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咪唑和咪唑的衍生物在化工中是什麼物質
咪唑
咪唑是分子結構中含有兩個間位氮原子的五元芳雜環化合物,咪唑環中的1-位氮原子的未共用電子對參與環狀共軛,氮原子的電子密度降低,使這個氮原子上的氫易以氫離子形式離去。具有酸性,也具有鹼性,可與強鹼形成鹽。
用途說明
咪唑可與組氨酸競爭結合Ni離子,故生物技術裡面,咪唑可用來洗脫帶有His-Tag融合蛋白。
咪唑可用作環氧樹脂固化劑、可提高製品的彎曲、拉伸、壓縮等機械性能,提高絕緣的電性能,提高耐化學葯劑的化學性能,廣泛用於計算機、電器。
作為銅的防銹劑而用於印刷電路版和集成電路。
用作醫葯原料,用於製造抗真菌葯、抗霉劑、低血糖治療葯、人造血漿、滴蟲治療葯、支氣管哮喘治療葯、防斑疹劑等。
用作農葯原料,用於硼酸制劑的增效劑、製取殺蟲劑和殺菌劑。
此外,咪唑也用作脲醛樹脂固化劑、攝影葯物、粘合劑、塗料、橡膠硫化劑、防靜電劑等的原料; 有機合成中間體。
咪唑是農葯抑霉唑、咪鮮胺等殺菌劑的中間體,也是醫葯抗真菌葯雙氯苯咪唑、益康唑、酮康唑、克霉唑的中間體。用作有機合成原料及中間體,用於製取葯物及殺蟲劑。用作分析試劑,也用於有機合成。
咪唑類主要用作環氧樹脂的固化劑,在日本占咪唑類消費量的一半以下,還可用作治療滴蟲病及火雞黑頭病的葯物。
咪唑類抗真菌葯雙氯苯咪唑、益康唑、酮康唑、克霉唑的生產中,咪唑是主要原料之一。
由咪唑和2,4,ω-三氯苯乙酮為主要原料可製得果實殺菌劑伊邁唑。將2,4,ω-三氯苯乙酮加入無水甲醇中,加熱迴流,滴加溴素。待溶液顏色逐漸消失後冷卻至0℃,加入咪唑,激烈攪拌3h。然後減壓蒸去甲醇。剩餘液倒入水中,用二氯甲烷萃取,萃取液回收二氯甲烷後加入稀硝酸成鹽,用水重結晶後再用氨水處理得到2',4'-二氯-2-咪唑苯乙酮。再進一步用硼氫化鈉還原成相應的醇,最後在氫氧化鈉和二甲基甲醯胺存在下,用烯丙基氯基化而製得伊邁唑(Enilconazde,也稱恩康唑)。伊邁唑與雙氯苯咪唑(咪康唑)的結構和生產方法有一些共同之處。雙氯苯咪唑是廣譜護真菌葯物,伊邁唑也是抗真菌葯,但廣泛用作水果的防腐劑(也稱Imazalil)。
咪唑用作環氧樹脂膠黏劑的固化劑,單獨使用不多。參考用量4~8份。固化條件70℃/8h或150℃/4h。固化物熱變形溫度117~166℃。咪唑與硫酸銅反應形成一個多元配位絡合物,在室溫時穩定,於90~110℃時分解與環氧基反應。同時,金屬離子也可與環氧基進行離子型聚合,進入到固化物中形成螯合體。一低溫時具。有良好的儲存穩定性,中溫又可迅速固化。這種咪唑金屬鹽用作雙氰胺固化劑的促進劑,可使固化溫度降低到120℃。
咪唑類主要用作環氧樹脂的固化劑,在日本占咪唑類消費量的一半以下,其用量為環氧樹脂的0.5%-10%咪唑類化合物可用作抗真菌葯、抗霉劑、低血糖治療葯、人造血漿等,還可用作治療、人造血漿等,還可用作治療滴蟲病及火雞黑頭病的葯物。
-------------------
咪唑是干什麼的
三氮唑是指三個氮構成的化合物,四氮唑是指四個氮構成的化合物,三唑、四唑及咪唑類化合物都是一大類,咪唑沒有(生物)活性,你說的是不是他們的鹼性大小!咪唑的鹼性大是因為N上的孤對電子,咪唑的結構是個共軛的!他的衍生物應分類討論:如咪唑邊上連有苯環(或吸電子基)和N上的孤對電子共軛,會使其鹼性減弱;當連有推電子基,鹼性增強,這是因為孤對電子的電負性增強。咪唑具有一定抗菌能力與其鹼性的大小也有一定的關系。
Ⅱ 咪唑是否是胺類的咪唑與胺類物質在結構和性質上的區別
可以看做胺類衍生物,因其中一個N擁有胺的結構(仲胺基),另一個是N=C雙鍵。因其有一仲胺基,故有胺類的一些性質,如鹼性、羥基化、醯基化等。
咪唑是6π電子芳香體系,造成它有一定的穩定性,和芳香族化合物類似。這也是它與胺類的最大區別之處。
Ⅲ 咪唑是什麼
三氮唑是指三個氮構成的化合物,四氮唑是指四個氮構成的化合物,三唑、四唑及咪唑類化合物都是一大類,咪唑沒有(生物)活性,你說的是不是他們的鹼性大小!咪唑的鹼性大是因為N上的孤對電子,咪唑的結構是個共軛的!他的衍生物應分類討論:如咪唑邊上連有苯環(或吸電子基)和N上的孤對電子共軛,會使其鹼性減弱;當連有推電子基,鹼性增強,這是因為孤對電子的電負性增強。咪唑具有一定抗菌能力與其鹼性的大小也有一定的關系
Ⅳ 奧硝唑是治什麼病的
[葯理作用] 奧硝唑是繼甲硝唑、替硝唑之後的第三代新型硝基咪唑類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厭氧菌和抗滴蟲作用。奧硝唑的原葯和中間代謝物均有活性,作用於厭氧菌、阿米巴蟲、賈第蟲和毛滴蟲細胞的DNA,使其螺旋結構斷裂或阻斷其轉錄
復制而致死亡。
[適應證) 用於厭氧菌感染引起的多種疾病。手術前預防感染和手術後厭氧菌感染的治療。治療男女泌尿生殖道毛滴蟲、賈第蟲感染及治療消化系統阿米巴蟲病。
Ⅳ 咪唑為什麼被稱為生物鹼
咪唑因為其中的咪唑基在溶液中,NH基團顯負電荷,使得其顯鹼性,
Ⅵ 咪唑的用途和相關的質量指標
用途1 咪唑是農葯抑霉唑、咪鮮胺等殺菌劑的中間體,也是醫葯抗真菌葯雙氯苯咪唑、益康唑、酮康唑、克霉唑的中間體。
用途2 用作有機合成原料及中間體,用於製取葯物及殺蟲劑
用途3 用作分析試劑,也用於有機合成
用途4 咪唑類主要用作環氧樹脂的固化劑,在日本占咪唑類消費量的一半以下,其用量為環氧樹脂的0.5%-10%咪唑類化合物可用作抗真菌葯、抗霉劑、低血糖治療葯、人造血漿等,還可用作治療、人造血漿等,還可用作治療滴蟲病及火雞黑頭病的葯物。咪唑類抗真菌葯雙氯苯咪唑、益康唑、酮康唑、克霉唑的生產中,咪唑是主要原料之一。由咪唑和2,4,ω-三氯苯乙酮為主要原料可製得果實殺菌劑伊邁唑。將2,4,ω-三氯苯乙酮加入無水甲醇中,加熱迴流,滴加溴素。待溶液顏色逐漸消失後冷卻至0℃,加入咪唑,激烈攪拌3h。然後減壓蒸去甲醇。剩餘液倒入水中,用二氯甲烷萃取,萃取液回收二氯甲烷後加入稀硝酸成鹽,用水重結晶後再用氨水處理得到2',4'-二氯-2-咪唑苯乙酮。再進一步用硼氫化鈉還原成相應的醇,最後在氫氧化鈉和二甲基甲醯胺存在下,用烯丙基氯基化而製得伊邁唑(Enilconazde,也稱恩康唑)。伊邁唑與雙氯苯咪唑(咪康唑)的結構和生產方法有一些共同之處。雙氯苯咪唑是廣譜護真菌葯物,伊邁唑也是抗真菌葯,但廣泛用作水果的防腐劑(也稱Imazalil)。
質量指標:(某家公司來的,各公司指標不一樣的)
指標名稱 指 標
外 觀 白色結晶
含 量 % ≥ 99.5(高壓液相色譜儀)
水 份 % ≤ 0.2
熔 點℃ 88~91
沸 點℃ 25
閃 點℃ 145
灼 燒 殘 渣 % 〈 0.08
比 重 1.0303
Ⅶ 如何解釋DMDM乙內醯脲
答:DMDM 乙內醯脲 / DMDM Hydantoin
總述:
1)DMDM乙內醯脲常用作防腐劑、殺菌劑,可以抑制真菌、酵母、細菌的生長; 2)此成分會分解產生甲醛,可能會對皮膚產生刺激性,具有一定的過敏危險性。
健康影響:
DMDM 乙內醯脲是一個輕度擔憂的成分,因為:
此成分被懷疑導致免疫毒性,出處是綜合中國,加拿大,美國聯邦機構,美國加州,日本和歐盟的立法和研究文獻
此成分被懷疑引起皮膚或感覺系統毒性,出處是綜合中國,加拿大,美國聯邦機構,美國加州,日本和歐盟的立法和研究文獻
功能:
防腐劑,能耐酸性,較適合酸性配方使用,用於洗發香波、護發素、化妝品;DMDM 為二甲羥基二甲基(Dimethylol Dimethyl),DMDM 乙內醯脲(DMDM Hydantoin)利用釋放甲醛以製造出微生物不適應的環境,藉此達到防腐效果,具有一定的皮膚過敏危險性。
更多信息:
乙內醯脲,也稱海因(Hydantoin),學名咪唑啉啶-2,4-二酮,是一個五元含氮飽和雜環化合物。它可以看作一分子乙醇酸和一分子尿素發生兩次縮合後生成的產物。是咪唑的衍生物,屬於雙內醯胺和醯亞胺類。是一些葯物的核心結構。用於製取乙內醯脲的衍生物,如呋喃烯定,肌松劑丹曲林鈉,抗生素呋喃妥因,以及抗驚厥葯物乙苯妥英、苯妥英鈉、美芬妥英和磷苯妥英鈉等。 氮上的氫原子被氯和溴原子取代的乙內醯脲,例如二氯二甲基乙內醯脲(DCDMH)、氯溴二甲基乙內醯脲(BCDMH)和二溴二甲基乙內醯脲(DBDMH),與水作用時能釋放出次氯酸和次溴酸,是一類新型高效的防腐殺菌劑,用於水體的消毒,對細菌、真菌、藻類具有廣譜的殺滅作用...
Ⅷ 咪唑當主固化劑 選什麼做促進劑好
咪唑及其衍生物主要用作環氧樹脂的固化劑。隨著電子工業的發展,需用量逐年遞增,
目前這方面的用量達咪唑總產量的
90
%
~
95
%
。
改性咪唑也常用於膠黏劑、
密封劑、
塗料、
灌封材料及改性材料。
目前,大規模集成電路
(LSI)
傳輸速度的提高以及電子整機結構的簡化,促使電子封裝
向小型化、
高性能、
高可靠性和低成本方向發展,
微電子封裝形式也由外部保護向著內部連
接轉變。因此,相繼出現了板上晶元
(COB)
、晶元尺寸封裝
(CsP)
和多晶元模塊
(MCM)
等低
成本高效能的封裝形式,
所用的封裝材料為各向異性導電膠膜
(ACt)
導電膠糊劑
(NCP)
。
根據
ACF
和
NCP
在電子封裝中的使用要求,配方中多採用咪唑類潛伏性固化劑,此類固化劑為
咪唑衍生物經過化學改性來制備。
它與環氧樹脂組成的單組分膠黏劑。
一般以膠膜和樹脂糊
的形式使用,通過加熱激活固化反應。具有使用方便、在室溫穩定和高溫快速固化的特性,
非常適合小、輕、薄的微電子封裝。潛伏性固化劑的研究為近年微電子封裝的熱點和難點,
一直是環氧樹脂固化劑研究中最為活躍的領域,
每年都有大量專利出現。
其中,
咪唑類潛伏
性固化劑占據
9o
%以上的比例,因此
其在微電子封裝中佔有重要地位。
1
、咪唑類潛伏性固化劑的特點
咪唑衍生物通過與環氧樹脂
(
環氧化合物
)
、異氰酸酯、脲形成加成物,與有機酸成鹽,與金
屬鹽形成絡合物及微包膠囊等方式,
製成咪唑類潛伏性固化劑。
其獲得潛伏性的情況分為以
下幾種:
a
.高熔點粉體咪唑化合物分散在環氧樹脂中,熱熔後與環氧樹脂反應。
b
.咪唑化合物粉體微包膠囊化
(Micro
—
encapsulated)
,熱壓破壁固化劑溶出,與環氧樹脂進
行固化反應。
c
.
咪唑衍生物被某化合物結合
(
如成鹽
)
,常溫與環氧樹脂貯存穩定,高溫時迅速解離。
d
.
咪唑化合物
l
位上的活波
H
被取代,
2
位引入龐大側基,
對咪唑分子上的活性點
(
仲胺基、
叔胺基
)
形成空間位阻,從而降低了它的反應活性,使之具有一定的潛伏性。
對於微電子封裝用固化劑,由於考慮到封裝材料快速固化性能,常採用
b
.
C
.
d
三中類型。
2
、咪唑類固化劑的固化機理
咪唑類固化劑的固化溫度通常在
120
℃以下,所得的固化產物具有良好的耐潮濕性和耐熱
性,是
-
種常用的中溫固化劑。在它的結構中存在著仲胺和叔胺,因而它與環氧樹脂的反應
存在兩種機理:
-
是仲胺基上的氫同環氧樹脂反應生成仲羥基的反應。一是叔胺的陰離子催
化環氧樹脂進行開環成醚的聚合反應。一般而言,咪唑體系的貯存期很短,難以製成
-
液型
膠粘劑,需要對它進行改性。
Cook
等對咪唑化合物與雙酚
A
環氧樹脂的固化反應進行研究,提出如下反應機制:
Scheme l
為咪唑
2
,
4
位取代化合物與環氧樹脂固化反應歷程,
Scheme 2
為咪唑
l
,
2
位取代
化合物與環氧樹脂固化反應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