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農村人們製取沼氣利用哪些微生物
微生物的發酵在食品、葯品等的製作和生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饅頭、做麵包、釀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桿菌,某些真菌發酵可以產生抗生素,如從青黴中能提取出青黴素,製作豆腐乳要用到麴黴菌,利用甲烷桿菌發酵能分解人糞尿、秸稈中的有機物,生產沼氣.
故選:A
2. 沼氣發酵的原理
沼氣發酵是利用微生物在缺乏氧氣的狀態下生活和繁殖時,為了取得呼吸作用所需要的能量,而將高能量有機質分解轉化為簡單的低能量成分,從而釋放出能量以供代謝之用,實質上是微生物的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的過程。
3. 沼氣發酵微生物主要成分有哪些
沼氣發酵微生物是指在缺氧條件下降解有機質產生沼氣的一群微生物。沼氣常形成於富含有機質的沼澤、塘、湖等水下缺氧沉積物中,是一種可燃性氣體,其主要成分為甲烷(佔55~70%)和二氧化碳(佔30~45%)。根據最適生長溫度,可將沼氣微生物劃分為中溫群(30~40℃)和高溫群(55~60℃)。雖然有人認為在4℃時仍然產生沼氣,但至今尚未分離到嗜低溫的菌種。沼氣微生物的種類龐雜,在純培養條件下,最適生長的酸鹼度有很大差異,但在沼氣池中pH7左右最適於產生沼氣。沼氣微生物使自然界中缺氧環境的有機質降解,進入碳、氮等物質循環圈。所產生的甲烷最終又被氧化為二氧化碳。產生於深海沉積物中的甲烷則可能轉化為甲烷水合物,進而轉化為天然氣。中國廣大農村正在利用沼氣微生物的作用,以秸稈、糞便等製取沼氣,作為一種再生性補充能源,同時也有利於農村生態平衡,保持、提高土壤肥力並改善環境衛生。
4. 沼氣發酵主要微生物來自於哪裡
沼氣是沼氣微生物在厭氧條件下發酵、分解有機物而產生的一種可燃性氣體。這種氣體最早在沼澤地里發現,所以稱為沼氣。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一般情況下,農村沼氣中甲烷含量佔55%-70%,二氧化碳佔25%-40%,此外還含有少量的氮氣、一氧化碳、氫氣和硫化氫等。其成分的比例隨發酵原料的種類、相對數量、發酵條件及發酵時
間的差異而不同。
沼氣是一種無色、有特殊氣味的可以燃燒的混合氣體,沼氣中因含硫化氫,所以具有臭雞蛋味;沼氣之所以能夠燃燒,是因沼氣中含甲烷、氫、一氧化碳、硫化氫等可燃氣體。沼氣燃燒時,呈淡藍色火焰,溫度高達1400℃,每立方米沼氣燃燒時能夠釋放20640-22990千焦熱量。
一、人工製取沼氣必須具有三個基本條件
1、沼氣池:是與空氣隔絕的厭氧裝置,保證沼氣微生物生活在嚴格的厭氧環境中,同時便於收集和貯存沼氣。
2、沼氣微生物:它們是沼氣的生產者。沼氣微生物是一些種類繁多、習性各異的專性和兼性的細菌,存在於沼氣池、糞坑、池塘的料液殘渣、糞便、污泥和牛糞中。對這類物質,我們稱之為接種物,是沼氣池首次投料的必備原料。
3、發酵原料:能夠被沼氣微生物分解利用的有機物。農村的沼氣發酵原料主要是人、畜、禽糞便,農作物的秸稈、青飼料、雜草等。
二、沼氣池的基本構造與設計施工
1、沼氣池構造:贛南農村推廣的強迴流沼氣池,其主要組成部分是:進料口、出料口、水壓酸化池、發酵主池、儲氣箱、活動蓋、貯水圈、導氣管、迴流管、出肥間和攪拌出料器。
2、沼氣池容積確定:沼氣池容積應根據建池戶的發酵原料種類、數量、用氣水平和養殖業發展規模、產氣率來設計。一般以4-5口之家,每天用氣1.2-1.5立方米的標准確定,沼氣池平均產氣率為 0.2立方米/天,為滿足全天用氣,沼氣池容積需8-10立方米,常年保持養3 -5頭大豬,即能滿足沼氣池具有充足的發酵原料,能夠解決一家炊事用能
的需要。
3、沼氣池選址規劃 ①沼氣池必須與豬欄、廁所統一規劃;實行」三結合」。廁所在進料口位置建造,蹲位離出沼氣池平面30-40厘米,豬欄地面高出沼氣池平面10厘米以上,地面向沼氣池進料口方向傾斜,即達5%-8%的坡度,以便於沖刷,使糞便自流入池。② 為減少沼氣在輸送過程中的管阻,沼氣池應盡量靠近廚房,距離在30米以內。③沼氣池應離公路18米、鐵路15米以上,以免對沼氣池造成震動與損害。④應盡量選擇地基好、地下水位較低和背風向陽的地方建池,並避開竹林與樹林。⑤池址規劃要同農房建設、庭院開發等統籌安排,布局合理,優化環境衛生。
4、沼氣池建築材料:農村沼氣池採用混凝土結構, 建築材料有:水泥、中砂、碎石、磚和少量鋼筋。現以8立方米沼氣池為例說明材料用量: 425#水泥18-20包(50公斤/包),中砂2立方米,碎石2立方米(粒徑1-4厘米),直徑6.5毫米鋼筋35-40公斤,普通紅磚600-700 塊。建一個8立方米沼氣池需投資1400元左右。在備料時,過期水泥不能使用,雜質含量過多的砂,石應清洗干凈後方可使用。
5、沼氣池的施工:沼氣池的施工者,必須是經過農村能源部門培訓、考核合格,持有上崗證的技工。必須按《 農村沼氣池施工技術操作規程》(國標),採用磚模或其它模具施工。農戶必須配合技術操作,並做好防雨、防凍、排水和混凝土養護工作。
望採納。
5. 沼氣的原理是什麼
沼氣發酵是利用微生物在缺乏氧氣的狀態下生活和繁殖時,為了取得呼吸作用所需要的能量,而將高能量有機質分解轉化為簡單的低能量成分,從而釋放出能量以供代謝之用,實質上是微生物的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的過程。
從各種復雜有機物的分解開始到最後生成沼氣,共有五大生理類群的細菌參與,它們是發酵性細菌、產氫產乙酸菌、耗氫產乙酸菌、食氫產甲烷菌和食乙酸產甲烷菌。五群菌構成一條食物鏈,根據其代謝產物的不同,前三群細菌共同完成水解酸化過程,後兩群細菌完成產甲烷過程。
(5)沼氣發酵利用什麼微生物擴展閱讀:
液化階段:由於各種固體有機物通常不能進入微生物體內被微生物利用,因此必須在好氧和厭氧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表面酶的作用下,將固體有機質水解成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可溶性單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這些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可溶性物質就可以進入微生物細胞之內被進一步分解利用。
產酸階段:各種可溶性物質(單糖、氨基酸、脂肪酸),在纖維素細菌、蛋白質細菌、脂肪細菌、果膠細菌胞內酶作用下繼續分解轉化成低分子物質,如丁酸、丙酸、乙酸以及醇、酮、醛等簡單有機物質。
同時也有部分氫、二氧化碳和氨等無機物的釋放。但在這個階段中,主要的產物是乙酸,約佔70%以上,所以稱為產酸階段。參加這一階段的細菌稱為產酸菌。
6. 農村的沼氣主要是用什麼原料什麼原理
原料:
農村沼氣發酵種類根據原料和進料方式,常採用以秸稈為主的一次性投料和以禽畜糞便為主的連續進料兩種發酵方式。
原理:
1979年,Bryant等人提出,將沼氣發酵過程分成由三大代謝類群微生物引起的三階段理論,即水解(液化)階段、產酸階段和產甲烷階段。
沼氣是各種有機物質,在隔絕空氣(還原條件),並在適宜的溫度、PH值下,經過微生物的發酵作用產生的一種可燃燒氣體。沼氣屬於二次能源,並且是可再生能源。
沼氣發酵優點:
1、沼氣發酵後殘渣中有機物含量減少;
2、消化後殘渣是一種氣味很小的固體或流體,不吸引蒼蠅或鼠類;
3、可產生有用的終產物—甲烷,它是清潔而方便的燃料;
4、在沼氣發酵過程中雜草種子和一些病原物被殺滅;
5、發酵過程中N、P、K等肥料成分幾乎得到全部保留,一部分有機氮被水解成氨態氮,速效性養分增加;
6、發酵殘渣可作為飼料;
7、沼氣發酵在處理有機物可大量地節省曝氣消化所消耗的能量。
7. 有哪五大類微生物參與沼氣發酵活動
參與沼氣發酵活動的微生物是:①發酵性細菌;②產氫產乙酸細菌;③耗氫產乙酸細菌;④嗜氫產甲烷菌;⑤嗜乙酸產甲烷菌。
8. 沼氣發酵是利用哪種微生物 DSS
沼氣發酵是利用的是:產甲烷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