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產過程中如何防止微生物污染

生產過程中如何防止微生物污染

發布時間:2022-07-26 11:28:33

1. 如何對無菌制劑生產車間微生物污染進行控制

015版葯典微生物學擬收載情況
檢查法
①無菌檢查法
②非無菌葯品微生物計數法
③非無菌葯品控制菌檢查法
④抑菌劑效力檢查法
⑤滅菌法
⑥生物指示劑抗性檢查法
⑦中葯飲片的微生物限度檢查法
標准
非無菌葯品微生物限度標准
指導原則
非無菌葯品微生物。

2. 在植物組織培養中,微生物污染的途徑主要有哪些

防止污染的主要措施是:

(1 )改善環境條件。接種室與培養室要定期做好消毒與凈化,接種前工作台或接種箱要開紫外燈30min以上。培養室的相對濕度應控制在70%左右,相對濕度太高時可以用抽濕機抽濕。

(2)接種人員的培訓很關鍵,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對接種中所需的工具,必須經嚴格滅菌後才能使用。在超凈工作台的操作區內,不要放入過多的待用材料,避免氣流被擋住。還要定期檢查超凈工作台的工作質量[8]。
(3 )嚴查接種材料。淘汰被真菌與細菌污染的接種材料。

(4)經常檢查消毒鍋的滅菌質量,若發現問題要立即檢修。消毒鍋的壓力表降到零後不能馬上出鍋,因冷熱空氣作用產生的負壓效應,使外界環境的冷空氣倒吸入已滅菌的培養瓶內引起真菌污染,為避免該現象的發生,消毒後培養瓶應待鍋內稍冷卻後才出鍋[9]。

(5)檢查培養容器是否存在問題。培養容器封口多用塑料蓋、膠塞、棉塞、薄膜等,塑料蓋用久了易老化,密封性差,也會造成污染。林盛等配製了一種「4號消毒液」對培養瓶瓶口進行消毒處理,可以把培養基污染率控制在0.3%以下[10]。
3 繼代培養中污染的防治
初始階段所獲得的無菌材料理論上是無菌的,但在後期或繼代培養中也會出現污染,這除了操作不慎帶菌外,繼代材料在培養室也可能被蟎傳播的真菌污染。這類污染可從兩方面防止:(1)擴大繁殖時應有合理的程序。在獲得了最初的無菌培養物之後應將其中一部分作為「原種」保存起來,分批繁殖和復檢後再提供給大規模生產。(2)可通過在培養基中加入抗菌劑來防止[3]。許婉芳等將多菌靈用於金線蓮組織培養的抑菌促生長,效果明顯優於甲霜靈、甲基托布津及混合物,在含有多菌靈的培養基中生長的金線蓮,不受微生物污染,滅菌率達100%,無白化苗,苗健壯[11]。

對植物中的內生細菌,由於它潛伏得較深,表面消毒方法無法將其消除,有時在外植體的初期培養中,包括前幾代的繼代培養,往往在培養基上不易被肉眼察覺,隨著繼代次數增加,菌量逐漸累積發展,才在培養基上顯現出來[12]。黃小榮等則認為植物組培中細菌污染的原因是休眠細菌芽孢萌發的結果[13]。可以通過在培養基中添加抗菌素、莖尖培養、降低PH值等措施防止和減少細菌等內生菌污染。

王亦菲等在彩色海芋快速繁殖至4~5代時,添加200mg/L的青黴素GK,能有效抑制內生菌的生長,且不影響繁殖系數[14]。翟建中等在長春蔓的組織培養中,對了抑制內生細菌 Xanthomonas sp.,使用鏈黴素的作用大於慶大黴素和頭孢唑林鈉,培養基中同時使用二種抗菌素,有利於防治細菌的抗葯性,能較長時期地控制細菌污染的發展,但鏈黴素劑量增高,會對植物產生毒性[15]。

在培養基中添加抗菌劑,選擇合適的濃度非常關鍵,濃度低了效果差而濃度高又容易對植物產生毒害,影響增殖或使培養的材料變黑,出現死苗、白化苗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抗生素結合使用可以防治細菌的抗葯性。抗生素和多菌靈等一般不耐高溫,需要採用過濾滅菌,在生產中添加起來很不方便,而苯甲酸鈉、山梨酸鉀、丙酸鈉等常用作食品中的防腐劑,能耐高溫高壓,在組培生產中使用比較方便。

植物材料中的內生菌也可採用反復莖尖培養的方法來脫除。因為致病菌在植物體內的分布是不均勻的,通過維管束傳播,莖尖分生組織是不帶菌的,通過反復的莖尖培養既可脫除內生菌又可脫病毒。

除了歐文氏菌屬外,大多數細菌在介質PH小於4.5時不能生長。在紫苑屬、鳶尾屬、薔薇屬植物組織培養中,將培養基的PH值由5.8調至3.9~4.3,可防止大量的細菌污染[7]。胡慶等用低PH值(3.10)水培並改善容器通氣條件,能使嚴重細菌污染的綠巨人團塊正常增殖,對單株的生長無害,可生根的苗的比例比常規固培要高,基本解決了遭嚴重細菌污染後仍能帶菌生產的問題[16]。

對已污染的培養物,有時因植物材料難得或重新發生要花費很多時間,也可切取較大的植株重新消毒接種。李春燕等用400或600萬單位/L的青黴素無菌水溶液分別浸泡銀白楊組培細菌污染苗60min或40min,可有效防治組培中的細菌污染。經處理過的苗繼代培養時,不再重復出現細菌污染現象,且苗分化能力強,生根培養時,根系發達,移栽成活率高[17]。李穎等的實驗研究證明,如果繼代培養中只有真菌污染,採用3%的多菌靈無菌液浸泡0.5h以上即可,用無菌水沖洗後接種或不用無菌水沖洗直接接種都可消除真菌污染。如果在細菌污染和細菌、真菌同時污染的情況下,可採用 HgCl2消毒法,把污染的培養苗切割成較長的莖段作外植體,用自來水沖洗0.5h,再在超凈工作台上用乙醇和HgCl2進行短時間的處理即可再度建立無菌苗培養體系[18]。

4 減少培養基中的有機成分
培養基中有機物的存在是污染產生的重要原因,去除有機物也是減少污染的一條途徑。宋鋒惠等在阿月渾子的組織培養中,除去培養基中的VB1、VB6、煙酸等(保留肌醇)有機成分,經 2~3代培養後,能抑制細菌生長,對叢生芽生長增殖沒有影響。原因是這些都是某些細菌生長的必需物質,除去這些有機物後,細菌無法生長發育,逐漸死亡減少[19]。由日本的古在豐樹教授首創的植物無糖組培快繁技術則完全除去了培養基中的有機成分,輸入可控制量的CO2氣體作為碳源,並通過控制環境因子,促進植株光合作用速率,使之由異養型轉變為自養型,因而植株長勢良好,污染率明顯降低[20]。由於去除了糖,組培苗由玻璃瓶內培養改為箱式大容器培養,也可以整個培養室作為培養容器,甚至不需要嚴格的無菌操作,也極少污染,這項技術至少在許多植物組培苗的促根階段應用是十分成功的。
美國進口普衛欣天 貓有效防霧霾出門做好防護
口罩的阻塵效率的高低是以其對微細粉塵,尤其對 2.5微 米以下的呼吸性粉塵的阻隔效率為標准。因為這一粒徑的粉塵能直接入肺泡,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影響最大。紗布口罩,其阻塵原理是機械式過濾,就是當粉塵沖撞到紗布時,經過—層層的阻隔,將一些大顆粒粉塵阻隔在沙布中。對於一些微細粉塵,尤其是小於2.5微米的粉塵,就會從紗布的網眼中穿過去,進入呼吸系統。防塵口罩,其濾料活性炭纖維氈墊或無紡布組成,那些小 於 2.5微米的呼吸性粉塵在穿過此種濾料的過程中。

3. 肉製品加工企業怎麼控制微生物污染

肉製品的微生物怎麼預防
一,保持食物的新鮮程度
細菌的繁殖生長,離不開它適合的培養基質,一般情況下,在比較新鮮的食品上面,細菌的菌落個數是很低的,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就會有菌落密度增加的可能,所以說,保持食物的新鮮度,就可以預防細菌的污染。
二,保持保存環境的溫度處於細菌不適合的狀態
細菌的生長繁殖,首要條件是有合適的培養基質,這個就是我們的食品了,再次是適合細菌生長繁殖的溫度環境,當溫度在30度到40度左右的時候,是細菌生長繁殖的最佳溫度,而採取降低它的生長繁殖溫度,就可以獲得抑制細菌生長繁殖的能力和延緩生長速度。
根據這個原理,我們的冷藏櫃,冰箱就是起到了這個作用。
在溫度被控制到4攝氏度的環境條件下,絕大部分的細菌都會受到強烈的抑制,細菌的芽孢則失去萌發的條件,而已經萌發的細菌,也會受到溫度控制的限制而處於接近休眠狀態。所以,食品才能夠得到保存和保鮮的效果。
三,如果條件允許,把食物的ph值調到酸性或鹼性,就可以獲得不利於細菌生長繁殖的條件,使細菌失去培養基質。
具體的方法是,利用面鹼加入到粥中,使ph值達到8以上,則不利於細菌的生長繁殖了,細菌的生長繁殖的適宜ph為4.5到6.6左右,當高於此值或低於此值,細菌的生長繁殖則會明顯受到抑制。或者加入酸醋,是食品呈現酸性,也不會使細菌獲得適合的繁殖基質而達到保存食物的目的。
四,把食物添加鹽類,使細菌的細胞滲透壓遭到破壞,達到保鮮的目的,這個原理,就是我們使用腌制的方法來控制細菌等的生長繁殖,獲得純正的腌制食品。所以,添加鹽類,是可以有效的防止細菌等污染食品的。把食物中的含鹽量控制在波美18度左右,就會達到此目的了。

4. 食品生產過程中對於微生物引起的危害可採取哪些控制措施

首先要找出可能造成微生物危害的關鍵點,再對症下葯。
一般食品工廠可能造成微生物危害的關鍵點有:原料采購與保存方式;生產過程中的環境衛生狀況;生產設備清洗消毒狀況;食品包裝及儲存狀況。
相應的措施包括:嚴格按照食品生產要求采購合格原料。原料在進廠後按照保存條件要求進行保存,以免原料受到微生物污染。生產前和生產結束後,對生產車間內部環境進行清潔和滅菌消毒,在生產進行時保持良好的衛生條件。生產設備在生產結束後,要進行嚴格的內外清洗消毒,保證設備和容器內部沒有微生物污染。食品在包裝前要對產品和包裝物進入滅菌處理,確保包裝食品清潔無菌或符合產品標准中的微生物指標要求。產品入庫後要嚴格按照產品的儲存要求進行保存,如溫度、濕度、光照條件等。
差不多就是這樣。

5. 如何對無菌制劑生產車間微生物污染進行控制

如何對無菌制劑生產車間微生物污染進行控制
防止微生物污染的原則:
1. 了解污染源
對葯品生產全過程可能造成污染的來源,進行深入的了解研究,從而設計一個完好的生產工藝,制定規章制度和標准操作規程,從各個環節採取消毒和衛生措施來防止微生物污染,使產品達到所要求的衛生學質量,包括穩定性及各種微生物參數。
2. 進行微生物監測
在葯品生產過程中,應按GMP要求不斷進行各項微生物衛生學監測。例如:對潔凈室空氣中的浮游菌、沉降菌的監測;對無菌設備清潔滅菌的驗證;對非無菌葯品進行細菌和活菌數測定和病原菌的限制性檢查等。

葯品生產人員衛生注意事項:
新進人員的健康檢查:葯品生產企業在招收新職工時,一定要對新職工進行全面的健康檢查,要確保新進廠的職工不患有急性或慢性傳染病。另外還要根據新進職工安排的具體崗位性質再確定其它具體檢查的項目。
建立生產人員健康檔案:葯品生產企業應對職工建立個人健康檔案,以便於檢查、了解、追蹤個人健康好壞的狀況

培養葯品生產人員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
勤洗手、勤剪指甲
定期洗澡、勤理發
勤換衣服、勤洗工作服
在生產區內做到三個嚴禁 :禁止吃東西、禁止吸煙、禁止大聲喧嘩

潔凈區生產人員要求:
1. 鞋的凈化:可使用一種地墊,它具有粘性表面,能殺滅細菌並經抗靜電劑的處理,可除去人員腳上的塵粒。
2. 工作服的凈化:工作服的使用,可沉積吸附大量微生物和不清潔物,衣服本身也會散發纖維屑,故應經常清潔、滅菌。
3. 手的凈化:手是交叉污染的媒介,要教育生產人員警惕對產品的污染。用消毒皂和流水洗。
4. 頭罩:頭罩必須把全部毛發遮住。
5. 口罩:常用的口罩由4~6層紗布製成。帶口罩一定要遮住口、鼻;不能帶潮濕的口罩;使用不能超過4h;不可正反兩面使用。

潔凈區工作人員要盡可能少而精,只有工作需要時才能進入;
操作人員在潔凈區動作盡量要緩慢,避免劇烈運動,以減少人的發塵量;
潔凈區的門應關緊,避免不必要的移動,以保持潔凈區的風速、風量、風型和風壓;
如果是無菌區的話,操作人員的自我約束就更多,要嚴格按無菌操作規程執行。

6. 如何防止生產中微生物超標

對進入生產區的原料進行分級消毒,根據所生產的產品對生產車間進行相應標準的裝修,工人開工前進行相應的洗消標准操作

7. 即食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如何預防微生物交叉感染

即食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預防微生物交叉感染的方法有:

  1. 即食食品原料驗收應該建立驗收標准,應按照GB 14881的規定,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和包裝材料的采購、驗收、運輸、貯存管理制度。

  2. 清洗消毒過程首先要控制清洗用水的水質符合GB5749生活飲用水要求。

  3. 使用新型化學消毒劑,保證殺菌過程不產生副產物,既保證了殺菌效果,又具有安全性。

  4. 為了降低即食食品的微生物污染風險,應針對生產設備和環境制定有效的清潔消毒。

8. 在口服液生產過程中如何控制微生物的污染

在生產車間內,用裸手觸碰增健的生產物料是明令禁止的行為,員工進入潔凈區必須先給手消毒並帶上手套,換上潔凈的裝備,保證「無塵室」里纖塵不染。

除此之外,對溫度、濕度也是嚴格把控,車間內的溫度需控制在18℃~26℃之間,濕度控制在45%~65%,增健口服液的生產車間內還配備了空氣質量監控系統,對潔凈區內的溫濕度、壓差、塵埃粒子等指標進行實時監控;確保每瓶增健口服液都在潔凈的環境下生產。

在高標准、嚴要求的生產環境下,增健口服液的品質才得以保障;這也是這么多年來無限極一直備受消費者認可的原因。
整個生產過程中,從原料進廠,經過多道工序製成產品,各種格言的因素都會引起一次污染。一、原料

化妝品使用原料的種類繁多,來源各異,大多數化妝品原料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如果這些受微生物污染的原料,不經過處理直接用於化妝品生產,必然會造成化妝品嚴重的一次污染。

易引起微生物污染的原料包括天然動植物成分、碳水化合物和苷類、蛋白質及其衍生物、天然膠質和水溶性聚合物、粉體、色素、離子交換水、表面活性劑的水溶液等。油脂、高級脂肪酸和脂肪醇、醇類、酯類、香料、濃表面活性劑、多元醇類、酸、鹼等受污染程度較少。

有些原料在製造過程中無法滅菌、就應採用適當的方法進行事先滅菌處理,如一些粉體可實現用氣體滅菌或射線輻照滅菌,在化妝品和制葯工業中常用加熱滅菌、微濾滅菌。需要加熱配製產品,如加熱至85-90℃,保持20-30min,可滅除絕大部分細菌(芽孢菌除外)。

9. 如何控制食品微生物污染求答案

微生物超標是作為判定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標志,也是判斷其保存能力的指標。食品中細菌菌落總數越多,則食品含有致病菌的可能性越大,食品質量就越差;菌落總數越小,則食品含有致病菌的可能性越小。統計發現,導致這些食品不合格的原因包括很多,微生物污染是問題食品主因,一般微生物超標原因是個別企業可能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如:

1、生產設備消毒不到位

2、生產環境消毒不到位

3、包裝材料清洗消毒不到位

4、產品包裝密封不嚴、

5、人員消毒不到位(更衣室,工作服等)

6、儲運條件控制不當、

7、工器具等生產設備消毒不到位、

8、有滅菌工藝的產品滅菌不徹底。

在消毒劑領域,傳統的方式包括紫外線燈照射殺菌、葯物噴灑滅菌、臭氧、採用初中高效三級過濾方式濾塵等。不可否認在過去的很多年中,他們在之前的食品安全上有著突出的貢獻,但隨著現在國家監管及食品質量的不斷提升,缺點也慢慢體現出來。

紫外線燈照射殺菌:紫外線燈對人體有害,所以只能在靜態(無人)的情況下使用,實際生產時為細菌二次污染食品的提供機會。紫外線燈還有一個弊端,有效輻照距離為1.5米,開啟時空氣中大部分細菌、病毒只是暫時擊暈(隱藏在0.6M以下或輻照距離外),並未完全殺死;關閉時,待人、物流動後被擊暈的細菌、病毒會反彈,使空氣浮游菌數量更高。

葯物噴灑滅菌:如過氧乙酸、次氯酸鈉等,因強烈的氣化作用,刺激性很強,只能在靜態(無人)的情況下使用。多數出口食品企業也不在用噴灑方法滅菌,主要原因是極易造成二次污染。化學試劑易在食品中殘留,對作業人員的皮膚、神經系統、腸胃及呼吸道也有影響,長期容易患毒害性職業病。

臭氧:使用面比較廣,其殺菌效果取決於車間濕度及臭氧濃度大小。在靜態(無人)的狀態下使用,對器具、設備有氧化、腐蝕作用。由於臭氧會造成人的神經中毒、引發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等危害。

初中高效三級過濾方式濾塵:目前,潔凈室無法在食品行業普及(保健食品除外),原因如下:1、潔凈室造價高、耗電大、易損耗品更換頻繁,運行成本大;2、現有食品企業多為老式廠房,改造成本大,搬遷或重建時則報廢。因此,無塵潔凈室對諸多企業而言成了一種擺設,一種形象工程,只有上級檢查時才開啟。

通過以上常用方法比較,得出如下結論:很多企業無法穩定,有效,長期的控制微生物,究其原因就是消毒產品和消毒方案不正確的緣故。因此解決食品微生物超標的的一個重要前提是:了解客戶生產工藝,制定專門的消毒方案和選擇一款優質的消毒劑。

奧克泰士作為進入中國5年的品牌,深耕於食品行業,對眾多產品的生產流程了如指掌,配合我們獨有的消毒方案和專業的技術人員,奧克泰士己經為超過1000多家食品生產企業解決了食品微生物超標問題。

奧克泰士—德國原裝進口,專為食品廠設計,奧克泰士配合空間、環境、物表等可達到食品企業消毒滅菌的要求,近來深受食品企業的青睞。其主要成分是由食品級過氧化氫和銀離子組成的復合型溶劑,食品級無色無味無毒無殘留型。

產品經過IFS國際食品標准認證,歐盟EMAS檢測認證、ISO9001/ISO14001管道體系認證、德國萊茵TUV認證等。由於產品其獨特的作用原理,能夠快速殺滅包括芽孢、細菌孢子、真菌孢子、放射菌、分支桿菌、酵母菌、黴菌、病毒、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溶血性鏈球菌、李斯特菌、大腸埃希菌、副溶血性弧菌、肉毒桿菌、霍亂弧菌、變形桿菌、空腸彎麴菌、蠟樣芽孢桿菌、平酸菌、耶爾森氏菌、阪崎腸桿菌、蛔蟲卵等在內的所有類型的微生物。

奧克泰士食品廠專用消毒滅菌劑,是利用消毒劑的質量特性在鹼性條件下穩定,在酸性條件下殺菌效果良好的特點,利用德國技術工藝將消毒劑和酸性活化劑分別加工,經總混壓片制備的同體速溶性消毒劑.是集消毒、清洗、滅菌三者合一的產品,穩定性好、無刺激性氣味,對人體健康安全無副作用,使用非常方便,樣品在54℃上儲存14天,有效成分降解率達到3.83%,通過測試,奧克泰士的穩定性良好,殺菌效果符合同家衛生部《消毒技術規范》規定要求。

10. 飲料生產中的微生物污染從哪幾個方面進行控制

在飲料生產過程中,灌裝車間的設備管道容器及環境內若有微生物存在,很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從而使得飲料微生物超標,埋下產品質量隱患。對於上述已暴露的質量安全問題和潛在的質量安全隱患,我們可以看出灌裝車間的設備容器及環境衛生控製成為整個飲料生產中防止微生物污染的關鍵。如何在潔凈環境下灌注,使灌裝後灌裝容器及空間環境保持潔凈以防止再度感染,達到在不加防腐劑、不經冷藏條件下得到較長質保期呢。

1、保障灌裝設備的設計便於清洗和滅菌,避免灌裝過程中構成二次交叉感染,並將滅菌後的灌裝容器在無菌環境下,快速輸送到灌裝環節,以盡可能減少污染的可能性。

2、飲料容器及管道在使用後會產生一些沉積物,非常容易生長微生物,長期使用後會產生一層生物膜。這些生物膜主要是微生物混合一些雜質長期吸附在內壁上,形成粘性很強的一層膜狀物,很難清除掉。生產完成後,需徹底清洗消毒。

3、灌裝設備停止運行數小時後再恢復生產時,必須在設備停止運行後立刻對物料管路、料缸、灌裝閥等物料通道進行清洗與殺菌,以保證與物料接觸位置處於無菌狀態。
4、完善制度,加大執行能力,如人員的素質培訓、環境衛生保障制度、設備的及時維護等。只有在考慮到每個可能染菌的細節,才能夠保障飲料產品的安全、品質及延長產品保質期。

針對飲料製品在灌裝過程中易受管道及不潔空氣污染、繼而發生微生物超標的問題,濟南辰宇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引進德國原裝動態殺菌機--奧克泰士冷霧機。配合奧克泰士殺菌劑,徹底解決飲料在灌裝過程中的微生物污染問題。

奧克泰士--德國原裝進口,食品級無色無味無毒無殘留型,主要成分為食品級過氧化氫銀離子,配合空間、環境、物表等可達到食品企業消毒滅菌的要求。產品經過IFS國際食品標准認證,歐盟EMAS檢測認證,ISO9001、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德國萊茵TUV認證等。由於其獨特的作用原理,能夠殺滅包括芽孢、細菌、真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放射菌、分支桿菌、炭疽桿菌、黴菌、酵母菌、沉降菌、浮游菌等200多種微生物。具有殺菌徹底,不產生微生物耐葯性,無任何毒性殘留,不造成重復污染等特點。

閱讀全文

與生產過程中如何防止微生物污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