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生物節律與周期現象有哪些,其機制是什麼
生物節律與周期現象有哪些
1、日節律:以24小時為周期的節律,通稱晝夜節律(如細胞分裂、高等動植物組織中多種成分的濃度、活性的24小時周期漲落、光合作用速率變化等).
2、潮汐節律:生活在沿海潮線附近的動植物,其活動規律與潮汐時相一致.
3、月節律:約29.5天為一期,主要反映在動物動情和生殖周期上.
4、年節律:動物的冬眠、夏蟄、回遊,植物的發芽、開花、結實等現象均有明顯的年周期節律.
一種認為生物體系根據外界自然周期現象定時,因而產生了與天體物理因子等同步的節律.這是一種外源說.生物節律
另一種假說是內源說,它認為生物鍾是先天性和遺傳性的,是一種內在的振盪機制;節律周期之所以與自然周期一致,則是在外界調時因子作用下,長期適應和自然選擇的結果.1974年D.恩賈斯曾提出生物鍾的膜模型,以離子濃度和離子運轉功能間的反饋循環所產生的振盪,解釋晝夜節律.A.F.溫弗里(1971)和T.帕夫利迪斯(1969)認為,晝夜節律可能來源於一些周期為分鍾量級的生化振子的偶合.20世紀80年代以來,多次研究證明哺乳動物的時間結構位於視交叉上核(SCN).如佐佐木正己1980年提出,視交叉上核通過上頸部神經節向分布在松果腺的交感神經細胞不斷發放信號,促使正腎上腺素不斷釋放,從而控制松果腺分泌褪黑激素的過程,而褪黑激素具有晝夜節律.美國哈佛大學用猴子試驗並觀察患者證實,人腦視交叉上部寬度不到1/4毫米的細胞群為時限細胞,是生物鍾細胞的一種.
『貳』 你知道哪些動物有生物節律
生物節律現象直接和地球、太陽及月球間相對位置的周期變化對應。①日節律。以24小時為周期的節律,通稱晝夜節律(如細胞分裂、高等動植物組織中多種成分的濃度、活性的24小時周期漲落、光合作用速率變化等)。②潮汐節律。生活在沿海潮線附近的動植物,其活動規律與潮汐時相一致。③月節律。約29.5天為一期,主要反映在動物動情和生殖周期上。④年節律。動物的冬眠、夏蟄、洄遊,植物的發芽、開花、結實等現象均有明顯的年周期節律。除天體物理因子外,光線、溫度、餵食、葯物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起調時作用。此外,還有一些生物節律不受外界影響,正常成人心搏每分鍾70次,酶合成和酶活性的振盪周期為1到幾十分鍾,神經電位發放頻率則可達101~102赫。通常把生物體內激發生物節律並使之穩定維持的內部定時機制稱為生物鍾。對生物鍾有兩種假說:一種認為生物體系根據外界自然周期現象定時,因而產生了與天體物理因子等同步的節律;另一種認為生物鍾是先天性和遺傳性的,是一種內在的振盪機制。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有個奇特的農場,100多匹毛驢是這個農場的職工,它們承擔了那兒所有的農活。有趣的是,正午時所有的毛驢都會自動停止工作,到了中午12點,誰也無法強迫它們繼續幹活。而到了下午6點,它們又會重新干起活來。
除此之外動物還懂得日程,燕子每年都要進行一次「長途旅行」。冬天,燕子南飛,到南洋群島、印度和澳大利亞等地「避寒」;春暖花開的時節,它們又成群結隊地北上,早春二月,它們飛到我國的廣東,3月間到達福建、浙江及長江下游,4月初就可以在秦皇島看到它們的蹤跡。
在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沿海,一年一度總有一群來自北冰洋的灰鯨前來「拜訪」。北半球漫長的冬天開始後,成百頭灰鯨告別北冰洋,以每小時6.4千米的速度南遊,穿越白令海峽,橫渡浩瀚的太平洋,在2月初到達墨西哥,旅程長達1萬千米。它們從不「失約」,每年到達的時間,最多相差四五天。
最奇妙的要算一種叫琴師蟹(也叫招潮小蟹)的動物了,這是生活在海灘上的一種小蟹,它的雄蟹有一隻巨大的螫,使雄蟹看上去就像一位正在拉小提琴的琴師,為此人們就把它叫做琴師蟹。白天,琴師蟹藏在暗處,這時它們身體的顏色會變深;夜晚,它們四齣活動,身體的顏色又會變淺。引人注目的是,琴師蟹體色最深的時間,每天會推遲50分鍾。要知道,大海漲潮和落潮的時間,每天也恰好推遲50分鍾。看來,動物與大海之間也有著某種默契。
每年5月,在月圓以後,美國太平洋沿岸會出現一次最大的海潮。閃閃發光的銀魚,就是被這一年一次的巨大海潮沖上海岸的。在海岸上,銀魚完成了傳宗接代的任務後,又被海浪卷回大海。
究竟動物們的時間觀念來自何處?原來,在動物的體內有一種類似時鍾的結構,這就是生物鍾,正是它使動物的活動顯示出了極強的規律性。
科學家用蟑螂做了一個實驗。每當傍晚時分,它們都顯得特別活躍。科學家把蟑螂關在一個黑暗的籠子里,發現它們的活動周期是23小時53分,和地球的自轉周期非常相近!那麼蟑螂的生物鍾在哪裡呢?科學家在蟑螂的食道下方,終於找到了這個生物鍾,它是一種神經組織,這一組織能在體內有節律地產生控制蟑螂活動的激素。
如果把一種綠蟹的眼柄摘除,它們的體色隨晝夜變化的規律就會消失,這說明綠蟹控制這一規律的生物鍾就在眼柄內。
近年來發現,鳥兒的生物鍾就在它腦子的松果腺細胞里。一到黑夜,雞的松果腺細胞便分泌一種叫黑色緊張素的激素,使雞知道該去睡覺了;如果把一隻麻雀的松果腺摘除,這只麻雀每天的活動周期就消失了,這時若將別的麻雀的松果腺移植進去,活動周期便恢復了。
現在已經知道,生物鍾五花八門,多種多樣:有和晝夜相適應的日鍾,有和潮汐相適應的潮汐鍾,還有和地球公轉、季節變化相適應的年鍾。正是這些生物鍾,使動物能在大自然中,正常地生活、覓食和活動。
『叄』 什麼是動物的節律行為請舉例
什麼是動物的節律行為
生物節律
1、定義:生物節律又稱節律行為,指動物活動和行為表現出的周期性現象。
不同種類的生物有各自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生物體內與環境周期性變化相對應的周期性變動,稱為生物節律。
2、特性:
*它能世代相傳
*它的運轉無需時間信號的啟示
*環境同步子(明暗,溫度……)能引起它的變化
*存在物種特異性以及個體,性別,地區及至種族等差異,也就是同一物種的不同個體,不同地區,不同種族,其節律時值會有所不同。
3、按生物的行為習性劃分
移棲行為,換毛行為,冬眠節律,生殖節律,乃至出生,死亡節律等。
4、按周期長短來劃分
潮汐節律,月節律,日節律,年節律
潮汐節律:潮汐節律是海洋生物與潮水漲退的變化相適應
的節律行為。潮汐節律的現象是由月球引力引起的,很多潮間帶的動物都表現有潮汐節律。如藤壺,牡蠣和招潮蟹
月節律:節律周期為28天,以月亮的運行為定時因素,因此和潮汐節律緊密相關。如銀漢魚的產卵,在大潮時,月圓之夜。
日節律:節律周期為24小時,其行為和白晝黑夜有關。
*有些動物白晝活動,成為晝行性,如蜂、蝶
*有些動物夜間活動,成為夜行性,如蝙蝠,貓頭鷹
*還有些動物晨昏活動,成為曉暮行性,如夜鶯
年節律:節律周期為一年。如昆蟲在冬季進入滯育期或休眠期,兩棲類,爬行類的冬眠,鳥類的遷徙,鳥獸的春季繁殖。
『肆』 那些動植物有生物節律
生物節律現象直接和地球、太陽及月球間相對位置的周期變化對應。①日節律。以24小時為周期的節律,通稱晝夜節律(如細胞分裂、高等動植物組織中多種成分的濃度、活性的24小時周期漲落、光合作用速率變化等)。②潮汐節律。生活在沿海潮線附近的動植物,其活動規律與潮汐時相一致。③月節律。約29.5天為一期,主要反映在動物動情和生殖周期上。④年節律。動物的冬眠、夏蟄、洄遊,植物的發芽、開花、結實等現象均有明顯的年周期節律。除天體物理因子外,光線、溫度、餵食、葯物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起調時作用。此外,還有一些生物節律不受外界影響,正常成人心搏每分鍾70次,酶合成和酶活性的振盪周期為1到幾十分鍾,神經電位發放頻率則可達101~102赫。通常把生物體內激發生物節律並使之穩定維持的內部定時機制稱為生物鍾。對生物鍾有兩種假說:一種認為生物體系根據外界自然周期現象定時,因而產生了與天體物理因子等同步的節律;另一種認為生物鍾是先天性和遺傳性的,是一種內在的振盪機制。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有個奇特的農場,100多匹毛驢是這個農場的職工,它們承擔了那兒所有的農活。有趣的是,正午時所有的毛驢都會自動停止工作,到了中午12點,誰也無法強迫它們繼續幹活。而到了下午6點,它們又會重新干起活來。
除此之外動物還懂得日程,燕子每年都要進行一次「長途旅行」。冬天,燕子南飛,到南洋群島、印度和澳大利亞等地「避寒」;春暖花開的時節,它們又成群結隊地北上,早春二月,它們飛到我國的廣東,3月間到達福建、浙江及長江下游,4月初就可以在秦皇島看到它們的蹤跡。
在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沿海,一年一度總有一群來自北冰洋的灰鯨前來「拜訪」。北半球漫長的冬天開始後,成百頭灰鯨告別北冰洋,以每小時6.4千米的速度南遊,穿越白令海峽,橫渡浩瀚的太平洋,在2月初到達墨西哥,旅程長達1萬千米。它們從不「失約」,每年到達的時間,最多相差四五天。
最奇妙的要算一種叫琴師蟹(也叫招潮小蟹)的動物了,這是生活在海灘上的一種小蟹,它的雄蟹有一隻巨大的螫,使雄蟹看上去就像一位正在拉小提琴的琴師,為此人們就把它叫做琴師蟹。白天,琴師蟹藏在暗處,這時它們身體的顏色會變深;夜晚,它們四齣活動,身體的顏色又會變淺。引人注目的是,琴師蟹體色最深的時間,每天會推遲50分鍾。要知道,大海漲潮和落潮的時間,每天也恰好推遲50分鍾。看來,動物與大海之間也有著某種默契。
每年5月,在月圓以後,美國太平洋沿岸會出現一次最大的海潮。閃閃發光的銀魚,就是被這一年一次的巨大海潮沖上海岸的。在海岸上,銀魚完成了傳宗接代的任務後,又被海浪卷回大海。
究竟動物們的時間觀念來自何處?原來,在動物的體內有一種類似時鍾的結構,這就是生物鍾,正是它使動物的活動顯示出了極強的規律性。
科學家用蟑螂做了一個實驗。每當傍晚時分,它們都顯得特別活躍。科學家把蟑螂關在一個黑暗的籠子里,發現它們的活動周期是23小時53分,和地球的自轉周期非常相近!那麼蟑螂的生物鍾在哪裡呢?科學家在蟑螂的食道下方,終於找到了這個生物鍾,它是一種神經組織,這一組織能在體內有節律地產生控制蟑螂活動的激素。
如果把一種綠蟹的眼柄摘除,它們的體色隨晝夜變化的規律就會消失,這說明綠蟹控制這一規律的生物鍾就在眼柄內。
近年來發現,鳥兒的生物鍾就在它腦子的松果腺細胞里。一到黑夜,雞的松果腺細胞便分泌一種叫黑色緊張素的激素,使雞知道該去睡覺了;如果把一隻麻雀的松果腺摘除,這只麻雀每天的活動周期就消失了,這時若將別的麻雀的松果腺移植進去,活動周期便恢復了。
現在已經知道,生物鍾五花八門,多種多樣:有和晝夜相適應的日鍾,有和潮汐相適應的潮汐鍾,還有和地球公轉、季節變化相適應的年鍾。正是這些生物鍾,使動物能在大自然中,正常地生活、覓食和活動。
『伍』 哪些動物有節律性
有些生物隨著季節的改變而發生周期性的行為稱為季節節律。
動物的活動和生理功能與地球的晝相聯系,如各種蜂類、鳴禽及大多數哺乳類動物屬晝行性,而鼠、蝙蝠、貓頭鷹等屬於夜行性動物,還有如夜鷹等動物多在早上或黃昏活動,稱晨昏性動物,這些是以24小時為周期出現的現象。
『陸』 什麼是節律行為根據節律的周期性,生物節律可分為哪幾種類型
生物節律
1、定義:生物節律又稱節律行為,指動物活動和行為表現出的周期性現象。
不同種類的生物有各自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生物體內與環境周期性變化相對應的周期性變動,稱為生物節律。
2、特性:
*它能世代相傳
*它的運轉無需時間信號的啟示
*環境同步子(明暗,溫度……)能引起它的變化
*存在物種特異性以及個體,性別,地區及至種族等差異,也就是同一物種的不同個體,不同地區,不同種族,其節律時值會有所不同。
3、按生物的行為習性劃分
移棲行為,換毛行為,冬眠節律,生殖節律,乃至出生,死亡節律等。
4、按周期長短來劃分
潮汐節律,月節律,日節律,年節律
潮汐節律:潮汐節律是海洋生物與潮水漲退的變化相適應
的節律行為。潮汐節律的現象是由月球引力引起的,很多潮間帶的動物都表現有潮汐節律。如藤壺,牡蠣和招潮蟹
月節律:節律周期為28天,以月亮的運行為定時因素,因此和潮汐節律緊密相關。如銀漢魚的產卵,在大潮時,月圓之夜。
日節律:節律周期為24小時,其行為和白晝黑夜有關。
*有些動物白晝活動,成為晝行性,如蜂、蝶
*有些動物夜間活動,成為夜行性,如蝙蝠,貓頭鷹
*還有些動物晨昏活動,成為曉暮行性,如夜鶯
年節律:節律周期為一年。如昆蟲在冬季進入滯育期或休眠期,兩棲類,爬行類的冬眠,鳥類的遷徙,鳥獸的春季繁殖。
1.什麼是人體生物節律?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人會覺得自己的體力、情緒或智力一時很好,一時又很環,這是什麼原因呢?科學家研究發現:人從他誕生之日起,直至生命終結,其自身的體力、情緒和智力都存在著由強至弱、由弱至強的周期性起伏變化。人們把這種現象稱作生物節律,或生物節奏、生命節律等。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生物體內存在著生物鍾,它自動地調節和控制著人的行為和活動。
我們這里所談的體力、情緒和智力"三節律",其實只是人體上物節律的一個重要部分,其他如人在一天24小時內感官敏銳程度、溫度 、血壓等有規律的周期性變化,也是人體生物節律的一部分。
2.生物節律是怎樣被發現的?
早在本世紀初,德國醫生菲里斯和奧地利心理學家斯瓦波達經過長期臨床觀察發現,人體生物節律中體力周期是23天、情緒周期是28天。此後,奧地利的泰爾其爾教授在研究了許多大、中學生的考試成績後發現智力周期是33天。在1937年。國際上召開了首屆生物節律會議。到了1960年,在美國召開了專門討論生物節律的國際會議,生物節律為一門新的學科正式問世。1981年,《科學畫報》雜志刊登《揭開生物節奏的秘密》的文章(1981年2月號)、將奇妙的生物節律介紹給國內讀者,引起大家很大興趣。以後,我國不少地方和部門也開展了生物節律的應用研究工作,國家有關部門曾發文件肯定生物節律對安全生產的促進作用。
3.什麼是高潮期、低潮期和臨界期
人的體力、情緒和智力的周期性變化,都可以用曲線來表示。這三條曲線都是從出生日算起,起點在中線,先進入高潮期,再經歷臨界期,而後轉入低潮期,如此周而復始。曲線處於中線以上的日子是高潮期,相反,處於中線以下的日子是低潮期(高潮期和低潮期的天數是相等的),而和中線相交的那天(嚴格講包括其前後1天)則是臨界期。在體力高潮期,人的精力旺盛,體力充沛、而在低潮期,則疲勞乏力、無精打采;在情緒高潮期,人的心情舒暢、情緒高昂,而在低潮期則心情煩燥、情緒低落;在智力高潮期,人的頭腦靈敏記憶力強,而在低潮期,則遲鈍健忘、理解力差。在生物節律的臨界期,身體處在不穩定的過渡狀態,此時人的有關能力和機體協調性較差,做事易出錯,身體易患病。
4.生物節律對每個人都"靈"嗎?
按照生物節律理論,每個人都存在這種體力、情緒和智力的周期性變化,但在日常生活中,由於個體差異,各人對生物節律的感受程度會有所不同,有的人可能毫無感覺。國外研究認為大多數人屬於"節律型",而少數人屬於"非節律型"。另外,由於外界因素,也會干擾生物節律。例如某人處在情緒高潮期,突遭一精神打擊,他的情緒就會一落千丈。但是此時的情緒如處在低潮期,情緒還要更糟。
5.生物節律有何寄妙之處?
一位高中畢業生准備參加高考,預考成績很好,看來勝利在望。誰料正式高考竟一敗塗地。後來一測生物節律才真相大白,預考時他的生物節體均處在高潮期;正式考時他的智力、體力處於低潮期,情緒處在臨界期。國外一運輸公司調查,幾年間所發生的交通事故一半以上出在司機的臨界期。後來該公司讓司機在低潮期和臨界期加倍小心,或停止出車,結果事故一下子減少了一半。國際體育界人士曾對兩屆奧運會200名運動員進行生物節律分析,發現約有87%的運動員在高潮期取得了好成績。看來在生物節律的高潮期,人處在最佳狀態,容易取得理想成績。而在低潮期或臨界期,人的才能受到壓抑,難以發揮正常水平。因此,生物節律不僅對學生安排復習時間、運動員選擇賽期、駕駛員調整作息日期很有幫助,而且對科研人員或外科醫生安排實驗或手術時間、觀察和防治周期性疾病、解釋夫婦爭吵原因等等,都有一定的指導和參考意義。
6.在低潮期和臨界期做事註定要失敗嗎?
了解了自己的生物節律,就能適當調整自己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減少不良影響,發揮最佳水平。如果處在生物節律的高潮期,就應充分利用這段良好時機,抓緊工作和學習;這時若盲目樂觀,也會給工作、和學習帶來不良影響,如學生在考試前不認真復習,既使在高潮期也難以考出好成績。
如果知道自己處在低潮期和臨界期,不必過分緊張或灰心喪氣,這樣會加劇影響人的能力發揮,使工作和學習效率進一步下降。這時應有意培養白己的頑強意志和自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對付生物節律的消極作用。並且,適當注意休息、鍛煉和營養,勞逸結合,揚長避短,另外,還應適當調整工作和學習安排,充分利用高潮期多工作和學習。例如,預測一學生考試日處在低潮期,他就應在考前的高潮期認真復習,經過認真復習加上對低潮期有了心理准備,也能在考試中考出理想水平。
7.怎樣測算自己的生物節律 ?
在測算自己的生物節律時,須使用公歷、首先計算從出生那天到現在想測算這天的總天數。注意不要遺忘四年一次的閏年天數(農歷轉換公歷,及那年是閏年可查閱《新編萬年歷》等書)。然後分別用23、28和33米除以總天數,得到的三個余數,就是這天在三個周期中處於第幾天,現在,人們利用電子計算機可以方便、迅速地列印出任何人的生物節律曲線。
8.測算生物節律和算命是否一回事?
只要知道生日,就能測出他的生物節律,這是否和前一陣社會上流行的計算機算命"異曲同工"?其實,這完全是兩回事。生物節律是科學工作者經過長期觀察和研究發現的一種人體內在規律,這種規律從人一生下來就開始作用。要了解某日的生物節律情況,就必須從生日開始測算。因此,有人也將生物節律稱作生日節律。當然,同一天生的人他們的生物物節律曲線完全一樣,但並不表示他們會做同樣事情,會有同樣結果,是一樣的"命"。但是他們每個人的節律變化規律是一樣的。生物節律不能預測一個人吉凶禍福,只是提示人們在某段日子裡可能出現的體力、情緒和智力相對強弱的傾向而已。
用電子計算機算命僅是一種"現代游戲"。命運不能預卜。算命程序是人為編制的,它把命運歸咎於各人生日,這顯然缺乏科學依據。算命報告上大多也是模稜兩可或自相矛盾的語言,使人看上去總有幾條對的上號,產生不可不信的心理。
9."神童"和父母的生物節律有關嗎?
科研人員調查了孩子在母體受精卵形成時,父母雙方的生物節律情況後發現,在父母雙方生物節律高潮期受孕的孩子往往較聰明、健壯,而在低潮期受孕則可能對孩子智力、體質有所影響。因此,受孕時的生物節律應當引起年輕夫婦的汪意。
根據生物節律曲線,可以找出夫婦雙方"三節律"都處在高潮期的日子,但手算極其繁復。用計算機可以方便、准確地測算某年內夫婦雙方"三節律 "都處在高潮期的日子,作為這對夫婦最佳受孕期。由於三種生物節律的周期不同,夫婦兩人的生日也不一定相同,所以夫婦雙方生物節律都處在高潮期的機會是不多的。
在知道了夫婦兩人"節律最佳日"後,還要知道女方的排卵期。只有兩個日子重合,才能排卵受精。
10."最佳受孕期"能保證生"神童"嗎?
夫婦的生節律是影響優生的一個因素,但它同樣會受個體差異和外界干擾。例如有人本身對生物節律感受不明顯,是"非節律型"。而且影響優生的重要因素還有父母的遺傳、外界環境及營養與飲食。例如某些遺傳病不論在何時懷孕都會傳給孩子。因此,最佳受孕期,只能作為育齡未婦參考。
11.生物節律可以預測生男生女嗎?
現代生命科學已經揭開人類生男主女的一些奧秘,但是,人們還不清楚生物節律和生男生女的關系,當然也就不能用生物節律來預測生男生女,人們應正確對待生男生女,以利於社會的發展和全人類的幸福。
12.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兩個人的生物節律是不是一樣的?
人體生物節律是關於人體內部變化的規律。每一個人的自身情況是不一樣的, 例如:人們的智力水平,體質等等都不一樣的,但是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平均水平上波動變化,即按照生物節律作周期性變化。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兩個人的變化規律是一樣的,但兩個人的平均水平是不一樣的。兩個人同在最佳時,一個人能扛起50公斤(自己的平均能力);此時扛起80公斤,另一個人能起扛30公斤(自己的平均能力);此時能扛起40公斤。這說明水平不同;規律相同
『柒』 生物有節律性行為是什麼 主要是那四類
動物體的活動或運動適應環境中自然因素的變化而發生有節律性的變動,稱之為節律性行為。
1)晝夜節律:動物的活動和生理機能與地球的晝夜相聯系,出現大約每隔24小時重復進行的現象,稱為晝夜節律。根據晝夜活動的特性,可以分為四類:白天活動的,稱晝行性,如多數鳥類。昆蟲、一部分哺乳類;黃昏或晨曦活動的,稱晨昏性,如夜鷹;黑夜活動的,稱夜行性,如貓頭鷹;不規則活動的,稱無節律性,如多數土壤動物。
2)月運節律:很多海洋生物的活動是與潮水的漲退相聯系的,稱之為潮汐節律或月運節律。潮汐產生的條件是由月、日位移的引力而造成的。蛤蜊、藤壺等,漲潮時在水下覓食;蟹類漲潮時躲藏在洞穴內,當潮水退落時爬出洞穴,在海灘上捕食。
3)季節節律:地球表面所接受的太陽輻射的時數發生季節變化,這種晝夜長短的變化影響著許多動物的活動。生活在溫帶地區的動物表現出典型的季節性活動周期。如大多數動物都有一定的繁殖季節,通常在春季繁殖;許多在冬季來臨之前遷往南方溫暖地區越冬。在熱帶草原地區,在一年中有明顯的雨季和旱季的交替,因而生活在這里的動物的活動則與降雨量變化相適應。
4)生物鍾:生物生命活動的內在節律性就叫做生物鍾。比如公雞到清晨一定時刻雞啼,貓頭鷹的體溫恰好在夜裡十二點最高。生物鍾是一種比喻的說法,並不是在動物體內真正有這種具體的形態結構,而是指動物體內存在著類似時鍾的節律性。其實,生物鍾不只是動物有,植物的生命活動也存在這種節律性。節律行為對於動物獲得食物和適宜的生活環境,避開不良的生活條件有重要作用。
『捌』 哪些動物有節律
有些生物隨著季節的改變而發生周期性的行為稱為季節節律。
還有晝夜節律行為 冬眠,睡眠,遷徙,洄遊,潮汐節律等等 。
生物節律的特徵
明暗、溫度、濕度、氣壓、宇宙射線以及來自外界的其他各種因素,都可能是激發節律的扳機,社會習性也可能起重要作用。所有這些同步的因子中,研究得最深入的是光因子的影響。
『玖』 自然界有哪些生物鍾現象
生物節律現象直接和地球、太陽及月球間相對位置的周期變化對應。①日節律。以24小時為周期的節律,通稱晝夜節律(如細胞分裂、高等動植物組織中多種成分的濃度、活性的24小時周期漲落、光合作用速率變化等)。②潮汐節律。生活在沿海潮線附近的動植物,其活動規律與潮汐時相一致。③月節律。約29.5天為一期,主要反映在動物動情和生殖周期上。④年節律。動物的冬眠、夏蟄、洄遊,植物的發芽、開花、結實等現象均有明顯的年周期節律。除天體物理因子外,光線、溫度、餵食、葯物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起調時作用。
『拾』 潮間帶生物有哪些
又稱潮汐帶生物。為棲息於有潮區的最高高潮線至最低低潮線之間的海岸帶(潮間帶)的一切動植物的總稱。由於該帶介於陸、海間,交替地受到空氣和海水淹沒的影響,且常有明顯的晝夜、月和年度的周期性變化,因而其生物具有:兩棲性(表現為廣溫性、廣鹽性、耐乾旱性和耐缺氧性等),節律性(一般生物的活動高峰與高潮期相一致),分帶性(因不同生物適應的干濕條件不同而引起的分帶分布現象)等生態特徵。根據潮間帶生物生存和分布的生活環境(生境)及其基底性質,分為:①岩礁海岸,為潮間帶生物最繁茂的區域,主要有各種固著生物和不活動方式生物,如藍藻、馬尾藻、海帶和墨角藻等海藻、多種海螺、小藤壺、貽貝、牡蠣、腹足類、軟體動物和蟹;在熱帶海域廣泛分布珊瑚礁;②沙質海岸,由於底質的不穩定性和缺乏合適的附著基質,生物種類較少,主要有蝦、蟹、蛤類及軟體動物等;③泥質海岸,大多形成廣闊的泥灘,泥內富含有機質。其中潮上帶在熱帶為紅樹林沼澤,溫帶為長有海
草的鹽沼灘;潮間帶主要有軟體動物(如泥蚶、烏蛤等);潮下帶有多種蝦類及甲殼動物等;④河口潮間帶,生物具有廣鹽性、廣溫性、耐低氧性,並以碎屑食性為主。如美洲巨蠣、鰻鱺、鋸緣青蟹及貽貝等。潮間帶可發展海帶、多種藻類、貝類的人工養殖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