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學生物學主要培養學生的哪些基本素養
1、善於傾聽,培養科學的生命觀念
生命是源於自然隨機事件且能在與環境互作中保留下來的具有新陳代謝和自我復制特徵的物質形態,生命是結構與功能的統一體,無貴賤之分。生命觀念是指對觀察到的生命現象及相互關系或特性進行解釋後的抽象,是經過實證後的想法或觀點,有助於理解或解釋較大范圍的相關事件和現象。
2、耐心示範,訓練科學思維方式
科學思維,指崇尚並形成科學思維的習慣;能夠運用歸納與概括、演繹與推理、模型與建模、批判性思維等方法探討生命現象及規律,審視或論證生物學社會議題。
3、啟發科學探究的熱情
科學探究,指能夠發現現實世界中的生物學問題,針對特定的生物學現象,進行觀察、提問、實驗設計、方案實施以及結果的交流與討論。在開展不同的工作中,都樂於並善於團隊合作。
(1)中學生物學與中學生物教學哪個好擴展閱讀
中學生物學教學方法:
生物學圖解教學法,顧名思義,是以生物學圖解為主要教學手段的教與學的方式與方法。生物學圖解一般由生物圖形、符號、指示線或箭頭和說明文字等用實虛線條組合而成。
種類多種多樣,由圖鑒、圖譜、插圖、掛圖、幻燈片、錄影片、影片等。總的特點是側重於用圖來進行解釋和分析。圖解的形象和整體特點超出了文字。第一,許多生物學信息,單用文字是不能表達清楚地的,還需用圖解來表達。第二,圖解的容量大,整體認讀效益高。
Ⅱ 初中生物和高中生物的區別(600字左右)
1、所講述的內容不同
初中的生物大部分是將動物的分類、結構等等,是宏觀上面的,但是高中側重講的是細胞之類的微觀方面,還夾雜有生態系統、先進的生物技術之類,幾乎是一個從零開始的生物學科體系,即使沒學過生物的人也能聽得懂、學得好。
2、基礎知識點的不同
初中階段生物知識基礎性較強,知識內容較膚淺,知識層次僅僅停留在表面。主要體現在形態結構和生理特性的簡單把握,不求深入。
而高中生物教材的著眼點是獲得生物學基本事實,探索生物基本原理和規律,並能聯系實踐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知識結構主要包括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生物的新陳代謝、生命活動的調節、生物的生殖和發育、遺傳和變異、生物的進化、生物與環境等方面的內容。
現行高中教材對基礎知識的講解並不多,需要教師對知識進行縱向和橫向的深入理解和剖析。
3、針對學生心理生理的不同
初級中學的教育對象是11-15歲的少年,此階段充滿著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幼稚性的錯綜矛盾,半成熟、半幼稚的特點尤其顯著,某些心理學家稱之為「危險期」或「心理斷乳期」。
初中生具有極強的好奇心,盼望了解世界,是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的最佳時期,但他們的知識遷移和邏輯推理能力尚有待提高。
高中階段是學生由青春期進入青年期的過渡階段,在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於青年初期,在情感方面,一方面,學習負擔最重,體質有待增強,另一方面,對世界、事業、人生、自我感情都有了較清晰的認識,即心理自我逐步形成和完善。
教學過程中拋出矛盾性、似似而非的實例訓練學生,提高他們明辨是非的意識,了解判斷的多維標准,使之心理趨於完善和穩定,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Ⅲ 生物學通報和中學生物教學哪個好
據我所知,目前長春可能沒有哪個雜志社可接受這樣的生物學技術的文章,國內的《野生動物》《生物學通報》《動物學雜志》和《四川動物》可能會刊登這樣的文字,不過需要通過嚴格的審核和繳納一定的費用後才會刊出。
在國內,標本的製作是個冷門,一般的出版機構都不熱衷,所以我當年的一本關於標本製作的書是在台灣出版的。
Ⅳ 分科的中學生物學課程和綜合理科課程各有哪些優勢和局限
1996年5月, 國家教委頒發了《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生物教學大綱(供試驗用)》(以下簡稱新大綱)。同年8月 新大綱在教學目的中指出:「生物課程是普通高中開設的一門學科類基礎課程」,說明了高中仍應著眼於基礎。生物課程側重科學史和基本實驗技術,這是優勢;但高考制度下,中學教學淡化了這個
Ⅳ 初中的生物教學有沒有好的教學參考書推薦
初中同步教程生物全套.zip
https://pan..com/s/1bOGmv-Zjzkgx9d8LGIq9uw
Ⅵ 生物老師讀什麼書
生物學教師讀什麼書?
1專業性雜志是閱讀首選
《生物學通報》、《中學生物教學》、《生物學教學》、《中學生物學》應該成為生物學教師必訂的雜志,每期必須仔細研讀,這樣你就能迅速佔領生物教育、教學的前沿陣地,把握生物教育改革的脈搏,全面了解生物教育形勢,極大開闊教育視野,迅速吸收教育經驗,迅速提升教科研水平。
2生物學教育專家的專著
朱正威先生的《我和中學生物科學教育》(北京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是他積近半個世紀中學生物學教學經驗和對21世紀科學教育的思考而寫成,全書僅172頁,但字字珠璣,值得每位生物學教師認真一讀。作者在簡單回顧自身成長經歷後,重點介紹了以學生發展為主的教育觀,提出學校教育要以最好的方式給予學生最基本的、最基礎的、最有用的、現代人不可缺少的知識營養。
葉佩珉先生是中國教育學會生物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她於上世紀50年代就在人教社工作,編寫中學生物教材。《生物學課堂教材改革探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和《生物學課程論》(劉恕,葉佩珉合著,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可稱為她的代表作,讀葉先生的書可以使生物學教師從宏觀上了解生物學教學的形勢和改革的方向,能清晰地了解建國後中學生物學在曲折中發展的歷史,認清生物學在中學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領會課程開發者和教材編寫者的意圖,更好的實施課程,用好教材。
如果教師要對中外生物學教育有全面了解,那麼華東師大陸建身教授的《生物教育展望》(華東師大2001年版)正是一部博大精深,體系完備的大部頭著作,它對整個生物學教育的各個方面都作了詳細的比較和說明;既有理論的 闡述,又有實踐經驗的介紹,特別是對國外科學教育情況作了較多的介紹,能開闊生物學教師視野。
此外,華東師大鄭曉惠的《生物課程與教學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廣東教育學院胡繼飛的《生物學教育心理學》(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生物教育科研概論》(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溫州市教研室余自強的《科學課程論》(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版)和《生物課程論》(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版)、江蘇教育學院胡明的《生物學教與學》(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版)等專著反映了現在生物學教學研究的興旺景象。
3國外生物學教育著作
生物學教師要對國外生物教育有所了解,閱讀國外教材是一個好方法。比如浙江教育出版社翻譯出版
Ⅶ 高中生物和初中生物有什麼不同高中生物應該怎麼學
1、所需掌握的知識量不同:高中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比初中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多很多。
2、知識的內容不同:高中講述的內容從細胞開始,再到人體,再到植物,動物,再到生態系統,所講的知識點比較細,所需記憶的知識點也比較多。
知識結構主要包括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生物的新陳代謝、生命活動的調節、生物的生殖和發育、遺傳和變異、生物的進化、生物與環境等方面的內容。還有一些常見的實驗。
初中講述的內容是簡單了解人體植物動物生物圈內容,內容簡單。
3、難度不同:高中不僅僅存在需要背誦知識點,也需要理解,也需要設計實驗,在遺傳學等部分也需要計算,更加考察了學生的邏輯性。而初中這方面的要求要低很多。
Ⅷ 簡述國外中學生物的特點及與我國中學生物教材相比有何異同
不知道我也在做
Ⅸ 中學生物教學和中學生物學哪個更適合老師用
中學生物教學更多偏向於教學素材和方法的方向,中學生物學是比較偏向於研究學習型的方向。如果是老師使用的話,建議使用中學生物教學版本的。
Ⅹ 中學生物教學 和 中學生物學 哪個好
我認為中學生物教學好,它很有導向性,科學性,實用性,時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