,冬季 -35 均能適應.野雞能在雪地上行走、覓食,飲帶有冰碴的水,且不怕雨淋,在惡劣環境條件下也能棲居過夜,
2、集群性強
交配時,以雄野雞為核心,組成相對穩定的。婚配群,通常規模不大,一般1 公配2-4, 只母野雞,它們的活動有一定的領土范圍,一旦外群的野雞襲擾,兩群即發出強烈爭斗,孵化期,母野雞常在隱蔽處築巢、產蛋、孵化,雛野雞出殼後,即由母野雞領頭活動,長大後,又重組新群,野雞群體可大可小,因此,野雞很適合人工大群飼養,
3、 膽怯而機警
野雞御敵力弱,一遇敵害,迅速逃遁,所以覓食中也不時抬頭張望,觀察四周動向,一旦敵害逼近即驟然起飛,不久又滑翔落下,人工飼養的野雞,一旦聽到響聲或動作稍重,易受驚嚇而亂飛亂撞,往往致殘致傷,故野雞養殖場環境必須安靜,防止動作粗暴和產生異聲,平時嚴禁參觀,以免驚群,
4、有趨光性
野雞對緩慢變化的光照反應平穩,但對昏暗中的突然亮光,雞群會爭先恐後向光源飛撲,往往將燈泡撞脫碰破。故舍內燈泡應外加鐵絲網罩。
5、食量小
野雞嗉囊小,容食量也小,應少喂多餐。保持食槽中有飼料,尤其是雛野雞吃食時常常吃一點走開,轉一小圈又回來再吃。
6、性情活躍!善於奔走
野雞高飛能力差.僅能短距離低飛,且不能持久,但腳強健!疾走如飛,遊走時,常左顧右盼,不時跳躍,很難追捕。
7、叫聲特殊
每當分享美食,受驚或求偶配種及天剛亮時,公野雞常會發出一個或一系列清脆而尖銳的「柯...哆...羅"或"咯...克...咯"的特殊叫聲,在繁殖季節,每次叫後還拍動翅膀,十分迷人,母野雞則很少叫!一般發出"嘰...嘰...嘰"聲.但遇驚恐或招呼雛雞吃食時,也發出和公野雞類似叫聲.
8 好鬥性
同群野雞,尤其是公野雞,常為群體位次發生爭斗現象.每隻個體都要按各自爭鬥力的強弱來確定其在群體中的位次,最強健的公野雞稱"王子野雞"對"王子野雞"應加以保護.並幫助樹立其在群體中的威信,它是使野雞群安定的重要因素.

❸ 雉雞是什麼雞

1.雉雞又名環頸雉、野雞,共有31個亞種。體形較家雞略小,但尾巴卻長得多。雄鳥羽色華麗,分布在中國東部的幾個亞種,頸部都有白色頸圈,與金屬綠色的頸部,形成顯著的對比;尾羽長而有橫斑。雌鳥的羽色暗淡,大都為褐和棕黃色,而雜以黑斑;尾羽也較短。

2.雉雞棲息於低山丘陵、農田、地邊、沼澤草地,以及林緣灌叢和公路兩邊的灌叢與草地中,雜食性。所吃食物隨地區和季節而不同。分布於歐洲東南部、小亞細亞、中亞、中國、蒙古、朝鮮、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南部以及越南北部和緬甸東北部。

3.雉雞腳強健,善於奔跑,特別是在灌叢中奔走極快,也善於藏匿。見人後一般在地上疾速奔跑,很快進入附近叢林或灌叢,有時奔跑一陣還停下來。

❹ 雉雞和野雞有什麼區別嗎

雉雞腳強健,善於奔跑,特別是在灌叢中奔走極快,也善於藏匿。見人後一般在地上疾速奔跑,很快進入附近叢林或灌叢,有時奔跑一陣還停下來看看再走。在迫不得已時才起飛,邊飛邊發出「咯咯咯」的叫聲和兩翅「撲撲撲」的鼓動聲。飛行速度較快,也很有力,但一般飛行不持久,飛行距離不大,常成拋物線式的飛行,落地前滑翔。

❺ 怎樣分辨烏骨雞的公母,從雞冠上

公雞的雞冠較大、肉垂較大、顏色鮮艷;

而母雞的雞冠較小、肉垂較小、顏色暗淡。

(5)雉雞的生物學特性是什麼擴展閱讀:

1.外觀感覺。母雞生殖隆起輪廓不明顯,萎縮,周圍組織襯托無力,有孤立感;公雞的生殖隆起輪廓明顯、充實,基礎極穩固。

2.光澤。母雞生殖隆起柔軟透明;公雞生殖隆起表面緊張,有光澤。

3.彈性。母雞生殖隆起彈性差,壓迫或伸展易變形;公雞生殖隆起富有彈性,壓迫伸展不易變形。

4.充血程度。母雞生殖隆起血管不發達,且不到達表層,刺激不易充血;公雞生殖隆起血管發達,表層也有細血管,刺激易充血。

5.突起前端的形態。母雞生殖隆起前端尖;公雞生殖隆起前端圓。

❻ 什麼叫生物學特性,雞的生物學特性都有哪些

(1)性情溫順,群居性強
雞的性情安靜、溫順,具有明顯的合群性,適合大群飼養。相同日齡的雞群,終日飲食、棲息相伴,群體習性明顯,而且按個體強弱排列有序,無論採食、飲水、棲息,強者占據有利地位,弱者尾隨其後。如果飼料、飲水供應不足,弱者往往難以吃飽飲足,勢必造成強弱分化更為懸殊。因此,飼養肉用仔雞或限制飼養種雞,要合理分群,盡量消除強弱差距,並改進飼喂方式,不僅要提供充足的飼料、飲水設備,而且應做到大量、快速、一次性投料,使每一隻雞群都有均等的採食和飲水機會,以利於全群生長發育一致。在良好的飼養管理條件下,利用雞的群居性,可以將幾千隻肉用仔雞共養於一舍,保持旺盛的採食能力,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
(2)代謝旺盛,體溫高
雞的體溫為41.5℃(40.9~41.9℃),高於任何家畜的體溫。體溫來源於體內物質代謝過程的氧化作用所產生的熱能,其數量的多少決定於代謝強度。雞的營養物質來自所供給的日糧,因而要利用它代謝旺盛的特點,供給充足的營養物質,維持雞體健康、高產、穩產,並要提供冬暖夏涼、通風透光、乾爽清潔的環境條件,以利於調節體溫,維持旺盛的代謝作用。
(3)生長迅速,成熟期早
肉用仔雞一般初生重38~40克,養至7~8周齡,體重可達2千克,增重49倍;肉用種雞的產蛋日齡為170~180天,商品蛋雞更早,養到140~150日齡就可開產。因此,在生產中要充分發揮雞生長迅速、成熟期較早的特性,供給足夠的全價日糧,科學飼養,加強管理,並根據肉用仔雞、商品蛋雞及種雞不同的環境要求,適當調節光照和飼養密度,以保證獲得較高的生產性能。
(4)飼料利用率高,飼料報酬高
由於雞的代謝旺盛,日糧以精料為主,因而長肉快、產蛋多、耗料少、飼料報酬高。例如,目前飼養肉用仔雞的肉料比為1∶(1.8~2.2);飼養商品蛋雞的蛋料比為1∶(2.4~2.8)。飼料報酬的高低取決於雞的品種、飼料以及飼養管理條件的優劣。
(5)消化道短,粗纖維消化率低
雞的消化道長度僅為體長的6倍,與牛(20倍)、豬(14倍)相比要短得多。雞的消化道短,以致食物通過快,消化吸收不完全;口腔無牙齒咀嚼食物;腺胃消化性差,只靠肌胃與沙粒磨碎食物;盲腸只能消化少量的粗纖維,對粗飼料的消化率遠遠不及其他家畜。在生產中,依據雞的生物學特性,其日糧應以精料為主,其糞便經處理可作為養畜、養魚的飼料而再次利用。
(6)具有自然換羽的特性
通常當年雞有4次不完全的換羽現象,1年以上雞,每年秋冬換羽一次。羽毛約占雞體蛋白質的1/4。羽毛含有94%的蛋白質、2%的硫和1%以下的礦物質。通常雞在換羽期間,母雞多數停止產蛋,而且換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所以,日糧必須供給長肉、產蛋、換羽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尤其是蛋白質。否則,雞的換羽時間延長,母雞的產蛋量減少,雛雞增重緩慢。為了集中換羽,提高雞的產蛋量和蛋的質量,生產中可採取人工強制換羽,通過增減日糧數量與質量或者服用葯物以及改變生活條件來控制換羽時間及換羽速度。此外,還可在秋季換羽季節(九、十月份)檢查主翼羽脫換的遲早,作為高產雞或低產雞外貌鑒定的依據之一。
(7)抗干擾能力差
無論是商品蛋雞、肉用仔雞,還是種雞,對外來的刺激反應都非常敏感,奇怪的音響、突然的亮光、移動的陰影或異常的顏色等,均能引起雞群騷動和混亂,輕者影響雞的生長、產蛋,重者大批猝死。因此,在管理上要注意保持雞舍周圍環境的安靜。開放式雞舍內的電燈要避免風吹搖晃;飼養員穿的工作服要顏色平淡,色澤統一;飼養員在雞舍內工作時動作要輕穩;平時要對雛雞、肉用仔雞進行適應黑暗環境的訓練,以防止夜間突然斷電造成雞群大批堆壓的現象;要防止野獸、猛禽突然闖進雞舍。

閱讀全文

與雉雞的生物學特性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3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