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極有些什麼生物
北極的氣候非常寒冷,全年很少開凍,見不到雨,只有亮晶晶的粉狀冰粒,堆成雪田和冰原。只有暖流吹來時氣候稍暖些。在這寒氣襲人的地方,綠藻、褐藻、紅藻依然十分茂盛。還有很多艱苦奮斗的動物,除出沒於冰水之間的海豹、海象外,還有善於使用陰謀詭計的北極熊,游泳健將鯨魚等,他們具有很大的經濟價值。近年來還發現了各種各樣的生物和前所未見的龍蝦。
❷ 北極有什麼生物
北極的苔蘚,共有500多種,在大大小小的土丘上和密密麻麻的草叢中,到處可以看到它們的蹤跡,絨布一樣,一片一片。苔蘚既不怕冷,也不怕干,只要有一片土壤,它們就能頑強地生存下去。
北極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是石南科,楊柳科,莎科,禾木科,毛茛科,十字花科和薔薇科,大多為多年生,主要靠根莖擴展的無性繁殖,因為生長期很短,來不及按步就班地完成發芽、開花、結果、成熟這樣一個漫長的周期,只好八仙過海,各獻其能。例如,蒲公英的花蕊,來不及授精便可發育為成活的種子。還有北極棉花,每一顆都頂著一個小小的絨球,花花點點,白色一片,象是散落在苔原上的無數珍珠,它們就是用這些小球來保護種子,天氣再冷也可以照常發育。
生活在北極的昆蟲,還面臨著另外一種特殊的困難,就是這里地廣人稀,連動物也很稀少,它們怎樣才能找到自己進攻的對象呢?據生物學家研究表明,蚊子身上有一種非常先進的紅外線探測器,能在相當遠的距離,准確無誤地遙感到人或動物身上發射出來的紅外線,從而順藤摸瓜,群起而攻之。
北極絕大多數都是候鳥,最值得一提的是北極燕歐,它們在北極繁殖,卻要到南極去越冬,每年在南北兩極之間往返一次,行程四萬多公里。因此,北極燕鷗不僅是地球上遷移距離最長的鳥類,可以說是鳥中之王,而且還有非常頑強的生命力,1970年,有人抓到了一隻腿上套環的燕鷗,結果發現他已經活了34年。由此算來,這種體重只有100克左右的小小的鳥類,一生中大約要飛行一百五十多萬公里的距離,其非凡的能力真令人贊嘆。
狐狸是北極草原上真正的主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這里,除了人類之外,沒有什麼天敵。在皮毛商人到達北極之前,狐狸生活得自由自在,無憂無慮,雖然無力向馴鹿那樣的大型食草動物進攻,但捕捉小鳥,揀食鳥蛋,追逐兔子,在海邊上撈取軟體動物,都是它們的拿手好戲。到了秋天,它們也會換換口味,到草叢中尋找一點漿果吃,以補充一下身體所必需的維生素。但是,狐狸最主要的食物還是旅鼠。它們象貓一樣地敏捷輕巧,機動靈活,往往能縱身跳起,准確地撲過去,將逃跑中的旅鼠按在地上,一口吞下。在旅鼠稀少的冬天,它們的日子就會特別難過。但狐狸忍飢挨餓的能力很強,它們可以連續幾天甚至幾個星期不吃東西而不至於餓死。
在北極動物中,狼和狐狸是親戚,但它們捕食的目標卻大不相同。狼雖然對送到口邊的旅鼠和兔子之類小動物也不肯放過,但它們追逐的主要是馴鹿和麝香牛之類的大動物,這是由於它們的生活方式所決定的。狼群總是集體捕獵,分而享之,如果跑了半天才抓到一隻兔子,怎麼能滿足飢腸碌碌的群體的需要呢?當然,這也是大自然的規律,小的食肉動物捕食小的食草動物,大的食肉動物則捕食大的食草動物,各取所需,互不爭食,只有這樣,生態平衡才有可能維持下去。
北極熊雖然主要生活在北冰洋的冰蓋上,但卻要到陸地上來繁殖,所以還是陸地動物。
❸ 北極都有哪些動物
北極的動物主要包括北極苔原地帶的棲居動物和北冰洋中的海洋動物。
海洋動物主要有:魚類有北方狗魚、灰鱒魚、鯡魚、胡瓜魚、長身鱈魚、白魚及北極鮭魚等,還有各種海豹、海象、一角鯨、白鯨等。
陸地動物主要有:北極熊、灰熊、北極狐、北極狼、北美馴鹿、麝牛、北極兔、旅鼠等。還有北極燕鷗、北極海鸚、白頰黑雁、短尾賊鷗、三趾鴴、黑海鳩、厚嘴崖海鴉、歐絨鴨、侏海雀、管鼻鸌、雪鵐等數十種鳥類,但均為候鳥。
❹ 北極有哪些海洋動物
北極的生命活動非常活躍。有900種顯花植物,有北極狐成千上萬的北美馴鹿、麝牛、北極兔,峰年時每公頃多達1500隻的旅鼠。北半球全部鳥類的1/6在北極繁育後代,而且至少有12種鳥類在北極越冬。灰熊、北極狐、北極狼在苔原草甸上巡遊,茴魚、北方狗魚、灰鱒魚、鯡魚、胡瓜魚、長身鱈魚、白魚及北極鮭魚在河湖中嬉戲。在北冰洋廣闊的水域中還有各種海豹、海象、角鯨、白鯨和北極熊和北極兔。
比較有代表性的動物有:
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又名白熊,憨態可掬。按動物學分類屬哺乳綱,熊科。雄性北極熊身長大約240~7250px,體重一般為450-650kg。而雌性北極熊體型則比雄性小不少,身長約220~6750px,體重約300~450kg。
北極狼,又稱白狼,是犬科的哺乳動物,也是灰狼的亞種,分布於歐亞大陸北部、加拿大北部和格陵蘭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犬科家族成員。狼具有很好的耐力,適合長途遷移。它們的胸部狹窄,背部與腿強健有力,使它們具備很有效率的機動能力。它們能以約10公里的時速走十幾公里,追逐獵物時速度能提高到接近每小時65公里,沖刺時每一步的距離可以長達5米。
❺ 北極的動物有哪些
北極的動物:
1.北極熊
這些身材魁梧的白熊被列為「受到威脅的動物」,受到美國《瀕危物種保護法》保護。它們的食物來源主要是海豹,也正因為如此,它們主要生活在沿海區。
❻ 除了北極熊,北極還有哪些生物
除了北極熊,北極還有哪些生物
又稱白熊,是在北極里的熊,他是陸地上最龐大的食肉動物。在他的生存空間里,他位於食物鏈的最頂端。北極熊的毛是白色而稍帶淡黃色的,但它的皮膚是黑色的,黑色的皮膚有助於吸收熱量,這是保暖的好方法。按動物學分類屬哺乳綱,熊科。頭部較小,耳小而圓,頸細長,足寬大,肢掌多毛。是僅次於阿拉斯加棕熊的陸生最大食肉動物之一,體重可達750千克,體長可達2.7米,用後腿直立時,可平視大象。白熊棲居於北極附近海岸或島嶼地帶。獨居,常隨浮冰漂泊。性兇猛,行動敏捷,善游泳。
中文名 北極熊
拉丁學名 Ursus maritimus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屬 棕熊屬 Ursus
別名 白熊
命名者及年代 Phipps, 1774
外文 Polar bear
界 動物界
綱 哺乳綱Mammalia
科 熊科 Ursidae
種 北極熊 U. maritimus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❼ 生活在北極的都有哪些動物
說起生活在北極的動物,有北極熊,麝香牛,冰蟲,馴鹿。 北極熊是北極最兇猛的動物,人們把它們稱為「北極之王」。北極熊主要是在北極冰蓋上活動,以捕食海豹為生,偶爾也到陸地上來找東西吃。冬天,懷了孕的母熊就會到陸地上來產仔育兒。 北極熊個個都是游泳健將。在北冰洋那冰冷刺骨的海水裡,它們可以自由自在地連續暢游幾十甚至幾百千米。許多熊類都有冬眠的習慣,北極熊卻不冬眠,只在天氣最壞的時候,縮起腦袋睡上幾個小時。 麝香牛(又稱麝牛)是北極最大的陸地動物,麝牛有點像西藏的氂牛,但比氂牛大,長著一對很大的犄角,它身上確實有一種麝香的味道。 麝香牛性格犟強,勇猛頑強,堅忍不拔,即使氣溫降到零下五六十攝氏度,也悠然自得,絕不離開北極,因而成為唯一常駐北極的大型食草動物,即使在強敵面前也絕不退縮,寧肯一拼到底。 在北極,馴鹿的體重可達150多千克,雄性稍小,為90千克左右。馴鹿生有一對樹枝狀的犄角,展幅可達1.8米,且每年更換一次,舊的剛剛脫落,新的就開始生長出來。 馴鹿最驚人的舉動是每年一次長達數百千米的大遷徙。春天一到,它們便離開自己越冬的亞北極地區的森林和草原,沿著幾百萬年不變的路線往北進發,雌鹿帶頭,雄鹿跟隨其後,秩序井然,邊走邊吃,日夜兼程。脫下的絨毛掉在地上,正好成了遷徙路線的標志。 1887年,美國西雅圖著名攝影家柯蒂斯首次發現了冰蟲,為它取名「雪鰻」。但很少有人關注。近年來全球變暖使極地動物瀕臨滅絕,冰蟲才慢慢進入研究者的視線。 極地冰蟲是少數活躍在極地低溫下的生物之一。它們被生物學家稱為最大的無脊椎動物,冰封大地中最活躍的生物。極地冰蟲生活在終年積雪的冰川地帶。 它們個頭非常小,在雪地里就像一絲細細的小黑線。它們可能是世界上最不怕冷的動物。在冰川地區刺骨的寒溫下,其他動物幾乎被凍成冰棒,甚至連細胞都凍得「咯咯」作響。然而這種低溫對於極地冰蟲來說卻是最舒適的生活環境。冰蟲不僅抗凍還耐餓。科學家曾把幾只冰蟲放在冰箱里研究。兩年過去了,不吃不喝的冰蟲在冷藏室里依然頑強地生存著。 但冰蟲也有致命的缺點——怕熱。冰蟲抵禦高溫的能力異常脆弱,只要溫度高於四攝氏度,冰蟲細胞膜就溶化,細胞內的酶也化成一堆乾草模樣的黏稠物。 來源:科學啟蒙
❽ 南極,北極有哪些動物
南極動物:帝企鵝、韋德爾海豹、鱗蝦、帝企鵝、鰮鯨、座頭鯨、豹形海豹等等。
北極動物:主要有北極熊,馴鹿,狼,狐,兔,海魚以及海鳥等等。
1.帝企鵝
帝企鵝(學名:Aptenodytes forsteri):也稱皇帝企鵝,是企鵝家族中個體最大的物種,一般身高在90厘米以上,最大可達到120厘米,體重可達50千克。其形態特徵是脖子底下有一片橙黃色羽毛,向下逐漸變淡,耳朵後部最深。全身色澤協調。
頸部為淡黃色,耳朵的羽毛鮮黃橘色,腹部乳白色,背部及鰭狀肢則是黑色,鳥喙的下方是鮮桔色。帝企鵝在南極嚴寒的冬季冰上繁殖後代,雌企鵝每次產1枚蛋,雄企鵝孵蛋。雄帝企鵝雙腿和腹部下方之間有一塊布滿血管的紫色皮膚的育兒袋,能讓蛋在環境溫度低達零下40攝氏度的低溫中保持在舒適的36攝氏度。
2.韋德爾氏海豹
韋德爾氏海豹,又稱威德爾海豹、威氏海豹或威德爾氏海豹,是一種脊索動物門,海豹科,食肉目動物,也是海豹科下韋德爾氏海豹屬的唯一種動物。它是一位英國的南極的航海探險家詹姆士·威德爾所命名。這種海豹主要分布於南極周圍、南極洲沿岸附近海域,它能潛到水下600米,並且在水底逗留1小時以上。據估計目前大約有80萬頭。
3.座頭鯨
座頭鯨(學名:Megaptera novaeangliae,又名humpback whale),其「座頭」之名源於日文「座頭」,意為「琵琶」,指鯨背部的形狀。為熱帶暖海性鯨類。身體較短而寬,一般長達13~15米。座頭鯨以其躍出水面姿勢、超長的前翅與復雜的叫聲而聞名。活動時多一雙一對活動,性情溫順,有洄遊習性,惟游泳速度較慢。主食為小甲殼類和群游性小型魚類。
座頭鯨棲息於世界各大洋,中國分布於黃海、東海、南海,黃海北部較少,台灣南部海區較多。
4.豹形海豹
豹形海豹(學名:Hydrurga leptonyx)體長3~4米,重300~500公斤,雌性比雄性體格大。體色由銀色過渡到深褐色,並帶有斑點。身體呈蜿蜒狀,頭部巨大,如同兩棲類一樣沒有前額,但具有大而深的顎。肩部寬闊,全身包括鰭狀肢都被毛。
雖然體形碩大且在陸地上行動緩慢,但在水中,豹形海豹擁有著海豹家族貫有的敏捷與迅速。與其他海豹不同的是,豹形海豹以前鰭狀肢游泳,以顎觸摸東西。巨大的犬牙使其可以捕食小海豹、企鵝和其他鳥類。它們在南極處於食物鏈的頂端,膽大且好奇心強,虎鯨是它唯一的天敵。
5.北極熊
北極熊(拉丁學名:Ursus maritimus(Phipps, 1774),是熊科熊屬的一種動物,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又名白熊。皮膚為黑色,由於毛發透明故外觀上通常為白色,也有黃色等顏色,體型巨大,兇猛。
北極熊的視力和聽力與人類相當,但它們的嗅覺極為靈敏,是犬類的7倍;奔跑時最快速度可達60km/h,是世界百米冠軍的1.5倍。由於全球氣溫的升高,北極的浮冰逐漸開始融化,北極熊昔日的家園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在未來的不久很可能滅絕,需要人類的保護。
(8)北極上的生物有什麼擴展閱讀:
兩極差異:
當從太空望向地球時,可看到南北極的地形完全不同。南極是一塊廣大的陸塊,面積約1261萬平方公里,稱做南極洲;而北極則是一片汪洋,面積約1409萬平方公里,稱做北冰洋。從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它們的大小十分相近。
北極海深約1200公尺,是世界上最淺的海;相反地,南極大陸的標高則平均在1500公尺左右。南極大陸幾乎都被巨大的大陸冰河所覆蓋,且冰層的平均厚度約為1700公尺,最厚的地方則高達2800公尺。這里的冰佔了全世界總量的90%左右,約為北極海冰量的10~8倍,如果南極洲的冰全部溶化流入海中,將會使全球的海平面上升60~80公尺。
在極地有兩種冰:海冰與冰山,他們的形成環境不同。海冰是直接在海里就結凍,所以溶化後都是鹹水;相反的,冰山則是鄰近海邊的冰河,里頭的大冰塊掉入海中形成的,所以溶化後是淡水的。南北極天空中時常出現極光,發生在大氣層中的電離層,是太陽風吹至地球的結果,十分美麗。
南北極的動物也不盡相同:北極有皮毛的北極熊;南極則有企鵝。
參考資料網路-南極
網路-北極
網路-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