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中學生物理課外實踐活動有哪些

中學生物理課外實踐活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26 07:04:34

『壹』 如何上好初中物理實驗

物理實驗是研究物理學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強實驗教學,不僅可提高物理教學效果,還可提高學生的實驗素質,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初中物理實驗包括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和課外小實驗,它們都是很好的素材,只要教師做實施素質教育的有心人,對它們合理地加以應用,就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幾年來,我們認真調查研究了學生學習物理的思想狀況,我們發現在做演示實驗的基礎上,認真做好學生分組實驗是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較好手段,是大面積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重要的一環。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都存在著一定的弊端。課堂中的演示實驗是教師為學生提供感性認識材料的過程,它無法代替學生自身的學習活動。同時,在學生物理分組實驗中,常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學生多,儀器少,實驗中常出現「男同學搶著做,女同學怕動手;成績好的積極做,成績差的旁邊坐」的傾向;二是由於初中學生實驗能力差,學生對實驗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師忙於協助學生排除故障,師生完全處於被動狀態,以致無法達到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採用邊學邊實驗的形式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邊看書、邊實驗、邊思考、邊討論,以物學理,能較快地掌握物理知識,易糾正學生實驗中出現的不良傾向,有利於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 初中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物理規律都是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認真總結和思考得來的。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在教授學生物理知識過程中,如能正確的演示和指導學生實驗,不僅能激發學生求知慾望,促進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所以實驗教學能很好地實現「三維」目標。隨著中考的改革,物理實驗考查已作為一項必考內容,使物理實驗教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我們感到,不能打無准備之戰,在實驗前做好充分准備。 教師在做演示實驗時,必須把准確無誤的物理現象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每個學生看清楚,使學生確信定律、概念的客觀性。所以,教師必須是一個堅定的唯物論者,要具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在學生分組實驗中,要以得出的數據來驗證或推導出定律、公式,絕對不允許塗改實驗數據,使之與物理定律、公式相符;而應協助學生找出錯誤原因,重做實驗,直到得出正確的結論為止。只有這樣,才可使學生逐漸形成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教師將實驗教案從物理課時教案中分離出來,在實驗案中,教師應該將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等備寫出來。教師還應該在實驗案中備寫出「實驗探究目的、實驗探究猜想、實驗探究設計(其中分為實驗器材、實驗原理圖、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探究數據統計表設計、實驗論證、實驗結論等六大環節」。並且,不是寫在紙面上,而且都要親自預做實驗,做到心中有數,實現「探究」。 然後,教師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及時指導學生實驗時抓住「觀察、操作、記錄、分析、整理」。 觀察:所謂「觀察」,即通過眼、耳、鼻、皮膚等感官感知。如選擇測量工具時,我們一定要看清它的量程、最小刻度值、儀器是否完好無損等。實驗中,數據的讀取角度、現象的鑒別、線路的連接等,幾乎每一實驗的全過程,都離不開觀察。觀察是人類認識世界的窗口。經常注意要求學生一定要仔細觀察,防止走馬觀花,粗枝大葉。 操作:操作,它是學生實際動手參與實踐的具體過程。 每一種儀器,都有它的使用規則和要求,例如天平的平衡調節,電表的機械調零等,我們應嚴格地按照它的規則要求進行操作。特別是在做一些帶危險性的或損壞性的實驗時,應先通過教師的檢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損壞和意外。例如:在八年級電學中使用電流表測量電路電流的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斷開,電流表應與被測部分串聯,要保證電流必須從電流表的正極流入負極流出,被測電流不超過電流表的量程,(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可以採用點觸或試觸的方法),不能將電流表不經過用電器而直接接在電源的兩端。當然,我們可以事先將電路圖畫好,然後按電路圖連接,達到操作時降低難度的目的。這個過程中必須得到教師的檢查同意以後,方才可閉合開關進行實驗。否則一旦電流表的正負接線柱接反或電路中發生了短路現象,很容易燒壞電流表。 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的高低對他們今後的工作和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生活中,小到照明電路的安裝,各種物體質量的測量,大到交通運輸和生產勞動,都需要這方面的能力。所以,教學大綱把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作為素質教育重要的一個方面。物理實驗本身就是一個操作過程。學生分組實驗,每個人都有操作機會;在演示實驗中,可讓部分學生配合教師一起完成實驗,條件許可時,可將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課外小實驗更是學生操作的天地,如在學習量筒、彈簧秤、天平等知識後,可布置小實驗自製天平、量筒、橡皮測力計等,學生的積極性一定會很高,效果一定會更好。總之,應盡量多給學生親自動手動腦的機會,這對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記錄:即在實驗中,正確的讀取和記錄數據,它包括:讀取的姿勢(例:刻度尺數值的讀取時,眼睛應水平垂直或豎直垂直刻度);讀取的方法(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准確的記錄(數字與單位要准確)。在此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演示錯誤的讀取姿勢或方法,加深學生對錯誤和誤差的了解,加強學生對動手操作的掌握。同時,也應注重實驗的事實,而不能任意加大或減小實驗數據,有意迎合實驗的真實結果,應著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再次對於實驗數據的記錄,還應該讓學生自己製作實驗數據統計表,使學生很容易從數據中總結規律等。 分析:由於操作者不同,實驗器材的不同,操作方法的不同等因素的影響,對於記錄的數據,可能導致同一實驗結果的不同。我們應及時加以總結和分析。幫助學生分析哪些是錯誤導致的結果,哪些是誤差造成的原因,與學生共同探求對實驗器材和實驗方法的改進,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寬他們的思維。例:做動滑輪可以省一半力的實驗過程中,實驗的結果與理論的數值存在偏大的現象,我們應幫助學生指出,這並不是錯誤實驗的原因,而是由於摩擦力存在導致的結果,為了使實驗結果更趨於理想,我們應想辦法,減少摩擦(學生分組討論,老師加以歸納和總結)。 整理:實驗器材的適當選取,實驗過程的正確操作,實驗數據的准確讀取,記錄和分析,並不意味著實驗的完整結束。實驗後器材的歸類、整理是各類實驗的掃尾工作,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工作,它培養學生愛護儀器,培養學生有始有終的科學態度的重要環節。為了加強物理實驗教學,教師在平常實驗操作技能檢查中,還可以通過口試、筆試、操作等方式對學生進行考核。具體內容根據教學要求設定,時間可安排在單元結束、期中、期末考試前進行。促進學生自主探究,真正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口試:主要考查學生對實驗原理的理解、儀器的選擇及性能、實驗中應注意的事項以及誤差的產生和討論等。從口試中發現問題及時追問。從追問中既能發現學生的不足,又能及時糾正,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使學生對所學知識能正確理解及完整敘述。如在人教版八年級的實驗口試中可增加這樣一個問題:通過觀察電流表,表盤刻度有什麼特徵?使用中應如何選擇量程?使用不同的量程時刻度有何不同?如何調整零點?考試中要求學生畫出電路圖,說明各元件的作用並按要求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筆試:主要考查學生對實驗中涉及到的原理、規律及公式的推導和論證,還可以考查學生的創造能力。如考試中有這樣一個題目:根據學過的電學知識,選擇適當的器材,你能設計出幾種測定導體電阻的方法。畫出電路圖,指出直接測得的物理量,並用直接測得的物理量導出計算電阻的表達式。不管學生設計出幾種方案,只要是切實可行的。說明學生是動腦了,可見學生的創造潛能是很大的。 操作:主要考查學生是否會正確使用實驗儀器,是否會對實驗儀器進行調整,是否能按正確步驟進行實驗,能否在實驗中正確測出實驗數據等。如在實驗操作中,我們把實驗中所涉及的多種不同儀器放在一起,讓學生挑選出合適的儀器進行實驗。這樣的實驗操作不僅要求學生弄通實驗原理,還要知道所選器材的型號及性能,如對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等儀器的使用。 課本實驗及創設性情景實驗考查:這幾年中考試題中經常有課本上的小實驗出現,如人教版教科書中的:測量爬竿的平均功率,測自己的步行速度、伏安法測量小燈泡的電阻、電磁繼電器的使用、製作橡皮筋測力計、蠟燭蹺蹺板、分子力、樓梯電燈開關電路、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等實驗。要求學生對實驗原理、實驗設計、實驗數據統計表的設計等考查。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重視物理實驗教學。 學習最根本的途徑是學習者自己的活動,把這一原則應用於教學過程,就應該放手讓學生動手、動腦探索萬物,通過活動及其協調,逐步形成、發展和豐富自己的認知結構。物理實驗教學作為一種基本活動形式,應當努力通過動手做的實踐活動,突出實驗教學的實踐性。1. 要開拓實驗的范圍。演示實驗在物理實驗中佔有「絕對多數」的比例。我們有必要想方設法將嘗試實驗擴展到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可以把演示實驗通過改進、改組和改造等方法適合於學生自己去實驗。2. 增加實驗時間。將主要在課上實驗的時間向課外延伸。由於課外活動的時間比較充裕,形式上可靈活多樣,並照顧到學生的興趣、愛好等特點,有針對性地通過實驗操作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穩定推進,教師在學生實驗中應該大膽嘗試,通過實驗真正做到:「學生力所能及,教師避之;學生力所難及,教師助之;學生力所不及,教師為之」的新課程理念。所以,加強物理實驗教學,是提高物理質量的十分有效的途徑,對提高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很有幫助,能為學習高中乃至大學物理知識打下堅實基礎。因此,初中物理教學中,應大力推廣加強和優化物理實驗教學,從而進一步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貳』 如何開展初中物理科學探究活動實踐

概念抽象、實踐性強是物理學科固有的特點,傳統「封閉式」的課堂教學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無法讓學生清晰、直觀地理解物理中抽象的概念和公式,教學效果不明顯。物理興趣小組活動可以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實踐性強的內容開拓學生知識,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具有不可忽視的輔助作用。教師應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新的教學理念,積極開展興趣小組活動,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那麼,我們該如何開展初中物理興趣小組活動呢?
一、細心做好興趣小組活動計劃
做好活動計劃的擬訂有利於活動有條不紊的進行,它是開展活動的首要環節。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能力水平,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體現學生主體性,又可以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活動計劃。例如:開展「物理課外閱讀」活動時,第一步要確定參加活動的人數:讓想參加的學生到物理辦公室報名,以確定活動的人數和對象;第二步要確定活動時間和地點:根據學校安排和學生的課余時間,把活動安排在周六,地點定為教學南樓一樓階梯教室;第三步要准備教具: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准備《生活中的物理》一書,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第四步要開展活動:組織學生閱讀《生活中的物理》一書,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課外書來觀察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學生通過閱讀,把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掌握下雪之後周圍環境為什麼會很寂靜?男生吹口哨通過什麼來發聲的等,感受到物理無處不在,明白學習物理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第五步要檢驗這次活動的效果: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所讀課外書,寫出讀後感,在學生的心得體會中檢驗活動開展達到的效果。做好活動計劃的擬訂,在活動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綜合能力,達到開展活動的預期效果。
二、精心選擇興趣小組活動內容
活動內容是否符合學生心理、是否有意義是影響活動效果的直接因素。選擇枯燥 、乏味的活動內容,學生沒有參與的慾望,選擇難度系數大的活動內容,學生無法實施,也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結合學生的能力水平,選擇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能動性,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活動內容。例如:教師可以開展「物理課外閱讀」活動,選擇符合學生學習情況的課外書或雜志,如:《生活中的物理》、《物理小魔術》、《數理天地》等,通過閱讀課外讀物,讓學生感受物理知識來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以開展「物理講座」活動,在講座中,可以介紹我國古代的物理成就,如:東漢張衡的候風地動儀、三國馬鈞的記里鼓和指南車等,通過這些物理成就讓學生明白學習物理的重要性;教師也可以開展「物理實驗」活動,讓學生做些趣味橫生而又力所能及的物理小實驗,如:做鉛筆芯變阻器的實驗、製作魔術盒和望遠鏡的實驗等,增加學生動手實踐的技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還可以開展「創新物理」活動,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製作模型,如:自製氣壓計、自製獨弦琴等,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做好活動的選擇,在有意義、有價值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物理綜合素養。
三、耐心做好興趣小組活動的過程指導
活動的指導工作是影響整個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做好活動的指導,有利於促進學生更好地參與活動,提高學習能力。在活動指導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引導、啟發、輔助學生開展活動,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提高活動效果。例如:開展「不同物質吸熱本領不同的實驗」活動時,教師可以問學生幾個問題:「不同物質在相同的溫度下,吸熱本領相同嗎?」、「物質吸熱的本領與什麼因素有關?」等,學生通過查閱圖書館、上網查詢等方式搜集資料,得出「相同溫度下,不同物質吸熱本領各不相同」、「物質吸熱的本領與其自身比熱容有關」的答案。然後教師可以問學生「沙子和水,誰的吸熱本領高」,讓學生做實驗論證自己的觀點,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分析,合作探究,通過把沙子和水加熱到相同的溫度,按照時間的長短記錄沙子和水的溫度,把每個時間段兩者的溫度進行比較等得出沙子吸熱快,但水吸熱多的結論。最後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一份實驗報告,對學生的實驗報告提出一些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完善學生的結論和觀點。做好活動的具體實施,在活動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四、虛心做好興趣小組活動的總結與反思
活動的總結與反思是組織開展活動的最後一環,也是整個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總結活動的成功之處,積累開展活動的相關經驗,為下一次活動打好基礎,反思活動的每個環節,歸納不足之處,分析原因,找到解決的辦法,完善下一次活動,促使活動達到預期效果。例如:開展「創新物理——自製調光燈」的活動,可以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打下堅實基礎等,這是開展本次活動的成功之處。同時,教師還應該積極反思活動的整個環節:活動內容是不是符合學生的具體學情,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沒有促進作用;活動計劃的安排是否合理,學生能不能接受;活動的指導環節有沒有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能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等。然後分析這些不足之處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下次活動中避免犯同一個錯誤。做好每一次活動的總結與反思,在每一次的活動中慢慢轉變自己傳統的教學模式,逐步找到完善興趣小組活動的途徑,提高活動效果。
總之,興趣小組活動可以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是課堂教學重要的輔助手段。傳統「封閉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已不再適合新課改理念的要求,積極開展興趣小組活動輔助課堂教學勢在必行。為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習效果,教師應以新的教學理念,擬訂好活動計劃、選擇好活動內容、指導好活動具體實施並對活動各個環節進行總結與反思,積極開展初中物理興趣小組活動,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叄』 如何積極組織開展物理課外活動

(1)科技小製作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我們積極組織學生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開展科技製作活動,如自製電鈴。自製平行光源。製作針孔照相機。製作潛望鏡。自製量筒。樓梯電燈開關電路等.

(2)指導學生閱讀科普讀物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教師要指導學生閱讀有關的科普讀物,使學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識和科技發展的新動向,增加學生的科技知識,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的科技閱讀能力。

(3)舉辦科普知識講座。科技知識與社會發展、生產、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在舉辦科技講座時,要認真選擇材料,或根據有關資料撰寫講稿,根據平時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動課分班級或集中學習,可以收集軍事科學、航天技術、通信技術、空間技術、科學家的事例與貢獻等材料,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和科學素質教育。

『肆』 初中物理社團策劃

物理以興趣為主,社團活動可以安排一些興趣實驗或實踐實驗 ,實踐實驗要求比較高。個人建議以興趣活動為主,比如火箭製作啊 之類的

『伍』 初中物理社會實踐報告

關於放煙花爆竹危害的實踐報告
我是一名初二的學生,2009年1月30日~2月4日,我和同學們一起,我們進行了我初中生活的第二次實踐活動,現將此次實踐活動的情況報告於下。
環保是現代生活中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從基礎做起,大家都知道,過年放鞭炮煙花是我們的傳統. 但是這傳統卻給我們留下難以消除的非常嚴重的污染隱患,現在我就針對飯鞭炮之一問題,說一下它的危害。
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志、喜慶心情的流露。春節的爆竹聲也烘托出過年的喜慶氣氛。就像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人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以及浙江溫州等地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其生產的爆竹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
燃放爆竹已成為具有民族特色的娛樂活動。人們除了辭舊迎新在春節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諸如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及婚嫁、建房、開業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
經過我多方面的調查,燃放煙花爆竹對環境的污染是多方面。
首先是大氣污染。煙花爆竹的化學成分大體分為四類。第一類是氧化劑, 第二類是可燃物質,第三類是火焰著色物,第四類是其他特效葯物,為了增強聲響效果,有的配方中還增大氯酸鉀的用量。在引發後的高溫、高壓條件下,爆竹中的物質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放出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和各種金屬、非金屬氧化物,並產生大量的煙塵顆粒。二氧化硫進入大氣層後,氧化為硫酸(H2SO4),在雲中形成酸雨(酸雨被稱為「空中死神」),能強烈腐蝕建築物和工業設備;酸雨可導致樹木、森林死亡,湖泊中魚蝦絕跡,土壤營養遭到破壞,使作物減產或死亡。而二氧化氮會刺激人的眼、鼻、喉和肺;另外還形成城市煙 霧,影響可見度;並且會形成硝酸小液滴,也產生酸雨。
其次是雜訊污染。燃放鞭炮時不僅會造成空氣污染,而且會產生噪音污染。中國和德國的幾位科學家曾做過一項調查,在對1150個病例的分析中,得出了「即使是近距離接觸燃放鞭炮一次,就有可能造成終生聽覺損害」的結論。可見,燃放鞭炮所發出的噪音會對我們的生理造成很大的影響。其實,噪音不僅會損害我們的聽力,還會損害人的心血管系統;它不但影響人的神經系統,使人急躁、易怒,還會影響睡眠、造成疲勞等。
最後是固體廢棄物污染。燃放煙花爆竹後,會產生大量的鞭炮碎屑。據調查的數據統計,2009年春節期間,我市環衛工人清掃作業量比平時多了3倍,平均每天拉出60多車鞭炮碎屑,重約30噸,僅大年初一就拉出鞭炮碎屑將近90車。而且,許多居民小區的清潔工人為了減少工作量,將鞭炮碎屑點燃後運出,這樣做雖然減少了固體廢棄物的產生量,但又對大氣造成了二次污染,得不償失。
還有不少人因為煙花爆竹將眼睛炸瞎,將耳朵震聾了。那安全燃放煙花爆竹的原則是什麼? (一)不得向人群、車輛、建築物拋擲點燃的煙花爆竹;(二)不得在建築物內、屋頂、陽台燃放或者向外拋擲煙花爆竹;(三)不得妨礙行人、車輛安全通行; (四)不得採用其他危害國家、集體和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方式燃放煙花爆竹;(五)不得存放超過一箱或者重量超過30公斤的煙花爆竹。(六)十四周歲以下未成年人燃放煙花爆竹的,應當由監護人或者其他成年人陪同看護。
為了地球的美好明天,於此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1、煙花爆竹應該少放,不到必要情況盡量別放。
2、實行垃圾分類袋裝化。這樣不僅能減少環衛工人的工作量,還能更好地起到廢物利用,減少污染,節約資源。
3、買菜時,少用塑料袋,盡量用竹籃子。
4、用筆盡量用可換芯的,減少圓珠筆外殼的浪費與垃圾量。
5、外出吃飯盡量不用一次性飯盒,少用一次性筷子。
為了地球的明天,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努力,要好好地保護環境。

歡迎各位老師指導批評!

『陸』 初中物理課外活動

冰塊在加熱的時候,能看到有水蒸氣冒出來,因為鍋的溫度高,水受熱汽化。隨著加熱的進行,冰融化的水越來越多,最後能看到冰塊浮在水上,最後冰塊完全融化,再繼續加熱,水的溫度升高,會看見有氣泡從鍋底冒起來,再繼續加熱,水會沸騰,整個過程都會看見有水蒸氣冒出的。沸騰後還繼續加熱,小鍋里的水會越來越少,直至完全蒸發。

『柒』 初中物理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探索

一、以資料研究性課題為主的活動
資料研究性課題是以信息收集為主的活動。通過查閱圖書資料、在計算機網路上查找信息資料、參觀博物館、調查、采訪等方式獲取信息,然後整理加工。把這些資料整理改寫成論文、調查報告等,用學生們能聽懂的語言班級內進行交流。還可以規定小課題,這類課題是與物理課教學相關的,教師指定題目,學生利用收集信息自主學習。內容一般涉及本地區的歷史和文化遺產、現實的社會生活和生產方式,例如調查當地使用的能源,如水能、風能、太陽能、燃料的化學能或核能,及其對當地經濟和環境的影響。如訪問農機或汽車維修人員,了解內燃機中燃料釋放熱量的去向,討論提高效率的可能途徑。學生整理心得體會和收獲,將這些資料收集裝訂起來,大家傳看或者用課堂時間進行交流。既有利於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增強學生的責任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社會實踐能力。
二、以實驗探究為主的活動
這類活動可以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主動探求知識。我們從學科和生活中選擇或設計具有實踐性的研究課題,讓學生主動探究、發現、獲取知識,解決問題,在實踐中學會學習。以實驗探究為主的實踐活動,選擇課題范圍要小一些,研究和實驗的操作性要強一些。課題來源,可以是《物理課程標准》內容標准中的活動建議,也可以由教師設計一些課題或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課題。
三、以設計和動手製作為主的活動
設計學習包括設計一種產品、一項服務、一個系統,並創造出實施的辦法,如設計學校草坪、設計學校垃圾處理箱的分布和布局;改進某一系統,如排除「家庭電路」系統漏電問題;計劃和組織一項物理量的測量活動,並對活動所需要的各方面因素進行整體的規劃和設計,如設計「如何測量人體最大輸出功率」;或設計一個采訪活動,著重於解決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它更強調操作性和針對性,更注重使學生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技能。設計製作活動要求學生動手操作,形成一定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積極開展有效的科普活動
在新世紀,中國提出了「科學發展觀」與建設「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這些都包涵著深邃的科學原理和知識。在建設創新性國家的實踐中,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是根本之舉,全社會一定要形成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學習技術的風氣,當務之急是要用科學的觀念和知識來武裝人們的頭腦,在全社會大力進行科普活動。我們要把科普工作當做一項社會系統工程來抓,使其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五、把網路信息技術與物理活動實施過程有效整合
因為信息技術領域是物理實踐活動課程的重要探究內容,在物理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過程中要積極運用網路技術等信息技術手段,以拓展「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水平,通過建立相關網站,為學生進行跨學科、跨地區的合作探究指導提供可能。任何信息技術手段的設計與運用,都應基於新的、符合「實踐活動」課程要求的理念而進行,要為學生創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情境和問題情境,防止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電化灌輸」。物理活動課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為每一個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提供了空間,幫助學生體驗生活並學以致用,推進學生對自我、社會和自然之間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與體驗,加速了實現學生、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作為初中物理教師,我們有責任有義務開展好物理活動課。

『捌』 怎樣組織初中學生做好物理學生實驗

怎樣組織初中學生做好物理學生實驗

一、應當因材施教、循循善誘,不斷培養學生的質疑提問能力
在課程改革的今天,作為物理老師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實驗操作上,都要不斷努力培養學生敢於向老師提問的能力。
首先,由於科學探究的要素之一就是提出問題,不斷將問題作為探究的出發點。因此,在探究活動開始時,要不斷努力創設物理問題情境,想方設法引導學生盡可能多地去發現新的物理情景與已有知識的沖突所在,從而提出一系列問題來,以激起廣大學生的探究興趣。
其次,現實生活中處處充滿著物理知識。因為在物理教學中要根據學生已學過的物理知識和生活經驗,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並還要注意及時表揚。
二、爭取做好學生的實驗組織者,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實踐是探究式學習的靈魂,我們應針對學生而言的「實踐能力」著重強調學生的實驗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這正是我們培養學生總體素質的首要目標之一。
首先,實驗教學中,我們應採用多種形式的實驗探究以不斷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為此,我們可以進行演示實驗讓師生共同探究,比如,實驗課上,碘的升華和凝華,可以採取對學生分組來完成探究。
其次,應不斷加強學生的實踐探究活動。且還要不斷利用身邊的物品開發、設計出各種物理實驗,以更豐富課內和課外的探究活動。
三、要時刻培養學生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團結合作的探究精神
初中物理新教材中安排了三十多個學生探究實驗,但大部分都不以個人為單位進行,而著重讓學生分組進行。
首先,在實驗課探究中,應不斷抓住良機指導每個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如記錄實驗數據,自覺養成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律的科學態度。比如:在「觀察水的沸騰」這一實驗中,要及時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水沸騰前和沸騰後的水中氣泡的現象,並將數據畫成圖表出來,再設法引導學生實事求是實驗的精神。
其次,要不斷重視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盡量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對各種想法、觀點進行充分的交流和討論。這樣對於多數探究活動課來說,探究的過程比探究的結果更顯得尤為重要。為此,在探究活動中,就不能為了趕進度而在學生還沒進行足夠的思考時草率地下結論。
四、要不斷將物理知識運用於實際生活和自然現象的問題中,以著重培養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中學物理教學一直以來都重視物理知識在自然現象、科學技術和生活實踐中的運用,以此來體現其科學價值,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首先,要盡量讓學生搞一些家庭小製作,比如微型照相機、簡易指南針等等。同時還要多布置一些探究性的問題:如掛衣鉤是如何貼在牆上的?這樣便可以拉進物理與生活的距離,且多讓學生深切感受到科學的真實性,感受到科學與社會、與日常生活的關系,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和學習興趣。
其次,要不斷重視物理知識的實際運用。比如,在學完簡單機械運動這一知識點後,應多組織學生親自通過對自行車進行實物觀察,盡量讓學生說出自行車究竟運用了哪些簡單的機械?只有如此,才至於讓學生感到物理就在我們身邊。這既激發了學生對物理課的學習興趣,又能鞏固了他們所學的知識,逐步培養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綜合能力。

『玖』 求初中物理實驗教案

這個站有很多,還是免費的,但這里發不了地址,自己去找找吧!
站名:好多課件站

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意識一、主題與背景:

中學物理課程標准在自然科學學習領域中明確提出教學應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及創新能力為目標,以科學探究為主線,通過「探究認識自然現象——形成科學概念和規律——運用科學概念和規律」的學習過程。科學探究的過程應注重提出問題、設計方案、搜集證據、分析證據、形成結論等環節。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探究意識,讓學生在積極參與和親身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學習科學知識,真正理解科學知識。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測小燈泡功率實驗》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和重要知識點,課堂教學中如何探尋一種適合學生實際的認知水平的教學手段及方法。本課例所探討的是如何通過「測小燈泡功率的實驗」教學中碰到的一系列問題,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實驗探究,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我校正在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旨在以教師個人的教學實踐、自我反思、教師之間的互助合作,專業研究人員的及時參與。以「三實踐二反思」的形式,促進教師個人教學理念的轉變及教學行為的改進,改進教學過程,在實踐與反思中,不斷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及實效性,提高教學質量,下述課例的實踐與分析,使我對課堂教學中如何開展指導學生有效地開展科學探究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二、實踐過程:

第一次實踐: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有體驗和認識

第二次實踐: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提高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次實踐: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探究意識增強

第一次實踐: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有體驗和認識

教學設想:

在平時教學中,測小燈泡功率的實驗學生都做過,測出小燈泡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小燈泡的電流,根據電功率的數學關系式: ,就能得到小燈泡的功率。教學中教師提出三個探究問題。學生根據教師的提問,通過小組討論,設計出測定小燈泡功率的實驗方案是否可行,讓學生在計算機模擬電學實驗中進行連接。演示操作過程,特別是平時滑動變阻器的連接是學生的弱項,此時,在模擬電學實驗中,可以很直觀地解決連接以及動態變化情況。另外,對電流表和電壓表的「+」、「-」接線柱的連接,量程的選擇都可以有正確的操作過程。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採集有用數據,並通過計算,測出了小燈泡的功率。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實驗操作得到了有效的訓練,但在實際教學中也碰到許多問題。例如,學生如何進行數據處理,電功率與這些數據之間的聯系是什麼等等有待解決。

教學反思:

第一次實踐後,教研組開展了教研活動,在區教研員指導下進行反思,認為三個問題同時進行設計、連接、採集數據、經過運算解決探究內容容量大,坡度不夠,探究不深,學生的印象不深。另外,學生主動參與實驗的操作時間不足,在實踐操作中反映的問題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

第二次實踐:學生在探究活動過程中提高了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想:

對第一次實踐課所反映出的問題,在實踐反思的基礎上,重新設計了新的教學方案,新方案針對學生實驗的不足,調整了教學策略,增加了學生對實驗探究的討論,包括實驗方案的設計、數據的採集、學生面對方案的可操作性的互助討論和質疑,尤其是增加了知識的遷移內容,強調了各種設計方案中數學關系式的引入及處理,讓學生通過深入討論、評價,切實提高在探究過程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提問一:某一小燈泡標有「 , 」 字樣、電源電壓為6V、電鍵、電流表、標有「50Ω,1.5A」字樣的滑動變阻器,現一電壓表15V一檔被壞(0—3V一檔可用),怎樣用實驗的方法來測定小燈泡功率。

〔教學片段1〕

師:在小燈泡額定電壓為3.8伏中,電壓表15伏一檔被損壞,怎樣測定小燈泡功率。

生:把電壓表並聯在滑動變阻器兩端。

師:方法很好,一開始就把電壓表並聯在滑動變阻器兩端點行嗎?

生:不行。

師:為什麼?

生:電路連接正確後,閉合電鍵時,滑動變阻應放在最大,此時,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超過3V,不能直接並聯在滑動變阻器兩端。

師:怎麼辦?

(思考討論後)

生:能否把電壓表先接在小燈泡兩端,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小燈泡兩端電壓為3V,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也為3V。這時,可以移動電壓表,把電壓表並聯在滑動變阻器兩端,調節滑片,使電壓為2.2V時,小燈泡兩端電壓為3.8V,觀察電流表的示數為0.3A,就能測定小燈泡的功率。

……

提問二:某一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 、電源電壓為6V、電鍵、電壓表、標有「50Ω,1.5A」字樣的滑動變阻器、但手中沒有電流表,怎樣用實驗的方法來測定小燈泡功率。

〔教學片斷2〕

師: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使小燈泡兩端電壓為3.8伏,此時,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為2.2伏,怎樣知道接有電路中電阻絲的電阻大小。

生:能否測出電阻絲的長度?

師:為什麼要測出電阻絲長度,才能知道阻值大小? 共3頁,當前第1頁123 #p#

生:因為滑動變阻器電阻絲總電阻為50歐,總長度為定值,只要測出接入電路中電阻絲的長度,用比例的辦法,就能得到接入電路中電阻絲的阻值。

師:你的理論依據是什麼?

生:由電阻定律可知: 。在 (材料性質)、S(橫截面積)一定時,R與L(長度)成正比。

師:能否寫出關系式?

生:可以。

師:用什麼工具進行測量?

生:(思考後)用刻度尺。

……

學生在不斷探究思考後,想出了解決辦法。通過解決測量接在電路中的電阻絲長度從而求出接在電路中的電阻。

提問三:某一小燈泡的額定電流為 ,電源電壓為6V、標有「50Ω,1.5A」字樣的滑動變阻器、二個電鍵、電流表、但手中沒有電壓表,怎樣用實驗的方法來測定小燈泡功率。

〔教學片斷3〕

師:怎樣用電流表測通過滑動變阻器的電流?

生:是否能讓電路發生局部短路。

師:怎樣發生局部短路?

生:把電鍵並聯接在小燈泡兩端,第一次讓電流表示數到達小燈泡0.3A時,閉合並聯的電鍵,使小燈泡發生短路,測出電路中的電流。

師:接下來怎麼得到小燈泡兩端的電壓?

生:用電源電壓除以電路局部短路時的電流,得到滑動變阻器接在電路中的電阻,乘以電流0.3A就是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電源電壓減去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就是小燈泡兩端電壓。

師:還有其他方法得到滑動變阻器接在電路中的電阻?

生:能否還可以用刻度尺來測量?

師:可以,二種方法你們都可以試一試。

……

教學反思:

第二次實踐,重點放在學生討論和進一步提高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上,並在解決問題的方法上尋找理論依據,讓學生懂得要解決問題必須有理論基礎。可用最簡單的工具(刻度尺)解決較難的電學問題。實際教學中發現學生會採集數據並能用數學表達式進行運算,但不會用表格的形式進行整理。表格是實驗數據處理所常用的一種方法,教師的教學應該讓學生學會這樣一種科學的歸納方法。

第三次實踐: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探究意識得到了增強

教學設想:

在前兩次實踐基礎上,我和組內教師就第二次實踐課中存在的不足,又展開了分析及反思。大家提出,是否能就上過的問題再設置一些問題,設置些學生認知上的障礙,擴大些積極思考的范圍,是否讓學生在不知道電源電壓的情況下來設計實驗的方案,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在活動中不斷增強探究意識,初步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增加了思考題:某同學手上有一小燈泡標有「0.3A」字樣清晰可見,滑動變阻器上標有「50Ω、1.5A」,電壓表一檔 壞了,知道電源電壓為6V左右,經思考後,想出一個方法測定小燈泡的功率。此題在實驗操作時有許多探究的地方,可以讓學生在課余時,先討論,設計出方案再在課內大家交流,共同參與實驗,解決問題。

學生經過討論,最後得到一個較為理想的方案。把電壓表接在小燈泡兩端,閉合電鍵,滑動變阻器處在最大值,記錄此時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把電流表的示數乘以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得到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加上小燈泡兩端的電壓,就能知道電源電壓的正確值,隨後可以用解決問題(2)中的方法,也可以用解決問題(3)中的方法,測定出小燈泡的功率。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學生通過教師給出的表格或問題設計表格,通過數據的記錄、整理,學生能從表格中看出這些數據之間的關系,並能從表格中歸納出應有的結論,也學會了正確的語言表述。

三、總結反思:

第三次實踐課是全區公開課。學生通過計算機模擬電學實驗,進行分析討論,觀察現象,解決實驗中存在的問題,思考實驗方法中沒有想到的問題,通過學生實際的操作及教師的演示,大大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並主動參與教學過程。聽課的教師對這種邊討論邊實驗的教學方法,影響深刻,都認為值得借鑒。

通過三次實踐和二次反思,我認識到學生能否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設置的探究性問題(或稱為問題情景)、探究活動能否積極有效展開,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下面這些要素:

1、選擇探究內容,要切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和能力基礎。問題的提出要有思維的層次感及一定的認知坡度。

2、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的整合,多渠道、多方位讓學生進行探究,增強學生思維的深度。

3、教師在學生的探究活動中,要及時地解疑導撥,互動合作探究。

教師必須在這些方面下功夫,利用生活中的現象,激起學生主動探究的慾望,並不斷地遞進探究內容的層次,設置學生思維的坡度,通過質疑、討論、交流等形式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此基礎上,多給學生一定時間進行實踐操作,學生在具體操作中,還會發現各種儀器本身所存在的局限性,並不斷地反思,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嘗試、發現、創新」地過程中來。 共3頁,當前第2頁123 #p#

通過「三實踐二反思」的教研活動,深深體會到專業研究人員引領所起的作用和教研組全體教師合作互助的教研活動的重要性,給我的教學帶來新的理念、新的教學方法。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改革的主陣地,在教學實踐和反思中,只有不斷地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改進我們的教學方法,完善我們的教學策略,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學的質量,使學生「樂學、會學」,在不斷地探究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

閱讀全文

與中學生物理課外實踐活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