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無菌操作室,做實驗,無論我怎麼注意,空白培養基為什麼總是會有細菌生長呢
做空白培養的目的就在於觀察整個試驗是否有什麼因素對該試驗造成影響。而你的空白培養基中有細菌生長,自然就提示有污染,如果你確定你的操作沒有任何誤差,那麼該污染肯定就來自於個方面的消毒問題了,主要是:培養基的滅菌、使用的玻璃器皿(如培養皿)的滅菌、空氣的滅菌等等。
嚴格把握滅菌的各項條件。實際上滅菌徹底並不是很困難的,但一定要細致、徹底,嚴格按要求進行滅菌。另外滅菌過程中還可以放一些指示劑(生物指示劑或化學指示劑),該指示劑可提示滅菌是否達到條件。
另外你還可以觀察一下污染菌落的位置形態(適用於固體培養基),如果都在表面提示為空氣污染,多數在底部則提示為玻璃器皿的污染,均勻分布多數為培養基污染。
2. 食品微生物實驗室空白實驗也長菌落總數是什麼原因
空白試驗也長,跟你實驗有關,要麼污染雜菌了,要麼抗性不足了
3. 微生物檢驗空白中長菌是怎麼造成的
有可能器具消毒不過關,或者消毒後保存時間過長,需要密封的氣密性不好,操作失誤等等都可以導致在不應該有細菌的地方長細菌
4. 做微生物實驗時空白培養基上長了細菌正常么
不正常的,空白培養基滋生了細菌說明該培養基已經被污染了。不能使用了,注意操作過程中要防止培養基被污染是關鍵。
5. 空白培養基為什麼老是長菌
看看空白對照的菌是怎麼長的,如果都長在表面並且數量少,則最大可能是空氣污染;如果均勻分布在培養基內則可能是培養基消毒不徹底;如果以貼著玻璃長的為多,那麼可能是培養皿消毒不徹底;如果污染菌分布不均,成堆生長,那麼最可能是操作污染;如果污染菌長成一條條線,則可能是有小飛蟲飛進去爬過了。
6. 我們在牛奶實驗中遇到了和你一樣的問題,牛奶菌落實驗中空白培養基為什麼總是長菌,你是怎麼解決的
做空白的目的就是為了觀察是否有污染以及質量控制,既然空白長菌,那就是存在污染無疑了,至於是什麼污染暫那就要慢慢分析了。
污染可能來自:消毒不合格、所用玻璃器皿(此時主要是培養皿)、操作失誤、空氣、小昆蟲污染等等造成,引起污染的可能性非常多,因此在微生物檢測中一定要小心操作,切不可有太大動作,否則污染是很難避免的。
你可以看一下空白對照的菌是怎麼長的,如果都長在表面並且數量少,則最大可能是空氣污染;如果均勻分布在培養基內則可能是培養基消毒不徹底;如果以貼著玻璃長的為多,那麼可能是培養皿消毒不徹底;如果污染菌分布不均,成堆生長,那麼最可能是操作污染;如果污染菌長成一條條線,則可能是有小飛蟲飛進去爬過了。
如果空白長的菌量非常少只有一兩個,還可以通過把樣品檢測生長出的菌落數減去空白上生長的菌落數而得出最後結果,但空白對照長得太多那麼這批試驗就只能做廢了,只能重新采樣重新做。
建議你嚴格消毒,熟悉操作方法並認真操作,
7. 菌落總數,空白培養基總是在表面長菌咋辦
空白長菌一般有如下原因:
①前期滅菌不到位:滅菌時間不夠、滅菌鍋壓力偏低等原因導致器具滅菌不徹底。
②操作過程不到位:未在操作過程中嚴格按照無菌進行,樣品稱量、液體移取、培養基傾倒等環節是否均做到無菌。
③培養過程不到位:培養箱是否定期清潔,其中是否有其他雜菌污染
具體空白長菌的原因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驗流程進行逐項排查,然後進行相應的改進措施,例如延長滅菌時間、維修壓力鍋、規范操作步驟、清洗培養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