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用什麼方法判斷一杯水裡面是否有微生物
肉眼觀察(基本觀察不到,要觀察到了這杯水趕緊到了吧),靜置(上面蓋個干凈的蓋子)幾天,看有沒有菌群長出,你要是有條件就弄個顯微鏡看下唄(注意濃縮,不然看起來比較干凈的水,你很難找到微生物)
㈡ 在用顯微鏡觀察水中的微生物,哪些方法可以控制微生物的運動
很多方法 比如 光照可以吸引趨光性微生物 鹽可以驅趕大部分微生物 養分可以吸引大部分微生物
㈢ 如何檢驗環境水中的微生物
首 頁 食品資訊 政策法規 生產技術 質量管理 檢驗技術 儀器設備 食品標准 資料中心 食品圖庫
食品人才 食品安全 食品課堂 專業英語 食品專題 食品網刊 食品網址 食品網路 個人空間 食品論壇
水質微生物
一、水質微生物及指示菌
在各種水體,特別是污染水體中存在有大量的有機物質,適於各種微生物的生長,因此水體是僅次於土壤的第二種微生物天然培養基。水體中的微生物主要來源於土壤,以及人類的動物的排泄物及污染。水體中微生物的數量和種類受各種環境條件的制約。
一般認為,水中微生物以革蘭氏陰性桿菌佔有較大優勢。與其他水體相比,河水及溪水中革蘭氏陽性菌相對較多,這是因為陸地微生物沖洗污染的緣故。
水體中的致病性微生物一般並不是水中原有微生物,大部分是從外界環境污染而來,特別是人和其它溫血動物的糞便污染。水中常見的致病性細菌主要包括:志賀氏菌、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小腸結炎耶爾森氏菌、霍亂弧菌、副溶血性弧菌等。
在實際控制中,對水質衛生質量的評價和控制,是無法對各種可能存在的致病微生物一一進行檢測,而一般利用對指示菌的檢測和控制,來了解水體是否受到過人畜糞便的污染,是否有腸道病原微生物存在的可能,從而評價水的質量,以保證水質的衛生安全。
目前,世界各國一般認為大腸菌群是指示水質受糞便污染較好的指示菌。
我國水質控制也採用大腸菌群作為指示菌,GB5749-8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規定,生活飲用水中大腸菌群每升不得超過3個。
在某些情況下,水體中的細菌總數也可指示水體受糞便等污染物污染的情況。這里的細菌總數其實是指營養瓊脂培養後形成的菌落總數。目前世界各國對於控制飲用水的衛生質量,除採用大腸菌群等指標外,一般還採用細菌總數這個指標。我國GB5749-8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中規定生活飲用水細菌總數每毫升不得超過100個。
二、水質微生物檢驗方法
GB5750-8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生活飲用水標准檢驗法》提供了水質中細菌總數和總大腸菌群的檢測方法。
(一)細菌總數的檢測:
國家標准中,細菌總數是指1ml水樣在營養瓊脂培養基中,於37℃經24h培養後,所生長的細菌菌落的總數。
對生活飲用水,直接吸取1ml水樣於平皿中,加入營養瓊脂後混勻,37℃培養24h,進行計數。
對水源水,根據情況對樣品進行10倍梯度稀釋,選擇適宜稀釋液1ml,加註平皿,營養瓊脂混勻,37℃培養24h,進行計數。
按照規定格式報告每毫升水中細菌總數。
(二)總大腸菌群的檢測:
國家標准中,利用總大腸菌群作為糞便污染的指標。總大腸菌群是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厭氧的,37℃生長時能使乳糖發酵,在24h內產酸產氣的革蘭氏陰性無芽胞桿菌。水樣中總大腸菌群數的含量,表明水被糞便污染的程度,而且間接地表明有腸道致病菌存在的可能。
國家標准提供了多管發酵法及濾膜法檢測總大腸菌群的方法。
多管發酵法檢測總大腸菌群,分為三步:初發酵試驗,平板分離,復發酵證實試驗。初發酵試驗,採用乳糖蛋白腖培養液37℃培養24h,觀察產酸產氣情況。對陽性管培養物,接種於品紅亞硫酸鈉培養基或伊紅美藍培養基,觀察菌落特徵,並進行革蘭氏染色和鏡檢。對典型和可疑菌落,接種於乳糖蛋白腖培養液,進行復發酵證實試驗,並根據標准所附檢數表報告結果。
其中,對生活飲用水,初發酵試驗接種水樣總量300ml,即100ml接種2管,10ml接種10管,採用兩個稀釋度,12支發酵管。對水源水,初發酵試驗接種水樣總量55.5ml,即10ml接種5管,1ml接種5管,0.1ml接種10管,共採用三個稀釋度,15支發酵管。兩種接種方法,所用的檢數表是不同的。
濾膜法檢測總大腸菌群,就是利用微孔濾膜,過濾一定量水樣,將水樣中含有的細菌截留在濾膜上,然後將濾膜帖放在選擇性培養基上(如品紅亞硫酸鈉培養基),經培養和證實試驗後,直接計數濾膜上生長的典型大腸菌群菌落,並計算出每升水樣中含有的總大腸菌群數。
三、說明:
1.菌落總數測定中,應選擇合適的稀釋度進行。生活飲用水,國家標准規定每毫升不得超過100個,因此可以直接吸取1毫升到平板進行培養。
2.培養時間。與食品中菌落計數不同,測定水中細菌總數,培養時間採用24h。
3.總大腸菌群的測定方法,由於飲用水和水源水可能的污染程度不同,因此採用不同的接種量,檢數表也不相同。
4.當接種量超過1毫升時,一般採用多倍濃度培養液。如配製3倍濃縮乳糖蛋白腖培養液50mL,加入100mL水樣後,總體積為150mL,培養液恢復到正常濃度。
5.濾膜法檢測總大腸菌群,一般在檢測較大量低濁度水樣時採用,大量水樣濾過濾膜後,水中所含有的所有細菌均截留在濾膜上。
㈣ 在顯微鏡觀察水中的微生物時控制微生物運動正確做法是滴上一滴水還是還是吸掉
是把水吸掉。
微生物都是通過鞭毛或周身纖毛的擺動,在水中運動的。
如果周圍水很多,微生物運動就非常方便,運動速度也快,在顯微鏡視野中就不容易長時間觀察到。
把水吸掉,微生物細胞周圍的水少了,微生物的運動就不方便了,運動就會受到限制,運動速度變慢,在顯微鏡視野里就更容易觀察到。
㈤ 觀察水中的微生物十怎樣做一個標本觀察
初學者可以製作 洋蔥內表皮細胞
准備
1.擦拭載玻片, 在上面滴清一滴清水
2.製作臨時裝片 用鑷子撕取洋蔥內表皮 , 展平 ,放在載玻片上, 蓋蓋玻片
3.染色 在載玻片一旁滴一滴碘液,在另一邊用吸水紙吸取 其他的植物也類似,如用鋒利刀片切幼嫩的莖或者葉片,記住要薄,多切幾片,放在清水裡,再用毛筆去蘸取,放在載玻片上, 我是學生物的,你有這些儀器已經可以做簡單的顯微觀察了.例如,洋蔥表皮細胞觀察和細胞失水實驗 方法是,現在載波片上滴一滴清水(有條件的用蒸餾水),然後取新鮮的洋蔥,在紫色區用鑷子撕下一小塊表皮,在水滴上展平,蓋上蓋玻片,注意斜著蓋這樣可以不留氣泡,蓋好後就可以放在載物台上進行觀察,注意細胞形態,如果需要更進一步還可以在載玻片一側滴上一滴鹽水或是糖水,將玻片傾斜,讓鹽水將整個洋蔥切片浸潤,然後觀察,可以看到細胞失水;再用清水洗玻片再觀察,細胞重新吸水還原.
1.對光
2.撕取植物表皮薄膜放置載玻片上
3.蓋上蓋玻片(注意從一側,慢慢放下,避免氣泡出現)
4.滴碘酒,再從另一側拿吸水紙吸引
5.可以觀察了!
㈥ 為了觀察水中的微生物能把顯微鏡放到水裡去觀察這是對還是錯
顯微鏡屬於精密科學儀器,它的使用也是有一定的科學規范的。顯微鏡存在視野和景深的局限,它的使用需要遵循以下規范操作(一水中的微生物為例):
1.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清理干凈;
2.取樣,將自然環境或培養的微生物樣品搖勻,用滴管取一滴液體;
3.制樣:將取得樣滴在干凈載玻片上,將滴在載玻片上的液體用蓋玻片掛成均勻的薄薄的液體,蓋上蓋玻片;
4.將制好的樣品放在顯微鏡下觀察;
所以,顯微鏡放在水裡是不科學的做法,結果是看不到需要看的微生物,而且還會損壞顯微鏡。這種做法是不可取,錯誤的!
㈦ 如何檢測水中的微生物
用顯微鏡。。。
㈧ 如何用顯微鏡觀察水樣中微生物
呵呵,
我教你
要看微生物就弄點海水,河水,自來水就不用了,海水的微生物特別多,你在找一塊玻璃,用手粘一滴海水,滴在玻璃上,在放到顯微鏡里去看,你就會看到非常多的微生物,但是,你要看清它們是很不容易的,因為他們各個都是游泳健將,你看到它們,它們一下子就遊走了.
知道了嗎?
呵呵
㈨ 怎樣觀察水中的微生物
藉助顯微鏡
㈩ 自來水的微生物檢測方法是什麼樣的
自來水的微生物檢測方法是:
每周進行水樣微生物檢測時,先打開水龍頭放水2~3分鍾——出水口用75%酒精噴灑——防水5分鍾以上——用滅菌容器取樣(滅菌前加入0.1ml的2%的硫代硫酸鈉)。
加入硫酸鈉的目的是:中和水中的余氯,中和後利於細菌的生長繁殖,以便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