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與動植物相比微生物有哪些特點

與動植物相比微生物有哪些特點

發布時間:2022-07-20 17:09:15

Ⅰ 動物,植物,微生物有什麼區別

動物,植物和微生物,首先,細胞結構不同,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而動物細胞沒有,微生物一般是單細胞生物,沒有或者有未成形的細胞核,有的也有,而前兩者都有。其次,動物和微生物能動,植物不能。

Ⅱ 微生物有哪些不同與動植物的

首先, 結構上:植物有細胞壁, 微生物沒有, 植物有葉綠體, 微生物沒有, 微生物是單層被膜, 植物細胞是有細胞壁和細胞質膜,
微生物有纖毛,植物沒有. 其次, 能量攝取, 微生物是胞吞作用, 葉綠體是通過細胞質吸收 再次能量代謝, 植物細胞是二次能量傳導,
微生物是直接能量代謝最後是定義上的不同, 微生物是界,即一種獨立的生物, 而植物細胞是生物體的組成部分。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Ⅲ 動物和植物和微生物有什麼相同和什麼不同

共性:它們都是生物,既然作為生物,共性如下
生物種類非常多,數量非常巨大,生命現象十分錯綜復雜,可以從錯綜復雜的生命現象中提出生物的一些共性,即生命的屬性,現列舉如下:
(1)化學成分的同一性
從元素成分看,都是由C、H、O、N、P、S、Ca等元素構成的;
從分子成分來看,生命體中有蛋白質、核酸、脂肪、糖類、維生素等多種有機分子。其中蛋白質都是由20種氨基酸組成;核酸主要由4種核苷酸組成;ATP(三磷酸腺苷)為貯能分子。
(2)嚴整有序的結構
生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細胞內的各結構單元(細胞器)都有特定的結構和功能。生物界是一個多層次的有序結構。在細胞這一層次之上還有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等層次。每一個層次中的各個結構單元,如器官系統中的各器官、各器官中的各種組織,都有它們各自特定的功能和結構,它們的協調活動構成了復雜的生命系統。各種生物編制基因程序的遺傳密碼是統一的,都遵循DNA--RNA--Protein的中心法則。
(3)新陳代謝,metabolism
生物體不斷地吸收外界的物質,這些物質在生物體內發生一系列變化,最後成為代謝過程的最終產物而被排出體外。
組成作用(anabolism):從外界攝取物質和能量,將它們轉化為生命本身的物質和貯存在化學鍵中的化學能。
分解作用(catabolism):分解生命物質,將能量釋放出來,供生命活動之用。
(4)生長特性,Growth
生物體能通過新陳代謝的作用而不斷地生長、發育,遺傳因素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外界環境因素也有很大影響。
(5)遺傳和繁殖能力,genetics
生物體能不斷地繁殖下一代,使生命得以延續。生物的遺傳是由基因決定的,生物的某些性狀會發生變異;沒有可遺傳的變異,生物就不可能進化。
(6)應激能力,irritability
生物接受外界刺激後會發生反應。
生物的運動受神經系統的控制。
(7)進化,evolution生物表現出明確的不斷演變和進化的趨勢,地球上的生命從原始的單細胞生物開始,走過了多細胞生物形成,各生物物種輻射產生,以及高等智能生物人類出現等重要的發展階段後,形成了今天龐大的生物體系。

非共性處:
1.動物的定義是:有真核細胞的,細胞沒有細胞壁的多細胞生物,絕大多數動物可以自由運動
2.植物的定義是:有真核細胞的,細胞有細胞壁的多細胞生物,絕大多數植物不可以自由運動
3.微生物定義是:除了動物和植物以外的全部生物的總稱,現代定義: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 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

Ⅳ 在科學上,你覺得微生物都有哪些特徵

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快得驚人。細菌每隔20分鍾即可分裂一次,一天時間內即可繁殖72代,如果一個不死,總數將達到4722噸。假如再這樣繁殖4~5天,它們就會形成跟地球同樣重量的物體。當然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影響細菌繁殖的各種因素隨時都在起作用。微生物這種驚人的繁殖速度,使我們可以在短時間獲得大量菌體。用酵母生產單細胞蛋白質,每隔8~12小時就可以收獲一次。 食譜雜。微生物「食」性很雜,幾乎什麼都吃,如蛋白質、脂肪、糖類以及無機鹽。甚至有些不能被動植物利用的物質,如纖維素、石油、塑料,以至有毒物質,微生物也有辦法分解它們。這樣,人們就可以用微生物來開展綜合利用,化廢為寶。 分布廣。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極廣泛,是任何動植物所無法相比的。上至幾萬米高空,下至幾千米深的海底。熱達300℃的溫泉,冷至-80℃的極地,都可以找到它們的蹤跡。微生物大量存在的地方是土壤,那裡是微生物的一統天下,在1克肥沃的土壤中有幾十億個微生物。微生物雖然很小,但胃口「大」,能「吃」會「拉」,代謝旺盛,素有活的「化工廠」之稱。微生物的代謝強度比高等動物的代謝強度高幾千倍到幾萬倍。適應性強。微生物的適應性強,能在嚴酷的外界環境中隨機應變,保存自己。

我們可以利用這個特點保藏菌種,誘變菌種,改變微生物的遺傳特性和代謝途徑。微生物對營養要求一般都不高,農副產品、工廠下腳料都可以用來培養微生物。沼氣發生池就是利用糞便、草木纖維等生產沼氣的。大多數微生物的反應條件溫和,能在常溫常壓下生長繁殖,不需要昂貴的設備,這比用化學法生產化工原料要優越得多。微生物培養不受季節、氣候影響,因而能長年累月地進行工業化生產。體小面大。一個體積恆定的物體,被切割的越小,其相對表面積越大。微生物體積很小,如一個典型的球菌,其體積約,可是其表面積卻很大。這個特徵也是賦予微生物其他如代謝快等特性的基礎。吸多轉快。微生物通常具有極其高效的生物化學轉化能力。生長繁殖快。但事實上,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如營養缺失、競爭加劇、生存環境惡化等原因,微生物無法完全達到這種指數級增長。

Ⅳ 微生物有哪些特點

1、體小面大

一個體積恆定的物體,被切割的越小,其相對表面積越大。微生物體積很小,如一個典型的球菌,其體積約1mm³,可是其表面積卻很大。這個特徵也是賦予微生物其他如代謝快等特性的基礎。

2、吸多轉快

微生物通常具有極其高效的生物化學轉化能力。據研究,乳糖菌在1個小時之內能夠分解其自身重量1000-10000倍的乳糖,產朊假絲酵母菌的蛋白合成能力是大豆蛋白合成能力的100倍。

3、生長繁殖快

相比於大型動物,微生物具有極高的生長繁殖速度。

4、適應強,易變異,分布廣,種類多。

(5)與動植物相比微生物有哪些特點擴展閱讀:

微生物能夠致病,能夠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發霉腐爛,但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最早是弗萊明從青黴菌抑制其它細菌的生長中發現了青黴素,這對醫葯界來講是一個劃時代的發現。後來大量的抗生素從放線菌等的代謝產物中篩選出來。

抗生素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一些微生物被廣泛應用於工業發酵,生產乙醇、食品及各種酶制劑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夠降解塑料、處理廢水廢氣等等,並且可再生資源的潛力極大,稱為環保微生物;還有一些能在極端環境中生存的微生物。

例如:高溫、低溫、高鹽、高鹼以及高輻射等普通生命體不能生存的環境,依然存在著一部分微生物等等。看上去,我們發現的微生物已經很多,但實際上由於培養方式等技術手段的限制,人類現今發現的微生物還只佔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的很少一部分。

Ⅵ 與高等動植物相比,微生物能量代謝多樣性表現在哪些方面求大神解答

1.營養類型的多樣性
一切生物在營養上都具有統一性,在元素水平上都需20種左右,且以碳,氫,氧,氮,硫,磷6種元素為主,在營養要素水平上則都在六大類范圍內,即碳源,氮源,能源,生長因子,無機鹽,水。而營養類型是指根據生物生長所需要的主要營養要素即能源和碳源的不同而劃分的生物類型。生物的營養類型有:光能自養型,光能異養型,化能自養型,化能異養型。
動物自身不能從簡單的無機物製造有機物,也不能從日光中獲得能量,必須直接或間接地以綠色植物為食,來獲取現成的有機物以獲得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由此動物只能是化能異養性生物。絕大多數植物只從外界吸收簡單的無機物(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從土壤中吸收水和無機鹽),還吸收日光作為能源,通過光合作用在體內製造有機物提供本身代謝活動所需的有機物和能量。由此絕大多數的植物為光能自養型生物。微生物的營養類型之多是動植物所大大不及的。有以二氧化碳為碳源,光為能源的光能自養型微生物如:藍細菌,紫硫細菌,綠硫細菌,藻類等;有以有機物為碳源,光為能源的光能異養型微生物如:紅螺菌科的細菌(紫色無硫細菌);有以二氧化碳為碳源,無機物為能源的化能自養型微生物如:硝化細菌,硫化細菌,鐵細菌,氫細菌,硫磺細菌等;有以有機物為碳源,有機物為能源的化能異養型微生物如:絕大多細菌和全部真菌。
2. 產能途徑的多樣性
生物的產能代謝是指物質在生物體內經過一系列連續的氧化還原反應,逐步分解並釋放能量的過程,這是一個產能代謝過程,又稱為生物氧化。在生物氧化過程中釋放的能量可被生物直接利用,也可通過能量轉換貯存在高能化合物(如ATP)中,以便逐步被利用;還有部分能量以熱的形式是放到環境中。
動植物通過糖酵解途徑和三羧酸循環氧化葡萄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並釋放能量,植物還通過非環式光合磷酸化的方式合成能量。而微生物產能的途徑更為多,而且不同的微生物進行生物氧化所利用的物質不同,異養微生物利用有機物,自養微生物則利用無機物。
2.1異養微生物的產能途徑
(1)EMP途徑:以1分子葡萄糖為底物反應產生2分子丙酮酸,2分子NADH+氫離子和2分子ATP。EMP途徑是絕多數生物所共有的一條主流代謝途徑。
(2)HMP途徑:是從葡糖-6-磷酸開始的,其特點是葡萄糖不經EMP途徑和TCA循環而得到徹底氧化,並能產生大量還原型煙酸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以及重要中間代謝產物。在多數好氧菌和兼性厭氧菌種都存在HMP途徑,而且通常還與EMP途徑同時存在。只有HMP途徑而無EMP途徑的微生物很少,例如弱氧化醋桿菌,氧化葡糖桿菌,氧化醋單胞菌。
(3)ED途徑:以1分子葡萄糖為底物生成2分子丙酮酸,1分子ATP,1分子NADPH和NADH。其特點是只經過4步反應即可快速獲得由EMP途徑須經10步反應才能形成的丙酮酸。ED途徑在革蘭氏陰性菌中分布較廣,特別是假單胞菌和固氮菌的某些菌中較多存在,是缺乏完整EMP途徑的微生物中的一種替代途徑。ED途徑可不依賴於EMP途徑和HMP途徑而單獨存在。
(4)TCA途徑:以1分子丙酮酸為底物,經過一系列循環反應而徹底氧化,脫羧形成3分子CO2,4分子NADH2,1分子FADH2和1分子GTP,總共相當於15分子ATP,產能效率極高。這是一個廣泛存在於各生物體中的重要生物化學反應,在各種好氧微生物中普遍存在。
2.2自養微生物的產能途徑
自養微生物的生物合成的起始點是建立在對氧化程度極高的二氧化碳進行還原(即CO2的固定)的基礎上,為此,化能自養微生物必須從氧化磷酸化所獲得的能量中,花費一大部分ATP以逆呼吸鏈傳遞的方式把無機氫轉變成還原力。如硝化細菌可利用亞硝酸氧化酶和來自H2O的氧把亞硝酸根氧化為硝酸根,並引起電子流經過一段很短的呼吸鏈而產生少量ATP。而在光能自養微生物中,ATP是通過循環光合磷酸化,非循環光合磷酸化或紫膜光合磷酸化產生的,而還原力則是直接或間接利用這些途徑產生的。如原核生物真細菌的光合細菌在光能驅動下利用還原態的無機物(H2S,H2)作為還原CO2的氫供體,電子從菌綠素分子上逐出,通過類似呼吸鏈的循環,又回到菌綠素,期間產生ATP和還原力。藻類和藍細菌在光和氧氣的條件下裂解水以提供細胞合成的還原力,電子則經過葉綠素的兩個光合系統接力傳遞,在Cyt bf和Pc間產生ATP。嗜鹽菌在無氧的條件下,利用光能所造成的紫膜蛋白上視黃醛輔基構象的變化,可是質子不斷驅至膜外,從而在膜兩側建立一個質子動勢,再由它來推動ATP酶合成ATP。
3.代謝條件的多樣性
影響生物生長代謝的外界因素有很多,除了營養因素外,還有許多物理因素,最主要的是溫度,PH,氧氣。
3.1溫度
溫度對生物正常生長繁殖有重要影響。只有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生物才能正常生長繁殖和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植物一般生長適宜溫度為22~28度,動物的適宜溫度通常為36~37度。與其他生物一樣,任何微生物的生長溫度盡管有寬又窄,但如果把微生物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其溫度是極其寬的,最低一般為-10~-5度,極端為-30度。如嗜冷微球菌可生活在最低為-4度的環境下。最高一般為80~90度,極端為105~150度。如熱葉菌可生活在最高為110度的環境下。
3.2 PH
不同的生物有各自不同的最適生長PH。植物生長的最適PH為5.2~5.8,動物生長的最適PH為7.2~7.6。微生物若作為一個整體來說,其生長的PH范圍極廣(小於2~大於10),還有少數種類超過這一范圍。但絕大多數微生物的生長PH都在5~9之間。如一般黴菌最適PH為3.8~6.0,枯草芽孢桿菌最適PH為6.0~7.5。除不同種類微生物有其最適生長PH外,即使同一微生物在其不同的生長階段和不同的生理,生化過程,也有不同的最適PH要求。如黑麴黴在PH=2.0~2.5時有利於合成檸檬酸,在PH=2.5~6.5時就以菌體生長為主,而PH=7左右時則大量合成草酸。
3.3氧氣
地球上的整個生物圈都被大氣層牢牢包圍著,因此,氧對生物的生命活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所有動植物都是好氧生物,因此,必須在有氧的條件下才能正常地生長繁殖。而按照微生物與氧的關系,可把它們分為5類:
(1)專性好氧菌:必須在較高濃度分子氧的條件下才能生長,在正常大氣壓下通過呼吸產能。絕大多數真菌和多數細菌,放線菌是專性好氧菌。
(2)兼性厭氧菌:是以有氧條件下的生長為主也可兼在厭氧條件生長的微生物,在有氧時靠呼吸產能,無氧時則藉助發酵或無氧呼吸產能。許多酵母菌和不少細菌都是兼性厭氧菌。
(3)微好氧菌:只能在較低的氧分壓下才能正常生長,也是通過呼吸鏈並以氧為最終受體而產能。如霍亂弧菌,氫單胞菌屬,發酵單胞菌屬等。
(4)耐氧菌:可在分子氧存在下進行發酵性厭氧生活,它們的生長不需要任何氧,但分子氧對它們也無害。不具有呼吸鏈,僅依靠專性發酵和底物水平磷酸化而獲得能量。通常的乳酸菌多為耐氧菌。
(5)厭氧菌:分子氧對其有毒,即使短期接觸也會抑制甚至致死,生命活動所需能量是通過發酵,無氧呼吸,循環光合磷酸化或甲烷發酵等提供。常見的厭氧菌有:梭菌屬,梭桿菌屬,光合細菌,產甲烷菌等。

Ⅶ 動植物細胞與微生物細胞相比有哪些不同

細胞培養反應器最初大多採用微生物反應器。由於植物細胞與微生物細胞形態結構不同,植物細胞較微生物細胞大,對剪切力耐受性差,而且對氧的要求相對微生物要低得多,因此微生物反應器並不完全適合於植物細胞生長與生產。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個體微小,結構簡單,通常要用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統稱為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黴菌、酵母菌等
個體微小,一般<0.1mm。
構造簡單,有單細胞的,簡單多細胞的,非細胞的。進化地位低,大多依靠有機物維持生命。

閱讀全文

與與動植物相比微生物有哪些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