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常見微生物農葯有哪些
常用的登記注冊的微生物農葯有:殺蟲劑:蘇雲金芽孢桿菌、棉鈴蟲NPV、銀紋夜蛾NPV、斜紋夜蛾NPV、黏病毒、小菜蛾病毒、草原毛蟲NPV、蟑螂病毒;殺菌劑:亞寶、力寶、地衣芽孢桿菌、假單胞菌、熒光假單胞菌、蠟質芽孢桿菌、木黴菌;植調劑:增產菌、枯草芽孢桿菌。常見的微生物可以有效地防治棉鈴蟲、斜紋夜蛾、小菜蛾等害蟲和一些真菌、細菌病害。微生物農葯使用時應注意:①要避免施用時溫度過低。生物農葯施用時都要求較高的溫度。試驗表明,在25~30℃,噴施後的微生物活體農葯防治效果要比在10~15℃的高出1~2倍。②要避免在乾燥的天氣下施用。最好選擇陰天、雨後或早晨等濕度大時施用。③要避免強太陽光。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對芽孢有著致命的殺傷作用,而且紫外線的輻射對伴孢晶體還能產生變形降效作用,因此要選擇在下午4點以後或者陰天施用,發揮效果更好。④要避免施用後遭大雨沖刷。芽孢最怕大暴雨沖刷,因為暴雨會將噴施的菌液沖刷掉。⑤要避免與殺菌劑混用。如塊狀耳黴菌,作為一種真菌殺蟲劑,葯效是通過塊狀耳黴菌的活孢子作用來實現的。但作為一種活體真菌,如果與殺菌劑混用,它們被殺菌劑致死,自然失去殺蟲作用。
B. 微生物源農葯有哪幾類
微生物源農葯是利用有害生物的病原微生物本身作為農葯,以工業化大量繁殖後製成的制劑。真菌類殺蟲劑有白僵菌、綠僵菌等,防治松毛蟲和玉米螟等的面積達66.7萬公頃以上;殺菌劑有木黴菌,用於蔬菜灰霉病的防治,具有較理想的效果和應用前景。細菌類(殺蟲劑),目前Bt制劑的生產廠家達68家,年產量達2萬~3萬噸,在20多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用於防治糧、棉、果、蔬、林業等作物上的20多種害蟲,使用面積達333萬公頃。另外,還有增產菌(植物生長調節劑)、抗根癌菌劑(殺菌劑)、日本金龜芽孢桿菌、球形芽孢桿菌等。病毒類棉鈴蟲核多角體病毒,已多個廠家登記注冊;斜紋夜蛾病毒,已實現商品化;基因修飾及含有增效蛋白因子的病毒株系,已處於開發生產階段,從而使昆蟲病毒產品的作用譜更廣、防治效果更好。放線菌五四○六等。除草劑魯保1號。原蟲類線蟲、微孢子蟲。對微孢子蟲生防作用的研究一直在進行,其中利用微孢子蟲在草原上防治蝗蟲具有很好的持續防效,表現有很大的開發、應用前景。
C. 微生物源農葯有哪些
微生物源農葯是指由細菌,真菌,放線菌,病毒等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加工製成的農葯。按來源微生物源農葯包括農用抗生素和活體微生物農葯兩大類
D. 微生物農葯的種類有哪些
微生物農葯是生物農葯的一類,包括由細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動物或基因修飾的微生物等自然產生的防治農作物病、蟲、草、鼠等有害生物的農葯,但不包括各類農用抗生素(各類農用抗生素統稱為微生物源農葯)和其它生物農葯一樣。微生物農葯同樣具有毒性較低、對天敵生物安全、對環境友好等優點.是生產無公害農產品應優先選用的農葯品種。為了讓廣大農葯使用者能對此有比較全面、詳細地了解,現把我國目前開發生產的微生物農葯種類及其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簡要總結介紹如下。
1.細菌類微生物農葯
1.1蘇雲金桿苗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品種。約佔到全部生物農葯使用量的90%,可用於防治小菜蛾,菜青蟲、甜菜夜蛾、斜紋夜蛾、茶毛蟲、茶尺蠖、棉鈴蟲、稻苞蟲、稻縱卷葉螟、棗尺蠖、玉米螟、蘋果巢蛾和天幕毛蟲等多種鱗翅日害蟲。
1.2多粘類芽抱桿菌可用於防治番茄、煙草、辣椒、茄予青枯病。
1.3放射土壤桿茵可用於防治桃樹根癌病。
1.4枯草芽孢桿菌可用於防治黃瓜白粉病、草莓白粉病和灰霉病、水稻紋枯病和稻曲病、三七根腐病和煙草黑脛病等,還可用於水稻調節生長、增產。
1.5蠟質芽孢桿菌可用於油菜抗病、壯苗、增產.還可用於防治水稻紋枯病、稻曲病和稻瘟病、小麥紋枯病和赤霉病、姜瘟病等。
1.6熒光假單胞桿菌可用於防治番茄青枯病、煙草青枯病和小麥全蝕病。
1.7類產鹼假單孢菌可用於防治草場牧草草地蝗蟲。
2.真菌類微生物農葯
2.1綠僵茵可用於防治灘塗飛蝗和一些鱗翅目害蟲。
2.2白僵茵可用於防治白粉虱、煙粉虱、金龜子、蠐螬等多種害蟲。
2.3耳黴菌可用於防治小麥蚜蟲。
2.4木霉茵可用於防治黃瓜灰霉病和霜霉病、大白菜霜霉病和小麥紋枯病等。
2.5淡紫擬青黴茵可用於防治番茄線蟲病。
2.6厚孢輪枝茵可用於防治煙草報結線蟲病。
3.病毒類微生物農葯
3.1苜蓿銀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可用於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等多種作物甜菜夜蛾。
3.2斜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可用於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等多種作物斜紋夜蛾。
3.3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可用於防治為害多種作物的棉鈴蟲。
3.4荼足蠖核型多角體病毒可用於防治茶樹茶尺蠖。
3.5油桐足蠖核型多角體病毒可用於防治茶樹茶尺蠖。
3.6小菜蛾顆粒體病毒可用於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
3.7幕青蟲顆粒體病毒可用於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蟲。
3.8草原毛蟲核多角體病毒可用於防治草原毛蟲。
E. 微生物用來做殺蟲劑的有哪些
人們精心地培養這些微生物,把巨大數量的活菌體撒布到田間,讓它們去發揮威力。與化學農葯相比,它們對人和動物以及益蟲是沒有毒性的,而害蟲一旦感染了便像疫病一樣流行,很快就會使蟲口密度下降,迅速撲滅蟲災。另外還有一年防治,多年有效的好處。微生物中用來作為殺蟲劑的主要是細菌、病毒和真菌。細菌中,糞鏈球菌、產氣桿菌的許多種類對鱗翅目害蟲都有很強的殺傷能力。不過目前使用最多的還是芽孢桿菌。
F. 什麼是微生物源農葯
微生物源農葯是指由細菌、真菌和放線菌等產生的可以在較低濃度下抑制或殺死其他生物的低分子量的次生代謝產物,也稱農用抗生素。通常菌體本身也歸為廣義的微生物源農葯。按來源微生物源農葯包括農用抗生素和活體微生物農葯兩大類。農用抗生素是由抗生菌發酵產生的具有農葯功能的次生代謝物質,它們都是有明確分子結構的化學物質。
G. 在農葯中,細菌類微生物農葯都有哪些類型
在農葯中,細菌類微生物農葯都有哪些類型?
1.病菌類微生物農葯
蘇雲金桿苗是當前運用極其普遍的種類.約占據所有微生物農葯需求量的90%,可用於防治小菜蛾,菜青蟲、甜菜夜蛾、斜紋夜蛾、茶毛蟲、茶尺蠖、棉鈴蟲、稻苞蟲、稻縱卷葉螟、棗尺蠖、玉米螟、iPhone巢蛾和天慕刺毛蟲等多種多樣鱗翅日蟲害.多粘類芽孢鏈球菌可用於防治西紅柿、香煙、朝天椒、茄予角斑病.放射性土壤層桿茵可用於防治果樹根癌症.
紫花苜蓿銀紋夜蛾核型多角蟲體病毒可用於防治十字花科蔬菜水果等各種農作物甜菜夜蛾.斜紋夜蛾核型多角蟲體病毒可用於防治十字花科蔬菜水果等各種農作物斜紋夜蛾.棉鈴蟲核型多角蟲體病毒可用於防治危害多種多樣農作物的棉鈴蟲.荼足蠖核型多角蟲體病毒可用於防治油茶樹茶尺蠖.
油桐足蠖核型多角蟲體病毒可用於防治油茶樹茶尺蠖.小菜蛾顆粒物體病毒可用於防治十字花科蔬菜水果小菜蛾.幕青蟲顆粒物體病毒可用於防治十字花科蔬菜水果菜青蟲.大草原刺毛蟲核多角蟲體病毒可用於防治大草原刺毛蟲.
以上就是我的詳細介紹,希望看完對你有所幫助。
H. 微生物農葯有哪些
微生物農葯(microbial pesticide)包括農用抗生素和活體微生物農葯。為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謝產物來防治危害農作物的病、蟲、草、鼠害及促進作物生長。它包括以菌治蟲、以菌治菌、以菌除草等。這類農葯具有選擇性強,對人、畜、農作物和自然環境安全,不傷害天敵,不易產生抗性等特點。這些微生物農葯包括細菌、真菌、病毒或其代謝物,例如蘇雲金桿菌、白僵菌、核多角體病毒、井岡黴素、C型肉毒梭菌外毒素等。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越來越高的要求,微生物農葯無疑是今後農葯的發展方向之一。
一、 江蘇省微生物農葯研究開發的現狀
1、微生物農葯的開發現狀
枯草芽孢桿菌(Bs)——微生物殺菌劑,能穩定地在土壤和植物表面定殖、產生抗生素、分泌刺激植物生長的激素、並能誘導寄主產生抗病性,是一種理想的微生物殺菌劑,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如:美國Alabama州用Bs處理多種作物種子,平均產量增加9%,根病明顯減輕;日本用Bs及其分泌物防治西紅柿立枯病獲得良好防效;國內北京大學和河南省農科院報告Bs對小麥赤霉病、西瓜枯萎病、煙草青枯病、棉花枯萎病等多種病害有良好的田間防治效果,並有明顯的增產效應。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與國際水稻研究所長期合作研究,研製開發出生物殺菌劑Bs-916,經大面積示範推廣試驗證明,Bs-916對紋枯病防效達75-85%,對稻曲病防效達63.8-85.7%。國內外專家這一研究成果高度評價,認為用Bs殺菌劑防治水稻紋枯病是目前生物防治葉部病害研究中最先進的,且已具備了轉向商品化生產條件。 昆蟲病毒〔核多角體病毒(NPV)、顆粒體病毒(GV)〕——微生物殺蟲劑, 是抑制害蟲種群的病原性天敵。NPV和GV以鱗翅目害蟲為特異性寄主,安全性高、可長期保存、易於生產、並與化學殺蟲劑具有相似的施用方法, 因而作為優良的生物防治因子, 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重視與研究。近年來, 日本、美國、加拿大、英國等正著力研究NPV的提速、增效和擴大殺蟲譜的途徑和機制, 已取得突破性進展。特別是日本研究者福原和三橋和佐藤分別發現粘蟲痘病毒(Pseudaletia separata EPV)對PuNPV和AcNPV具有極強的增效作用; 後藤則發現八字地老虎(Xestia c-nigrum)的顆粒體病毒(XcGV)不僅對XcNPV、HaNPV(棉鈴蟲NPV)、SeNPV(甜菜夜蛾NPV)等多種NPV具有100-10000倍的增效作用, 而且同時使NPV的殺蟲速度提高一倍以上、並拓寬NPV的殺蟲譜。GV對NPV提速、增效、擴譜作用的發現, 一舉突破了NPV應用於農作物防治重大害蟲的3大障礙, 使NPV首次展示了真正替代化學殺蟲劑防治害蟲的產業化開發前景。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引進完整的NPV和GV增效株系及VEF增效基因重組表達體系,為我國開發該項最新技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已開發出針對水稻螟蟲(二化螟、三化螟)的NPV-GV增強型高效生物殺蟲劑,對二化螟的殺蟲效果均達90%以上。 蘇雲金芽孢桿菌(Bt)——微生物殺蟲劑,在20多個省市用於防治糧、棉、果蔬、林業等作物上的20多種害蟲,使用面積達5千萬畝次。隨著綠色食品的深入人心,Bt制劑在國內外農葯市場上收到普遍歡迎。江蘇里下河地區農科所自70年代專業從事蘇雲金桿菌(Bt)、球形芽孢桿菌(Bs)等微生物農葯的研究與生產,是國內最早的生物農葯研究機構之一。「九五」期間在研究篩選對夜蛾類等害蟲廣譜高殺蟲活性Bt菌種的基礎上,成功地運用Bt與國產氟鈴脲(昆蟲生長調節劑)兩種生物農葯增效復配的方式,既克服了Bt制劑的不足,也解決了氟鈴脲單獨應用成本較高和易產生葯害等問題,對一些夜蛾類害蟲,在初孵及1-3齡的齡期結構情況下,防效已達到80%左右,葯效期7-10天,大大超過了Bt制劑單用的水平;近年來,深入開展了微生物高效毒株的篩選和生物增效因子的研究,篩選出高毒力Bt菌株Yz-2、和兩株對Bt、SeNPV具有顯著增效作用的病毒(PuGV-Ps和AsNPV);率先在省內開展Bt復配製劑的研究,篩選了Bt+阿維菌素等多個增效組合,示範推廣效果顯著。通過增進毒株毒力、病毒增效因子修飾、復配增效等多重有效手段克服制約微生物殺蟲劑應用的瓶頸,提高 Bt、病毒制劑毒力、擴大殺蟲譜、增強環境穩定性,為其大規模運用於生產實踐,開辟了新的途徑。
2、應用前景
微生物農葯是21世紀農葯工業的新產業,代表著植物保護的方向,其最大的優勢在於能克服化學農葯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和減少在農副產品中農葯殘留量,同時在示範推廣微生物農葯應用的過程中,農副產品的品質和價格將大幅度上升,有利地促進農村經濟增長和農民增收,社會效益不可估量。 我國已加入WTO,農業將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空間,農副產品出口市場更加廣闊,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降低農產品有毒物質的殘留量,而微生物農葯將為農產品優質安全生產和降低有毒物質殘留量提供技術和物質保障。微生物農葯研究與發展,將有效地實現農產品的優質安全生產,提升農產品的經濟附加值,擴大我國農副產品外銷市場,推進綠色產業的發展,這些均對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繁榮具有重要的推進作用。 微生物農葯作為無公害農副產品生產的必要生產資料之一,在未來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方面將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因此,進一步加快微生物農葯的研製、產業化和推廣應用進程,降低農葯在農副產品中的殘留和對農田生態環境的污染,實現農作物重大病蟲害可持續控制,滿足我國無公害農產品產業化生產對農業科技的重大需求,必將產生巨大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
3、存在的問題
l 微生物農葯防效的評價問題 以微生物農葯為主的生物防治是一種持久效應,因此對微生物農葯的防治效果應該進行長期追蹤調查,這樣才能制定出使用微生物農葯進行農作物病蟲害管理的途徑和策略。把微生物農葯的防效與化學農葯的防效進行比較,並套用化學防治的使用方法進行生物防治,這是一種錯誤的思路。微生物農葯是通過生物間的相互作用來控制植物病蟲害發生、為害的,微生物農葯的效果不可能像化學農葯那麼快速、有效,但它們的防效是持久的、穩定的。因此,應該建立生物農葯防治植物病蟲害效果的評價體系,從生物農葯對環境保護、可持續控制、農產品安全等諸方面的影響進行評估,有利於生物農葯健康、迅速地發展。 l 微生物農葯的中試和制劑問題 微生物農葯進行實驗室研究、小試的產品和品種很多,但真正最終實現產業化的卻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未能解決產銷用三個環節的實際問題。許多研究人員不大願意做大范圍的田間生物防治試驗,因為這種試驗費用大,各種干擾因素復雜,獲得成果的可能性小。所以,國家政府在經費投入上應對微生物農葯的研製及其產業化給予傾斜,鼓勵研究人員加快微生物農葯的產業化進程,同時對微生物農葯產品的商品化應給予優惠條件。 微生物農葯劑型單一、生產工藝落後,產品的理化指標和有效成分含量不穩定,致使成為微生物農葯發展的一個瓶頸。因此,要開展產學研聯合攻關,篩選能保持新劑型理化性狀的助劑配方,篩選能提高新劑型分散性和附著性的表面活性劑,研製出提高生物農葯防治效果的新助劑和新劑型。提高微生物農葯的防治效果和有效利用率。 l 農民對微生物農葯的認識問題 由於農民長期使用化學農葯,首先考慮效果好壞,其次是成本與經濟效益的關系,基本不考慮環境污染和農產品殘留問題,對微生物農葯的優點和可持續控製作用缺乏感性認識,加上微生物農葯的毒性低、葯效相對慢等弱點和宣傳力度不足等原因,使農民對微生物農葯的優越性認識不足。因此要加大宣傳力度,使廣大農民充分認識到生物農葯的優越性,同時應加強農產品化學農葯殘留的檢測,嚴格實行農產品優質優價,使農民真正獲得使用生物農葯的好處;要抓住當前各級政府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大面積建設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的契機,促進微生物農葯的迅速發展。
編輯本段二、 今後研究的方向與發展預測
l 抑病、抑蟲土壤
對於抑病、抑蟲土壤應給予更多的研究。這種有微生物持性的土壤,使病原菌不能生存,害蟲不能導致為害。雖然已有一些抑病、抑蟲土壤的報導,但其抑制機制還不夠了解,這是非常有用的生態信息。它們能導致新的生物防治因子的發現。
l 生物防除雜草
雜草的生物防治就是利用寄主范圍較專一的植食性動物或植物病原微生物,將影響人類經濟活力的雜草種群控制在經濟為害閾值之下。生物治草與化學除草相比,具有不污染環境、不產生葯害、經濟效益高等優點。有時一次成功的天敵引種可一勞永逸地解決草害。對一些惡性雜草或在特殊環境(如水域)的草害、生物防治往往是最理想的防治措施。然而生物除草涉及的問題廣泛復雜,難度較大,所以有必要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工作。
l 基因工程微生物
近幾年來,基因工程微生物的研究十分活躍,並先於抗病蟲遺傳工程植物進入了實用化階段。這一發展顯示出生物技術用於生防微生物遺傳改良的巨大潛力,並為新一代微生物農葯的進一步研究開發奠定了基礎。美國Mycogen公司將Bt毒蛋白基因轉入定殖在植物根部的螢光假單胞菌中,使殺蟲作用可延長到兩周以上,對小菜蛾的殺蟲效果與化學農葯相當,這種工程殺蟲菌劑無污染環境的副作用,1991年登記注冊,商品名為MVP,成為一種新型的微生物殺蟲劑,用於蔬菜害蟲防治。
l 轉基因抗病蟲植物
轉基因抗病蟲植物為病蟲害防治開辟了新路。1985年美國科學家將煙草花葉病毒外殼蛋白基因(cp)導入感病的煙草,轉基因植株增強了對病毒的抵抗力。這種通過轉cp基因獲得抗病性的方法後來在蕃茄、馬鈴薯、大豆、水稻等多種植株上獲得了成功。可見這是一種很有前景的生物工程研究。
三、 對策與建議
1、抓住發展機遇,加強微生物農葯研究
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要求確保食物安全,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維護資源的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以實現農業和農村的持續發展。要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推廣應用微生物農葯是重要的技術支撐之一。 此外,隨著我國加入WTO,國內市場進一步開放,我國農產品將面臨嚴峻的挑戰。發展優質、無公害的農產品,提高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微生物農葯將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抓住機遇,大力發展微生物農葯。
2、強化基礎研究,加大研究力度
發展微生物農葯,政府必須加大科研經費的投入。首先應建立省級微生物農葯研究基地或工程中心,組成一支微生物農葯科研隊伍,圍繞當前生產上主要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開展生物防治的研究,系統篩選高效菌株,建立優化的發酵、增殖生產工藝和規范的生產質量標准,組建配套的田間實用技術;其次要加強微生物農葯作用機理的研究,可根據其作用位點和活性中心反推導,指導菌種選育,更新劑型,合成新農葯的先導化合物,創制新農葯。
3、加速微生物農葯產業化進程
微生物農葯的研究在立項的同時就應考慮到項目的最終目標是形成微生物農葯產品,將要進入市場,因此,應著重對微生物農葯的制劑加工、產品質量、環境行為等一系列問題開展研究,提高微生物農葯商品的質量和競爭能力;政府應制定向微生物農葯產業化傾斜政策,一方面要加大扶持微生物農葯產業化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鼓勵企業單位直接參與項目研究,使企業成為微生物農葯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基地,促進微生物農葯的產業化。
4、微生物農葯的開發與無公害生產建設相結
合 微生物農葯是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必須的生產資料,因此應該將微生物農葯的開發和無公害農業生產基地的建設緊密結合,在廣泛建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的同時大力推廣應用微生物農葯。圍繞我省農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的主題,結合我省無公害農業對植物保護研究的新要求,大力發展微生物農葯,使微生物農葯及其配套使用技術在農作物主要病蟲害防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為「十五」期間加速我省農業由主要追求數量向注重質量效益的根本轉變、保障食物安全、保護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附:我國無殘留農葯研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一種以昆蟲病毒為主的專門防治茶葉害蟲的純「活體微生物農葯」,日前被國家農業部正式批准實現批量生產,開始在全國有機茶基地推廣使用,這標志著我國無殘留農葯應用這一高科技領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這種最新研製的純「活體微生物農葯」被命名為「武大綠洲茶園」,是國家計委批準的「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項目」中一項生物高新技術成果。它是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共同創導使用的最有毒力和最安全的昆蟲桿狀病毒與其它微生物復合而成。 由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昆蟲病毒研究所和湖北武大綠洲生物技術公司開發研製的「武大綠洲茶園」,是以茶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為主與其它微生物復合而成,是一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純生物殺蟲劑。這也是目前國內外首例通過國家鑒定並可直接用於有機茶大面積防治茶尺蠖、茶毛蟲、茶小卷葉蛾三大害蟲的純生物農葯。
研究現狀
微生物農葯
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引進完整的NPV和GV增效株系及VEF增效基因重組表達體系,為我國開發該項最新技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已開發出針對水稻螟蟲(二化螟、三化螟)的NPV-GV增強型高效生物殺蟲劑,對二化螟的殺蟲效果均達90%以上。 蘇雲金芽孢桿菌(Bt)——微生物殺蟲劑,在20多個省市用於防治糧、棉、果蔬、林業等作物上的20多種害蟲,使用面積達5千萬畝次。隨著綠色食品的深入人心,Bt制劑在國內外農葯市場上收到普遍歡迎。江蘇里下河地區農科所自70年代專業從事蘇雲金桿菌(Bt)、球形芽孢桿菌(Bs)等微生物農葯的研究與生產,是國內最早的生物農葯研究機構之一[3]。「九五」期間在研究篩選對夜蛾類等害蟲廣譜高殺蟲活性Bt菌種的基礎上,成功地運用Bt與國產氟鈴脲(昆蟲生長調節劑)兩種生物農葯增效復配的方式,既克服了Bt制劑的不足,也解決了氟鈴脲單獨應用成本較高和易產生葯害等問題,對一些夜蛾類害蟲,在初孵及1-3齡的齡期結構情況下,防效已達到80%左右,葯效期7-10天,大大超過了Bt制劑單用的水平;近年來,深入開展了微生物高效毒株的篩選和生物增效因子的研究,篩選出高毒力Bt菌株Yz-2、和兩株對Bt、SeNPV具有顯著增效作用的病毒(PuGV-Ps和AsNPV);率先在省內開展Bt復配製劑的研究,篩選了Bt+阿維菌素等多個增效組合,示範推廣效果顯著。通過增進毒株毒力、病毒增效因子修飾、復配增效等多重有效手段克服制約微生物殺蟲劑應用的瓶頸,提高 Bt、病毒制劑毒力、擴大殺蟲譜、增強環境穩定性,為其大規模運用於生產實踐,開辟了新的途徑。
存在問題
微生物農葯
微生物農葯評價:以微生物農葯為主的生物防治是一種持久效應,因此對微生物農葯的防治效果應該進行長期追蹤調查,這樣才能制定出使用微生物農葯進行農作物病蟲害管理的途徑和策略。把微生物農葯的防效與化學農葯的防效進行比較,並套用化學防治的使用方法進行生物防治,這是一種錯誤的思路。微生物農葯是通過生物間的相互作用來控制植物病蟲害發生、為害的,微生物農葯的效果不可能像化學農葯那麼快速、有效,但它們的防效是持久的、穩定的[4]。因此,應該建立生物農葯防治植物病蟲害效果的評價體系,從生物農葯對環境保護、可持續控制、農產品安全等諸方面的影響進行評估,有利於生物農葯健康、迅速地發展。 微生物農葯的中試和制劑問題:微生物農葯進行實驗室研究、小試的產品和品種很多,但真正最終實現產業化的卻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未能解決產銷用三個環節的實際問題。許多研究人員不大願意做大范圍的田間生物防治試驗,因為這種試驗費用大,各種干擾因素復雜,獲得成果的可能性小。所以,國家政府在經費投入上應對微生物農葯的研製及其產業化給予傾斜,鼓勵研究人員加快微生物農葯的產業化進程,同時對微生物農葯產品的商品化應給予優惠條件。 微生物農葯劑型單一、生產工藝落後,產品的理化指標和有效成分含量不穩定,致使成為微生物農葯發展的一個瓶頸。因此,要開展產學研聯合攻關,篩選能保持新劑型理化性狀的助劑配方,篩選能提高新劑型分散性和附著性的表面活性劑,研製出提高生物農葯防治效果的新助劑和新劑型。提高微生物農葯的防治效果和有效利用率。 農民對微生物農葯的認識問題:由於農民長期使用化學農葯,首先考慮效果好壞,其次是成本與經濟效益的關系,基本不考慮環境污染和農產品殘留問題,對微生物農葯的優點和可持續控製作用缺乏感性認識,加上微生物農葯的毒性低、葯效相對慢等弱點和宣傳力度不足等原因,使農民對微生物農葯的優越性認識不足。因此要加大宣傳力度,使廣大農民充分認識到生物農葯的優越性,同時應加強農產品化學農葯殘留的檢測,嚴格實行農產品優質優價,使農民真正獲得使用生物農葯的好處;要抓住當前各級政府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大面積建設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的契機,促進微生物農葯的迅速發展。
應用前景
微生物農葯
微生物農葯是21世紀農葯工業的新產業,代表著植物保護的方向,其最大的優勢在於能克服化學農葯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和減少在農副產品中農葯殘留量,同時在示範推廣微生物農葯應用的過程中,農副產品的品質和價格將大幅度上升,有利地促進農村經濟增長和農民增收,社會效益不可估量。 中國已加入WTO,農業將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空間,農副產品出口市場更加廣闊,提高中國農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降低農產品有毒物質的殘留量,而微生物農葯將為農產品優質安全生產和降低有毒物質殘留量提供技術和物質保障。微生物農葯研究與發展,將有效地實現農產品的優質安全生產,提升農產品的經濟附加值,擴大我國農副產品外銷市場,推進綠色產業的發展,這些均對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繁榮具有重要的推進作用。微生物農葯作為無公害農副產品生產的必要生產資料之一,在未來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方面將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因此,進一步加快微生物農葯的研製、產業化和推廣應用進程,降低農葯在農副產品中的殘留和對農田生態環境的污染,實現農作物重大病蟲害可持續控制,滿足中國無公害農產品產業化生產對農業科技的重大需求,必將產生巨大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
I. 常用來生產微生物農葯的細菌有哪些
一般為真菌類居多,細菌很少,細菌農葯有:蘇雲金桿菌,枯草桿菌等,都是屬於殺蟲劑。
而真菌類的就很多,如鏈黴素,青黴素,放線菌等。屬於菌類抑制或者防治農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