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需要什麼條件
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需要條件有:
1、適宜的營養條件(充足的碳源、氮源)。
2、適宜的氧含量(好氧的要震盪培養,厭氧的要厭氧培養,兼性的可以靜止培養)。
3、合適的pH值(一般指培養基的pH值)。
4、合適的環境溫度(細菌37度,真菌28度)。
5、合適的接種量(一般接種量是1%)。
(1)微生物生長的條件有哪些擴展閱讀:
微生物的主要特徵
1、體小面大
一個體積恆定的物體,被切割的越小,其相對表面積越大。微生物體積很小,如一個典型的球菌,其體積約1mm³,可是其表面積卻很大。這個特徵也是賦予微生物其他如代謝快等特性的基礎。
2、吸多轉快
微生物通常具有極其高效的生物化學轉化能力。據研究,乳糖菌在1個小時之內能夠分解其自身重量1000-10000倍的乳糖,產朊假絲酵母菌的蛋白合成能力是大豆蛋白合成能力的100倍。
3、生長繁殖快
相比於大型動物,微生物具有極高的生長繁殖速度。大腸桿菌能夠在12.5-20分鍾內繁殖1次。不妨計算一下,1個大腸桿菌假設20分鍾分裂1次,1小時3次,1晝夜24小時分裂24×3=72次,大概可產生4722366500萬億個(2的72次方),這是非常巨大的數字。
但事實上,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如營養缺失、競爭加劇、生存環境惡化等原因,微生物無法完全達到這種指數級增長。 已知大多數微生物生長的最佳pH范圍為7.0 (6.6~7.5)附近,部分則低於4.0。
微生物的這一特性使其在工業上有廣泛的應用,如發酵、單細胞蛋白等。微生物是人類不可或缺的好朋友。
⑵ 微生物滋生的條件有哪些(要准確無誤的答案)
適宜的光照、濕度、溫度、有機質養份、水分、溫度、濕度、風速等等. 不同的微生物滋生的條件是不同的,有的需要氧,有的則厭氧;有的適合在酸性條件下生存,有的則只能在鹼性環境下繁殖。
⑶ 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需要什麼
1.適宜的營養條件(充足的碳源.氮源)
2.適宜的氧含量(好氧的要震盪培養,厭氧的要厭氧培養,兼性的可以靜止培養)
3.合適的ph值(一般指培養基的ph值).
4.合適的環境溫度(細菌37度,真菌28度)
5.合適的接種量(一般接種量是1%)
⑷ 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條件有哪些
適宜的溫度和酸鹼度,水分,含碳氮等元素的營養物質,適宜氧氣二氧化碳等空氣成分,其他。
每種微生物需求的條件不同。有些耐高溫,有些耐強酸。有自養型有異養型。。。
⑸ 微生物培養需要什麼條件為什麼
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需要條件有:
1、適宜的營養條件(充足的碳源、氮源)。
2、適宜的氧含量(好氧的要震盪培養,厭氧的要厭氧培養,兼性的可以靜止培養)。
3、合適的pH值(一般指培養基的pH值)。
4、合適的環境溫度(細菌37度,真菌28度)。
5、合適的接種量(一般接種量是1%)。
6、只用專業的中海生物微生物培養基
(5)微生物生長的條件有哪些擴展閱讀:
微生物的主要特徵
1、體小面大
一個體積恆定的物體,被切割的越小,其相對表面積越大。微生物體積很小,如一個典型的球菌,其體積約1mm,可是其表面積卻很大。這個特徵也是賦予微生物其他如代謝快等特性的基礎。
2、吸多轉快
微生物通常具有極其高效的生物化學轉化能力。據研究,乳糖菌在1個小時之內能夠分解其自身重量1000-10000倍的乳糖,產朊假絲酵母菌的蛋白合成能力是大豆蛋白合成能力的100倍。
3、生長繁殖快
相比於大型動物,微生物具有極高的生長繁殖速度。大腸桿菌能夠在12.5-20分鍾內繁殖1次。不妨計算一下,1個大腸桿菌假設20分鍾分裂1次,1小時3次,1晝夜24小時分裂24×3=72次,大概可產生4722366500萬億個(2的72次方),這是非常巨大的數字。
但事實上,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如營養缺失、競爭加劇、生存環境惡化等原因,微生物無法完全達到這種指數級增長。 已知大多數微生物生長的最佳pH范圍為7.0 (6.6~7.5)附近,部分則低於4.0。
微生物的這一特性使其在工業上有廣泛的應用,如發酵、單細胞蛋白等。微生物是人類不可或缺的好朋友。
⑹ 細菌生長繁殖的條件有哪些
細菌生長繁殖的條件有:1.充足的營養;2.適宜的溫度;3.合適的酸鹼度;4.必要的氣體環境。
細菌生長繁殖的條件詳細的介紹:
⑺ 微生物的生長條件包括
影響微生物生長和代謝的環境因素包括溫度、氧氣、pH、營養物質、壓力、輻射和鹽濃度等眾多因素。
以溫度、氧氣和pH為例:
溫度
溫度過低會導致微生物的原生質膜處於凝固狀態,不利於微生物的物質運輸。溫度過高會使微生物的蛋白質變性。同時,溫度的高低與微生物新城代謝所需的酶的活性也息息相關。
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適合生長溫度。例如,耐高溫的嗜熱菌中,在美國黃石公園的溫泉中發現的Thermus aquaticus 能在80°C條件下生長,在深海火山口發現的Pyrococcus furiosus 最適生長溫度為100°C。而分布在極地、深海或高原等溫度非常低的嗜冷菌,例如Bacillus psychrophilus 能在0°C條件下生長。
氧氣
按照微生物與氧氣的關系可以分為專性好氧菌、兼性厭氧菌、微好氧菌、和厭氧菌五種。
pH
pH(水溶液中氫離子的濃度的負對數值)用於衡量溶液的酸鹼性。pH通過影響微生物細胞膜的通透性、膜結構的穩定性和環境物質的溶解性來影響微生物的生存。不同的微生物最適生長的pH也不同,其中也存在和嗜鹼菌。例如,Streptomyes erythreus 生長pH在6.6-7.0,而嗜酸Thermoplasma acidophilum 能生長在pH 0.5的環境下。
⑻ 微生物生長繁殖需要哪些營養要素各有何功能
在營養要素水平上則主要為碳源、氮源、能源、生長因子、礦質元素和水六大類。
功能:
1、碳源
碳是微生物細胞需要量最大的元素,占細胞乾重的50%。能提供微生物營養所需碳素或碳架的營養物質稱為碳源。能被微生物用作碳源的物質種類極其廣泛。簡單的無機含碳化合物、比較復雜的有機物、復雜的有機大分子,乃至復雜的天然含碳物質都可以被不同的微生物利用。
碳源物質通過細胞內的一系列化學變化,被微生物用於合成各代謝產物。
2、氮源
氮源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細胞原生質和其他結構物質中的氮素,一般不作為能源使用。但化能自養細菌中的亞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能從NH₃和NO₂的氧化過程中獲得能量。
所以對於它們來說,NH₃和NO₂是兼有氮源和能源的雙功能營養物質。對於異養微生物而言,含有C、H、O、N的有機物是具有碳源、能源和氮源的多功能營養物質。
3、能源
能源是提供微生物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物質。絕大多數微生物的能源物質是化學物質,只有光合細菌利用光作為能源。對於絕大多數細菌和全部真核微生物來說,它們所利用的有機碳源在被微生物細胞分解代謝的過程中不僅提供微生物細胞的碳素和碳架。
而且還提供微生物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有的微生物所需的能源與碳源不同。如光能自養微生物的能源是光,而碳源為CO₂;化能自養微生物的能源為NH₄、NO₂、S、H₂和Fe等還原態無機化合物,而碳源是CO₂。
4、礦質元素
它們的生理功能包括:是微生物細胞化學組成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如P和S分別為核酸與含硫氨基酸的重要組成元素:與酶的組成和活力有關,如Fe是細胞色素氧化酶的必要組分。
Mg、Cu和Zn等是許多酶的激活劑:調節和維持微生物的滲透壓、氫離子濃度和氧化還原電位等生長條件,如Na和K有調節細胞滲透壓的作用。
由磷酸鹽組成的緩沖劑能保持微生物生長過程中pH值的穩定:谷胱甘肽可降低氧化還原電位, 作為某些化能自養細菌的能源物質;作為呼吸鏈末端的氫受體。
5、生長因子
能提供生長因子的天然物質有酵母膏、蛋白腖、麥芽汁、玉米漿、動植物組織或細胞浸液以及微生物生長環境的提取液等。
多數真菌、放線菌和部分細菌在其生長過程中不需要從環境中獲取任何生長因子。而有的微生物需要從環境中獲取一種或幾種生長因子才能維持正常生長,如乳酸細菌補充需要多種維生素、氨基酸和鹼基。
6、水
實際上水本身並不是營養物質,但水是微生物營養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物質。因為水是微生物細胞的主要化學成分;水是營養物質和代謝產物的良好溶劑,營養物質與代謝產物都是通過溶解於水中而進出細胞的。
水是細胞中各種生物化學反應得以進行的介質,並參與許多生化反應:水還可維持各種生物大分子結構的穩定性;此外,水的比熱高,汽化熱高,是熱的良好導體,能有效地吸收代謝過程中產生的熱量並將熱迅速散發出體外,這保證了細胞內的溫度不會劇烈變化。
⑼ 微生物生長的條件是什麼
影響微生物生長的外界因素很多,除了營養條件(包括氮源,碳源,生長因子,無機鹽,水,能源),還包括很多物理因素,主要包括PH.溫度,氧氣。
⑽ 微生物生長需要什麼條件
1, 營養物質
2, 氧氣濃度,(厭氧,需氧,對氧氣的需要不一樣)
3,生長因子(維生素,一些離子等等為微生物生長必需)
4,合適的溫度,水分,pH
5,微生物濃度,如果微生物濃度過高會抑制其生長。
等等..
繁殖:
1.適宜的營養條件(充足的碳源.氮源)
2.適宜的氧含量(好氧的要震盪培養,厭氧的要厭氧培養,兼性的可以靜止培養)
3.合適的pH值(一般指培養基的pH值).
4.合適的環境溫度(細菌37度,真菌28度)
5.合適的接種量(一般接種量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