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急哦~誰能告訴我,實驗室里微生物的「接種」的概念哦,萬分感謝!
微生物接種是微生物學研究中最常用的基本操作,主要用於微生物的分離純化。具體來說,就是在無菌條件下,用接種環或接種針等專用工具,從一個培養皿(上面可能存在各種雜菌落)挑取所需的微生物,轉接到另一個培養基中進行培養,從而實現所需微生物的純化鑒定,獲得沒有雜菌污染的單純菌落等。
接種的方法有很多,按培養基種類可分為利用固體培養基和利用液體培養基,以及居中的半固體培養基。
固體培養分離,有塗布平板法,倒平板法,平板劃線法,稀釋搖管法等。大部分細菌和真菌用固體培養法即可以得到較滿意的分離結果了。
液體培養基常用稀釋法,比較繁瑣,一般需要重復進行幾次。
⑵ 微生物接種方法有哪幾種
接種常見方法有:平板劃線接種法、斜面接種法、傾注培養法、穿刺接種法、液體接種法。
一、平板劃線分離法
平板劃線分離法:是指把混雜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體中的不同細胞用接種環在平板培養基表面,通過分區劃線稀釋而得到較多獨立分布的單個細胞,經培養後生長繁殖成單菌落,通常把這種單菌落當作待分離微生物的純種。
二、斜面接種法
該法主要用於單個菌落的純培養、保存菌種或觀察細菌的某些特性。
三、穿刺接種法
穿刺培養,是指將帶有欲培養微生物的接種針深插至半固體培養基(瓊脂含量0.2%〜1.0%)中接種,並進行微生物固體深層培養的一種方法,主要用於厭氧或兼性厭氧微生物的培養。
四、液體接種法
液體培養,是指將微生物直接接種於液體培養基中,並不斷振盪或攪拌,使微生物均勻地在液體培養基中生長繁殖的一種培養方法。液體培養適用於好氧微生物和植物組織培養,以迅速得到大量繁殖體為目的。
五、塗布接種法
微生物學實驗中的一種操作方法。由於將含菌材料現加到還較燙的培養基中再倒平板易造成某些熱敏感菌的死亡,而且採用稀釋倒平台法也會使一些嚴格好氧菌因被固定在瓊脂中間缺乏氧氣而影響其生長,因此在微生物學研究中更常用的純種分離方法是塗布平板法。
(2)生物學中什麼叫接種擴展閱讀:
接種注意事項
1、每次接種時間最長不得連續超過2小時。
2、操作時,接種工具尖端和種塊不能接觸到管口和外部其它物體。工具尖端碰到外面物體要重換工具,種塊碰到外面物體則作廢。
3、一般用種量:每支試管母種可擴繁一級種100支左右;擴接原種6~8瓶。
⑶ 初二生物,什麼叫接種
一般有兩種:微生物接種
1.左手持皿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將皿蓋揭開越20-30度左右,角度越小遭空氣污染的可能性越小,並靠近酒精燈附近操作。
2.右手持接種環,先在酒精燈滅菌,然後取菌液,將沾菌接種環在培養基的邊緣劃原始線,而後使接種環在指力作用下作輕快的滑移動作,從培養皿的一個邊緣滑向另一個邊緣,滑動時用力要均勻,切勿將接種環嵌入培養基內。
醫學接種
兒童計劃免疫是根據危害兒童健康的一些傳染病,利用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規定的免疫程序進行預防接種,提高兒童免疫力,以達到預防相應傳染病的目的。
⑷ 微生物學中常用的接種方法有哪些分別如何接種 幫幫我 這是你擅長的吧 謝謝啊啊
斜面接種法:將灼燒滅菌的接種環插入菌種管內,先接觸無菌苔生長的培養基上,待冷卻後再從斜面上刮取少許菌苔取出,接種環應在酒精燈無菌區插入接種管,在試管由上往下做「S」型劃線,接種環應通過火焰抽出,並迅速塞上棉塞。
液體接種法:1由斜面培養物接種至液體培養基:用接種環從斜面上沾取少許菌苔接至液體培養基上,將接種環在液體里震搖幾次即可。2由液體培養物接至液體培養基:用接種環沾取少許液體移至新液體培養基即可。
固體接種法:1用菌液接種固體料:2用固體種子接種固體料:接種時按無菌操作將菌體直接倒入固體料中攪拌,攪拌均勻。
穿刺接種法:必須使用筆直的接種針,接種柱狀高層或半高層斜面培養管時,應向培養基中心穿刺,一直插到接近管理,再沿原路抽回接種針。
⑸ 人教版 細菌和真菌的分布 什麼是接種
接種:
按無菌操作技術要求將目的微生物移接到培養基質中的過程。
補充:
細菌和真菌的分布
作為自然界中微生物的細菌和真菌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必須藉助於一定的器械(顯微鏡),但是它們又是無處不在的。未了弄清楚它們的分布情況,特進行探究:
1、實驗中要選取五套培養皿進行實驗,一個做為對比,另外四個用來培養不同環境中的細菌,並且是在不同的環境中培養,以便得出細菌和真菌的生存條件。
2、實驗所使用的培養皿要經過高溫滅菌(讓學生想一想是為什麼),並且每一組的培養皿要在相同的環境條件下培養。也即是說要准備至少5套培養皿(每一個小組)。因為對比不同環境中的細菌與真菌的存在情況,是屬於單因素比較,所以除了采樣地點是變數外,進行微生物培養的條件等也要保持一致(溫度、濕度等)。
3、經過高溫處理後可以將培養皿上、培養基內混有的細菌或真菌的孢子等殺死(經過嚴格的高溫滅菌的環境中是不可能有細菌和真菌存在的),這樣就排除了實驗外其他環境的污染。因此,在實驗前不要盲目的打開培養皿,以防止細菌或真菌的孢子等落在培養基上,實驗中用無菌棉棒的目的同樣是為了防止棉棒上的微生物污染培養基。也就是說在接種的時候要注意污染。
4、在不同的環境中細菌的分布是不相同的,因此在採集菌種的時候要注意選擇環境,做到要有一定的代表性。
5、接種好的培養基要放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進行培養。
(將對照組放在一定的環境中培養,將另外四組放在四個不同的環境中進行培養,以便研究細菌和真菌的生存條件,同時也可以思考我們在生活中用什麼方法來防止細菌和真菌的污染;尤其是醫院又以什麼為標准來判斷。)
6、在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時,每一個小組的成員要作好分工,以保證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好觀察與記錄。同時也便於小組成員間的相互討論以及小組之間的討論。(分析細菌和真菌的生存環境,分布范圍,多少等等)。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祝你學習進步!
望採納!給好評哦!
⑹ 動物學中,什麼叫接種
預防接種
生物製品是用微生物(細菌、病毒、立克次體等)、微生物毒素、人和動物的血清及組織等製成,臨床可作為預防、治療和診斷之用。預防接種是將生物製品接種 到人體內,使人產生對傳染病的抵抗力,達到預防傳染病的目的。如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病,接種麻疹疫苗能預防麻疹。
生物製品的種類按其性質和用途分為五類:
菌苗 用細菌菌體製造而成,分為死菌苗和活菌苗兩種。死菌苗是細菌在適合的培養基上生長繁殖後,將其殺死處理製成,如百日咳、霍亂、傷寒副傷寒菌苗等。這類菌苗接種於人體後不再生長繁殖,注射一次對身體刺激時間短,免疫效果差,需多次注射才能使人體獲得較高而持久約免疫力。
活菌苗是選用「無毒」或毒力很低的細菌,經培養繁殖後製成,如:卡介苗、鼠疫活菌苗等。這類菌苗進入人體後,能繼續生長繁殖,對身體刺激時間長。和死菌苗相比,優點是接種量少,接種次數少,免疫效果好、免疫持久性長。其缺點是有效期短,液體活菌苗需要冷藏,運輸保存不方便。
疫苗 用病毒或立克次體接種於動物,雞胚或組織培養並處理後製成。有滅活疫苗,如狂犬病、斑疹傷寒疫苗等,減毒活疫苗,如麻疹、脊髓灰質炎疫苗等。活疫苗的優缺點與活菌苗相同。
類毒素 用細菌所產生的外毒素加以脫毒而成。類毒素對人體無毒,注射後可刺激身體產生抵抗毒素的免疫力,如白喉、破傷風類毒素等。
以上三類製品(菌苗、疫苗、類毒素)接種後能刺激人體自動產生免疫力,這類製品叫做自動免疫制劑。這樣的預防接種稱為自動免疫。
預防注射者,隨著時間的推移,體內抗體的作用也會逐漸下降,所以需要復種或加強。為了迅速、有效地使易感兒童獲得牢固的免疫力,科學地安排接種對象和時間,避免重種、漏種和錯種,應對兒童開展有計劃的免疫接種。
⑺ 說出什麼是接種
接種(inoculate/vacci (inoculate/vaccinate) nate)意為注射疫苗以預防疾病。微生物學術語,食用菌栽培學術語:接種 inoculation ,按無菌操作技術要求將目的微生物移接到培養基質中的過程。
⑻ 名詞解釋 接種
接種(inoculate/vacci (inoculate/vaccinate) nate)意為注射疫苗以預防疾病。微生物學術語,食用菌栽培學術語:接種 inoculation ,按無菌操作技術要求將目的微生物移接到培養基質中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