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構成生物體(動物,植物)的最基本單位是什麼
細胞。
細胞是生物體(除病毒)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
『貳』 什麼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
細胞 (英文名:cell)並沒有統一的定義,比較普遍的提法是:細胞是生物體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細胞所組成,但病毒生命活動也必須在細胞中才能體現。
一般來說,細菌等絕大部分微生物以及原生動物由一個細胞組成,即單細胞生物,高等植物與高等動物則是多細胞生物。細胞可分為原核細胞、真核細胞兩類,但也有人提出應分為三類,即把原屬於原核細胞的古核細胞獨立出來作為與之並列的一類。研究細胞的學科稱為細胞生物學。
細胞體形極微,在顯微鏡下始能窺見,形狀多種多樣。主要由細胞核與細胞質構成,表面有細胞膜。高等植物細胞膜外有細胞壁,細胞質中常有質體,體內有葉綠體和液泡,還有線粒體。動物細胞無細胞壁,細胞質中常有中心體,而高等植物細胞中則無。細胞有運動、營養和繁殖等機能。
研究歷史
細胞(Cells)是由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Robert Hooke,1635~1703)於1665年發現的。當時他用自製的光學顯微鏡觀察軟木塞的薄切片,放大後發現一格一格的小空間[1] ,就以英文的cell命名之,而這個英文單字的意義本身就有小房間一格一格的用法,所以並非另創的字匯。而這樣觀察到的細胞早已死亡,僅能看到殘存的植物細胞壁,雖然他並非真的看見一個生命的單位(因為無生命跡象),後世的科學家仍認為其功不可沒,一般而言還是將他當作發現細胞的第一人。而事實上真正首先發現活細胞的,還是荷蘭生物學家列文虎克。
1809年,法國博物學家(博物學即二十世紀後期所稱的生物學、生命科學等的總稱)拉馬克(Jean-Baptiste de Lamarck,1744—1829)提出:「所有生物體都由細胞所組成,細胞裡面都含有些會流動的『液體』。」卻沒有具體的觀察證據支持這個說法。
細胞圖片
1824年,法國植物學家杜托息(Henri Dutrochet,1776~1847)在論文中提出「細胞確實是生物體的基本構造」又因為植物細胞比動物細胞多了細胞壁,因此觀察技術還不成熟的時候比動物細胞更容易觀察,也因此這個說法先被植物學者接受。
19世紀中期,德國動物學家施旺(Theodor Schwann,1810~1882)進一步發現動物細胞里有細胞核,核的周圍有液狀物質,在外圈還有一層膜,卻沒有細胞壁,他認為細胞的主要部分是細胞核而非外圈的細胞壁。
1830年後,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顯微鏡製作克服了鏡頭模糊與色差等的缺點,解析度提高到1微米,顯微鏡也開始逐漸普及。改進後的顯微鏡,細胞及其內含物被觀察得更為清晰。1839年,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Matthias Schleiden,1804~1881)從大量植物的觀察中得出結論:所有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與此同時,德國動物學家施旺做了大量動物細胞的研究工作。當時由於受胡克的影響,對細胞的觀察側重於細胞壁而不是細胞的內含物,因而對無細胞壁的動物細胞的認識就比植物細胞晚得多。施旺進行了大量研究,第一個描述了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相似的情況。[2]
在德國施旺和施萊登之後的十年,科學家陸續發現新的證據,證明細胞都是從原來就存在的細胞分裂而來,而至21世紀初期的細胞學說大致上可以簡述為以下三點:細胞為一切生物的構造單位、細胞為一切生物的生理單位、細胞由原已生存的細胞分裂而來。
「細胞」一詞最早出現在日本蘭學家宇田川榕庵1834年的著作《植學啟原》。
中國自然科學家李善蘭1858年在其著作《植物學》中使用「細胞」作為Cell的中文譯名[3]。有學者認為李善蘭此時並未接觸過《植學啟原》,因而是獨自發明。
細胞壁
分類在細菌、真菌、植物的生物,其組成的細胞都具有細胞壁(Cell Wall),而原生生物則有一部分的生物體具有此構造,但是動物沒有。
植物細胞壁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經過有系統的編織形成網狀的外壁。可分為中膠層、初生細胞壁、次生細胞壁。中膠層是植物細胞剛分裂完成的子細胞之間,最先形成的間隔,主要成份是果膠質(一種多糖類),隨後在中膠層兩側形成初生細胞壁,初生細胞壁主要由果膠質、木質素和少量的蛋白質構成。次生細胞壁主要由纖維素組成的纖維排列而成,如同一條一條的線以接近直角的方式排列,再以木質素等多糖類黏接。
真菌細胞壁則是由幾丁質、纖維素等多糖類組成,其中幾丁質是含有碳水化合物和氨,性柔軟,有彈性,與鈣鹽混雜則硬化,形成節肢動物的外骨骼。幾丁質不溶於水、酒精、弱酸和弱鹼等液體,有保護功能。
細菌細胞壁組成以肽聚糖為主。
細胞膜
細胞壁的內側緊貼著一層極薄的膜,叫做細胞膜(Cell Membrane)。這層由蛋白質分子和磷脂雙分子層組成的薄膜,水和氧氣等小分子物質能夠自由通過,而某些離子和大分子物質則不能自由通過。因此,它除了起著保護細胞內部的作用以外,還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作用:既不讓有用物質任意地滲出細胞,也不讓有害物質輕易地進入細胞。此外,它能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細胞膜在光學顯微鏡下不易分辨。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可以知道細胞膜主要由蛋白質分子和脂類分子構成。在細胞膜的中間,是磷脂雙分子層,這是細胞膜的基本骨架。在磷脂雙分子層的外側和內側,有許多球形的蛋白質分子,它們以不同深度鑲嵌在磷脂分子層中,或者覆蓋在磷脂分子層的表面。這些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大都是可以流動的,可以說,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細胞膜的這種結構特點,對於它完成各種生理功能是非常重要的。[4]
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分為被動運輸和主動運輸兩種。
(1)被動運輸,是順著膜兩側濃度梯度擴散,即由高濃度向低濃度。分為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
『叄』 什麼是構成生物體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細胞.
細胞的基本功能:
細胞是組成人體和其他生物體的基本結構單位和功能單位.體內所有的生理功能和生化反應都是在細胞及其產物的物質基礎上進行的.只有在了解細胞和細胞器的分子組成和功能的基礎上,才能闡明整個人體和各器官,系統的功能活動及其機制.
『肆』 細胞是構成生物體什麼的基本單位
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除病毒外)
『伍』 什麼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病毒的結構簡單,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沒有細胞結構,所以病毒這種生物不是由細胞構成的.
除病毒外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生物體是由細胞構成組織,由組織構成器官,由器官構成系統,進而構成生物體.生物體的細胞有細胞膜,可以保護細胞,同時控制物質的進出,使之從結構上成為一個獨立的單位;細胞內有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細胞質里有能量轉換器--線粒體,把有機物分解並釋放出能量供細胞生命活動利用,使之從功能上成為一個獨立的單位.因此從細胞的結構及功能的角度來看,細胞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陸』 構成大多生物體的基本單位是什麼
構成大多生物體的基本單位是細胞。
細胞是生物體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細胞所組成,但病毒生命活動也必須在細胞中才能體現。
一般來說,細菌等絕大部分微生物以及原生動物由一個細胞組成,即單細胞生物,高等植物與高等動物則是多細胞生物。細胞可分為原核細胞、真核細胞兩類,但也有人提出應分為三類,即把原屬於原核細胞的古核細胞獨立出來作為與之並列的一類。研究細胞的學科稱為細胞生物學。
(6)什麼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擴展閱讀:
細胞的種類
1、真核細胞
真核細胞指含有真核(被核膜包圍的核)的細胞。其染色體數在一個以上,能進行有絲分裂。還能進行原生質流動和變形運動。而光合作用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則分別由葉綠體和線粒體進行。
2、原核細胞
原核細胞沒有核膜,遺傳物質集中在一個沒有明確界限的低電子密度區,稱為擬核(nucleoid)。
DNA為裸露的環狀分子,通常沒有結合蛋白,環的直徑約為2.5nm,周長約幾十納米。大多數原核生物沒有恆定的內膜系統,核糖體為70S型,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稱為原核生物,均為單細胞生物。
3、古核細胞
古核細胞也稱古細菌:是一類很特殊的細菌,多生活在極端的生態環境中。具有原核生物的某些特徵,如無核膜及內膜系統;也有真核生物的特徵,如以甲硫氨酸起始蛋白質的合成、核糖體對氯黴素不敏感、RNA聚合酶和真核細胞的相似、DNA具有內含子並結合組蛋白。
『柒』 ()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細胞有不同的()()和()
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捌』 什麼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
生物種類繁多除了病毒外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是: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