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球最大的生物制葯公司有哪些拜託各位大神
1 Pfizer 美國 450.8 (2%) 75.99 2 GlaxoSmithKline 英國 392.1 (15%) 3 Sanofi-Aventis 法國 374.3 (16%) 4 Novartis 瑞士 294.9 (18%) 54.74 18.6 5 AstraZeneca 英國 264.8 (11%) 39.02 14.7 6 Johnson & Johnson 美國 232.7 (4%) 50 21.5 7 Merck 美國 226.4 (3%) 47.83 21.1 8 Roche 瑞士 168.6 (31%) 26.95 9 Eli Lilly 美國 156.9 (7%) 10 Wyeth 美國 156.8 (10%) 28.96 11 Bristol-Myers Squibb 美國 138.6 (-9%) 12 Amgen 美國 138.6 (15%) 33.66 13 Abbott Lab 美國 124 (-9%) 14 Boehringer-Ingelhem 德國 109.6 (29%) 15 Bayer 德國 98.7 (105%) 18.81 16 Takeda 日本 86.8 (2%) 14.44 17 Schering-Plough 美國 85.6 (13%) 18 Teva 以色列 78.2 (65%) 4.95 6.3 19 Genentech 美國 76.4 (39%) 20 Schering AG 德國 74.8
Ⅱ biogen制葯算巨頭嗎
算的,Biogen Inc.是一家全球性的生物制葯公司,專注於為患有嚴重神經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患者以及相關的治療鄰接患者發現、開發和提供全球創新療法。該公司的核心增長領域包括多發性硬化症(MS)和神經免疫學;阿爾茨海默病(AD)和痴呆症;神經肌肉疾病,包括脊髓肌萎縮症(SMA)和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運動障礙,包括帕金森氏症;以及眼科學。該公司還專注於在免疫學、神經認知障礙、急性神經學和疼痛等新興增長領域發現、開發和提供全球創新療法。
拓展資料:
制葯巨頭們重點關注的4大領域:
1、 基因治療
(1)基因治療是一種新興技術,指的是以改變基因表達為基礎的治療與預防遺傳性疾病和多因素疾病的方法,主要通過基因工程的實驗手段,達到校正和修復缺陷基因的作用。
(2)回顧2020年, 基因治療相當火熱,包括禮來、拜耳、諾華、強生、渤健、優時比等在內的大型制葯企業都在布局基因治療領域,這些企業的投資規模有大也有小。其中,拜耳不惜斥資40億美元收購擁有基因治療技術平台的AskBio;羅氏也斥資18億美元,與Dyno Therapeutics合作,利用後者的技術平台開發用於中樞神經系統(CNS)疾病和肝臟定向治療的基因治療的腺相關病毒(AAV)載體。
(3)Alliance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統計, 在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之間,基因治療領域的融資額增長了114%,達到120億美元。
(4)目前來看,大型跨國葯企基本未曾缺席基因治療,對此業內預計基因治療或在2021年持續發酵。
2、 細胞療法
(1)細胞治療也是近幾年興起的新技術,它是指利用某些具有特定功能的細胞的特性,採用生物工程方法獲取和/或通過體外擴增、特殊培養等處理後,產生的特異性功能強大的細胞,回輸體內後,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2)2020年,賽諾菲、安斯泰來等制葯巨頭都有斥資,通過開設研發中心或收購細胞療法公司等方式,在細胞療法領域進行布局。
(3)另外,武田制葯也在2020年9月份宣布,其將於2021年底每年削減約20億美元的成本,專注腫瘤和罕見病葯物研發,這一戰略的關鍵是新一代細胞療法。目前,武田已在波士頓開設一個2千多平方米的研發生產中心,將負責三個正在進行的管線項目臨床開發,另外兩個項目預計將在2021年底進入臨床開發階段。
(4)根據Alliance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的數據, 截至2020年11月,年內針對細胞療法的融資達到110億美元,較同期增長242%。其中,細胞療法的I期臨床試驗數量從41項增加到50項。
3、 小分子RNA靶向療法
(1)在創新葯領域,小分子葯物一直是主要驅動力。使用小分子來調控RNA有很大的優勢,能夠大幅拓寬成葯靶點范圍。據悉, 2020年FDA批準的53個新葯中,有39個為小分子葯品,其中有13個還獲得了突破性療法資格認證。
(2)目前, 大型制葯公司已經紛紛建立起了小分子篩選平台,其中羅氏、Biogen、BMS等巨頭早已布局,與龍頭開發葯企建立合作關系。筆者注意到,羅氏在該領域的布局不斷深入,2020年4月,羅氏宣布Arrakis Therapeutics達成了一項大規模交易,覆蓋了羅氏所有的研發領域。到了2021年1月7日,羅氏又宣布與Ribomtrix達成了一項超10億美元的戰略合作,就多個靶點共同發現並開發靶向RNA的小分子療法。
4、 人工智慧醫療
(1)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以及「互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推動,人工智慧醫療正受到制葯巨頭們的關注。據了解,傳統制葯領域普遍存在花費時間長、成本高、研發成功率低、研發風險大、回報周期長等問題,而通過人工智慧技術AI演算法可以大大提升新葯研發的成功率,降低製造成本和研發時間,所以押注人工智慧正逐漸成為制葯巨頭競爭中的重要一環。
(2)CB Insights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11月23日,制葯企業共計完成了9筆對人工智慧初創公司的投資交易活動,投資總額超過8億美元。 2020年,包括默克、強生、拜耳等制葯巨頭都在人工智慧醫療賽道展開布局。
(3)其中,默克繼2020年5月7宣布投資中國人工智慧晶元初創公司SynSense後,又在2020年11月份,宣布與AI醫葯研發公司 Insilico Medicine(英矽智能)達成合作,將用於全新分子設計的產品Chemistry42生成化學AI平台,整合到默克集團的高性能計算(HPC)基礎設施上,提供定製化的服務。
Ⅲ 國外的生物制葯上市公司有哪些
Dakewe達克為生物 Allele美國綠陽 UNITED LABORATORIES香港聯邦制葯 ====Bayer德國拜耳 ==== ====P&G美國寶潔 ==== TenetHealthCare Wyeth美國惠氏 WellPoint Health Network Company Aetna美國安泰 Cigna美國信諾 AstraZeneca英國阿斯利康 Abbott Laboratories美國雅培 ====Bristol-Myers Squibb美國百時美施貴寶==== ====Roche瑞士羅氏====
Ⅳ 美國阿爾法生物制葯公司在哪裡
美國阿爾法生物制葯公司成立於2007年,公司總部在美國紐約228公園街85556號,其前身是位於美國密執安州雅加達城,創辦於1992年的阿爾法生物制劑研究實驗室。該實驗室擁有160多項科研專利,另有370多項專利正在申請中。憑借著大量的專利產品和強大的科研優勢,公司成立以來,經過短短的五年時間,已經迅猛發展成為一家集葯品及保健品研發、生產為一體的大型醫葯龍頭企業,公司產品遍及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近萬名即掌握專業技能又有奉獻精神的出色員工,年產葯品和保健品20多億盒,在全球葯品市場中約占近7%的份額,是美國最大的醫葯企業之一。公司產品多達320多種,主要用於六大領域:心腦血管、哮喘、精神衛生、腫瘤、糖尿病和消化系統。
Ⅳ 國際制葯三大巨頭是
國際制葯三大巨頭是美國輝瑞公司、強生公司和法國賽諾菲-安萬特公司。
1、輝瑞公司創建於1849年,迄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總部位於美國紐約,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以研發為基礎的生物制葯公司。
2、強生公司是世界上最具綜合性、分布范圍最廣的衛生保健產品製造商、健康服務提供商。公司創建於1886年,產品暢銷於175個國家地區,生產及銷售產品涉及護理產品、醫葯產品和醫療器材及診斷產品市場等多個領域。
3、法國sanofi-aventis 是歐洲排名第一,全球第三大的葯廠,由賽諾菲聖德拉堡集團 (Sanofi-Synthelabo) 與安萬特葯品 (Aventis) 兩家公司於2004年合並成立。總部設於巴黎,分支機構遍布80多國,員工超過十萬人,2004年營業額超過250億歐元。
(5)跨國生物制葯公司有哪些擴展閱讀
1、輝瑞公司在華產品
輝瑞生物制葯在華上市的創新葯物已超過50個,其治療領域涵蓋了心腦血管及代謝、抗感染、中樞神經、抗炎鎮痛、抗腫瘤、泌尿、血液健康(包括血友病)等諸多領域。
其中如立普妥、絡活喜、萬艾可、舒普深、大扶康、希舒美、索坦、開普拓、阿諾新、任捷、貝賦等許多產品在市場上處於領先地位。
為了讓中國的廣大患者能及時接受與全球同步的先進的葯物治療,輝瑞未來將進一步加大和加快在華新葯引進和上市的力度和速度。
輝瑞健康葯物旗下的善存、鈣爾奇、惠菲寧等消費保健產品也在中國市場家喻戶曉,並以其優異的品質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2、強生公司旗下產品
醫葯產品
針對領域包括:敏感及流行性/非流行性感冒、慢性支氣管炎、消化系統治療、頭皮健康治療、皮膚症狀治療、心理治療、疼痛症狀緩解、骨骼治療、癌症治療。
醫療器材
針對領域包括:女性健康護理、糖尿病、微創手術、傷口縫合、心腦血管健康、骨骼健康、器械消毒、診斷類產品及服務。
個人護理產品
針對領域包括:嬰兒健康護理系。
列、成人護膚品系列、女性健康護理用品、視力保健產品、個人健康護理產品等系列。
3、賽諾菲-安萬特集團
主要經營范圍
合資公司主要產品用於心血管類、血栓類、中樞神經類、抗腫瘤類及內科用葯等治療領域。
賽諾菲聖德拉堡已成功地將其各種先進葯品引進中國市場,諸如:可達龍、抵克力得、速碧林、德巴金、安博維、波立維、樂沙定等等。
Ⅵ 生物制葯行業排行榜是怎麼樣的
生物制葯行業排行榜:輝瑞、羅氏、諾華、阿斯利康、百時美施貴寶、基因泰克。
1、輝瑞
輝瑞公司創建於1849年,迄今已有170年的歷史,總部位於美國紐約,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以研發為基礎的生物制葯公司,輝瑞公司的產品覆蓋了包括化學葯物、生物制劑、疫苗、健康葯物等,同時其卓越的研發和生產能力處於全球領先地位,輝瑞目前已發展成為在華最大的外資制葯企業。
4、阿斯利康
阿斯利康是全球領先制葯公司,由前瑞典阿斯特拉公司和前英國捷利康公司於1999年合並而成,作為一家以創新為驅動的全球性生物制葯企業,阿斯利康全球總部位於英國倫敦,全球約有61,500名員工,業務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公司在17個國家設立生產基地。
Ⅶ 北京諾華制葯和諾華諾德有什麼區別
是完全是兩回事啊!
1,諾華諾德即諾和諾德,——英文名Novo Nordisk,是丹麥的,諾華諾德Novo Nordisk是丹麥制葯巨頭,全球最大的胰島素生產商之一,諾華是世界500強,制葯界的老大!
2,諾華Novartis是瑞士的,即全球制葯保健行業跨國集團諾華公司,總部設在瑞士巴塞爾,業務遍及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醫用營養品提供商之一,並生產嬰兒食品及保健營養品。
3,諾華制葯公司,很明顯,是專門為諾華公司製造葯物的子公司,而北京諾華制葯是諾華在中國地區的一個分公司。
結果,就顯而易見啦!——大公司跟子公司相比,哪個名器大很明顯吧?對,就是諾華諾德!
Ⅷ 世界著名的制葯廠都有哪些啊
好的公司挺多的,比如輝瑞、葛蘭素史克、賽諾菲安萬特、強生、默克、諾華、阿斯利康、羅氏、百時美施貴寶、惠氏。不過惠氏被輝瑞收購了。我就舉三個我覺得最好的詳細說下好了。
一、輝瑞公司
輝瑞公司是一家擁有150多年歷史的以研發為基礎的跨國制葯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制葯公司。輝瑞公司為人類及動物的健康發現、開發、生產和推廣各種領先的處方葯以及許多世界最馳名的消費產品。輝瑞公司包括三個業務領域:醫葯保健、動物保健、以及消費者保健品。公司的創新產品行銷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輝瑞公司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產設施和檢測技術,其一流的檢測分析手段及其完美的質量保障體系,使公司的產品全部達到或超過了中國葯典和美國葯典標准,且公司產品獲准出口日本、澳大利亞、菲律賓及歐洲等地。其無與倫比的產品組合在心血管、內分泌、中樞神經、關節炎、抗感染、泌尿男科、眼科和抗腫瘤等治療領域保持世界領先地位。迄今輝瑞已在中國上市了40餘種創新葯品,其中8種葯品全球年銷量超過10億美元。
二、強生公司
美國強生(Johnson & Johnson)成立於1886年,是世界上規模大、產品多元化的醫療衛生保健品及消費者護理產品公司。
其產品主要包括醫葯產品、醫療器材及診斷產品和消費品及個人護理產品三大類。其中醫葯產品針對領域包括:敏感及流行性/非流行性感冒、慢性支氣管炎、消化系統治療、頭皮健康治療、皮膚症狀治療、心理治療、疼痛症狀緩解、骨骼治療、癌症治療。醫療器材及診斷產品針對領域包括:女性健康護理、糖尿病、微創手術、傷口縫合、心腦血管健康、骨骼健康、器械消毒、診斷類產品及服務。消費品及個人護理產品針對領域包括:嬰兒健康護理系列、成人護膚品系列、女性健康護理用品、視力保健產品、個人健康護理產品等系列。
目前強生在全球57個國家建立了230多家分公司,擁有約11萬6千餘名員工, 產品銷售於175個國家和地區。
三、葛蘭素史克
葛蘭素史克是世界領先的制葯業巨擘,由葛蘭素威康和史克必成強強聯合,於2000年12月成立。公司秉承以研究開發為基礎的一貫理念,憑藉公司本身的技術潛力和資源優勢,在當今瞬息萬變的醫療保健領域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
葛蘭素史克公司在抗感染、中樞神經系統、呼吸和胃腸道\代謝四大醫療領域代表當今世界的較高水平,在疫苗領域和抗腫瘤葯物方面也位居行業前茅。此外,公司在消費保健領域也處在世界領先地位,主要產品包括非處方葯、口腔護理品和營養保健飲料。
Ⅸ 輝瑞制葯是哪個國家的
輝瑞制葯是美國的。
輝瑞制葯有限公司(PFIZER)是一家以研發為基礎的生物制葯公司,創建於1849年,總部位於美國紐約。輝瑞制葯有限公司產品包括降膽固醇葯立普妥、口服抗真菌葯大扶康、抗生素希舒美,以及治陽痿葯萬艾可等。它是中國最大的外資制葯企業,連續多年入選世界500強。
發展歷程:
一圖讀懂輝瑞制葯輝瑞公司創立於1849年,早期的輝瑞公司是一家以生產化工產品為主要經營業務的化學品公司,葯物作為化學品的一種也屬於公司的經營范圍之內。
1861年爆發的南北戰爭給了輝瑞公司發展的機會,戰爭中輝瑞向北軍提供了大量的葯品,公司隨著戰爭的進展而迅速發展,成為美國國內較大的化學品生產企業之一。
南北戰爭之後輝瑞的主要產品是檸檬酸,直到1928年弗萊明爵士發現青黴素後,輝瑞公司開始介入抗生素的生產,並逐漸將企業的重心轉移到抗生素領域,此後,輝瑞公司對發酵工藝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將其用於檸檬酸和青黴素的生產,工業界普遍認同輝瑞公司是發展發酵技術的先驅之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輝瑞制葯有限公司
Ⅹ 世界500強里的制葯企業有哪些,有多少
據美國《財富》雜志評選2018年世界500強里的制葯企業一共有13家,分別是:
1、中國華潤有限公司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注冊和運營的多元化控股企業集團,其前身是1938年於香港成立的「聯和行」,1948年改組更名為華潤公司,1952年隸屬關系由中共中央辦公廳變為中央貿易部(現為商務部)。
1983年,改組成立華潤(集團)有限公司。1999年12月,與外經貿部脫鉤,列為中央管理。2003年歸屬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管理,被列為國有重點骨幹企業。
主營業務包括日用消費品製造與分銷、地產及相關行業、基礎設施及公用事業三塊領域,旗下共有20家一級利潤中心,在香港擁有5家上市公司:華潤創業(HK291)、華潤電力(HK836)、華潤置地(HK1109)、華潤微電子(HK597)和華潤燃氣(HK1193)。
2、強生(JOHNSON & JOHNSON)
美國強生(Johnson & Johnson)成立於1886年,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產品多元化的醫療衛生保健品及消費者護理產品公司。
據《財富》和《商業周刊》97年公布的結果,強生公司市場價值指標評比名列全球第20位,並位居全美十大最令人羨慕的公司之列,1999年全球營業額高達275億美元。強生在全球60個國家建立了250多家分公司,擁有約11萬5千餘名員工, 產品銷售於175個國家和地區。
強生公司是世界上最具綜合性、分布范圍最廣的衛生保健產品製造商、健康服務提供商。公司創建於1886年,產品暢銷於175個國家地區,生產及銷售產品涉及護理產品、醫葯產品和醫療器材及診斷產品市場等多個領域。
3、瑞士羅氏公司(ROCHE GROUP)
羅氏成立於1896年,總部位於瑞士巴塞爾,在制葯和診斷領域,是世界領先的以研發為基礎的健康事業公司之一。
2018年7月19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瑞士羅氏位列169位。
4、輝瑞制葯有限公司(PFIZER)
輝瑞公司創建於1849年,迄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總部位於美國紐約,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以研發為基礎的生物制葯公司。
在2017年7月20日發布的2017《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排名第173位;在2016年7月20日發布的2016《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排名第186位。
輝瑞公司的產品覆蓋了包括化學葯物、生物制劑、疫苗、健康葯物等諸多廣泛而極具潛力的治療及健康領域,同時其卓越的研發和生產能力處於全球領先地位。2018年4月22日,2017年全球最賺錢企業排行榜發布,輝瑞公司排名第14。
5、拜耳集團(BAYER)
拜耳公司是世界最為知名的世界500強企業之一。公司的總部位於德國的勒沃庫森,在六大洲的200個地點建有750家生產廠;擁有120,000名員工及350家分支機構,幾乎遍布世界各國。高分子、醫葯保健、化工以及農業是公司的四大支柱產業。
公司的產品種類超過10,000種,是德國最大的產業集團。該公司生產的阿司匹林,被人們稱為「世紀之葯」,也創造出了「魔鬼的傑作」,就是海洛因。
6、中國醫葯集團(SINOPHARM)
中國醫葯集團有限公司,即中國醫葯集團,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中國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全、綜合實力最強的醫葯健康產業集團。以預防治療和診斷護理等健康相關產品的分銷、零售、研發及生產為主業。
旗下擁有11家全資或控股子公司和國葯控股、國葯股份、天壇生物、現代制葯、一致葯業5家上市公司。2003-2011年,集團營業收入年平均增幅33%,利潤總額年平均增幅44%,總資產年平均增幅35%。2012年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600億元,是中國唯一一家超千億醫葯健康產業集團。
7、諾華公司(NOVARTIS)
諾華(Novartis),即全球醫葯健康行業的跨國企業諾華集團,世界三大葯企之一,總部設在瑞士巴塞爾,業務遍及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38,000名員工。
諾華中國總部於1997年成立。諾華集團擁有多元化的業務組合,涵蓋創新專利葯、眼科保健、非專利葯、消費者保健和疫苗及診斷等多個領域,並在所有領域處於世界領先位置。
8、賽諾菲(SANOFI)
賽諾菲(Sanofi)是一家全球領先的醫葯健康企業,以患者需求為本,研究、開發並推廣創新的治療方案。賽諾菲的主要業務涵蓋三個領域:制葯、人用疫苗和動物保健。2014年,賽諾菲凈銷售額達337.70億歐元。
賽諾菲一直以來秉承對中國的承諾。1982年,賽諾菲在中國開設辦事處,躋身首批進入中國的跨國制葯企業。賽諾菲目前在中國擁有9,000餘名員工,是國內增長最快的醫葯健康企業之一。
賽諾菲在中國的總部位於上海,並在北京、天津、沈陽、濟南、上海、杭州、南京、武漢、成都、廣州和烏魯木齊共設11家區域辦事處。
9、默沙東(MERCK)
默沙東是位於美國新澤西州肯尼沃斯市的一家公司,全球共有員工約70,000人(截至2014年12月31日)。2014年,默沙東全球銷售總額達422億美元,研發投入達65億美元。
除處方葯業務,默沙東在中國還包括動物保健業務,近50種獸醫產品涉及家畜、家禽和寵物的疾病預防、治療及控制等多個領域,致力於保護和關懷動物健康以及與其休戚與共的人類健康。
2017年6月7日,2017年《財富》美國500強排行榜發布,默沙東公司排名第69位。2018年7月19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默沙東位列276位。
10、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GLAXOSMITHKLINE)
葛蘭素史克(GSK),以研發為基礎的葯品和保健品公司,年產葯品40億盒,產品遍及全球市場。葛蘭素史克由葛蘭素威康和史克必成合並而成,於2000年12月成立。
兩家公司的歷史均可追溯至19世紀中葉,各自在一個多世紀的不斷創新和數次合並中,在醫葯領域都確立了世界級的領先地位。葛蘭素史克公司在抗感染、中樞神經系統、呼吸和胃腸道/代謝四大醫療領域代表當今世界的最高水平,在疫苗領域和抗腫瘤葯物方面也雄居行業榜首。
此外,公司在消費保健領域也居世界領先地位,主要產品包括非處方葯、口腔護理品和營養保健飲料。
11、艾伯維(ABBVIE)
2013年1月2日,艾伯維正式從雅培公司拆分,獨立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艾伯維作為全球研究型生物制葯公司,在全球擁有近25000名員工,產品銷往170多個國家及地區。
艾伯維中國總部位於上海,專注於四大疾病領域:免疫學領域、抗病毒學領域、腎臟學領域以及麻醉學領域。同時,艾伯維與中國的醫學界和政府部門緊密合作,共同開展覆蓋丙肝、腫瘤、免疫學、神經科學、疼痛和婦科健康等領域的臨床研究。
12、Gilead Sciences公司(GILEAD SCIENCES)
吉利德科學公司,1987年6月22日注冊成立,是一家以研究為基礎,從事葯品的開發和銷售的生物制葯公司。吉利德公司的主要重點領域包括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肝臟疾病,如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和心血管/代謝和呼吸條件。
2017年《財富》美國500強排名中,吉利德科學公司排在第92位。
13、德國勃林格殷格翰公司(BOEHRINGER INGELHEIM)
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Ingelheim)是一家致力於人類生物制葯化學和動物健康產品的醫葯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私有制葯企業。
公司有146家子公司和超過47700名員工,在11個國家擁有20個人類制葯生產基地,2014年銷售額為133.17億歐元。人用葯品是該公司最大的業務,約占總銷售量的87%,這包括了處方葯和保健消費品。
1994年進入中國,中國總部位於上海,目前全國范圍內擁有超過3200名員工,且連續兩年榮獲「中國傑出僱主」認證。2018年7月19日,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勃林格殷格翰位列491位。
(10)跨國生物制葯公司有哪些擴展閱讀:
「世界500強」,是中國人對美國財富雜志每年評選的「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行榜的一種約定俗成的叫法。
《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一直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著名、最權威的榜單。由《財富》雜志每年發布一次。
2012年、2013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殼牌石油榮登榜首。中國大陸首次超過日本,成為除美國以外上榜公司數量最多的國家,2013年《財富》世界500強地區分布統計中,中國95家上榜,比日本多33家,名列全球第二。
2014年沃爾瑪重回榜首,中國上榜公司數量達到100家,中石化取代了埃克森美孚,在榜上排名世界第三。
2015年中國上榜公司數量繼續增長,今年達到了106家,該年世界500強的入圍門檻提高至237.2億美元。
2016年中國上榜數為110家,國家電網排名躍升至世界第二位,盡管其營業收入也下跌了2.9%。中石油和中石化緊隨其後,分列第3和第4。蘋果首次進入前10位,排名第9,2015年營業收入大漲27.9%,是前10位中唯一實現營收正增長的企業。
500家公司的總營業收入為27.6萬億美元,凈利潤之和為1.48萬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11.5%和11.3%。入圍門檻為209.2億美元,比去年的237.2億美元下降11.8%。去年榜單最後一名的營業收入在今年可以排到第44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