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箭石化石怎麼看裡面的生物

箭石化石怎麼看裡面的生物

發布時間:2022-07-23 01:11:47

㈠ 這是什麼化石

應該是箭石類化石
箭石 (Belemnite)
箭石與現代的烏賊類比較相似,但內殼遠比烏賊的內殼發育。其內殼主要由鞘、閉錐和前甲3 部分構成。鞘最容易保存為化石;箭石個體大小變化很大,一般鞘長4~12厘米,身體總長一般為24~90厘米,最長可達4米多 ,箭石主要生活在大陸架海區,推測以自由游泳或漂浮為主,捕食小魚和甲殼類。分布十分廣泛。箭石除用於確定地層時代外,還可測定當時水溫,對確定古氣候及大陸漂移提供資料。
古無脊椎動物。頭足綱,箭石類的統稱。殼由鞘、閉錐、前甲三部分組成。閉錐是由凹面的隔壁構成的圓錐體。前甲是閉錐背部長而寬的突起物,很薄,難於保存。鞘呈圓柱狀或圓錐狀,通常是唯一能成為化石的部分。開始出現於早石炭世,在侏羅紀及白堊紀的地層中最多。(右為箭石鞘和閉椎部分)。
[編輯本段]簡單介紹
箭石生活在中生代侏羅紀到白堊紀時期,今天的歐洲是它主要的分布地區。箭石的身體較長,眼睛較大,整體外形類似現在的槍烏賊。它長有大約10隻觸手,這些觸手從頭部末端伸出,並且全部帶有吸盆和鉤。箭石可以利用這些觸手抓取海洋中的小型生物作為其食物。它身體前端的兩側長有翼狀的鰭,這些鰭能幫助它控制前進的方向並慢慢地游動。但當遇到危險時,箭石就不能依靠鰭逃命,而只能靠向外噴射水柱推動自己快速前進以擺脫危險。
[編輯本段]箭石家族
箭石目下包括了圓柱箭石、前箭石、箭烏賊等不同的科。其中圓柱箭石是箭石家族中體形最大的一科,其長度能達到25厘米。它生活在侏羅紀中晚期的近海深處,分布在現在的歐洲和北美洲等地,其錐體由後往前逐漸削尖。前箭石數量很多,生活在白堊紀中期溫暖的近海,以捕捉小獵物為食,在世界各地都能發現它的化石。這種小箭石的護甲細長呈紡錘狀,並以半透明琥珀色石灰保存下來。

㈡ 箭石、筆石、還有菊石是哪個時代的

箭石與現代的烏賊類比較相似,但內殼遠比烏賊的內殼發育。其內殼主要由鞘、閉錐和前甲3 部分構成。鞘最容易保存為化石;箭石個體大小變化很大,一般鞘長4~12厘米,身體總長一般為24~90厘米,最長可達4米多 ,箭石主要生活在大陸架海區,推測以自由游泳或漂浮為主,捕食小魚和甲殼類。分布十分廣泛。箭石除用於確定地層時代外,還可測定當時水溫,對確定古氣候及大陸漂移提供資料。 古無脊椎動物。頭足綱,箭石類的統稱。殼由鞘、閉錐、前甲三部分組成。閉錐是由凹面的隔壁構成的圓錐體。前甲是閉錐背部長而寬的突起物,很薄,難於保存。鞘呈圓柱狀或圓錐狀,通常是唯一能成為化石的部分。開始出現於早石炭世,在侏羅紀及白堊紀的地層中最多。(右為箭石鞘和閉椎部分)。箭石生活在中生代侏羅紀到白堊紀時期,今天的歐洲是它主要的分布地區。箭石的身體較長,眼睛較大,整體外形類似現在的槍烏賊。它長有大約10隻觸手,這些觸手從頭部末端伸出,並且全部帶有吸盆和鉤。箭石可以利用這些觸手抓取海洋中的小型生物作為其食物。它身體前端的兩側長有翼狀的鰭,這些鰭能幫助它控制前進的方向並慢慢地游動。但當遇到危險時,箭石就不能依靠鰭逃命,而只能靠向外噴射水柱推動自己快速前進以擺脫危險。箭石目下包括了圓柱箭石、前箭石、箭烏賊等不同的科。其中圓柱箭石是箭石家族中體形最大的一科,其長度能達到25厘米。它生活在侏羅紀中晚期的近海深處,分布在現在的歐洲和北美洲等地,其錐體由後往前逐漸削尖。前箭石數量很多,生活在白堊紀中期溫暖的近海,以捕捉小獵物為食,在世界各地都能發現它的化石。這種小箭石的護甲細長呈紡錘狀,並以半透明琥珀色石灰保存下來。 筆石是筆石動物的化石,由於其保存狀態是壓扁成了碳質薄膜,很像鉛筆在岩石層上書寫的痕跡,因此才被科學家叫做「筆石」。 筆石動物是一類絕滅了的海生群體動物。筆石蟲體所分泌的骨骼,稱為筆石體(rhabdosome)。筆石體一般大小為場幾厘米或幾十厘米,較大的可達70cm或更長。筆石體的成分以往視為幾丁質。1966年富卡爾特(M.F.Foucart)和熱尼奧(C.Jeuniaux)的分析結果表明,筆石骨骼中不含幾丁質,但有甘氨酸、丙氨酸等多種氨基酸,這些氨基酸可能來源於硬蛋白,透射電鏡下所顯示的骨骼超微結構有蛋白骨膠原的外表,很可能其物質成分為骨膠原。因此,筆石體的成分似乎是一個非幾丁質的有機物。 菊石: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的一個亞綱。是已絕滅的海生無脊椎動物,生存於中奧陶世至晚白堊世。它最早出現在古生代泥盆紀初期(距今約4億年),繁盛於中生代(距今約2.25億年),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的三疊紀海洋中,白堊紀末期(距今約6500萬年)絕跡。菊石通常分為9目約80個超科,約280個科和約 2000 個屬,以及許多種和亞種等。『分布長期以來,許多學者推測具有旋卷殼體的菊石是由直殼的桿石類,逐漸彎曲而演變為環形殼的無棱菊石類。但是,地層學的證據表明,最古老的具環形殼的無棱菊石類和弓形的桿石類幾乎是同時出現的。因此,也有人設想桿石類和無棱菊石類幾乎同時由具卵形胎殼和腹方體管的直角石類演化的。 菊石化石均產於淺海沉積的地層中,並與許多海生生物化石共生。通過對含菊石地層的古地磁、古溫度的測定、岩性和岩相分析和對菊石古生態的研究,推測菊石棲居在熱帶至溫帶的有一定深度的海域,內中又因殼壁厚薄、殼形和殼表裝飾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生活習性,例如:殼壁較厚和具粗強殼飾的類型是較不活動的類型;殼壁較薄、表面平滑和具尖餅狀殼形者是較活動的棲居於較深水體的類型。 菊石演化迅速,分布廣泛和易於辨認,是劃分和對比地層最有效的標准化石。依據菊石在地層中的垂向演變而劃分成頗為精細的菊石帶。例如在中生代的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每一個紀均可劃分出30個以上的菊石帶,平均每個菊石帶的延續時限在100~200萬年之間,在西歐古生代早石炭世晚期賽爾布霍夫期地層劃分出30個菊石帶,平均每個菊石帶延續時限不超過50萬年。應用同位素和其他方法測定地層的絕對年齡,還遠遠不能達到這個精度。 在中國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層中含有各種菊石,特別是廣西的早泥盆世菊石群,華南二疊紀菊石,廣西、青海和西藏三疊紀菊石和西藏侏羅紀及白堊紀菊石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㈢ 在岩石中可以看到一些古代生物的什麼或什麼這些叫做化石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最常見的是骸骨和貝殼等。

保存在地殼岩石中的古動物或古植物的遺體或表明有遺體存在的證據都謂之化石。太古宙(34億年前)至全新世(1萬年前)之間的化石都被發現過。

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裡,地球上曾經生活過無數的生物,這些生物死亡後的遺體或是生活時遺留下來的痕跡,許多都被當時的泥沙掩埋起來。

在隨後的歲月中,這些生物遺體中的有機質分解殆盡,堅硬的部分如外殼、骨骼、枝葉等與包圍在周圍的沉積物一起經過石化變成了石頭,但是它們原來的形態、結構(甚至一些細微的內部構造)依然保留著;同樣,那些生物生活時留下的痕跡也可以這樣保留下來。

我們把這些石化了的生物遺體、遺跡就稱為化石。從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動物、植物的樣子,從而可以推斷出古代動物、植物的生活情況和生活環境,可以推斷出埋藏化石的地層形成的年代和經歷的變化,可以看到生物從古到今的變化等等。

類型

地層中的化石按其保存特點可分為實體化石、模鑄化石、遺跡化石和化學化石4大類。

1、實體化石是由古生物遺體本身的全部或部分(特別是硬體部分)保存下來而形成的化石。

2、遺跡化石是指保留在岩層中的古生物生活時的活動痕跡及其遺物。

3、 化學化石是指在某種特定的條件下,古生物遺體沒有保存下來,但組成生物的有機成分分解後形成的氨基酸、脂肪酸等有機物卻仍然保留在岩層里。

4、模鑄化石是古生物遺體留在岩層或圍岩中的印痕和復鑄物。根據與圍岩的關系被分為5種類型:印痕化石、印模化石、模核化石、鑄型化石和復合模化石。

㈣ 誰能告訴我古生物化石鑒定的方法

確定化石的分類階元和名稱。化石是古生物學的研究對象。化石大多是古代生物的遺體、遺跡或遺物,如硬體組織、身體局部印痕、某些器官及排泄物等經過石化作用的產物。一般僅保存其形態特徵。所以,古生物化石的鑒定是以形態為主要依據。在有些門類中,高級分類階元是按自然系統劃分的,而低級的分類,無法按照自然系統進行,就要依據化石的種類、形態等進行鑒別,定立一些形態或器官的種、屬,甚至科,如:牙形刺、植物孢粉、足跡等。
各門類古生物化石的具體鑒定方法不盡相同,但一般都要經過下述步驟:①熟悉標本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對大化石的細微構造或微體化石,一般需要藉助實體鏡、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進行觀察。有時要將化石做連續切片,以便於了解其內部構造特徵;②利用所具有的知識並查閱有關文獻,確定較大的分類階元,一般定到科;③利用檢索表、圖版等文獻資料, 將標本進一步檢索到屬、種;④選擇有代表性的種群標本或典型的單個標本進行特徵描記,度量各種性狀要素及照相。
鑒定化石標本時,主要藉助某一類別或某一地層層位中發現的化石的有關專著,並查閱專著出版後發表的有關論文。鑒定人員在進行正確、全面的資料查閱對比後,發現所要鑒定的化石與文獻中所描記的某一生物化石完全相同,就可以將該化石歸在同一名稱之下。如果沒有發現相同的特徵記述,就可以這批標本為基礎,建立新種、新屬等新的分類,並給予適當的名稱。建立新種的標本稱為模式標本,據以命名一個屬的種,稱為模式種(或屬形種、屬型)。同樣,還有模式屬等。
由於種以種群為單位生活,其中存在著連續的個體變異。然而模式標本往往只是某個物種首次發現的標本,不一定全面地反映該種的特徵。在這個概念指導下,沒有一個個體是種群性狀的「典型」。在鑒定物種時,要盡可能多地、全面地採集標本,使得這些標本能大體反映真正種群的總面貌,然後,用各種統計方法來區分種間變異和種群內變異,從而達到鑒定物種的目的。
標本鑒定以後,要進行記述。一個古生物種的完備記述,按順序包括下列各項:學名、圖版、同異名錄、模式(種群)標本的編號和保存地點、鑒定要點、描述、度量及其他數據資料討論、產地和層位。

㈤ 化石能告訴我們古生物的哪些信息

從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動物、植物的樣子,從而可以推斷出古代動物、植物的生活情況和生活環境,可以推斷出埋藏化石的地層形成的年代和經歷的變化,可以看到生物從古到今的變化等等。

㈥ 考古人員是如何根據化石來推測該種古生物的外貌的

早在九百多年前,沈括就提出了一個觀點:有些石頭上印著遠古時代植物和動物的遺跡,這就是化石。

以動物為例,如果發現的骨頭化石比較多,那是最好的,可以盡量拼裝成一具完整的骨架。這樣一來,最起碼我們對這個化石生前的外形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才方便進行下一步推測。


有了骨頭,就要加肉。科學家發現,肌肉和韌帶等雖然不是骨頭,也沒有和骨頭一起留存下來,但是它們會在骨頭上留下痕跡。通過這些痕跡,我們可以推測古生物身體哪部分有什麼樣的肉。同時,通過古生物生存年帶的氣溫,可以推測它們體內的脂肪含量有多少。


另外,科學家還對生物的牙齒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通過表面光滑度、琺琅質的含量等等,可以推斷出生物牙齒的位置。比如,通過對河馬牙齒的研究,即使我們不知道河馬長什麼樣,也可以推測出它的牙齒是包在嘴裡的。




在生物的體內,有一種叫做黑色素體的物質。顧名思義,就是可以顯出黑色,比如我們的頭發里就有。如果在化石里發現黑色素體,並且能夠估算出大致的含量,就可以推測其主人的顏色是什麼樣的。


另外,科學家還會通過古生物的現代近親,來判斷它們的外形。比如我們想知道劍齒虎長什麼樣,就會以現代貓科動物為基礎。推測猛獁象的外形,就要參考現代大象。推測巨齒鯊的外形,就要藉助大白鯊的形象……

㈦ 看下面的化石標本及其復原圖,想一想人們是通過什麼來了解遠古時期的生物的

一般情況下,可以通過化石,利用現代的一些先進的技術進行復原,從而得到一些較為可視化的原型,這樣子,再通過一定的猜測和結合C元素的檢測等系列推測出來的環境,再加上一些偶然的原因型成的化石等因素進行綜合的分析就可以得到相應的結果了。希望可以幫你。但是,過去的已經過去,有部分東西還是推測的。

㈧ 化石怎麼辨別

這樣的圖片怎麼鑒定啊。目前看像陶器啊。
你發清楚的圖片在這里,我就可以給你答案。
鑒定化石不是很簡單的事,要有古生物知識和地質方面的知識等等。看石頭是不是化石,主要看有沒有生物構造。以及是不是生物留下的東西。再加上經驗。
一般的有這樣專業的大學、研究所、博物館都能鑒定

閱讀全文

與箭石化石怎麼看裡面的生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