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物里的PH是什麼意思
是指溶液中氫離子的總數和總物質的量的比。它的數值俗稱「pH值」。表示溶液酸性或鹼性程度的數值,即所含氫離子濃度的常用對數的負值。
B. PH是什麼意思
ph值,亦稱氫離子濃度指數,是溶液中氫離子活度的一種標度,也就是通常意義上溶液酸鹼程度的衡量標准。這個概念是1909年由丹麥生物化學家søren
peter
lauritz
sørensen提出。p代表德語potenz,意思是力量或濃度,h代表氫離子(h+)。有時候ph也被寫為拉丁文形式的pons
hydrogenii。
通常情況下(25℃、298k左右),ph值是一個介於0和14之間的數,當ph<7的時候,溶液呈酸性,當ph>7的時候,溶液呈鹼性,當ph=7的時候,溶液為中性。
C. pH值的pH是什麼意思
ph:氫離子濃度指數。
氫離子濃度指數(hydrogen ion concentration)是指溶液中氫離子的總數和總物質的量的比。一般稱為「pH」,而不是「pH值」。
氫離子活度指數的測定,定性方法可通過使用pH指示劑、pH試紙測定,而定量的pH測量需要採用pH計來進行測定。
(3)生物學中3dph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有很多方法來測定溶液的pH:
1.使用pH指示劑。在待測溶液中加入pH指示劑,不同的指示劑根據不同的pH值會變化顏色,根據指示劑的研究就可以確定pH的范圍。滴定時,可以作精確的pH標准。
2.使用pH試紙。pH試紙有廣泛試紙和精密試紙,用玻璃棒蘸一點待測溶液到試紙上,然後根據試紙的顏色變化對照標准比色卡可以得到溶液的pH。
pH試紙不能夠顯示出油份的pH值,因為pH試紙以氫離子來量度待測溶液的pH值,但油中沒含有氫離子,因此pH試紙不能夠顯示出油份的pH值。
3.使用pH計。pH計是一種測定溶液pH值的儀器,它通過pH選擇電極(如玻璃電極)來測定出溶液的pH。pH計可以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
參考資料:網路---氫離子濃度指數
D. PH值sd和PHsu指什麼
糖類的褐變反應也稱為米拉德反應,培養基在滅菌過程中糖類的褐變會對微生物的生長產生影響。
Maillard反應通常譯為米拉德反應(過去譯為邁勒反應),是指還原糖和氨基酸在各種不同條件(pH、溫度等)下發生的一系列很復雜的化學反應。這些反應常使還原糖分子斷裂,生成多種不同的產物,包括有機酸,醛、酮類物質,以及通過進一步的縮聚反應形成分子量較大以至很大的有色物質、甚至膠體物質;反應的後期會分解放出二氧化碳。
這些反應類似還原糖在鹼性和高溫下發生的分解反應及隨後的反應。然而,如果溶液中不存在氨基酸,還原糖的分解只在鹼性和高溫下才進行得比較快。但在存有氨基酸時,這類反應的速度要增加許多倍,在中性甚至微酸性如pH5左右、以及在較低的溫度下都可以發生。反應的過程和產物更為復雜,生成的有色物質和具有膠體性質的產物更多。
這種反應的速度和產物的情況決定於溫度和pH值,高溫和鹼性下反應速度急劇增大,產物色澤更深。氨基酸的種類和數量也有很大影響。某些非氮有機酸如蔗汁中大量存在的烏頭酸也有類似的影響。
這種反應的情況還受到並存的氧化劑或還原劑的重要影響。空氣中的氧會加速這一反應(催化聚合反應),並存大量的氧化劑會使反應生成較多的有機酸,較少生成有色物質。還原性物質則減慢這一反應,亞硫酸及亞硫酸鹽在這方面都有顯著的作用,它們可以阻斷羰基化合物與氨基酸的縮合反應。糖汁中的少量亞硫酸可以減少蒸發和煮糖過程的物料色澤加深。
在食品工業中,米拉德反應使食物變為褐色,故亦稱為褐變反應;亞硫酸可以防止或減慢多種食品在存放時的色澤變深。
E. PH值的含義
pH值,亦稱氫離子濃度指數、酸鹼值,是溶液中氫離子活度的一種標度,也就是通常意義上溶液酸鹼程度的衡量標准。這個概念是1909年由丹麥生物化學家Søren
Peter
Lauritz
Sørensen提出。p代表德語Potenz,意思是力量或濃度,H代表氫離子(H+)。有時候pH也被寫為拉丁文形式的pons
hydrogenii。
通常情況下(25℃、298K左右),當pH<7的時候,溶液呈酸性,當pH>7的時候,溶液呈鹼性,當pH=7的時候,溶液為中性。
pH值允許小於0,如
鹽酸(10
mol/L)的pH為-1.
F. 生物化學中對於PH值的定義
和化學中是一樣的,即溶液中氫離子濃度的負對數.
G. PH是什麼意思
pH是氫離子濃度指數,pH=-lg[H+]。
這是溶液中氫離子活度的一種標度,也就是通常意義上溶液酸鹼程度的衡量標准。通常pH值是一個介於0和14之間的數。當pH<7的時候,溶液呈酸性;當pH>7的時候,溶液呈鹼性;當pH=7的時候,溶液呈中性.
H. pH值是什麼
pH值,亦稱氫離子濃度指數,是溶液中氫離子活度的一種標度,也就是通常意義上溶液酸鹼程度的衡量標准。這個概念是1909年由丹麥生物化學家Søren
Peter
Lauritz
Sørensen提出。p代表德語potenz,意思是力量或濃度,H代表氫離子(H+)。有時候pH也被寫為拉丁文形式的pons
hydrogenii。
通常情況下(25℃、298K左右),pH值是一個介於0和14之間的數,當pH<7的時候,溶液呈酸性,當pH>7的時候,溶液呈鹼性,當pH=7的時候,溶液為中性。
I. ph是什麼啊
PH
什麼是PH?PH是拉丁文「Pons
hydrogenii」一詞的縮寫(Pons=壓強、壓力hydrogenium=氫),用來量度物質中氫離子的活性。這一活性直接關繫到水溶液的酸性、中性和鹼性。水在化學上是中性的,但不是沒有離子,即使化學純水也有微量被離解:嚴格地講,只有在與水分子水合作以前,氫核不是以自由態存在。
H2O+
H2O=OHˉ+H3O^
由於水合氫離子(H3O)的濃度是與氫離子(H)濃度等同看待,上式可以簡化成下述常用的形式:
H2O=OHˉ+H^
此處正的氫離子人們在化學中表示為「
離子」或「氫核」。水合氫核表示為「水合氫離子」。負的氫氧根離子稱為「氫氧化物離子」。
利用質量作用定律,對於純水的離解可以找到一平衡常數加以表示:
由於水只有極少量被離解,因此水的克分子濃度實際為一常數,並且有平衡常數K可求出水的離子積KW。
KW=K×H2O
KW
=
H3O+·OH-=10-7·10-7=10mol/l(25℃)
也就是說,對於一升純水在25℃時存在10-7摩爾
離子和10-7摩爾OHˉ離子。
在中性溶液中,氫離子
和氫氧根離子OHˉ的濃度都是10-7mol/l。
如:
假如有過量的氫離子
,則溶液呈酸性。酸是能使水溶液中的氫離子
游離的物質。同樣,如果氫離子
並使OHˉ離子游離,那麼溶液就是鹼性的。所以,給出
值就足以表示溶液的特性,呈酸性鹼性,為了免於用此克分子濃度負冥指數進行運算,生物學家澤倫森(Soernsen)在1909年建議將此不便使用的數值用對數代替,並定義為「pH值」。數學上定義pH值為氫離子濃度的常用對數負值。即時
因此,PH值是氫離子濃度以10為底的對數的負數:pH=-l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