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大便微生物是查什麼問題

大便微生物是查什麼問題

發布時間:2022-07-19 13:26:27

Ⅰ 糞便基因檢測可以查什麼

糞便DNA檢測對早期腸癌檢出率高

目前,我國腸癌篩查的主要方法是結腸鏡檢查和糞便隱血試驗。然而,記者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到,廣州初篩大腸癌陽性率超過兩成,明顯高於腸癌實際的發病率。由於普通腸鏡對大多數人來說感受上較痛苦、且術前程序較多,只有30%不到的初篩陽性者去做進一步的腸鏡檢查。因此,腸癌篩查市場上急需特異性較高、無創、受檢者依從性較好的腸癌篩查方法,來輔助醫生對於受檢者進行診斷,減少正常人群中不必要的腸鏡檢查。

劉思德介紹,至少80%~95%的大腸癌是從腸息肉一步一步「進化」過來的,需要5~15年不等,但有些人也可能會進展得很快。大腸息肉是腸黏膜表面的一種隆起性的病變,就像長在腸管內面的「肉疙瘩」。小的只有幾毫米,大的可有數厘米,數量上從1個至數個不等。大腸癌早期發病隱蔽,大部分患者在發現時已是中晚期,治療的社會成本高但效果差。因此,早期篩查是遏制大腸癌高發的有效措施之一,可降低50%的死亡率。

劉思德解釋,糞便DNA檢測對於臨床可以根治的I/II期腸癌的檢出率可達86.71%。因為正常成人每天都會有上皮細胞脫落至腸腔並隨糞便排出體外,而結直腸癌腫瘤細胞由於異常增殖,細胞與細胞間或者細胞基底膜的黏附性降低等因素,比正常上皮細胞更易脫落。所以,腸道腫瘤患者的糞便中會含有大量的從腸道腫瘤表面脫落的攜帶了腸癌病變信息的細胞和細胞成分,這些信息可以由特殊的檢測手段來解讀。

「糞便測試」已列入美國治療指南

劉思德介紹,「糞便基因檢測」早在2014年就獲得美國食品和葯物管理局(FDA)批准,「在美國的治療指南里,它已經被建議作為風險人群的大腸癌篩查手段」。今年4月,我國首個糞便基因檢測試劑盒在國內上市,由一家廣州企業研發。

「它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比較好的選擇,不需要做腸鏡,只需要做糞便DNA檢測,就能發現是否存在大腸癌的發生風險。」劉思德也坦言,「現階段的糞便DNA高檢出率是小樣本,如果要得到更精準的數據,還需要更多的樣本量。而新技術進入臨床實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糞便DNA檢測只是篩查手段,並不能替代腸鏡作為診斷指標,篩查出有問題的人群,需要進一步做腸鏡檢查。」

劉思德表示,這項技術適用於所有人群,但由於目前費用較腸鏡更貴(美國600美元,國內約1200元),建議年齡在45歲以上的風險人群可選擇這種篩查手段。根據目前的數據,糞便DNA篩查需要每年做一次。

Ⅱ 腸道微生物變化是測腸黏膜還是糞便

腸道微生物變化是測腸黏膜還是糞便
病原微生物種類繁多,變異迅速,快速鑒定病原微生物的檢驗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前進著。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病原微生物檢測方法主要有直接塗片鏡檢、分離培養、生化反應、血清學反應、核酸分子雜交、基因晶元、多聚酶鏈反應等,該文對這些檢測技術進展做一綜述。 對人和動物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稱為病原微生物,又稱病原體,有病毒、細菌、立克次體、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真菌、放線菌、朊粒等。這些病原微生物可引起感染、過敏、腫瘤、痴獃等疾病,也是危害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來出現的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西尼羅病毒感染等疾病的傳染性極強,往往造成世界性大流行,因此對病原體的檢測必須做到快速、准確。常規病原學檢測方法操作繁瑣,檢測周期長,而且對操作人員技術水平要求比較高。隨著醫學微生物學研究技術的不斷發展,病原學診斷已不再局限於病原體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的檢測手段不斷出現並被應用於臨床和實驗室 J。核酸分子雜交技術、PCR技術、基因晶元技術等檢測方法,自動化程度高,快速省時、無污染、結果精確,可以准確靈敏地鑒定病原微生物。1 傳統的病原微生物的檢測方法傳統的病原微生物學實驗室檢查以染色、培養、生化鑒定等為主,將標本直接塗片染色鏡檢和接種在培養基上進行分離培養是對細菌或真菌感染性疾病進行病原學診斷的常用方法。1.1 直接塗片鏡檢病原微生物體形體積微小,大多無色半透明狀,將其染色後可藉助顯微鏡觀察其大小、形態、排列等。直接塗片染色鏡檢簡便快速,對那些具有特殊形態的病原微生物感染仍然適用,例如淋球菌感染、結核分枝桿菌、螺旋體感染等的早期初步診斷。直接塗片鏡檢不需要特殊的儀器和設備,在基層實驗室里仍然是十分重要的病原微生物檢測手段。1.2 分離培養與生化反應 分離培養主要用於臨床標本(如血液、痰、糞便等)或培養物中有多種細菌時對某一種細菌的分離。細菌的生長繁殖需要一定時間,檢測周期較長,不能同時處理批量樣本。為解決這一問題,各種自動化培養和鑒定系統不斷產生,傳統鑒定方法也在逐步改進,大大加快了檢驗速度。例如Microscan WalLCAway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可同時做細菌鑒定和葯敏試驗,檢驗500多個菌種。苛養菌如肺炎鏈球菌、淋病奈瑟菌、流感嗜血桿菌等對營養要求比較高,常規培養陽性率低。雍剛 等將不要同比例的葡萄糖、玉米澱粉、生長因子、酵母粉、氨基酸等特殊增菌劑加入到巧克力培養基中製成了新型淋病奈瑟菌培養基,大大提高了淋病奈瑟菌的分離培養率。蘇盛通等在營養瓊脂中加人了中葯紅棗、赤小豆培養甲型鏈球菌、乙型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等細菌,生長指數明顯高於血平板。1.3 組織細胞培養 活組織細胞培養適於專營活組織細胞內生存的病原體,包括病毒、立克次體、衣原體等。不同病原體敏感的組織細胞是不一樣的,將活細胞從病原體敏感的動物組織中取出在體外進行原代培養或用病原體敏感細胞系進行傳代培養,再將病原體接種於相應的組織細胞中後,病原體可在其中繁殖增長,引起特異性的細胞病變效應。也可以將病原體直接接種於敏感動物體內,引起相應組織器官出現特異的病理學改變。往往可以根據這些特異的病變對病原體進行鑒定。2 血清學與免疫學檢測血清學檢測是通過已知的抗體或抗原來檢測病原體的抗原或抗體從而對病原體進行快速鑒定的技術,簡化了鑒定步驟,常用的方法包括血清凝集技術、乳膠凝集實驗、熒光抗體檢測技術、協同凝集試驗、酶聯免疫測試技術等。酶聯免疫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血清學檢測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不僅可檢測樣本中病原體抗原,也可檢測機體的抗體成分。幽門螺奸菌在我國人群感染率高達50% ~80% ,應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唾液中抗HP抗體來診斷HP感染,其結果滿意。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我國人群中感染率極高,ELISA應用於乙型肝炎病人早期血清學診斷的效果最為明顯。臨床上致病菌往往和非致病菌混合在一起,如何從這些細菌中分離出目標菌是關鍵。免疫磁珠分離技術(IMBS)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在微生物檢測領域中一種新技術。其基本原理是將特定病原體的單抗或多抗或二抗偶聯到磁珠微球上,通過抗原抗體反應形成磁珠一目標病原體復合物或磁珠一一抗一目標病原體復合物,在外部磁場磁力的作用下,將目標病原體分離出來。目前已經開發出了針對各種病原體的免疫磁珠,如大腸埃希菌、李斯特菌、白色念珠菌、軍團菌等,廣泛應用到各級科研和實驗室 。經IMBS分離出的白色念珠菌可直接在顯微鏡下檢測,檢測時間縮短至4 h。IM—Bs還可以和其它檢測技術聯合來檢測病原菌,免疫磁珠分離得到的目標菌可繼續用於分離培養使大腸埃希菌0157最低檢測限由200 cfu·g 提高到2 cfu·g~;IMBS結合聚合酶鏈反應(IMBS—PCR)可對培養條件比較特殊的細菌如苛養菌、厭氧菌進行快速檢測,肉類中的產毒素型產氣莢膜梭菌經IMBS.PCR檢測

Ⅲ 糞便DNA檢測是真的嗎可信嗎

01
可以
糞便中有腸道的脫落細胞,可以用來檢測DNA並鑒定身份,不過需要對照樣本才能確定DNA屬於誰。

理論上,此舉可行。
人類糞便中有腸道脫落細胞還有腸道菌群。用腸道菌群DNA做個體鑒別在人類身上有沒有實踐尚不清楚(這么做的一般是用在小鼠身上),但是腸道脫落細胞的DNA肯定是可以檢測出來並且用來鑒別身份的。對於流言中提到的事件,檢出那坨糞便中的DNA,測找幾個不同人之間突變比較多的位點測一下;再和丁女士家11樓-24樓之間的所有住戶的DNA檢測結果對比一下,應該可以找到完全相同的那一位。

不過如果對方拒絕提供DNA樣本的話也就沒法比較了,光靠一份DNA是無法完整的還原出個體的外貌特徵的。目前這個技術也只是能獲取一些粗略的特徵,比如膚色、發色、眼睛顏色、性別、族裔之類,臉部特徵也只是能估計一下臉型(長和寬)以及「雀斑量」;更精細一點的特徵,比如年齡和身高等,DNA就提供不出了,五官長相更別提了。

Ⅳ 糞便常規+潛血查的是什麼項目

糞便常規+潛血查的是糞便隱血試驗。

糞便隱血試驗主要是檢查是否有消化道出血,如為陽性,則提示消化道出血,陰性,則未見消化道出血。情況可能是胃腸蠕動慢所致便秘,可服潤腸通便的葯,常用麻子仁丸,調胃承氣湯加減。大量飲水,吃大量蔬菜,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大便常規的檢查項目包含了很多的檢查內容,其中的內容就包括大便潛血,能查出大便中極小量、肉眼看不見的出血,出現潛血的常見疾病包括腫瘤、潰瘍、炎症性腸病、肝硬化、膽道疾病引起的出血、息肉等。

(4)大便微生物是查什麼問題擴展閱讀:

糞便隱血試驗介紹如下:


大便潛血檢查主要的方向是胃腸道惡性腫瘤、傷寒、潰瘍病、肝硬化等所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如果大便常規檢查發現有白細胞,要考慮腸道感染的可能性。

如果有潛血考慮有消化道的出血的情況,如果有蟲卵,考慮有寄生蟲的情況。出現大便常規檢查異常的時候,需要進一步做相關的檢查,以明確病因再進行針對性地處理。

Ⅳ 體檢要做大腸桿菌檢查,當醫生給你一根棉簽和一根管子,你會怎麼做

大腸桿菌檢查也就是說是取糞便標本,正確的做法:如果此時你能拉出糞便,你只需要找到廁所,拉完後用棉簽取一點點(約黃豆大小),然後弄到管子裡面送去檢查;但如果拉不出糞便,你只能選擇用棉簽深入肛門幾厘米取出糞便樣本,再轉移到試管里,送去檢驗科檢查。

取標本是檢查非常關鍵的一環,所以也要做到規范才行。

Ⅵ 驗大便能驗出什麼

大便常規檢查,主要檢查隱血(+-),大便常規化驗檢查包括肉眼檢查和顯微鏡檢查。肉眼檢查主要是觀察大便的顏色、性況及是否有粘液、泡沫等。如果大便呈干球狀,則說明是便秘,如大便里帶有很多粘液,則說明腸道受炎症刺激,很可能是患阿米巴痢疾或細菌性痢疾等疾病,大便帶膿血也往往是痢疾病人糞便的特點。
顯微鏡檢查主要是看大便里有無紅血球、白血球和寄生蟲卵。大便里有紅血球,說明消化道有出血現象,大便里有白血球,說明消化道有感染性疾患,如痢疾等,從大便里查出寄生蟲卵,是診斷腸寄蟲病的最可靠的依據。例如蛔蟲病,絛蟲病、蟯蟲病、肝吸蟲病等,都主要靠從大便中查出蟲卵來確診。
樓主你所說的跟肝臟之類就無關了,檢查不了啊。

Ⅶ 顯微鏡下大便里的微生物是啥

屎腸球菌。動物腸道正常菌群中的菌類,因其能產生乳酸,所以歸屬於乳酸菌類。屎腸球菌是一種益生菌,對維持動物腸道菌群生態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Ⅷ 微生物檢驗糞便中有哪些細菌

呵呵,你的意思應該是糞便中有哪些致病菌吧?否則糞便中含有的細菌種類和數量太多了。

1.一般醫院里的常規糞便培養就分離沙門菌和志賀菌,而且比較簡單,將糞便接種腸道選擇培養基:SS或麥康凱培養基,從中找不分解乳糖的無色菌落,即很可能是上述兩菌。
2.在夏季醫院要開設腹瀉門診,除了以上兩個細菌,還要增加霍亂弧菌和大腸桿菌0157等的檢測。
3.在有食物中毒、菌群失調等特殊情況和症狀時,可考慮檢測副溶血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甚至結核桿菌、空腸彎麴菌、白色念珠菌、難辨芽孢梭菌等的檢測。
總之,糞便標本中得細菌學檢驗要有季節性和針對性。

Ⅸ 微生物檢驗是查什麼的

病情分析:
微生物檢驗主要查人體寄生的致病微生物,如呼吸道,生殖道等處的微生物檢驗。
指導意見:
非正常微生物菌群的存在,是會致病的,引起相應部位的病症表現。

Ⅹ 大便微生物檢驗(細菌塗片檢查(檢查大便球/干菌比例),結果塗片球菌/干菌:5:5。說明有什麼問題

正常的大便球桿比應該是1:10-1:20,也就是桿菌應該多的,你現在是5:5,說明腸道菌群比例失調。這樣容易引起腹瀉等症狀,你可以吃點調節菌群的葯物,比如雙歧桿菌三聯活菌,切記不要一拉肚子就隨便吃抗生素,亂吃抗生素容易引起菌群失調。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閱讀全文

與大便微生物是查什麼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