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秸稈應該如何合理處理
秸稈何合理處理方法:
一、秸稈做飼用,過腹還田。
秸稈作為飼料原料是很常見也很好理解的,花生秧、玉米秸稈、小麥秸稈都可以做飼料原料。利用方式可以是乾燥秸稈粉碎也可以是秸稈青儲等形式。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粉碎還是青儲,要加強作物後期管理,一是可以提高和保證作物產量,二是可以保證每畝地有可觀的秸稈產量和質量。
二、秸稈做有機肥,腐熟還田。
再加上對於環保的日趨重視,養殖業污染的問題也被列為污染的重點整治對象,養殖業面臨的最大問題養殖糞便處理已經無法迴避,這也為有機肥生產提供了另一個促成條件和推動力,秸稈利用結合養殖場糞便處理是一條非常好的變廢為寶的途徑。
三、秸稈生產食用菌,分解後再還田。
秸稈的另一個利用途徑是做食用菌在陪的基料,通過食用菌生產將秸稈分解利用,生產出健康美味的食用菌,充分發揮秸稈的營養作用,增加了其附加值,通過分解的含有秸稈的食用菌廢料還可以作為有機肥原料再次使用,最終達到全部利用的效果。通過食用菌生產分解利用作物秸稈也是一個科學有效、非常理想的途徑。
四、秸稈做工業原料,綜合利用。
幾點作為工業原料這一項也已經有過很多的嘗試和實際運營,因為這個利用的方向比較多,這里簡單介紹幾種作為參考。秸稈造紙和板材秸稈造紙是比較常見的秸稈利用方式,技術已經比較成熟,面臨的問題主要還是造紙廢液的污染問題,不過隨著技術的更新和改進,造紙廢液的利用和污染處理問題也已經得到解決,有望實現無害化造紙。秸稈製作板材也是比較成熟和常見的方式。另外,幾點還可以製作各種生物質生活用品,製作工藝品等。
秸稈的能源化利用秸稈的能源化利用最常見的是沼氣生產,國內已經有大型養殖場通過糞污生產沼氣再利用沼氣發電的成功案例。秸稈也可以製作成成型燃料直接通過燃燒來進行發電,需要進行前期處理和後期排污的處理,這些方式的利用是秸稈能源化利用的嘗試,還會有更多利用途徑和方式需要我們去探索和實踐。比如有人利用秸稈生產出生物質燃油。
另外,秸稈還可以用來生產澱粉、乙醇、多糖等。以上是比較常見的秸稈利用方式,也是對秸稈利用和處理量比較大的方式,當然秸稈的利用還有很多方式,比如秸稈編制,秸稈工藝品等,因為不是主要的利用途徑這里不做介紹。幾點利用的途徑有很多,但是秸稈要達到禁燒和全部綜合利用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⑵ 秸稈如何處理與資源化
農作物秸稈是糧食生產的主要副產物,它通常是指農作物在獲取主要產物質後剩留下來的地上部分的莖葉或藤蔓,約占作物生物量的50%,主要是各種禾木科作物秸稈和豆科類作物秸稈,是一類極豐富的能直接利用的可再生纖維素資源。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報道,世界上種植的各類農作物,每年可提供秸稈約17億噸[1],我國是農業大國,農作物秸稈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由於農業連年豐收,糧食產量逐年穩定提高,各類農作物秸稈的年總產量達6億噸[2]。然而,在農業豐收,秸稈產量增加的同時,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傳統將秸稈主要用於燃料,建築材料及粗飼料的使用量逐年減少。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被利用的秸稈等農林廢棄物不足2%,我國目前秸稈的利用率為33%,其它大部分未加處理,經過技術處理後利用的僅佔2.6%[3,4,5]。年復一年,導致秸稈越積越多,農作物秸稈在收割季節集中焚燒的現象日益嚴重,負面影響很大,不僅污染環境,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而且煙霧彌漫,影響陸地交通和飛行安全,因此,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農作物秸稈天然資源,對當代農業的發展及環境保護,減少糧食及石油資源的使用,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農業秸稈纖維原料量多價廉,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農業秸稈纖維原料的轉化利用將為能源開發和發酵工業原料開辟新的來源,以實現資源持續利用,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秸稈作為農作物的副產物,其利用途徑是多種多樣的,但目前開發利用多數屬於粗加工,而精細加工的技術還有待於加強研究和開發。秸稈的主要成分為纖維素及半纖維素,利用化學或生物技術轉化成可溶性糖,然後利用微生物發酵技術可將可溶性糖轉化為有機酸等化工原料,從而可以實現秸稈的資源利用,同時也解決了環境污染的難題。
主要應用有:
堆肥處理
甲烷發酵
生產飼料
製取生物降解性塑料
發酵制氫
⑶ 現在全國各地都禁止焚燒秸稈,那怎樣利用好秸稈呢
說到稻草,相信很多農家朋友會苦惱,稻草堆得很多,給春耕工作帶來很多不便。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綠色農業的發展,各地不提倡或禁止焚燒秸稈,是因為焚燒大量秸稈後,會嚴重污染大氣環境,對人們的健康產生不小的影響。但是採集後剩下的稻草繼續堆積也是一個難題。該怎麼處理呢?要發揮秸稈的作用,我們必須採取「把焚燒變成利用」的思考措施。稻草並不是沒有用的。只要妥善處理,利用秸稈也能給我們帶來一定的經濟收益。接下來,我們通過三個方面來談談如何利用玉米秸稈。用「四步」秸稈栽培蘑菇3。5周的「秸稈要做好,然後返回田地」3必需「叫做青貯,是指玉米秸稈通過密閉環境缺氧發酵後變成飼料。
填充工作中必須扎實。青貯的密閉工作必須不留空隙。我們要把原材料用機器切成2 ~ 4厘米的小稻草。秸稈切碎的意義不僅是為了在填充時提高空間利用率,秸稈流出的汁液也能更好地幫助後期的發酵工作。大大提高了青貯的品質。玉米莖被切斷時,接下來被填滿。選擇合適的青貯,打掃干凈,然後在草中底部鋪上厚度為12 ~ 18厘米的乾草。這是干什麼用的?此前,稻草在切割後會流很多汁液,這種干秸稈吸收了這些汁液,並等待其後的缺氧發酵環。鋪好後,玉米莖可以從上到下填滿。每次調整厚度20厘米左右,然後用機器壓縮。因為,在填滿青貯後,玉米秸稈的入口必須超過70 ~ 80厘米。因為最終我們要關閉草入口,所以可以進一步提高草秸稈的壓縮度。
⑷ 如何從土壤中篩選高效降解秸稈的腐熟微生物菌種
秸稈發酵劑由放線菌、乳酸菌、芽孢桿菌、光合細菌、酵母菌等單一菌種經特殊工藝研製而成的高效復合微生物菌種,大型養殖場可以將配置好的飼料在地面壓實堆成垛或者裝入水泥池壓實,用塑料薄膜密封;小養殖戶可以將飼料裝入缸、大塑料桶、池子壓實密閉,用塑料薄膜密封,多封幾層,保證密封完全不透氣。放在常溫、防鼠的地方厭氧發酵,根據季節經5-7天(夏5天,春秋6天,冬7天)發酵,發出略帶酸甜的濃郁酒麴香味,表明發酵成功。若只酸不香,沒有酒麴香味;或有變白色是密封不完全透氣原因發酵不成功,發酵失敗的飼料可曬干後重新發酵。發酵飼料要做到壓實密封不漏氣;水分適當,多了易酸,少了發酵太慢;攪拌要均勻,粉碎團塊。
⑸ 怎麼分解秸稈中的木質素
摘要 從20世紀開始,國內外學者一直在尋找降解木質纖維素的最佳途徑,研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物理法、化學法、物理化學法、生物降解法[7]。物理法包括輻射、聲波、粉碎、整齊爆破等[8,9]。化學法包括無機酸(硫酸、乙酸、鹽酸等)、鹼(氫氧化鈉、氨水等)和有機溶劑(甲醇、乙醇)等。物理化學法,即化學添加法和氣爆法相結合。此3種方法,可在-定程度上降解秸稈中的木質纖維素,但都存在條件苛刻、設備要求高的特點,從而使預處理成本增加,且污染嚴重。生物降解法是從20世紀20年代起開始研究的,採用降解木質素的微生物在培養過程中可以產生分解的酶類,從而可以專一性降解木質素。
⑹ 關於微生物轉化農作物秸稈方面的知識,越全面越好。
1
腐生細菌主要利於分解有機物釋放的能量來供自己生存,當然這也有利於物質循環。
2
寄生細菌寄生在寄主體內或體表,主要靠分解寄主的有機物來為自己供能。
3
共生細菌同寄主互利共生,寄主為細菌提供必要的有機物,而細菌則為寄主提供一些必要的化合物,如根瘤菌,牛體內分解纖維素的細菌等
4
自養的細菌可以利用簡單的有機物合成葡萄糖,供自己需要。如消化細菌等。
⑺ 怎麼把秸稈分解成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和木質素
在適宜的營養(特別是氮素)、溫度、濕度、通氣量和pH值條件下,通過微生物的繁衍,使秸稈分解,把碳、氮、磷、鉀和硫等分解礦化或形成為簡單的有機物和腐殖質的過程。秸稈中纖維素、半纖維素占極大的比例,纖維素是葡萄糖的聚合物,由於結構特殊,因此有抵抗各種氧化劑的能力,只能被濃酸水解。微生物和對纖維素的作用,完全取決於微生物的功能和分解條件。纖維素的分解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微生物分泌的纖維素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纖維糊精、纖維二糖,在纖維二糖酶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第二階段是水解產物的發酵過程。第二階段好氣微生物和厭氣微生物的發酵產物有所不同。好氣纖維分解菌能將纖維素完全分解,只產生CO2、一些粘液物質、色素和大量微生物細胞物質,30%~40%分解的纖維素可以轉變成纖維素分解菌的細胞物質;嫌氣性纖維分解菌則發酵成各種有機酸(醋酸、丙酸、丁酸、蟻酸、乳酸和琥珀酸等)、醇類、二氧化碳和氫氣。 木質素是復雜的植物物質,是具有某些側鏈的苯環結構,很難分解。一些細菌和高等真菌能把木質素的側鏈及芳香環氧化,進而裂解木質素。在堆肥中有相當數量的木質素形成腐殖質,它是植物營養的儲存庫,也是土壤肥力的基礎。 半纖維素包括多種化合物,有多縮醣醛和多縮糖醛酸。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多糖水解成簡單的單糖類(C6H12O6、C5H10O5),多縮糖醛酸水解成糖醛酸或醣醛酸糖酸和糖的混合物。主要被真菌和細菌所分解。半纖維素也是微生物細胞物質(莢膜)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物的秸稈的主要成份是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可以分解利用秸稈的微生物種類很多,在自然界中廣泛分布和存在。主要種類如下。
①能分解纖維素的細菌芽胞桿菌屬
(Bacillus)、類芽胞桿菌(Paenibacillus)、假單胞菌屬(Pseudomones)、弧菌屬(Vibrio),微球菌屬(Micrococcus)、鏈球菌屬(Streptococcus)、梭菌屬(Clostridium)、原粘桿菌屬(Promyxobecterium)、纖維粘菌屬(Cytophaga),生胞噬纖維菌屬(Sporocytophage)、堆囊菌屬(Sorangium)、螺旋體屬(Spirochaeta)等等。最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種類中的嗜熱和耐熱的種群。
②能分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的真菌木霉屬
(Trichoderma)、麴黴屬(Aspergillus)、青黴(Penicillium)、分枝孢屬(Sporotrichum)、輪枝孢霉(Verticillium)、鐮刀菌屬(Fusarium)、根霉(Rhizopus)等。
③能分解纖維素的放線菌分枝桿菌
(Mycobacterium)、諾卡氏菌(Nocardia)、小單孢菌(Micromonospora)、鏈黴菌屬(Strepto-myces)等等。
④氧化木質素的微生物有洋蘑菇
(Psalliota)、鬼傘菌(Coprinus)、茯苓(Poria)、多孔菌屬(Polyporus)、傘菌屬(Agaricus)、糙皮側耳(Pleurotus ostrcatus)、韌皮菌屬(Sthreum)等等。
⑻ 秸稈到底怎麼樣才能高效利用
秸桿綜合利用主要途徑和方法
1、秸桿還田。利用秸桿還田機械將秸桿粉碎埋入田中,增加了地壤的有機質,改善了地壤結構,節約了化肥,提高了產量。約能提高糧食產量10—15%,節約投資3050元,每畝增加經濟收入40—60元。但一是因為秸桿還田機價格較高,農機作業時向農民收取了一定費用,增加了農民負擔;二是耕地用的小型拖拉機及秸桿還田機質量不過關,土壤深翻不夠,影響播種質量,致使農民熱情不高,進行秸桿還田者甚少。建議有關部門一是對購買秸桿還田機和大型拖拉機者補助1000—5000元,提高其購買積極性;二是對秸桿還田者給予一定獎勵(如種子、農葯),減輕其負擔。
2、秸桿飼料。利用微生物對秸桿進行發酵,生產動物飼料。
(1)青貯飼料。將收獲後的秸稈切碎後裝入青貯窖內,隔絕空氣,經微生物發酵作用製成飼料,其有效的保存了青綠植物的營養成份,含水量達70%,適口性好,消化率高,但貯藏技術要求高。建議在養羊、養牛較集中的地區,如黃洞、北陽等山區或牛場,建立青貯窖或青貯塔,發展青貯飼料,大規模養羊養牛,發展山區經濟。
(2)微生物飼料。利用光合細菌、放線線菌、酵母菌、乳酸菌、麴黴菌等菌群,對秸稈進行發酵,將其中的纖維素、澱粉、蛋白質等復雜的大分子有機物,降解為動物易消化吸收的單糖、雙糖和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質,利於動物採食,增加營養,刺激吸收。建一個1萬噸工廠需投資30—50萬元,當年可收回投資。
(3)顆粒飼料。秸稈主要由植物的細胞壁組成,易消化部分少,鈣、磷等元素含量低,牛、羊採食量小,消化率低。建議採用上海等地的顆粒飼料機械,將秸桿粉碎後,加入其他營養成份,製成顆粒飼料,利於牛羊育肥。
3、秸桿氣化。秸桿在缺氧狀態下加熱反應,可生產一氧化碳、氫氣、甲烷等可燃氣體,1斤秸稈氣化後可產生1m3可燃氣,美化了生活環境,提高了生活質量。
(1)氣化站。投資30—40萬元的氣化站,可供300戶左右農戶用氣,每m3氣成本為0.07元,售價0.1元,除家庭生活用氣外,還可在村裡利用余熱建浴池,提高經濟效益,解決農村「洗澡難」問題。氣化站投資較大,雖然省、市科技部門補助部分資金,但仍有一定缺口,建議由集體經濟較好的行政村建設。
(2)氣化爐。我縣農民技師吳忠研製出的家用氣化爐,每台造價600元左右,每公斤秸稈可產氣2m3,適用於家庭,操作簡單,安全系數高。建議改進後在部分農戶試用。
4、秸稈建材。將秸稈粉碎後和助劑、稀料混合,注模成形,生產各種高密度和中密度板材,也可直接生產出復合地板、傢俱、廚房用具及帶工藝性的浮雕門柱等模壓製品,用這些材料生產出的產品具有阻燃、防潮、隔音、不變形、不開裂、強度高的優點。四川大學又開發出秸稈/塑料復合材料,產品性能更優,成為「綠色材料」的代表。此類項目投資約100—300萬元。目前我縣已有企業表示願意投資生產,建議給予政策和資金扶持。
另外,秸稈還可生產可降解快餐盒、新聞紙和減壓包裝材料,也可用於食用菌生產等方面。如利用得當,可形成秸稈—飼料—養殖、秸稈—肥料—種植、秸稈—氣化—能源、秸稈—紙漿—紙產品、秸稈—板材—建築裝飾、秸稈—食用菌等多個產業鏈,初步消滅「秸稈污染」。
⑼ 農作物秸稈如何利用
如利用秸稈生產無甲醛系列秸板,廣泛用作高檔傢具、高檔包裝、高檔建築材料等基材;鼓勵農民擴大養殖規模,使秸稈成為牛羊粗飼料;利用秸稈氣化原理和技術,在農村推行秸稈沼氣工程等。發達國家為農作物秸稈的綜合開發利用找到了多種用途,創造性地採用了許多好辦法。
在舉行的「十二五」循環型農業發展暨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政策研討會上,專家提出單從產業鏈各個環節上看,秸稈變廢為寶的技術難題基本已被攻克。秸稈綜合利用的資源化、商品化程度低,原因不僅是秸稈利用的技術不完善,秸稈綜合利用的效率和效益有待提高。
秸稈再利用,完善收儲運、提高利用率
秸稈還用於生物質發電、熱力生產供應等。蘭考瑞華環保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喬相鳴說:公司一年可以收購蘭考縣及其周邊秸稈近6萬噸,農林廢棄物30多萬噸,為當地農民創收8000多萬元,生產出來的熱電,既可以直接輸入國家電網,又可以用作冬季取暖。
河北邢台縣前南峪村秸稈氣化站,大量秸稈經過處理,變成可供農戶做飯、取暖用的清潔燃氣。村民王海群說,一斤秸稈換一立方米燃氣,每年能節省燃料開支3000元左右。氣化站平均每天消耗秸稈3000斤,產氣3000立方米,能滿足全村1456口人做飯用氣。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加強綜合利用提升耕地質量富裕農民生活秸稈有了新歸宿
以上內容參考 人民網-人民日報生態論苑:用政策破解秸稈利用難題
⑽ 利用野生微生物怎樣處理秸稈
微貯飼料好處
微貯飼料:就是把農作物秸稈粉碎後經好旺農青飼料發酵劑裡面的微生物菌在厭氧狀況下發酵所產生的飼料。微貯飼料可以用來飼喂牛、羊、馬、驢、騾、兔、鵝、鴨各種動物。
好處:
① 年四季都可以進行生產和飼喂;
② 把廢棄的適口性差的秸稈轉變成適口性好、營養豐富的秸稈飼料;
③ 生產成本低、工藝簡單,廣大農戶都能自己掌握,每公斤生產成本0.12元左右,其中原料費0.08元,微貯菌費用0.01元,加工費用0.01元,各種營養補充劑0.02元;
④ 飼喂牛、羊微貯飼料鍘短或揉搓均可,飼喂鵝鴨的要粉成細面,不加尿素加豆餅。
秸稈特點:兩低兩高:
① 蛋白質含量低(約在2%~4%);
②維生素含量低(每公斤含胡蘿卜素約2~5毫米);
③粗纖維含量高(一般在20%~40%);
④無氮浸出物含量高(一般在30%~50%)。
由於秸稈含粗纖維多、適口性差、消化率不高,直接喂牛羊等草食動物採食量少,利用率低。而經過微貯方法加工處理後,可以提高營養價值,增強適口性,促進消化吸收。
原理及作用
干秸稈木質素、膠質等含量高,家畜對秸稈的利用率受到限制。通過好旺農青飼料發酵劑中微生物菌發酵處理轉化成大量的乳酸、乙酸、丙酸等揮發性脂肪酸;在發酵過程中產生出大量的纖維素酶、脂肪酶、澱粉酶、葡聚糖酶、蛋白酶等,使纖維素、澱粉蛋白等大分子物質轉化為畜體直接吸收的簡單化合物,提高飼料轉化率;通過微量元素的發酵促進提高飼料轉化能力和畜體免疫功能;發酵過程中還可產出大量菌體蛋白和B族、K族維生素供利用;可有效抑制畜體消化系統有害菌繁殖,減少腹泄等疾病發生,提高抗病能力。干物質消化率提高35%,粗纖維含量降低10%以上。採食量和採食速度提高30%。
製作技術
1.秸稈制備:將秸稈鍘段(2~5厘米)或用揉碎機揉碎。粉碎後飼喂效果更佳。玉米秸粉碎為0.5~1厘米(可用篩孔1.5~2.2厘米錘片式粉碎機粉成),稻草切成1~2厘米長,其它秸稈藤蔓類依次類推。
2.發酵容器的選擇:水泥池、窖、缸、塑料袋、塑料桶等勻可。
3.配方(單位:公斤):
牛用比例:秸稈粉1000、玉米面5、尿素3、食鹽6、紅糖0.5、水1000~1500、好旺農青飼料發酵劑一包。
羊用比例:秸稈粉1000、玉米面30、尿素3、食鹽6、紅糖0.5、水1000~1500、好旺農青飼料發酵劑一包。
註:A、水量可根據秸稈濕度大小和秸稈粉碎粒度大小酌情添加,秸稈粉碎越細,加水量越大,發酵好的飼料水份在65%~70%為宜。
B、處理稻草時,可添加5~10公斤過磷酸鈣或磷酸鈣。
4.製作方法:
(1)菌種活化:把好旺農青飼料發酵劑1袋加入10公斤40℃的溫水中(以做2噸秸稈為准),再加入紅糖1KG溶解,密封放置3天備用。 3天後菌液配置完成
(2)稀釋菌液:在水泥池、缸或桶中加入水1500千克(以製做一噸為單位)將尿素3千克、食鹽6千克放入水中攪拌均勻後,把配置好的菌液倒入稀釋。
(3)料菌混合:用水泥池做,在池底鋪放20~30厘米厚的秸稈,均勻噴灑菌劑,壓實後再鋪放20~30厘米厚的秸稈,再噴菌劑壓實,每層秸稈鋪完後撒一層玉米面,循環反復,高於池口20~30厘米壓實,用塑料布封嚴(噴灑菌劑應下部少一些,上面多一些,壓實的目的是排空氣,創造厭氧條件)。封好的池子上面覆蓋20~30厘米秸稈,再用20厘米土覆蓋,保證發酵池厭氧,防陽光暴曬。
如用缸、桶、塑料袋製作,首先在干凈的水泥地面上拌料,按配方把秸稈粉和玉米面均勻地摻在一起,然後把青飼料發酵菌劑潑在摻好的料上,邊潑邊摻,混勻為止。然後進行裝料,邊裝邊壓實,盡量排出容器中的空氣,密封發酵。
5.發酵時間:發酵時間與環境溫度關系密切,10℃以上開始發酵,溫度高,發酵快,時間短,反之亦然。秸稈粒度大小也影響發酵速度,在環境溫度相同情況下,秸稈切段比粉碎需要發酵時間長。
切段或揉碎秸稈10℃溫度發酵25~40天;秸稈發酵環境溫度20℃以上需7~15天;15℃左右需15天。
6.飼料質量的檢驗:發酵好的飼料呈黃白色,具有曲香味,手感質地松軟、濕潤。
飼喂方法
秸稈發酵飼料可與其它草料搭配使用,每頭牛每天飼喂量15~20千克,每隻羊每天飼喂量1~3千克。根據牛、羊長階段及體況的不同,可靈活掌握。由於畜體對發酵飼料有個適應過程,應從少到多逐漸增加飼喂量。
注意事項
1.取料時從一角開始,呈斷面型取用,隨喂隨取。取料後,注意密封保存。
2.霉變秸稈不宜做微貯飼料。
3.切忌將尿素、食鹽同菌種一起進行活化,防止菌種在高濃度鹽環境中失活。
4.飼料中的食鹽應在日糧中扣除。
5.各種秸稈單用或搭配均可,高梁稈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