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植物學 實力排行
胡先驌(1984.4.20—1968.7.16)
胡先驌,植物學家和教育家。中國植物分類學的奠基人。與秉志聯合創辦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靜生生物調查所,還創辦了廬山森林植物園、雲南農林植物研究所。發起籌建中國植物學會。繼鍾觀光之後,在我國開展大規模野外採集和調查我國植物資源的工作。在教育上,倡導「科學救國、學以致用;獨立創建、不仰外人」的教育思想。與錢崇澍、鄒秉文合編我國第一部中文《高等植物學》。首次鑒定並與鄭萬鈞聯合命名「水杉」和建立「水杉科」。提出並發表中國植物分類學家首次創立的「被子植物分類的一個多元系統」和被子植物親緣關系系統圖。
胡先驌教授是我國傑出的植物分類學家,中國近代植物分類學奠基人之一,1894年4月20日生於江西省新建縣治平注洲,1968年7月16日逝世。他幼年時代就勤奮好學,1912年經留學考試去美國學習農學和植物學,1925年再次赴美國深造,在哈佛大學攻讀植物分類學,獲博士學位。
1925年,在南京建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1928年,在北京創辦了靜生生物調查所;1934年在江西廬山創辦了森林植物園;新中國成立,在原靜生生物調查所的基礎上,中國科學院分別建立了植物研究所和動物研究所,原雲南農林植物研究所逐步改建為昆明植物研究所。
1933年,翻譯了哈第所著《世界植物地理》一書;1951年編寫《種子植物分類學講義》;1954年編寫《植物分類學簡編》;1955年合著《國產牧草植物》,同年出版《經濟植物學》;以後又出版《經濟植物學手冊》,已出版三卷。胡老一生發表論文百餘篇,早期作品多屬調查報告或考訂文章,後來主要研究分類學,發表了許多新種、新屬、新科 和一個多元分類系統。此外,在植物區系學、古植物學和經濟植物學等方面,寫出了重要論文或專著,使這些學科在我國的建立和發展得到啟蒙,很多國內外科學家公認胡老是我國近代植物學的奠基人。
水杉科植物原系化石。1941年此種植物在四川萬縣首次採到標本,若干樹木學家不識其為何種,經胡老與鄭萬鈞共同研究,確定其與日本古植物學家三木茂1941年發表的兩種化石同為一屬植物,並在1948年命以新的種名。這一植物活化石的發現使世界為這震驚,是胡老融合古今植物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貢獻。
⑵ 靜態生物培養和動態生物培養的區別
得看該微生物培養所需的溫度和濕度: 1.如需在低於常溫下培養,得買帶壓縮機製冷的生化培養箱; 2.低於常溫+高濕度,需買帶加濕功能的黴菌培養箱; 3.不低於常溫+無需濕度,就買普通的電熱恆溫培養箱即可!
⑶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歷史沿革
研究所前身是靜生生物調查所和雲南省教育廳於1938年7月合作成立的雲南農林植物研究所。1950年4月轉屬中國科學院,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植物分類研究所昆明工作站。1953年3月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昆明工作站。1959年4月,經國家科委批准,正式成立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大事記建所創業時期(1938~1949)1938年,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和雲南省教育廳合辦的雲南農林植物研究所成立。 鞏固、恢復時期(1950~1976)1950年,昆明解放後,原雲南農林植物研究所被接收改建為中國科學院植物分類研究所昆明工作站。
1957年,三幢品字形科研大樓竣工,極大改善昆明工作站的科研硬體條件。
1958年,開始籌建昆明植物研究所。
1959年,中國科學院批准成立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開建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1962年,改為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昆明分所。
1966年,昆明植物所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1968-1970年,成立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昆明分所革命委員會。
1970年,整所下放雲南省管理,改為雲南植物研究所,歸口雲南省科委領導。
1971年,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改為雲南熱帶植物研究所,歸口雲南省科委和西雙版納自治州雙重領導。
1976年後,迎來科學的春天,昆明植物所猶如青春煥發,得以迅速復興。 科技體制改革和發展時期(1977-1996)1978年,中國科學院決定收回原屬研究所,改為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原所革命委員會於1979年撤銷,恢復所長制。
1987年,中國科學院決定調整雲南的生物研究所,將雲南熱帶植物研究所的群落室與昆明分院生態研究室合並建中國科學院昆明生態研究所,其他部分合並昆明植物所,新建民族植物研究室。
1996年底,中國科學院決定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從昆明植物所建制分出,昆明生態研究所整所並入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科技創新時期(1997~2008)1997-2001年,昆明植物所領導班子提前換屆,任命郝小江為所長,劉培貴、李德銖、楊永平為副所長。
2002-2005年,任命郝小江為所長,孫航為常務副所長,劉培貴、李德銖、楊永平為副所長。
2006-2008年,任命李德銖為所長,孫航、劉吉開、楊永平、甘煩遠為副所長。
⑷ 有沒有人知道動態生物化學和靜態生物化學,我是制葯工程的,考研考生物化學。這個動態和靜態對我有沒有用
你好,我是鄭州大學制葯工程系的
我們學的是李憲臻主編的生物化學
靜態生化是前七章,主要講生物分子的性質
包括糖化學,脂肪化學,蛋白質化學,酶化學,核酸,激素
動態生化指的是各類分子的體能代謝過程
包括糖代謝,蛋白質代謝,脂肪代謝,核酸代謝,生物氧化
如果考生物化學,那靜態生化和動態生化必須都復習
⑸ 有關植物類胡蘿卜素哪個團隊做的好
中科院植物所。
中科院植物所秦國政團隊發現E3泛素連接酶PPSR1具有調節類胡蘿卜素生物合成的功能。該發現不僅揭示了控制類胡蘿卜素生物合成的調控機制,而且為開發富含類胡蘿卜素的園藝作物提供了新的策略。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靜生生物調查所,是我國歷史最為悠久的綜合性植物科學研究機構。
⑹ 什麼叫做靜態生化 動態生化 機能生化
1、 靜態生物化學時期(1920年以前)研究內容以分析生物體內物質的化學組成、性質和含量為主。
2、 動態生物化學時期(1950年以前)這是一個飛速發展的輝煌時期,
隨著同位素示蹤技術、色譜技術等物理學手段的廣泛應用,生物化學從單純的組成分析深入到物質代謝途徑及動態平衡、能量轉化,光合作用、生物氧化、糖的分解和合成代謝、蛋白質合成、核酸的遺傳功能、酶、維生素、激素、抗生素等的代謝,都基本搞清。
3、 機能生物化學時期(1950年以後)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的生命化學。蛋白質化學和和核酸化學成為研究重點。
生物化學研究深入到生命的本質和奧秘:運動、神經、內分泌、生長、發育、繁殖等的分子機理。
⑺ 中國著名的生物專業大學有哪些`
1,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縮寫為SIBS)成立於1999年7月,是中國生命科學領域重要的綜合性國立研究機構,由原上海地區的中國科學院8個生命科學研究所和2個研究中心的基礎上組建而成。
⑻ 什麼是靜止期殺菌,靜止期是微生物生長的哪個時期
微生物生長有四個時期:
①誘導期:增殖准備
②對數增殖期:重復進行爆發性增殖
③靜止期:停止增殖
④死亡期:逐漸死亡
靜止期(穩定期):細胞培養的時候培養液中的細胞密度隨著培養的進行,超過一定限度的高值,增殖速度下降,不久細胞數的增加便停止下來。一些細菌的芽胞,外毒素和抗生素等代謝產物大多在此時產生。
靜止期殺菌請顧名思義。
⑼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介紹
關於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考研的一些資料
鏈接:https://pan..com/s/1IDFtHnW5h-yFnCOXWdGk_g
--來自網路網盤超級會員v1的分享
若資源有問題可以追問
⑽ 什麼是靜水生物毒性試驗法
測定污染物對水生生物的毒性的一種方法,即把受試生物置於不流動的試驗溶液中,測定污染物濃度與受試生物中毒反應之間的關系,從而確定污染物的毒性。這種方法又稱靜水式試驗。
影響測試的因素 在測試中,如其他試驗條件不變,被測物濃度和試驗溶液水質的變化會直接影響測定的結果。如被測物是易揮發、不穩定的化學物質,在試驗過程中的揮發或分解會造成被測物濃度的下降,使試驗溶液的毒性降低。但也有例外,如農葯對硫磷的降解產物對氧磷,其毒性高於對硫磷,因而在試驗過程中試驗溶液的毒性反有所增加。此外,被測物濃度的下降還同微生物的作用,試驗容器的性質,沉澱物和懸浮物的吸附,以及受試生物的吸附等有關被測物是(BOD) 高的廢水或耗氧量大的化學物質,能消耗試驗溶液中的溶解氧,有時甚至會使溶解氧減少到零。受試生物的代謝產物(二氧化碳、氨等)如不及時排除,也會使水質惡化。溶解氧的減少和代謝產物的積累,不僅影響毒物的毒性,而且危害受試生物。因此在進行生物測試時,不僅要設法保持被測物濃度和試驗溶液水質的穩定,還要嚴格控制其他試驗條件。
測試方法 在靜水式生物測試中,試驗溶液如果通過稀釋水的預先曝氣,仍不能滿足試驗對溶解氧的要求,可採用有控制的人工充氣來補充溶解氧,或定期更新試驗溶液。定期更新試驗溶液的生物測試稱為換水式生物測試,或稱為換水式試驗,即每隔一定時間將容器中的試驗溶液吸出,加入新配製的試驗溶液,或將受試生物轉入新配製的濃度相同的試驗溶液中。更換試驗溶液的時間視被測物的性質而定,一般24小時更換一次。如果在24小時內被測物濃度仍有明顯下降,或者溶解氧低於飽和度50%時,更新溶液的時間可適當縮短。換水式生物測試除能提供受試生物所需的溶解氧化,還能保持被測物濃度大致穩定和防止水質惡化,因而是靜水式生物測試常用的測試方法。
優缺點 19世紀末就有人用靜水式生物測試方法測定化學物質和工業廢物對魚類的毒性,但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制定測試的詳細程序。與相比較,靜水式生物測試方法簡單易行,費用低廉,用水量和廢水量均較少,因而至今仍被廣泛採用。但是,靜水式生物測試只適用於測定不易揮發、相對穩定而又耗氧量不大的污染物,以及BOD不高的工業廢水的急性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