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關於微生物的不同控制方法有哪些特點

關於微生物的不同控制方法有哪些特點

發布時間:2022-07-21 21:20:45

㈠ 控制微生物生長的幾種方法;以高溫為代表的物理方法殺死微生物

要控制微生物生長,就應根據他的鵝特性來選擇對應的方法,例如它喜歡氧,就充氮;它厭氧就通風、供氧;它怕低溫,就冷藏、冷凍;它怕射線,就用放射性元素產生的射線照射,如此等等。

㈡ 如何如何更好的控制微生物

簡述微生物控制5種方法類型

賽盟網路信息發布
精準網路營銷、短視頻推廣、全網SEO優化推廣外包服務首選品牌
來自專欄食品級液鹼-食品級次氯酸鈉食品安全與健康
(1)滅菌:採用強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體內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遠喪失繁殖能力的措施,稱為滅菌,例如各種高溫滅菌措施等。

(2)消毒:指採用較溫和的理化因素,僅殺死物體表面或內部一部分對人體有害的病原菌,而對被消毒的物體基本無害的措施。

(3)防腐:利用某種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從而達到防止食品等發生霉腐的措施。其主要措施有:

①低溫。利用4℃以下低溫可以保藏食物、葯品。

②缺氧。採用在密閉的容器中加入除氧劑來有效地防止食品和糧食等的霉腐、變質,達到保鮮的目的。

③乾燥。採用曬干或紅外線乾燥等方法對糧食、食品等進行乾燥保藏是最常見的防止霉腐的方法。

④高滲。通過鹽腌和糖漬等高滲措施來保存各種食物的防腐方法。

⑤高酸度。用高酸度也可達到防腐的目的。

⑥防腐劑。在有些食品、調味品、飲料或器材中,可以加入適量的防腐劑以達到防霉腐的目的。

㈢ 簡述微生物發酵的操作方式及特點

微生物發酵過程即微生物反應過程,是指由微生物在生長繁殖過程中所引起的生化反應過程。

根據微生物的種類不同(好氧、厭氧、兼性厭氧),可以分為好氧性發酵和厭氧性發酵兩大類。
(1)好氧性發酵
在發酵過程中需要不斷地通人一定量的無菌空氣,如利用黑麴黴進行檸檬酸發酵、利用棒狀桿菌進行谷氨酸發酵、利用黃單抱菌進行多糖發酵等等。
(2)厭氧性發酵
在發酵時不需要供給空氣,如乳酸桿菌引起的乳酸發酵、梭狀芽抱桿菌引起的丙酮、丁醇發酵等。
(3)兼性發酵
酵母菌是兼性厭氧微生物,它在缺氧條件下進行厭氣性發酵積累酒精,而在有氧即通氣條件下則進行好氧性發酵,大量繁殖菌體細胞。

按照設備來分,發酵又可分為敞口發酵、密閉發酵、淺盤發酵和深層發酵。
一般敞口發酵應用於繁殖快並進行好氧發酵的類型,如酵母生產,由於其菌體迅速而大量繁殖,可抑制其他雜菌生長。所以敞口發酵設備要求簡單。相反,密閉發酵是在密閉的設備內進行,所以設備要求嚴格,工藝也較復雜。淺盤發酵(表面培養法)是利用淺盤僅裝一薄層培養液,接人菌種後進行表面培養,在液體上面形成一層菌膜。在缺乏通氣設備時,對一些繁殖快的好氧性微生物可利用此法。深層發酵法是指在液體培養基內部(不僅僅在表面)進行的微生物培養過程。

同其他發酵方法相比,它具有很多特點:
①液體懸浮狀態是很多微生物的最適生長環境。
②在液體中,菌體及營養物、產物(包括熱量)易於擴散,使發酵可在均質或擬均質條件下進行,便於控制,易於擴大生產規模。
③液體輸送方便,易於機械化操作。
④廠房面積小,生產效率高,易進行自動化控制,產品質量穩定。
⑤產品易於提取、精製等。因而液體深層發酵在發酵工業中被廣泛應用。

㈣ 控制微生物生長繁殖的主要方法及原理有哪些

二、微生物生長的控制途徑
1. 遺傳學特性 2. 培養基組成 3. 培養條件
三、微生物生長的控制因素
(一)化學因素
1.殺菌劑又稱為抗微生物劑,是一類能夠殺死或抑制微生物生長的化學物質。 可分為抑菌劑、殺菌劑和溶菌劑。
2.抗代謝劑抗代謝劑就是與生長因子結垢類似的特殊化學物質。
3.抗生素 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破壞細胞膜、干擾氧化磷酸化以及抑制蛋白質和核酸合成。
4. pH(氫離子濃度) 每種微生物都有其最適pH值和一定的pH范圍。
5.氧化還原電勢對好氧菌的影響較大。
6.鹽、鹼和金屬離子 影響滲透壓
微量的金屬離子對微生物的生命活動有著重要作用。
(二)化學因素
1. 溫度
每種微生物都有自己的生長溫度三基點:最低生長溫度、最適生長溫度和最高生長溫度;此外還有致死溫度。
根據微生物最適生長溫度的高低,將微生物分為三類。 溫度對生長速率的影響為曲線型。
溫度升高時,生長速率倍增,但超過最適生長溫度時,生長速率都很快下降。 大多數微生物對低溫有較強的抵抗力,低溫下微生物生長代謝緩慢甚至停止。
微生物對高溫較敏感,高溫對菌體蛋白質、核酸、酶有破壞作用。 2. 電磁輻射 紫外線、γ射線、X射線 3. 滲透勢
細胞內溶質濃度與胞外溶質濃度(如0.85%NaCl溶液)相等時的狀態,稱為等滲狀態。
溶液的溶質濃度高於胞內溶質濃度,則稱為高滲溶液,能在此環境中生長的微生物,稱為耐高滲微生物。當溶質濃度很高時,細胞就會脫水,發生質壁分離,甚至死亡。鹽漬(5%~30%食鹽)和蜜餞(30%~80%糖)可以抑制或殺死微生物,這是一些常用食品保存法的依據。
若溶液的溶質濃度低於胞內溶質濃度,則稱為低滲溶液,微生物在低滲溶液中,水分向胞內轉移,細胞膨脹,甚至脹破。
4. 乾燥
水分活度(Activity of the water, Aw)是用來表示微生物在天然環境可人為環境中實際利用游離水的含量。是指在相同條件下,密閉容器內該溶液的蒸汽壓(p)與純水蒸汽壓(p0)之比,即Aw= p/p0 。
乾燥環境(aw<0.60~0.70)條件下,多數微生物代謝停止,處於休眠狀態,嚴重時引起脫水,蛋白質變性,甚至死亡,這是乾燥條件能保存食品和物品,防止腐敗和霉變的原理。不同微生物在不同的生長時期對乾燥的抵抗能力不同。 一般細菌AW min=0.90 酵母菌AW min=0.88 嗜鹽細菌AW min=0.75 霉 菌AW min=0.80 耐滲透壓酵母菌AW min= 0.60 四、微生物生長的控制方法 (一)微生物生長的控制理論
1. 微生物生長速率與營養物質濃度

2. 微生物生長的連續培養理論

㈤ 控制微生物運動的兩種方法

將一半該種微生物滅活,染色,然後同另一半活的微生物放在一起觀察,進行對比

如果沒有顯著差異,則該微生物不能運動,活得死的都是布朗運動

有顯著差異,該微生物能運動。

㈥ 微生物代謝有何特點它們調節代謝流的主要方式有哪兩類

微生物的調節兩種方式同時進行,經濟而高效.
微生物的代謝調節主要有兩種方式:酶合成的調節和酶活性的調節
【酶合成的調節】:微生物細胞內的酶可以分為組成酶和誘導酶兩類.組成酶時微生物細胞內一直存在的酶,它們的合成只受遺傳物質的控制,而誘導酶則時在環境中存在某種物質的情況下才能夠合成的酶.例如,在用葡萄糖和乳糖作碳源的培養基本上培養大腸桿菌,開始時,大腸桿菌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乳糖,只有當葡萄糖被消耗完畢以後,大腸桿菌才開始利用乳糖,只有當葡萄糖被消耗完畢以後,大腸桿菌才開始利用乳糖.
【酶活性的調節】:微生物還能夠通過改變已有酶的催化活性來調節代謝的速率.酶活性發生主要原因時,代謝過程中產生的物質與酶結合,致使酶的結構產生變化.這種調節現象在核苷酸、維生素的合成代謝中十分普遍.

㈦ 怎樣控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長

微生物廣泛存在於自然界,多數為單細胞生物,其生命活動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絕大多數微生物對人類和動植物有益,對工農業及葯物生產有利,但也有危害人類的一面,如食品和工農業產品的霉腐變質,實驗室中動植物細胞或微生物純培養物的污染,發酵工業中雜菌的污染;動植物體受病原微生物感染而患各種傳染病等。因此如何控制微生物的生長或消滅有害微生物,在實際應用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可採取物理或化學滅菌法消除食物微生物。

熱力滅菌法
微生物必須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才能良好生長繁殖。低於最低生長溫度時,微生物的生長受到抑制,新陳代謝降低,處於休眠狀態,所以低溫適於保藏微生物。高溫對菌體具有明顯的致死作用,細胞內有機分子發生生物化學變化,DNA斷裂、核糖體解體、蛋白質變性及細胞膜結構破壞,從而導致微生物死亡。
熱力滅菌就是利用高溫殺死微生物的方法。此法簡便、經濟、有效,應用非常廣泛。熱力滅菌法分為乾熱滅菌和濕熱滅菌兩大類。
一、乾熱滅菌法
在乾燥條件下,一般細菌的繁殖體80~100℃ 1小時可被殺死;芽胞則需160~170℃2小時才能被殺死。其作用機制是脫水乾燥和大分子變性。乾熱滅菌法包括灼燒法、焚燒法、干烤法。
二、濕熱滅菌法
濕熱滅菌比乾熱滅菌更有效。多數細菌和真菌的營養細胞在60℃左右處理5~10分鍾後即可被殺死,真菌的孢子稍耐熱些,在80℃以上的溫度才能被殺死,細菌的芽胞最耐熱,一般要在120℃下處理15分鍾才能被殺死。濕熱滅菌法包括:巴氏消毒法、煮沸法、流通蒸汽消毒法、間歇滅菌法、常規高壓蒸汽滅菌法等。

紫外線
紫外線波長范圍是100~400nm,在200~300nm時有殺菌作用,其中以265~266nm波長紫外線殺菌力最強。核酸、嘌呤、嘧啶和蛋白質等很多物質能吸收紫外線,核酸的最大吸收峰在265nm。當微生物被照射時,DNA吸收紫外線,在鏈間或鏈內相鄰的胸腺嘧啶之間形成二聚體,從而改變了DNA的分子構型,干擾了DNA復制,造成微生物死亡。如果照射時間或照射劑量不足,則可引起微生物發生突變。此外,紫外線還對病毒、毒素和酶類有滅活作用。
在實際應用方面常使用人工的紫外燈。人工紫外燈是將汞置於石英玻璃燈管中,通電後汞化為氣體,放出紫外線。紫外線殺菌力強,但釋放能量較低,穿透力差,不能透過普通玻璃、紙張、塵埃和水蒸汽等,故紫外線只適用於空氣和物體表面的消毒。人工紫外線廣泛用於微生物實驗室、醫院、公共場所、動物房的空氣或不耐熱物品表面消毒等。一般無菌室內裝一支30W的紫外燈管,照射30分鍾即可殺死空氣中的微生物。空氣的濕度超過55% ~60%時,紫外線的殺菌效果迅速下降。使用紫外線消毒時,要注意防護,不能在燈下操作,紫外線會損傷皮膚和眼結膜。此外,紫外線可能誘導產生環境中有害變化而間接影響微生物的生長,如臭氧、過氧化物等。

電離輻射
電離輻射光波短、能量強、穿透力高、被物質吸收後能引起物體原子或分子放出電子而變成離子,產生極強的致死效應,在足夠劑量時,對各種微生物均有致死作用。其中最實用的殺菌射線是X射線、γ 射線及陰極射線等。主要用於不耐熱的塑料注射器、吸管、導管等,也可用於食品的消毒,而不破壞其營養成分。

濾過除菌
濾過除菌是用機械方法除去液體或空氣中細菌的方法。所用的器具是濾菌器。濾過除菌主要用於一些不耐高溫滅菌的血清、毒素、抗毒素、酶、抗生素、維生素的溶液、細胞培養液以及空氣等的除菌。過濾除菌主要有3種類型:1、最早使用的是在一個容器的兩層濾板中間填充棉花、玻璃纖維或石棉,滅菌後空氣通過它就可達到除菌的目的;2、膜濾器是由高分子材料如醋酸纖維或硝酸纖維製成的比較堅韌的具有微孔的膜,滅菌後使用3、核孔濾器,它是由核輻射處理的很薄的聚碳酸膠片(厚10μm)再經化學蝕刻而製成,這種濾器主要用於科研。 [1]

化學方法
編輯
化學方法是用化學葯品來殺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生長與繁殖的方法。包括用於消毒和防腐的化學消毒劑和防腐劑,用於治療的化學治療劑等。化學方法很少能達到滅菌要求,它們只能從物體上除去病原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起到消毒防腐的作用。
消毒劑:具有消毒作用的化學物質稱為消毒劑。一般消毒劑在常用濃度下只能殺死微生物的營養體,對芽胞則無殺滅作用。
防腐劑:具有防腐作用的化學物質稱為防腐劑。
化學治療劑:用於化療目的的化學物質。最重要的化學治療劑有各種抗生素、磺胺類葯物和中草葯中的有效成分等。
實際上消毒劑和防腐劑之間無嚴格的界限,一種化學物質在高濃度下是消毒劑,在低濃度下是防腐劑,一般統稱為消毒防腐劑。消毒防腐劑不僅作用於病原菌,同時對機體組織細胞也有損壞作用,因此只能外用或用於環境的消毒。主要用於體表(皮膚、黏膜、淺表傷口等)、器械、排泄物和周圍環境的消毒。理想的消毒劑應是殺菌力強、作用迅速、無腐蝕性、能長期保存、對人畜無毒性或毒性較小的化學葯品。
化學療劑的最大特點是選擇性的殺滅或抑制微生物,而對機體沒有毒性或不產生明顯毒性。包括磺胺、抗生素和中草葯中的有效成分等。

㈧ 控制微生物生長繁殖的主要方法及原理有哪些

摘要 1.

閱讀全文

與關於微生物的不同控制方法有哪些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