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類能突破200歲嗎
人類的自然壽命是 175但是「延壽實驗獲得突破 人類壽命將可達800歲」我認為不太可能當然了 畢竟人類要不斷進化 原來古代才活30 40歲 現在不是也提高很多了么?人類目前難以突破200 但是在不久的未來會的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們日前宣布,通過對一種菌類的基因進行改造,他們成功地將其生命周期延長了10倍。現在,研究人員正計劃將實驗的對象轉向志願者,以期通過改造人體內DNA的方法大幅度延長人的壽命。 此次通過菌類進行的實驗是該領域迄今最為成功的。不過,現在還無法確定,利用類似的方式是否也能顯著延長人的生命。
參與該項研究的瓦爾特· 隆格教授認為,目前在這方面已不存在任何原則性的障礙。據他介紹,在實驗過程中,他們成功地將酵母菌的生命延長到10周以上的時間,而通常情況下,酵母菌最多隻能存活一周的時間。
隆格教授介紹說,通過剔除酵母菌體內的兩種基因並供給它們熱量較低的食物,研究人員成功地將酵母菌的生命延長到了正常情況下的10倍。當然,人類基因與酵母菌基因之間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但這並不能防礙隆格等人做出大膽的設想--他們認為,這種研究有可能直接影響到人類的衰老和長壽問題。
隆格表示:「雖然我們距離將人類的壽命延長至800年還很遙遠,但我想,在保持健康的前提下將人的壽命延長至120歲並不像普通人想像的那麼困難。在特定的條件下,我認為將人的壽命延長至800年也是有可能的。我同時也能斷定,對於任何一種生命體來說都不存在生命的上限。」隆格的觀點還受到了一部分有影響的專家的支持。他們認為,將人的壽命延長至800歲不但是可行的,而且也是不可避免的。不過,對於大部分從事衰老問題研究的學者來說,類似隆格等人這樣的觀點無異於邪說。他們認為,人類的壽命的極限不會超過125歲
通過基因改造技術,人類的壽命或許可被延長至數百年
隆格的觀點還受到了一部分有影響的專家的支持。他們認為,將人的壽命延長至800歲不但是可行的,而且也是不可避免的。不過,對於大部分從事衰老問題研究的學者來說,類似隆格等人這樣的觀點無異於邪說。他們認為,人類的壽命的極限不會超過125歲
最新研究稱人類自然壽命最高可達175歲
據國外媒體報道,對「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句話,我們肯定不會陌生。不過,這是古人對於生命的感觸和概括了。而今活個80多歲、90歲也不算是稀罕事。但是你是否想過,有一天人類的壽命再延長一倍,能活到100歲,甚至是150歲、170歲?
最近,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巴封發表了一項讓人驚詫的研究成果,他認為人的壽命可以延長一倍。巴封指出,哺乳動物的壽命一般為生長期的5-7倍,例如牛的生長期約6年,因此它的壽命就約為30-42年。而人類的生長期約20-25年,那麼人類的自然壽命當然應為100-175歲。與此同時,他還對目前人類平均壽命不足自然壽命的原因進行了分析。
巴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哺乳動物壽命一般為生長發育期乘上一個系數,這個系數為5-7。這一點在生物學界基本取得了一致的結論。按照這個結論可以推算出動物的自然壽命。不過從目前的情況看,120歲左右是人類的最長壽命,至於人類的平均壽命是否可以延長達到百歲以上,目前尚還說不清楚。」
巴封認為,100-175歲是人類的自然壽命。之所以人類目前的平均壽命不足自然壽命的一半,甚至遠不及其他哺乳動物相對長壽實在是事出有因。這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首先,運動姿勢的變化。人類從爬行進化到雙足直立行走,骨骼、關節、肌肉、韌帶等運動幅度縮小,脊柱負荷重,,大腦位置高,易缺血缺氧,心臟功能減退,大腦、心臟、脊椎易患病。其次,呼吸方式改變。哺乳動物為腹式呼吸,肺活量大。人類胎、嬰兒以腹式呼吸為主,學會走路後改為胸式呼吸為主,大部分肺細胞閑置,肺功能退化,影響長壽。再次,消化功能萎縮。人類消化功能明顯退化,咀嚼能力下降,吞食能力幾乎喪失,胃腸菌群衰退,易出現代謝等疾病。最後,循環功能退化。舒適環境使人類變懶,生活方式不良,心血管鍛煉少,全身微循環系統退化,心腦血管易硬化。
此外,人類神經系統和智力高度發達,心理情緒卻復雜、惡化,飲食失衡,免疫力下降,都是人類的短壽因素。鑒於這種種的原因,巴封認為,合理運動、飲食均衡、心理調節等,是人類恢復自然壽命的長壽方向。也就是說,如果調理得當,人的壽命有可能達到100-175歲。美國研究人員發現氣味可以控制壽命長短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在生物學中,生長和運動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生物體影響生長和運動的進程,目的是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環境。以謝爾吉·利伯特為首的一些美國研究人員日前發現,生命的長短也同樣受到氣味的控制。
德國《世界報》日前報道說,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衰老和死亡受細胞和基因變化過程式控制制的認識就逐漸為人們所接受。最近美國研究人員在對一種只被餵食少量食物的黑腹果蠅進行了研究之後又發現,氣味也能控制生命的長短。
研究人員讓飢餓的果蠅聞酵母的氣味。他們驚訝地發現,這些果蠅的壽命變短了。研究人員隨後利用基因技術「關閉」了果蠅的一個關鍵的嗅覺感受器,結果發現:失去嗅覺的果蠅比其它正常果蠅的壽命最多長出了50%。這可能是由於前者對有害自由基的抵抗力提高了。但除了壽命較長之外,這些基因發生了改變的果蠅看上去完全「正常」。
研究人員希望,未來能夠考查其他氣味和嗅覺感受器對壽命是否具有更大的影響。他們希望找到可以控制生命長短的特殊芳香物質。目前還無法預測該成果是否能夠直接應用到更高等的動物甚至人的身上,但進行此類研究的科學家們希望有朝一日能延緩人類衰老。
近年來人們已經知道,對蠕蟲和鼠類等多種生物體來說,節食會產生延長壽命的效果。目前人們也在對猴子進行類似的研究,但由於靈長類動物的壽命較長,研究還未有結束。 科學家預測下世紀人類壽命達150至200歲
擾國外媒體報道,來自全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超過60名科學家聯合完成了一項有關人類預期壽命的報告。報告指出,那些在2100年或者以後出生的嬰兒將有一半人可以活過100歲。有7名參與了這項研究工作的科學家甚至預測到21世紀末,人類的壽命可以達到150歲到200歲。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是不是不爭的事實,如果科學家們的預測正確的話,那麼未來的世界將是由超過100歲的老人們統治的。
科學家們介紹稱,從19世紀末至20世紀,發達社會的人類預期壽命已經增長了接近一倍。隨著跗基因醫學科學的飛速發展,人類壽命在本世紀將會出現更大幅度的增長,以致長命百歲可能會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按歸這個推理,人類終有一天以100歲作為中年的開始,退休年齡也要相應的推後。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人類壽命延長的主要原因是生活環境的改善和大范圍傳染疾病得以控制。來自密歇根大學的臨床醫學教授福蘇(音)稱,「人們可能無法想像活到200歲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景,但其實我們現在正處於19世紀70年代全球傳染病得到控制並停止擴散的時期,隨著基因技術的不斷向前發展,人類的細胞可能在年紀大了以後重新進行整修,以延長人類的壽命。」
美國加州大學生物化學教授布萊克(音)也參與了這項研究工作,他表示,人類的壽命增加到200歲並不是不可能的,根據科學家們對細小動物進行的研究成果,一些基因如果得到履行,它們的壽命就可以增長一倍。但是目前,有關履行人類基因的研究仍然沒有明確的結論,這項研究目前還只是停留在理論階段。雖然增長壽命可以通過履行人類的基因實現,但是要被改造的基因是多數還是少數卻仍然是個謎。
福蘇表示,即使基因技術不能取得重大突破,到2100年人類的壽命也將達到90歲.
② 人類通過各種途徑延長壽命,最終能夠達到永生嗎
所以別老拿自己去度量未來。事實上,人類對於意識轉移的研究已經啟動,世界上一些頂級科學機構揚言,在40年內即可將人的意識轉移到計算機中。
我想,既然如此,100年內應該會有重大發展吧,200年或許就能夠實現人類以意識形式的永生。
人類如果沒有了身體的羈絆,意識能夠自由的穿梭於太空,或存在於一切自己製造的機器里,恣意的操控著一切,這或許正是人類涅槃的終極目標。
當然,這種永生或許並不是永生,只是比現在長久很多,但也還有時間限制。
或許意識也是有壽命的。因為能量也會轉化,粒子也會衰變,任何事物都有剋星。
因此人的壽命與宇宙同在是不可能的。
這些都是猜想,不一定準確,歡迎討論。
就是這樣,感謝閱讀。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請勿侵權抄襲,謝謝理解支持。
③ 再過幾百年,人是不是可以永生有何依據
在地球生物當中,超大烏龜可以存活200年,露脊鯨還可以存活200年,而蛤蠣則可實現400年,因此真的是長命。而對綠色植物而言,比動物的壽命更為長,紅杉可以做到3000年,松柏樹可以生存5000年,波羅的海海草這可以生存1干年。依照現代科技看來,人們實際上在總體的使用壽命上已經提高許多,122歲164天很有可能並不是也是人們性命極限值或是終點站。
如今科學長命的方式,無論是根據基因療法或是一切診療方式,大部分是在想方設法讓肉體可以生存得長一些。但肉體生存時長久了,終會支離破碎,最後救沒法救。一些生命或醫學臨床研究覺得,人的身體生命極限值約150歲,假如科學技術性僅僅放到修補人的肉體上,「永世」就始終都沒有期待。因而,人們要得到永世,就得舍棄肉體,留有觀念,這也是唯一可以得到「永世」的方式。
④ 制葯廠的實驗員退休年齡
制葯廠的實驗員退休年齡男職工60歲退休,女職工50歲退休。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的規定,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
從事井下,高溫,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齡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
實驗員職業發展路徑
該職位要求要有醫學或生物學等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一定的微生物實驗相關工作經驗。此外,還要具有實驗室分子診斷實驗,開發經驗,有較強的實驗操作能力。
現在社會上外資和醫院附屬的制葯廠比較多,做疫苗的公司也不少,可以瞄準一些生物制葯廠和做疫苗的公司。如果有研究生以上的學歷,可以就職於一些研究院或是制葯公司等,從事研發工作。
⑤ 郴州地區生物實驗教師退休年齡是多少
男55周歲和女45周歲
⑥ 動物最多能活多少歲
有一位著名的老年學家巴風,他在作了大量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動物,特別是哺乳動物的壽命,可為各自生長期的五至七倍。如狗的生長期為兩年,可活十到十五年;貓的生長期為一年半,可活八至十年,牛的生長期為四年,可活二十至三十年,馬的生長期為五年,可活三十到四十年。用此方法進行推算,對生物界幾乎是完全適用的,對於人類也不例外。這種用生長期乘以五到七倍的數字,就被稱為:「已風壽命系數」。一般認為,人類生長期的完成,需要二十到二十五年,因此人類可望活到一百至一百七十五歲 。 另外,還有一位著名的老年學家海弗里克,他把人體細胞進行體外培養,讓這些細胞一代一代地遺傳下去,結果他發現:人體細胞在某一天會全部死亡,即使給予最好的抗衰老物質「 喂養」也不能起死回生,這個實驗給他的啟發很大,他想:是不是被培養的細胞在體外的分裂會有一個極限呢?經過較長時期和反復地研究,他終於發現:培養的人體細胞的分裂只有五十代,超過五十代以後,不管採用什麼方法,細胞都是要衰老死亡的,這好像在細胞核里 有個「定時鍾」,固定在五十代上,一旦走完這個時限,人體細胞必將死亡,這五十代即人體細胞的分裂極限。他的實驗結果發表以後,很多科學家經過許多次的重復和驗證,公認他的實驗結果是正確的,於是將細胞至體外培養中分裂的這一限度稱為:「海弗里克極限」。現在研究證實,每種動物都有他自己的「極限」,如海龜為九十至一百二十五次,可活到一百七十五年。細胞的培養代數越多,動物的壽命就越長,反之則短。在現代老年學中,海弗 里克極限已稱為一條基本規律,細胞不僅在體外遵循這一規律,經過研究還表明,在體內也依照這一規律。
⑦ 人都可以長壽嗎
長壽,是人類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標。隨著醫學的進步,人的平均壽命已經大大提高,但是,離人應享有的壽命還相差很遠。據美國的生物學家海弗利克經過研究發現,正常細胞大約分裂到50代以後就停止分裂而導致死亡,而細胞分裂一代的周期為22.4年。於是科學界按照他的理論,推算出人類的平均壽命應在100~120歲之間。
事實上,世界上有些壽星的壽命遠遠超過了這個「極限」。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英國的弗姆?卡恩,他活了207歲;而南美洲的一位婦子瑪卡蘭珠則活了203歲。
為尋求長生不老的秘方,古往今來人類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近幾年有些科學家取得了比較可觀的成績,研究發現激素治療、體育運動和合理的膳食能延緩甚至逆轉人體衰老的進程。
生長素是人體大腦的腦垂體分泌有一種能調節人類生長、發育和衰老過程的激素。通常,人到30歲,腦垂體分泌生長素的功能開始下降。但是,在60歲左右的老人中,仍然有2/3的人的腦垂體具有分泌生長素的功能。美國威康星州醫學院的丹尼爾?魯德曼和他的同事對一組腦垂體已喪失分泌生長素功能,年齡在61~81歲的男性老人給予一定劑量的生長素。結果,6個月後,這些老人的體態由肥胖變瘦,皮膚也變得厚實而有彈性,不少人的自我感覺良好,精力充沛,彷彿年輕了10~20歲。當然,我們也決不能由此而認為生長素是抗衰老的萬靈妙葯。
塔夫脫大學的瑪利亞?菲亞泰隆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讓一組90歲以上的老年男女在固定的體育器械上,用腿進行提重鍛煉,每周3次,每次15分鍾。每次鍛煉結束時,這些老人都精疲力竭。然而,8周以後,老人的肌肉都大為改善,他們的步行速度較從前快了50%。他們還讓60歲的以上的老人在固定蹬車和劃船器上進行鍛煉,結果他們的心臟輸血功能增強了25%,體內脂肪貯存減少了,膽固醇的水平也有所下降。科學家們由此斷定體育鍛煉可推遲人體衰老。
此外,人類每天進食量的多少對衰老的進程也起著一定的作用。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從原生動物水蚤一直到魚類、鼠類,如果減少它們每天的進食量,就能防止各種疾病的發生,並能使它們的壽命延長50%左右。為了證明這些在生物實驗上反映出來的成果也適用於人類,美國的醫學專家們正在對一組猴子進行嚴格的節食試驗,以觀察它們的衰老過程。由於猴子是人類的「近親」,這項試驗將有助於人們了解節食對延長人的壽命的作用。
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探索人類衰老的遺傳基礎。人們相信,通過全世界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夠使人體延緩衰老,讓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
⑧ 本科生做分子生物學實驗員怎麼樣,前途如何
都不推薦,真的。
首先,分子生物學現在屬於比較尖端的研究方向,但是在國內,研究環境普遍不行,如果你只是簡單的做個實驗員,那就是普通的生物民工,因為有一大把的人都能夠做這個工作,而且相較於本科生人家更傾向於大專生,他們有更多的實驗經驗,而且要的工資還低......而且分子實驗挺難的,有些事情不是從理論上就能解釋的,比如你整合一個基因片段,但是它就是不表達,死活都不表達,你也沒法說清楚到底怎麼回事。分子生物有時候也要接觸一些有毒物質,而且更多是遺傳毒性。
有機合成也一樣,實驗員就沒多大前途,除非你能找到特別好的研究所(生物也一樣),然後往助理、研究員、教授這類的方向發展。而且有機合成需要長期接觸有毒物質,比生物的危險性也不低。
總之,這兩條路都不太推薦,當然我是指做實驗員。如果你能下決心做研究的話,當然推薦分子生物學,畢竟是現在最熱門的一個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