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物競賽省隊選拔
全國中學生生物競賽一般每年5月舉辦聯賽,之後選拔省隊,即所謂「夏令營」=省隊,參加8月的競賽,選拔「冬令營」=集訓隊。一般冬令營金銀牌都可以被PKU、清華保送,集訓隊然後產生國家隊。
一生物競賽主要包括:(1)全國生物學聯賽,全稱: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China High School Biology Olympiad 簡寫 CHSBO);(2)全國生物學競賽,全稱: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即中國生物學奧林匹克 (China National Biology Olympiad 簡寫CNBO)。
是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單位)、 國家教育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領導和支持下,由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植物學會聯合主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願參加的群眾性生物學科競賽活動。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委員會從1992年以來連續組織了全國生物學競賽,從2000年開始組織全國生物學聯賽。
生物競賽具體流程如下:
→1、初試(也稱預賽)
在全國生物學聯賽之前,一些省份也會先組織初試,當然也不是所有省份都會有初試。如果要提前舉辦初試,而且參賽人數在500-2000人之間要集中在一個地點考試,縣級以下不得設考點。所有信息將在每年3月31號前上報。是否組織初試是各省競賽委員會根據各省情況來確定的。(一句話概括:聯賽前有個各省自己組織(也可不組織)的初試,過了就能進復賽,也就是全國生物學聯賽。)
→2、全國生物學聯賽(也稱復賽)
(1)報名:凡提前舉辦了初試並且參賽人數在2000人以上的省,按實際參加全國生物學聯賽的人數報名,但參加人數不應少於500人。沒有進行初試的省,按實際參加全國生物學聯賽的人數報名。聯賽章程明確規定:允許高一、高二學生參賽,禁止高三學生參賽,所有感興趣的同學可要早早參加哦,這樣也不會太影響你准備高考。
(2)時間:全國生物學聯賽理論考試時間一般為每年五月第二周的星期日上午10:00-12:00;理論考試時間各省不得自行變更,否則依棄權論。實驗考試時間及長短由各省自行決定,但最晚在7月25日前結束。
(3)考試范圍:聯賽的考試范圍比較廣,其中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生物信息技術佔25%,植物和動物的解剖、生理、組織和器官的結構與功能佔30%,動物行為學、生態學佔20%,遺傳學與進化學、生物系統學佔25%(比例可能會調整,具體參見當年的考試大綱)。難度基本介於高考和全國生物學競賽之間。
(4)評獎標准:舉辦過初試且參賽人數超過2000的省,聯賽一、二、三等獎名額按本省上限執行。未舉辦初試或初試人數少於2000的省,獲獎比例分別占本省參賽考生總數的1.5%、10%和15%。其中一等獎名額為30。二、三等獎人數上限200人和300人。
【具體數據可能會因改革而有所變動,我們也會有專門的帖子介紹每年改革的具體變化。請戳這里:2015年第24屆全國中學生生物競賽通知及改革變化解讀】
從15年開始獲得全國生物學聯賽一等獎的學生不具備保送和高考加分資格。但仍是高校自主招生的敲門磚!(尤其進入省隊的競生黨)
→3、全國生物學競賽(也稱決賽)
(1)報名: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單位組成一隊參賽(承辦省可組二隊),每隊包括領隊一名,教練二名,隊員八名(隊員只限從2015年全國生物學聯賽一等獎獲獎學生中產生)。隊員名單上報後,不得變更。
(2)時間:全國生物學競賽理論考試時間一般為每年8月份。
(3)考試范圍:考試部分包括理論和實驗兩部分,實驗考試包括植物學、動物學、生物學三部分。分設實驗1、2、3、4四組,循環進行。理論與實驗分數比例各佔50%,並分別對理論總分和實驗總分進行T-score計算,按T值後兩項分相加後的總分排定學生獎項,分數相同的情況下以實驗分高者為先。
(4)評獎標准:全國生物學競賽獲獎比例為(參賽學生總數):一等獎30%(前50名進入生物學國家集訓隊),二等獎30%,三等獎30-40%;競賽總成績低於全體考生平均分50%的選手不獲獎;若某省代表隊無隊員獲獎,將該省成績最優者增加為三等獎。
→4、國家集訓隊(恭喜你獲得名校保送資格)
時間一般在下一年的8月份進行。全國生物學競賽前50名可進入國家集訓隊。集訓隊的考生具有保送資格。
→5、入選國家隊,參加國際生物奧林匹克競賽(天吶!清華北大隨你挑!)
時間一般在下一年的6-7月份進行。全國競賽委員會負責組織測試,從進入冬令營的選手中選出4名,代表國家隊參加國際生物奧林匹克競賽。
2. 高中生物競賽
初賽復賽范圍一樣,就是生化遺傳生理系統和生態,奧賽經典上有詳細的。
;聯賽特指省級,初賽市級,競賽全國。全國競賽每個省有3到4個名額。東道主翻倍。
其實我高一的時候是很有希望的,後來沒太努力方法也不對路子,結果只拿了三等獎。明年4月初賽5月聯賽你還有5、6個月。
買個《奧賽經典》細細的看一看,生化細胞微生物遺傳可以拿下的。生態行為很簡單,不用太在意。關鍵是動植物生理和動植物系統,很沒技術含量但要記憶的東西太多了,每天最好抽個30分鍾到一個小時系統的背一下,要自己總結。最後一個多月的時候狂做題目,高一的話拿二等獎很有希望。然後一年系統的學習一下大學教材,做些題目高二很有希望拿一等獎。高考可以加十分的。
3. 生物學奧賽的聯賽
根據近年來全國生物學聯賽開展情況,在徵求各省分會意見的基礎上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委員會討論決定從2010年開始對聯賽工作的部分規定做適當調整。現將2010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具體要求通知如下:一、報名辦法 從2010年起凡提前舉辦初賽,且參賽人數超過2000人的省份,按實際參加全國生物學聯賽的人數報名。實際參加全國生物學聯賽的人數不得少於500人,並需集中在一個地點考試;未組織初賽,或初賽人數不足2000人的省份,當年獲獎人數按以往獲獎比例計算(具體見評獎方法)。根據章程規定允許高一、高二學生參賽,禁止高三學生參賽。各省分會需填寫2010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報名表,並於3月31日前將列印的報名表寄到全國競賽委員會(以收到時間為准,下同)。
二、考試時間 聯賽考試定為2010年5月9日(星期日)上午9:00-11:00,考試時間各省不得自行變更,否則依棄權論。
三、考試范圍 考試以高中生物學為基礎,並有一定擴展,擴展的部分可參考高校普通生物學的內容。試題難度大於高考、低於全國競賽試題。
從2010年起全國生物學聯賽取消各省分會組織的實驗考試,改為在理論試題中設計一定比例的實驗筆答題。試題共分為四部分,所佔比例大致為:
1.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 25%
2.植物和動物的解剖、生理、組織和器官的結構與功能 30%
3.動物行為學、生態學 20%
4.遺傳學與進化生物學、生物系統學 25%
四、試卷形式 從2010年起聯賽試卷只採取不定項選擇題一種形式。試題按學科分類,單選與多選混排,每小題只標明分值,不標是否單選或多選(但多數題可從題干中判斷出單選或多選)。答案完全正確才可得分。
五、考試方法
1.考點 為加強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的保密工作,建議各省分會根據本地情況盡可能集中設置考點,凡舉辦初賽的省份,聯賽考試需安排考生集中一處地點進行考試。
2.試卷 所用試卷和機讀卡由全國競賽委員會統一印製,各省不得復制。試卷及機讀卡包裝仍採用每小包各30份、每大包裝8小包一種形式。各考點應准備適量機動試卷。
試卷及機讀卡於筆試前二周以機要通訊形式寄達各省學科競賽管理委員會,考前各省分會至少派兩名負責人或工作人員到競賽管理委員會核驗,並辦理試卷接收手續,再轉送至各考點待用。未成立省學科競賽管理委員會的省份,由各省分會選擇可靠場所妥善保管,但需要制定相關保密規定。
3.考場 各省考場依據高考考場設置要求設置,每個考場設主、副監考各一人。
4.考務 各考點由3名以上負責人於考前20分鍾拆封大包裝試卷袋,考前10分鍾由每個考場主監考教師領取試卷袋;考前5分鍾由考場主監考教師當場拆封;考試結束後由主、副監考教師當場將機讀卡密封、簽名送至考點;由考點2名以上負責人集中至各省分會統一閱卷。筆試標准答案於考試當天通過Email發出。
六、評獎辦法 凡提前舉辦過初賽且參賽人數超過2000人的省份,聯賽一、二、三等獎名額按本省上限執行。未舉辦初賽的省份或初賽人數少於2000人的,獲獎比例分別占本省參賽考生總數的1%、5%和10%。其中一等獎人數為基礎名額加獎勵名額,基礎名額為20,獎勵名額隨後公布。二、三等獎人數上限100人和200人。
各省分會於考試結束後應盡快完成閱卷工作,閱卷工作應集中進行,省學科競賽管理委員會和各省分會至少各有兩人在場,機讀結果復核後,按四部分進行T-score計算(計算方法將在聯賽注意事項中作具體說明),排列名次,T值取四位小數,並在閱卷現場整理出前50名考生的機讀卡封裝,由省分會負責人在封條上簽名。
各省分會需將本省初賽、聯賽情況寫出工作報告,報告內容包括:初賽的規模和舉辦情況;聯賽的考場設置、試卷保管和閱卷等情況。報告需省分會負責人簽名並加蓋公章。
七、上報材料 各省分會閱卷結束後,將全部考生信息、試卷的全部原始成績、各項T值及T值總分的Excel格式的電子文檔發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委員會,同時將前50名考生機讀卡和各省分會工作報告寄到全國競賽委員會。全國競賽委員會將對上報機讀卡機讀復核,然後向該省公布一等獎獲獎名單,二三等獎獲得者由各省分會按照各項T值後的成績排序及評獎辦法中的規定人數確定名單。
八、收費辦法 2010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參賽人數少於2000人的省份,按每省4000元收取制卷費,以保證聯賽工作的正常運轉;參賽人數多於2000人的省份,每名考生收取制卷費2元。制卷費由各省分會於2010年3月31日前集中寄到全國競賽委員會。
九、報送試題 全國競賽委員會在2010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中將選擇採用各省分會報送的部分試題,請各省分會於2010年2月20日前報送試題30-50題(限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四至五個選項),以備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全國競賽出題時選用。 第六條 每年由全國競賽委員會向各省分會發全國生物學聯賽通知,同時報送中國科學
技術協會、國家教育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備案。聯賽理論考試時間為每年五月第二周的星期日上午9:00-11:00。
各省分會負責組織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學生的報名參賽工作。允許高一、高二學生參賽,高三學生禁止參賽。為了確保競賽的保密性,縣級(不含)以下不得設考點。全國生物聯賽考生應編制考號,並在每年3月31日前向全國競賽委員會報考點數、每個考點參賽人數及參賽總人數。各省競賽委員會可根據本省情況來確定是否組織初賽。
第七條 參加全國生物學聯賽的學生在統一時間於當地所設考場參加由全國競賽委員會統一命題的理論考試,考試使用機讀卡。試卷和機讀卡由全國競賽委員會統一印製、密封並通過機要通訊方式寄到各全國競賽委員會各省分會。
第八條 按照理論考試成績排序,居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全部考生前者,且人數不超
過本省當年一等獎名額數量2倍的選手有權參加實驗復賽。實驗考題由各省分會根據全國競賽委員會指定的實驗考試范圍自行確定,考試在每年7月25日前完成。
第九條 各省分會負責本省、自治區、直轄市考場的監考、閱卷工作,在啟封和閱卷過
程中必須有省競賽管理委員會負責人1人以上和省競賽分會2人(含2人)以上在場。
第十條 各省分會在生物聯賽理論考試結束、實驗考試前必須公布理論考試成績和進入實驗考試的學生名單,增加透明度。實驗復賽結束後,各省分會須將所有參加實驗復賽學生的理論機讀卡和實驗試卷以及擬獲獎學生名單報全國競賽委員會審核、備案,一等獎名單需加蓋省、自治區、直轄市競賽分會和五項學科競賽管理委員會公章。全國競賽委員會審核無誤後,方可在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公示獲獎學生名單。其餘試卷、機讀卡封存一年以上以備全國競賽委員會抽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組織復賽時所用的實驗設備要一致,保證競賽的公平性。
第十一條 全國生物學聯賽考生獲得一、二、三等獎的比例應分別占本省、自治區、直
轄市參賽考生總數的1%、5%、10%。其中一等獎人數為基礎名額加獎勵名額,各省基礎名額為20名,獎勵名額見具體規定,最後一名不得有並列,得分相同的以實驗得分高者為先,若實驗得分仍相同則由各省分會組織並列學生加賽選出最後一名。二、三等獎人數上限100人和200人,二三等獎名額上限處出現並列一律按就近原則處理。
全國競賽委員會將根據各省上一年全國競賽和冬令營成績等因素,確定聯賽一等獎獎勵名額,具體規定如下:
1).對於上一年度在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中獲二等獎以上的學生所在省份進行名額獎勵:每位獲二等獎學生所在省增加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一等獎名額壹名,每位獲一等獎學生所在省增加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一等獎名額貳名;
2).本年度入選出國代表隊每位學生所在省增加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一等獎名額貳名;
3).承辦本年度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的省份增加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一等獎名額貳名;
4).在各省本年度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一等獎原有名額(上限20名)的基礎上,以上1-3條的獎勵名額在本年度可累加。
第十二條 生物聯賽理論分數和實驗分數應允許考生查閱,但需通過所在學校向各省分會提出申請,不受理個人查分申請。
第十三條 全國生物學聯賽試卷版權歸全國競賽委員會所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得復制和發表試卷及其中的試題。
第十四條 全國生物學聯賽一等獎學生,按照國家教育部的文件規定具有免試推薦入高校資格,但需按各高校要求參加高校組織的文化測試及相關的考核。
第十五條 全國生物學聯賽命題范圍以高中生物學為基礎,並有一定擴展,擴展的部分
可參考高校相關基礎生物學課程的內容。試題難度大於高考、易於全國生物學競賽試題。理論考分與實驗考分按80%:20%分配。理論試題各部分所佔比例大致為: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25%,植物解剖和生理(重點是種子植物)15%,動物解剖和生理15%,動物行為學5%,遺傳學與進化15%,生態學15%,生物系統學10%。實驗考試范圍:植物形態結構、分類學;動物的形態結構、分類(不解剖脊椎動物,可解剖無脊椎動物);生態學;動物生理與植物生理基礎;遺傳學。
第十六條 每年各省分會在1月10日前選送30-50題[限單選題(4或5選一)和多選題(4或5選多)],供全國競賽委員會選用,最後在全國競賽委員會的領導下,由命題考評小組選定全國生物學聯賽、全國生物學競賽試題。
4. 全國高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競賽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對外可以稱中國物理奧林匹克,英文名為chinese physics olympiad,縮寫為CPhO)是在中國科協領導下,由中國物理學會主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願參加的群眾性的課外學科競賽活動,這項活動得到國家教育委員會基礎教育司的正式批准。
競賽的目的是促使中學生提高學習物理的主動性和興趣,改進學生方法,增強學習能力;幫助學校開展多樣化的物理課外活動,活躍學習空氣;發現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的對他們進行培養。
第二條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要貫徹「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精神,競賽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可以比中學生物理教學大綱和教材有所提高和擴展。
第三條 參加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者主要是在物理學習方面比較優秀的學生,競賽應堅持學生自願參加的原則。競賽活動主要應在課余時間進行,不要搞層層選拔,不要影響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
第四條 學生參加競賽主要依靠學生平時的課內外學習和個人努力,學校和教師不要為了准備參加競賽而臨時突擊,不要組織「集訓隊」或搞「題海戰術」,以免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和身體健康,學生在物理競賽中的成績只反映學生個人在這次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水平,不應當以此來衡量和評價學校的工作和教師的教學水平。
第二章 組織領導
第五條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由中國物理學會主辦。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制定《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章程》;設立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簡稱全國競委會),統一領導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活動。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由主任1人、副主任和委員若幹人組成,主任和副主任由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聘任,組成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簡稱常委會)。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可設名譽主任,由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聘任。
全國競委會委員任期一年,產生辦法如下:
1、 每省(自治區、直轄市)物理學會各委派委員一人;
2、承辦本屆和下屆決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物理學會各委派3人;
3、由常委會根據需要聘請若幹人任特邀委員。
第六條 常委會在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領導下主持全國競委會工作;制定有過競賽工作的各項實施細則。
全國競委會在決賽期間召開全體會議,研究和討論與本屆和下屆競賽有關事宜,交流組織競賽活動的經驗,提出意見和建議;審議通過決賽獲獎學生名單。
全國競委會委員在任期內負責常委會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競賽委員會工作上的聯系。
第七條 常委會下設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命題組(簡稱命題組)和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辦公室(簡稱辦公室)等工作機構。
命題組成員由常委會聘請專家擔任。命題組負責預賽、復賽理論試題及決賽的理論、實驗試題的命題工作。
辦公室負責處理有關競賽的日常事務。
第八條 每年承辦決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物理學會與有關方面協商組成該界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組織委員會(簡稱組委會),組委會負責決賽期間各項活動的籌備與組織工作以及命題會議的會務工作。
第九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物理學會與各有關方面協商組成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簡稱地方委員會)。地方委員會要按照《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章程》和常委會制定的有關競賽工作的各項實施細則,負責組織和領導本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競賽的各項活動。
地方競委會的工作受全國競委會的指導和監督。
第三章 競賽程序
第十條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每年舉行一次,包括預賽、復賽和決賽。在校高中生可向學校報名,經學校同意,由學校倒地方競委會制定的地點報名。凡報名參加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的學生均在地方競委會指定的地點參加預賽。預賽(筆試)由全國競賽委員會統一命題和制定評分標准,辦公室統一制卷。各地方競賽委員會組織賽事和評定成績。預賽滿分為200分,競賽時間為3小時。地方競委會不得組織其它考試來確定學生參加預賽的資格。
第十一條 復賽包括理論和實驗兩部分。理論題由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命題組統一命題和制定評分標准,辦公室統一制卷。理論考試滿分為160分,時間為3小時。各地方競委會組織賽事和評定成績。復賽實驗由地方競委會命題和評定成績,滿分為40分,實驗時間為3小時。復賽實驗的日期、地點和組織辦法由各地方競委會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制定。
參加復賽的學生由地方競委會根據決賽成績確定。參加復賽理論考試的人數不得少於本賽區一等獎名額的5倍。參加復試實驗考試人數不得少於本賽區一等獎名額的的1.2倍。
第十二條 各地方競委會根據學生復賽的總成績(理論考試成績和實驗考試成績之和)擇優推薦3名學生參加決賽。對於在上屆決賽中成績較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給予獎勵名額,凡有學生獲一等獎者,一律獎勵1名。在當年舉行的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獲金、銀、銅講的學生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每有1名學生獲獎,就獎勵1名。
承辦決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參加決賽的名額可增加3名。
若參加決賽的最後一個名額有兩名以上的學生總成績相同,則地方競委會根據他們的理論成績高低擇優確定一名;若理論成績最高的學生有兩名以上也相同,則地方競委會可對理論成績並列最高的學生以筆試的形式進行加試,選取成績最好的1名。
決賽由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命題組命題命題和制定評分標准,決賽包括理論和實驗兩部分。競賽時間各3小時。理論滿分為140分,實驗滿分為60分。由組委會聘請高校教師閱卷評分。
由常委會聘請專家組成評獎組,由評獎組核審學生決賽成績,提出獲獎名單,最後由全國競委會審議通過。
第四章 命題原則
第十三條 競賽內容要從我國目前高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但不必拘泥於現行的教學大綱和教材。常委會要根據此原則編寫《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和《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復賽實驗指導書》。
第十四條 預賽、復賽和決賽理論命題均以《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為依據。復賽實驗題目從《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復賽實驗指導書》中選定。決賽實驗命題以《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和《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復賽實驗指導書》為基礎。
第五章 獎勵辦法
第十五條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只評選個人獎,不搞省、地、市、縣或學校之間的評比,根據決賽成績和參加決賽人數,每屆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人數各占參加決賽人數的1/6和1/3。若一(或二)等獎最後一個名額有兩名或兩名以上的學生總成績相同,則都評定為一(或二)等獎。由全國競賽委員會給予獎勵,在舉行決賽的城市召開授獎大會,頒發全國學和物理競賽獲獎證書。
第十六條 對於預賽和復賽中成績優異的學生,全國競委員設立賽區一、二、三等獎,由地方競委會按學生成績進行評定。賽區一等獎的評定以復賽總成績為准。賽區二等獎的評定以復賽理論成績為准。賽區三等獎的評定標准由地方競委會根據學生成績和當地實際情況決定。賽區一、二、三等獎獲獎者均頒發相應的獲獎證書。
賽區一等獎的名額由常委會決定。若賽區一等獎最後一個名額由兩名以上的學生總成績相同,則地方競委會應根據他們的理論成績高低擇優確定一名;若理論成績最高的學生又兩名以上相同,則地方競委會可對理論成績並列最高的學生以筆試的形式進行加試,選取成績最好的一名。賽區二、三等獎的名額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物理學會確定。
對獲獎學生的獎勵要有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第十七條 對在決賽中獲獎和獲賽區一、二等獎的學生的指導老師,由各地方競委會確定名單,以全國競委會名義給予表彰,發給榮譽證書。
第六章 守則和紀律、監督、懲罰
第十八條 關於競賽守則和紀律、監督和懲罰,按中國科協頒發的有關條例中的規定執行。
第七章 經 費
第十九條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所需經費應根據中國科協的規定主要通過各種途徑自籌,但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
第二十條 學生參加預、復賽應繳納報名費和試卷費。報名費收入全部由地方競委會留用,試卷費上交全國競委會辦公室。參加決賽的學生要繳納決賽參賽費,作為全國競委會和組委會進行與決賽有關的各項工作的部分經費。
學生參加競賽所需食、宿、交通費用原則上由學生自理。對經濟有困難的學生由地方競委會與有關方面協商給予補助。
第二十一條 決賽活動所需經費由組委會負責籌措,全國競委會給予適當補助。
第二十二條 經費開支應貫徹勤儉節約的原則。向學生收取的費用應根據競賽成本核定,不以盈利為目的。
第八章 附 則
第二十三條 本章程經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制定。本章程的解釋權屬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2006年2月修訂版。
一、理論基礎
力 學
1、運動學
參照系。質點運動的位移和路程,速度,加速度。相對速度。
矢量和標量。矢量的合成和分解。矢量的標積和矢積
勻速及勻速直線運動及其圖象。運動的合成。拋體運動。圓周運動。
剛體的平動和繞定軸的轉動。
2、牛頓運動定律
力學中常見的幾種力
牛頓第一、二、三運動定律。慣性參照系的概念。摩擦力。
彈性力。胡克定律。 慣性力的概念。
萬有引力定律。均勻球殼對殼內和殼外質點的引力公式(不要求導出)。
開普勒定律。行星和人造衛星的運動。
3、物體的平衡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力矩剛體的平衡。重心。物體平衡的種類。
4、動量
沖量。動量。質點與質點組的動量定理。
動量守恆定律。質心,質心運動定理。反沖運動及火箭。
5、沖量距
角動量。質點與質點組的角動量定理(不引入轉動慣量)。
角動量守恆定律。
6、機械能
功和功率。動能和動能定理。
重力勢能。引力勢能。質點及均勻球殼殼內和殼外的引力,勢能公式(不要求導出)。
彈簧的彈性勢能。功能原理。機械能守恆定律。碰撞。恢復系數。
7、流體靜力學
靜止流體中的壓強。浮力。
8、振動
簡揩振動[ x=Acos(ωt+α)]。振幅。頻率和周期。位相。振動的圖象。
參考圓。振動的速度υ=-Asin(ωt+α)]和加速度。
由動力學方程確定簡諧振動的頻率,簡諧振動的能量。
同方向同頻率簡諧振動的合成。
阻尼振動。受迫振動和共振(定性了解)。
9、波和聲
橫波和縱波。波長、頻率和波速的關系。波的圖象。
平面簡諧波的表達式y= Acos(t-x/v)
波的干涉和衍射(定性)。駐波,聲波。聲音的響度、音調和音品。
聲音的共鳴。樂音和雜訊。多普勒效應。
熱 學
1、分子動理論
原子和分子的量級。
分子的熱運動。布朗運動。溫度的微觀意義。
分子力。 分子的動能和分子間的勢能。物體的內能。
2、熱力學第一定律
熱力學第一定律。
3、熱力學第二定律
熱力學第二定律。可逆過程和不可逆過程。
4、氣體的性質
熱力學溫標。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普適氣體恆量。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微觀解釋(定性)。
理想氣體的內能。
理想氣體的等容、等壓、等溫和絕熱過程(不要求用微積分運算)。
5、液體的性質
流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表面張力系數。浸潤現象和毛細現象(定性)。
6、固體的性質
晶體和非晶體。空間點陣。
固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7、物態變化
熔解和凝固。熔點。熔解熱。
蒸發和凝結。飽和汽壓。沸騰和沸點。汽化熱。臨界溫度。
固體的升華。空氣的濕度和濕度計。露點。
8、熱傳遞的方式
傳導、對流和輻射。
9、熱膨脹
熱膨脹和膨脹系數。
電 學
1、靜電場
庫侖定律。電荷守恆定律。
電場強度。電場線。點電荷的場強,場強疊加原理。均勻帶電球殼殼內的場強和殼外的場強公式(不要求導出)。勻強電場。
電場中的導體。靜電屏蔽。
電勢和電勢差。等勢面。點電荷電場的電勢公式(不要求導出)。電勢疊加原理。均勻帶電球殼殼內和殼外的電勢公式(不要求導出)。
電容。電容器的連接。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公式(不要求導出)。
電容器充電後的電能。電介質的極化。介電常數。
2、恆定電流
歐姆定律。電阻率和溫度的關系。
電功和電功率。電阻的串、並聯。
電動勢。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一段含源電路的歐姆定律。基爾霍夫定律。
電流表。電壓表。歐姆表。
惠斯通電橋,補償電路。
3、物質的導電性
金屬中的電流。歐姆定律的微觀解釋。
液體中的電流。法拉第電解定律。
氣體中的電流。被激放電和自激放電(定性)。
真空中的電流。示波器。
半導體的導電特性。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
晶體二極體的單向導電性。三極體的放大作用(不要求機理)。
超導現象。
4、磁場
電流的磁場。磁感應強度。磁感線。勻強磁場。 長直導線中的電流和磁場。
安培力。洛侖茲力。電子荷質比的測定。質譜儀。迴旋加速器。
5、電磁感應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感應電場(渦旋電場)
自感系數。互感和變壓器。
6、交流電
交流發電機原理。交流電的最大值和有效值。
純電阻、純電感、純電容電路。
整流、濾波和穩壓。
三相交流電及其連接法。感應電動機原理。
7、電磁振盪和電磁波
電磁振盪。振盪電路及振盪頻率。
電磁場和電磁波。電磁波的波速,赫茲實驗。
電磁波的發射和調制。電磁波的接收、調諧,檢波。
光 學
1、幾何光學
光的直進、反射、折射。全反射。
光的色散。折射率與光速的關系。
平面鏡成像。球面鏡成像公式及作圖法。薄透鏡成像公式及作圖法。
眼睛。放大鏡。顯微鏡。望遠鏡。
2、波動光學
光程,光的干涉和衍射(定性),雙縫干涉,單縫衍射。
光譜和光譜分析。電磁波譜。
原子和原子核
1、光的本性
光電效應。光的學說的歷史發展。愛因斯坦方程。波粒二象性。光子的能量和動量。
2、原子結構
盧瑟福實驗。原子的核式結構。
玻爾模型。用玻爾模型解釋氫光譜。玻爾模型的局限性。
原子的受激輻射。激光。
3、原子核
原子核的量級。
天然放射現象。放射線的探測。
質子的發現。中子的發現。原子核的組成。
核反應方程。質能方程。裂變和聚變。基本粒子。 誇克模型。
4、不確定關系 實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5、狹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假設時間和長度的相對論效應
6、太陽系、銀河系宇宙和黑洞的初步知識。
數學基礎
1、中學階段全部初等數學(包括解析幾何)。
2、矢量的合成和分解。極限、無限大和無限小的初步概念。
3、不要求用微積分進行推導或運算。
二、實驗基礎
1、要求掌握國家教委制訂的《全日制中學物理教學大綱》中的全部學生實驗。
2、要求能正確地使用(有的包括選用)下列儀器和用具:米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天平。停表。溫度計。量熱器。電流表。電壓表。歐姆表。萬用電表。電池。電阻箱。變阻器。電容器。變壓器。電鍵。二極體。光具座(包括平面鏡、球面鏡、棱鏡、透鏡等光學元件在內)。
3、有些沒有見過的儀器。要求能按給定的使用說明書正確使用儀器。例如:電橋、電勢差計、示波器、穩壓電源、信號發生器等。
4、除了國家教委制訂的《全日制中學物理教學大綱》中規定的學生實驗外,還可安排其它的實驗來考查學生的實驗能力,但這些實驗所涉及到的原理和方法不應超過本提要第一部分(理論基礎),而所用儀器就在上述第2、3指出的范圍內。
5、對數據處理,除計算外,還要求會用作圖法。關於誤差只要求:直讀示數時的有效數字和誤差;計算結果的有效數字(不做嚴格的要求);主要系統誤差來源的分析。
三、其它方面
物理競賽的內容有一部分要擴及到課外獲得的知識。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物理知識在各方面的應用。對自然界、生產和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現象的解釋。
2、近代物理的一些重大成果和現代的一些重大信息。
3、一些有重要貢獻的物理學家的姓名和他們的主要貢獻
希望有用,加油
5. 江蘇生物奧賽2022有多少名額
江蘇生物奧賽2022有22個名額
參照全國生物學聯賽一等獎名額獎勵辦法,全國競賽委員會將根據各省考生在上一年度全國生物學競賽成績、是否入選國家代表隊、承辦當年全國競賽等因素,確定全國生物學聯賽一等獎獎勵名額,具體規定如下:(1)對於上一年度在全國生物學競賽中獲一等獎的學生所在省每位增加聯賽一等獎名額3名;
(2)本年度入選國家代表隊的每位學生所在省增加聯賽一等獎名額4名;
(3)承辦本年度全國生物學競賽的省增加聯賽一等獎名額8名;
(4)以上(1)、(2)、(3)的獎勵名額在本年度可累加,該獎勵辦法從2017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開始執行。
6. 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省多少名能進入全國比賽
如果是省級比賽決定進入全國聯賽的話(20**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五月比賽),這個是要看省內的情況,不同的省人數不一樣,有的省根本就沒有省內初賽,比如遼寧省從09年開始增加省內生物競賽在4月份。如果是全國競賽(比賽之後決定金銀銅牌)是全省的省一前四名。
7. 全國生物奧林匹克競賽問題
我可以講一下08年的情況:
全國一共有二十九個省(市、自治區)參加,每個省有三個隊員,東道主出兩個隊,一個代表本省,一個代表主辦比賽的學校,這樣一共有90個隊員,其中按2:3:5的比例劃分一二三等獎,即一等獎取前十八,二等獎取十九到四十五,餘下三等獎。
競賽獲獎只是具備了報送大學的資格,具體報送哪裡還要看你的實力,學生物的本科如果不出國的話,那一定是都嚮往北大了。
一般大學會組織保送生入學考試,時間集中在高三上結束時的那個冬天。一般全國一等獎都是北大或復旦,國二國三也有去北大的機會,我參加競賽時認識的一個廣東哥們是二等獎最後一名,還是去了北大醫學部,總之,最不濟也是211,985的,還學生物的話就去北大,復旦(遺傳很好),南開(微生物很強大,而且校長就是生物背景),浙大,科大(側重分子、神經科學等一些前沿學科),廈門吧。
報送考試通過以後就原則上不用高考了,除非你成績很好,學校想讓你考一個省狀元或市狀元,逼你去考。各個省的安排不一樣,有的省就不讓保送生高考了,有的省還可以。總之沒聽說要求必須考得。
全國奧林匹克競賽試題是不對外公布的,考完現場收回,有的話,只能是靠考過的人回憶了。全國奧林匹克聯賽試題是可以找到的,一般競賽教練都會有保留。
輔導教材可以分兩類:
一類是教材,也就是大學生上課用的課本;一類是教程,是專門針對競賽的。
首先說教材:
普通動物學 劉凌雲 鄭光美 高教出版社(必看,沒懸念,看上五六遍也不算多,從縱向分類的角度講解);
動物生物學 作者不記得了,北大出的,封面是只海狗(從系統發生的角度講解);
植物學 陸時萬等 高教(經典,比看,不說太多);
植物生物學 周雲龍 高教(解剖部分很是混亂,分類部分很好,簡介,典型,及不太多,有都能涵蓋)
植物生理學 潘瑞熾等 高教 (很好的書,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生化部分有交叉,可以強化記憶);
人體及動物生理學 王玢 高教;
細胞生物學 翟中和 丁明孝(經典);
微生物學 黃梨秀 高教;
微生物學 沈萍;
生物化學簡明教程 作者記不清了,高教的書,封面是一個膽固醇的分子式;(如果目標不是進國家隊,北大教授的綠色上下冊的大生化就不要看了,那個拿不穩會把腳砸壞的)
還可以看北大沈同的生化,個人感覺有生化簡明教程就可以了,不到三百頁,已經說得很詳細了。
基礎生態學 孫濡泳等;
進化生物學 作者不記得了,是河北師大的老爺子編的;
遺傳學上下 劉祖洞;
現代分子遺傳學 北大教授朱玉賢的。
再說教程類:
教程一般都是一本講解,一本習題。
較經典的是湖南出的,浙江大學出版社的,北京川布蘭公司組織專家編的精英教案,河北的(封面是只鱷魚),其他的都不怎麼好,這四家最經典。
再有就是一些已經絕版的比如金牌之路之類的。
如果你真心要搞生物競賽的話,買五六百塊錢的書應該算正常。
祝你好運,踏上金牌之路。
8. 奧賽金牌可以直接保送清華北大嗎 五大學科競賽介紹
1、奧賽金牌可以直接保送清華北大。
2、五大學科競賽共分為5個科目,分別是: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賽事分為省賽和決賽,省賽賽事有省一、省二、省三三個等級,決賽賽事有金、銀、銅牌三個等級。
3、如果能夠在五項學科競賽中獲得金牌並且進入國家集訓隊,就可以直接保送清華北大,並且專業任選,但是這項是非常難的,全國僅僅只有260位名額。
9. 關於保送生中的 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數學、物理、化學、信息學、生物學)省賽區復賽
我也是搞競賽的
省賽區一等獎應該就是清華的要求的那個 ,不過告訴你 你這個獎項不能報送,清華北大早就不能憑一等獎保送進去了,否則湖南少說也有幾百個了,你只是有資格參加它提供的自主招生考試,如果考得很好的話就可以被錄取,不能被錄取也有高考再降分的希望
過一陣就自主考試了,你現在應該趕緊多學習
祝你考上!1!! 有不懂可以問我
10. 有誰知道高中生物奧賽的情況
1、生物可能是5門競賽中參加人數最少的了,而且相對來說容易些。每個省的一等獎都是20人,這一點和其他競賽不同。生物競賽浙江的實力相當強。如最近一屆國家隊四人中有兩人來自浙江。
2、如果說是免試保送,那麼生物的確是最難的。基本上得進國家集訓隊才可能。如果是說保送資格的話,那麼生物和其他競賽是一樣的,只要獲得省一等獎便能獲得保送資格,報考心儀的學校。
3、是競賽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生物競賽主要在記,需要非常廣博的知識。放棄很多課似乎還不至於。只是課余時間必須全部奉獻給生物競賽了。高中的教材顯然得滾瓜爛熟。建議你妹妹現在就可先從教材入手。浙江省高二才開始上生物的。浙江的初賽基本就是高考內容,難不了太多。不知其他省初賽如何。通過初賽後還有復賽,復賽進入前40名獲得參加實驗考試機會,然後前20名獲得一等獎。
如果想拿一等獎,那麼必須得看大量的大學教材。陳閱增的《普通生物學》是基本教材,去年剛出了新版,需非常熟練。競賽主要分植物生理、動物生理、植物分類、遺傳、生物化學、生態這幾大塊。這幾類的大學基本教材也需多次翻閱記憶。當然,光看不練顯然是不行的。做大量的練習可以鞏固提高水平。湖南師大、浙江大學的參考書及陝西師大的金牌之路都不錯。還有,實驗方面也得多練習。考試是一個動物實驗一個植物實驗。千萬別忽視了實驗。
老師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還是看自己。我一個同學是自學拿了生物省一等獎的。提早作準備,生物競賽只有高一高二兩次機會,都在一學年的第二學期,3月份。通過初賽後有一個月的時間准備復賽。如果獲得全省前九名便能進入省集訓隊了。
http://..com/question/4487357.html
這里有些資料,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