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勤能補拙的典型事例有哪些
1、學者章學誠的故事
清朝時有一位著名的學者,名字叫章學誠。章學誠小的時候並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他的記憶力很差,身體也很瘦弱。等到了上學的年齡時,父母送他到私塾念書,別的孩子念書背書,很快就能滾瓜爛熟;而章學誠讀書,卻感到失分吃力,一天的時間也讀不熟幾個字。
每天放學的時候,別的孩子都高高興興地玩耍去了,章學誠卻還在一遍一遍地復習當天的功課。父親看到兒子學習那麼吃力,每天累得筋疲力盡,心裡又著急又難受,親戚朋友們看到章學誠都嘆息地說:「這個孩子天生智力差,長大了也不會有什麼大出息了。」每次章學誠聽到這樣的話,心裡都特別難過。
親戚朋友們的話雖然不好聽,但卻堅定了章學誠學習的信念,他不灰心不喪氣,每天堅持讀書。有一天,他讀了一本叫《禮記》的書,有一段話:「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意思是說,別人學一次就能學會了的東西,自己學它一百次;別人學十次就能學會了的東西,自己學它一千次。如果真能堅持這樣做,再笨的人也能變得聰明強大起來。
章學誠覺得這幾句話非常符合自己的情況,並決定要像書上說的這樣做,比別人用更多的時間,勤學苦讀,從而使自己聰明強大起來。從那以後,他學習更加刻苦了。
經過長時間的刻苦學習,章學誠不但學習成績有明顯的提高,智力也逐漸有了增強,而且還摸索出了一套很好的學習方法。
在課余時間里,他讀了許多古代著名思想家的作品,而且在讀書時力求做到腦勤手勤。腦勤就是認真讀書,勤於思考;手勤就是在讀書的時候做好筆記。每次他讀古人的作品,遇到精彩的片段,總歐冠要摘抄到自己的小筆記本上。
碰到他認為不對的觀點,他就給它加上批語,說明他為什麼認為不對;碰到自己想不通的問題時,他也隨時記錄下來,向懂的人請教。章學誠學習真的做到了溫故知新,融會貫通。
後來他寫了一部非常有的歷史學著作《文史通義》,其中很多章節,就是來自於他平時做的讀書筆記。
2、科學家童第周的故事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生物學家、教育家、中國實驗胚胎學研究的創始人之一。曾任山東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首任所長、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主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山東大學動物系主任兼教授等職。
童第周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也是國際知名的科學家。他從事實驗胚胎學的研究近半個世紀,是我國實驗胚胎學的主要創始人。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縣的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裡。由於家境貧困,小時候一直跟父親學習文化知識,直到17歲才邁入學校的大門。
讀中學時,由於他基礎差,學習十分吃力,第一學期末平均成績才45分。學校令其退學或留級。在他的再三懇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試讀一學期。
此後,他就與「路燈」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燈下讀外語;夜熄燈後,他在路燈下自修復習。功夫不負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績達到70多分,幾何還得了100分。
這件事讓他悟出了一個道理:別人能辦到的事,我經過努力也能辦到,世上沒有天才,天才是用勞動換來的。之後,這也就成了他的座右銘。
大學畢業後他去比利時留學。在國外學習期間,童第周刻苦鑽研,勤奮好學,得到了老師的好評。獲博士學位後,他回到了災難深重的祖國,在極為困難的條件下進行科學研究工作。沒有電燈,他們就在陰暗的院子里利用天然光在顯微鏡下從事切割和分離卵子工作。
沒有培養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瓷陶酒杯代替,所用的顯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極細的玻璃絲;實驗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從野外采來的。就在這簡陋的「實驗室」里,童第周和他的同事們完成了若干篇有關金魚卵子發育能力和蛙胚纖毛運動機理分析的論文。
解放以後,童第周擔任山東大學副校長的同時,研究了在生物進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文昌魚卵發育規律,取得了很大成績。到了晚年,他和美國坦普恩大學牛滿江教授合作研究起細胞核和細胞質的相互關系,他們從鯽魚的卵子細胞質內提取一種核酸,注射到金魚的受精卵中。
結果出現了一種既有金魚性狀又有鯽魚性狀的子代,這種金魚的尾鰭由雙尾變成了單尾。這種創造性的成績居於世界先進行列。
3、勤能補拙的名人故事:梅蘭芳
中國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梅蘭芳曾經說過:我是個笨拙的學藝者,沒有充分的天才,全憑自己的奮力苦學。其實他說的一點也不假。梅蘭芳年輕的時候去拜師學戲,師傅說他長著一雙死魚眼睛,灰暗、呆滯,根本不是學戲的料,不肯收留他。
然而,天資欠缺不但沒有使梅蘭芳灰心、氣餒,反而促使他變得更加勤奮了。他喂鴿子,每天仰望著天空,雙眼緊跟著飛翔的鴿子,窮追不舍;他養金魚,每天俯視水底,雙眼緊跟著水裡游的金魚,尋蹤覓影。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梅蘭芳的眼睛終於變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閃閃生輝,脈脈含情。
Ⅱ 海底什麼動物最勤勞。
海洋里的魚,如果長時間沒有清潔自己的身體的話,那麼它們就會被身上的寄生蟲以及污垢所困擾,而因為沒有手的原因,清潔身體更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值得慶幸的是,在海中有一位「清潔工」專門負責海洋生物的的清潔問題。
這位「清潔工」叫藍星裂唇魚,在它的身上有著黃藍色的斑紋,此外,還有一道很顯眼的黑色條紋從嘴部一直延伸到尾部。當身體有污垢的魚看到藍星裂唇魚後,它們會自動擺出一個特定的動作,等待著藍星裂唇魚來清潔它們身體。
Ⅲ 什麼動物勤勞朴實
兔子:
當你處於食物鏈的底層,快速繁殖對於你這種物種來說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兔子們在繁衍後代方面是一點也不偷懶的,一隻雌兔一年能產7次,每次能產子4-6隻。如果你計算一下,那就是相當龐大的數量了。兔子產子太多,在某些地區對環境造成了危害。比如,在澳大利亞,兔子不是土生土長的動物,當獵人在那片土地上放養兔子的時候,它們快速繁衍,在100年的時間內,就產生了600,000隻兔子。但是,兔子的這種勤勞,人們也許並沒有注意到。
海狸:
辛苦工作的野生動物中,怎麼能少了海狸呢?從體重上來說,海狸比其他動物更能靠自己的努力改變生存環境。只有人類比他們更有能力改變環境。平均只有40磅的海狸能砍伐數層樓高的樹木,它們用砍伐下來的樹木做房子和截住溪流當水壩。同樣地,想像相似大小的哺乳動物,比如你的寵物狗,完成如此壯舉是不可能的,這就是這種大型嚙齒類動物被認為是「辛苦繁忙」的原因。
獅子:
在獅子的世界中,雌性是最繁忙的。捕食主要由雌獅負責,它們不僅為配偶尋找食物,還要承擔所有撫養幼獅的工作。在捕食時,獅子們相互協作,能夠捕捉到體型數倍於它們的動物,比如水牛、巨羚羊,甚至大象和長頸鹿。雄獅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覺和進食,不過它們的主要任務是防禦,保護配偶和幼獅不受鬣狗和其他雄獅的傷害。
蜂:
任何人看到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努力采蜜的蜜蜂,都會認為它們是世界上最勤勞的動物。蜜蜂必須辛勤勞動,因為花蜜中相當一部分物質都是水:一隻蜜蜂每天工作10小時,也需要6天的時間才能採集到足夠的花蜜,釀造出極少量的蜂蜜。在蜜蜂群體中,並不是只有工蜂繁忙。一隻蜂王每天產卵的數量居然多達1500枚。唯一的例外是雄蜂,他們不必像工蜂那些辛勞,只需要等待機會與蜂王交配。
螞蟻: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種螞蟻,它們的食物也各不相同。其中一部分螞蟻是食肉動物,它們可以打敗一些昆蟲或動物,並以其為食。其他螞蟻則通過收集植物種子並將收集到的種子儲存在它們的地下倉庫里,甚至一些螞蟻還會進行養殖,它們收集樹葉來培養真菌以供食用。不管是哪一種螞蟻,它們都強壯得超出我們的想像。它們可以舉起超過它們自身體重10~50倍的東西。就是靠著這種力量,它們得以搬運食物並抵禦外敵。
大麻哈魚:
成年大麻哈魚都生活中海洋中,但它們確是在淡水河流中被孵化出來。每年秋天,成年大麻哈魚就會回遊到他們自己被孵化出來的地方產卵。它們回遊過程非常艱辛,首先必須克服流水強有力的沖擊,還得躲開那些飢餓的在河裡覓食的熊,有時它們還必須通過跳躍來通過瀑布。對大鱗大麻哈魚而言,這是一次單向的旅程。它們沿河流上游會耗費大量的精力與流水抗爭,在產卵之後,精疲力竭的它們就很快死去了。
Ⅳ 中國海洋生物學科學家有哪幾位
曾呈奎,男,1909年6月18日出生於福建廈門,博士研究生畢業,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民主同盟會盟員。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85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生前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名譽所長。他對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的底棲海藻調查和分類區系研究,發現了上百個新種,2個新屬,1個新科和1門藻類(原綠藻門)的新紀錄。他在海藻分類區系領域的研究奠定了中國海藻分類學在國際學術界的地位。他親自參加並領導了我國海帶栽培生物學基礎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海帶人工栽培方面的原創性研究成果:海帶夏苗低溫培育法、陶罐施肥法,海帶施肥增產研究和海帶南移養殖試驗。他在研究溫度對海帶孢子體生長發育影響的基礎上,組織所內外合作,在浙江枸杞島勝利完成了海帶南移養殖試驗,使冷溫帶的海帶在暖溫帶和亞熱帶海域的人工栽培養殖成為現實,並實現了海帶切梢增產,合理密植,遺傳育種,外海栽培。他取得的這些重大研究成果,使中國的海帶栽培業不斷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海帶栽培業和最大的海帶生產國。這是人類改造海洋,實現海洋生物資源開發的重大突破,為我國開發魚、蝦、貝類的大規模人工養殖奠定了基礎。54年前,紫菜的生活史一直是一個謎,無法進行人工采苗和養殖。曾呈奎和他的合作者完成了紫菜生活史的研究,證明了紫菜孢子的來源,解決了紫菜栽培中的關鍵問題, 使紫菜的大量人工栽培成為現實,南北方兩種紫菜的絲狀體培養、全人工采苗和養殖技術也迅速取得成功。海帶、紫菜等大型海藻人工栽培取得的成功,直接推動了我國海水養殖第一次「浪潮」的興起。曾呈奎院士十分重視海藻資源的開發和利用。1954-1956年,他先後開展了瓊膠、褐藻肢的提取加工方法的研究,組織並與合作者完成了從馬尾藻中提取褐藻膠的研究,用褐藻膠代替麵粉漿紗,在青島市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生產褐藻膠的車間,並拓展為利用海帶生產褐藻膠、甘露醇和碘,並將這些產品用於葯品、食品和飼料生產,開辟了我國化學工業的新領域。中國海藻化學工業的建立,使我國成為國際上僅次於美國的褐藻膠生產大國。
Ⅳ 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的過冬方法寫出兩種。
1、蛇是集體冬眠的,它們互相摟抱在一起,一起冬眠,春天再醒來那樣可以取暖,提高溫度。如果單獨過冬會凍死的,它和青蛙一樣也是變溫動物,聚在一起可以減少死亡率。
2、熊冬眠是因為冬天不容易找到食物,到了秋天它們就大吃特吃,使自己長胖,冬天就靠脂肪來提供養料。但是,冬眠時,它們還會醒過來的。
3、兔子有厚厚的毛保暖,所以冬天也不怎麼怕冷。但如果皮毛被弄濕,兔子便很容易著涼。所以主人要特別留意,冬天別為兔子洗澡。
4、蝙蝠也是冬眠的。它在山洞裡用後足的尖爪攀住石縫,頭朝下懸在空中,一「吊」就是半年。
(5)勤奮的海洋生物有哪些擴展閱讀:
不同種類的無脊椎動物的生命周期存在差異。多數無脊椎動物是卵生動物,有些需要經歷多種幼蟲形態,例如蝶、蛾等昆蟲;有些則一孵出便是成體。
動物是不能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只能以有機物為食物,會並且靠吃東西,由細胞構成,細胞有細胞核,沒有細胞壁,會動,基質,的一類生命體。
因此動物具有與植物不同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以進行攝食、消化、吸收、呼吸、循環、排泄、感覺、運動和繁殖生命活動。
由於動物種類繁多,人類對某一些類群還缺乏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因此,直到現在對全世界動物的分類都還沒有一個比較完善的分類系統。
造成差異的原因,在於有的學者將若干有差異的綱都已提升為門,如原假體腔動物中的輪蟲、腹毛、動吻、線形、線蟲等綱動物,一些學者均將其提升為門。
Ⅵ 最恩愛的動物是什麼啊
河豚
河豚魚是海洋魚類的一種。它們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動物之一。它們的胃很有彈性,可以吞下大量的水,把它們變成不能吃的球。有些種類的河豚魚皮膚上有刺,使它們不那麼好吃。該物種也是有毒的,其內部器官含有劇毒物質。但這與他們的浪漫特質無關。雄河豚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們是動物界最著名的藝術家。
雄性河豚為了吸引雌性,而創造了美麗的巢穴。這個巢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們在沙中以不同的幾何樣式生長。巢的直徑為1.8米。如果雌性被吸引,它們會在巢中產卵,雄性會使它們受精。雌魚會跟著雄魚到巢里,或者用一些覆蓋物安全產卵。一旦魚苗發育成熟,它們就會游開,准備覓食。因此,河豚魚要等很長時間才能彼此相愛。雄性也會採取足夠的措施來防止卵和伴侶受到捕食者的攻擊。因此,這是一個關於勤奮、耐心和永恆愛情的浪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