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類控制有害微生物的方法
臭氧、雙氧水、重金屬離子、微波、超聲波、紫外線輻射波、高溫、冷藏、乾燥劑、各種防腐劑,酸鹼。
基本上就是物理、化學、生化三個方面
微生物結構簡單,所以對環境的通配性比較強。
『貳』 如何利用有益微生物控制有害微生物
在有限的資源環境里增加有益微生物的數量必然使有害微生物數量減少。這是基本的,還有些微生物可以分泌一些物質來抑有害微生物的生存。
『叄』 人類控制有害微生物的方法
來自網路知道
1.高壓蒸汽滅菌
為濕熱滅菌方法的一種。是微生物培養中最重要的滅菌方法。這種滅菌方法是基於水在煮沸時所形成的蒸汽不能擴散到外面去,而聚集在密封的容器中,在密閉的情況下,隨著水的煮沸,蒸汽壓力升高,溫度也相應增高。壓力和溫度之間的關系見表9-1。
高壓蒸汽是最有效的滅菌法,能迅速地達到完全徹底滅菌。一般在15磅/英寸2壓力下(121.6℃),15~30分鍾,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在內都可殺死。它適用於對一般培養基和玻璃器皿的滅菌。
進行高壓蒸汽滅菌的容器是高壓蒸汽滅菌鍋。高壓蒸汽滅菌鍋是一個能耐壓又可以密閉的金屬鍋,有立式與卧式兩種。
可以用電熱、煤氣、蒸汽等。鍋上裝有壓力表,有的還裝有溫度計,能及時了解鍋內壓力及溫度。鍋上還設有排氣口,其作用是在密閉之前,利用蒸汽將鍋內的冷空氣排凈,另外還裝有安全活門,如果壓力超過一定限度,活門即可自動打開,放出過多的蒸汽。
2.乾熱滅菌
微生物培養中常用的乾熱滅菌是指熱空氣滅菌。一般在電烘箱中進行。乾熱滅菌所需溫度較濕熱滅菌高,時間也較濕熱滅菌長。這是因為蛋白質在乾燥無水的情況下不容易凝固。一般須在160℃左右保持恆溫3~4小時,方能達到滅菌的目的。
乾熱滅菌適用於空玻璃器皿的滅菌,凡帶有橡膠的物品和培養基,都不能進行乾熱滅菌。
3.間歇滅菌
各種微生物的營養體在100℃溫度下半小時即可被殺死。而其芽孢和孢子在這種條件下卻不會失去生活力。間歇滅菌就是根據這一原理進行的。
間歇滅菌的方法是用100℃、30分鍾殺死培養基內雜菌的營養體,然後將這種含有芽孢和孢子的培養基在溫箱內或室溫下放置24小時,使芽孢和孢子萌發成為營養體。這時再以100℃處理半小時,再放置24小時。如此連續滅菌3次,即可達到完全滅菌的目的。
間歇滅菌通常在流動蒸汽的滅菌鍋中進行,也可用普通鋁鍋代替。這種滅菌方法多用於明膠、牛乳等物質的滅菌,這類物質在100℃以上的溫度下處理較長時間,會被破壞,而用間歇滅菌法就既起到了殺菌作用,又使被處理的物質免遭破壞。
4.紫外線滅菌
紫外線殺菌力最強的是波長2650~2660Å的部分。無菌室緩沖間和接種箱常用紫外線燈作空氣滅菌。無菌室和緩沖間的照射時間為20~50分鍾(視房間大小而定),接種箱照射10~15分鍾即可。
為了加強紫外線滅菌的效果,在照射前,可在無菌室、緩沖間或接種箱內噴灑5%石炭酸,以使空氣中附著有微生物的塵埃降落,同時也可以殺死一部分微生物。無菌室的工作台的檯面和椅子,可用2~3%的來蘇兒擦洗。然後再照射紫外線。由於紫外線對人體有傷害作用,所以人不要直視正在照射的紫外線燈,也不要在照射情況下進行工作。
滅菌後,為了檢驗紫外線的滅菌效果,可以在無菌室、緩沖間或接種箱內放一套盛有培養基的培養皿,將皿蓋打開5~10分鍾,蓋好後,放入溫箱中培養。如果只有一、二個菌落,可認為滅菌效果良好。如雜菌叢生。則需延長照射時間或同時加強其它滅菌措施。
『肆』 結合生活實際,談談採用哪些方法控制有害的微生物
一高溫,比如煮熟食物食用。二是紫外線,比如曬被子。三是部分化學物質,比如84消毒液
『伍』 如何進行植物材料表面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微生物對人類最重要的影響之一是導致傳染病的流行。在人類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世界衛生組織公布資料顯示:傳染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據第一位。微生物導致人類疾病的歷史,也就是人類與之不斷斗爭的歷史。在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面,人類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是新現和再現的微生物感染還是不斷發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療葯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機制並不清楚。大量的廣譜抗生素的濫用造成了強大的選擇壓力,使許多菌株發生變異,導致耐葯性的產生,人類健康受到新的威脅。一些分節段的病毒之間可以通過重組或重配發生變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與前次導致感染的株型發生了變異,這種快速的變異給疫苗的設計和治療造成了很大的障礙。而耐葯性結核桿菌的出現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結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圍內猖獗起來。
微生物千姿百態,有些是腐敗性的,即引起食品氣味和組織結構發生不良變化。當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們可用來生產如乳酪,麵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微生物非常小,必須通過顯微鏡放大約1000 倍才能看到。比如中等大小的細菌,1000個疊加在一起只有句號那麼大。想像一下一滴牛奶,每毫升腐敗的牛奶中約有5千萬個細菌,或者講每誇脫牛奶中細菌總數約為50億。也就是一滴牛奶中可有含有50 億個細菌。
『陸』 怎樣預防有害微生物
國外醫療研究機構發現,人的手部有182種微生物,其中54.4%是長期存活的。包括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MRSA菌等。這些病菌都會感染傷口的。所以最好是常洗手消毒。能避免3/4幾率的生病。飯前便後洗手就是因為這個。平時注意加強鍛煉增強自身抵抗力。比如:醫院環境復雜,就很擔心這種交叉傳染、 感染生病
給您補充下殺菌方法:
傳統殺菌消毒方法有:紫外線殺毒,使用有毒化學葯劑殺菌(化學殘留和二次污染)高溫消毒
最新殺菌方法:臭氧水殺菌消毒。
呵呵,我是賣百特環保臭氧水機的。
『柒』 1試論述控制有害微生物的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都有哪些。
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與人類關系密切。涵蓋了有益跟有害的眾多種類,廣泛涉及食品、醫葯、工農業、環保、體育等諸多領域。在我國教科書中,將微生物劃分為以下8大類:細菌、病毒、真菌、放線菌、立克次氏體、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見的,像屬於真菌的蘑菇、靈芝、香菇等。還有微生物是一類由核酸和蛋白質等少數幾種成分組成的「非細胞生物」
『捌』 如何利用微生物生態學的原理來控制環境中的有害微生物
二、微生物生長的控制途徑
1. 遺傳學特性 2. 培養基組成 3. 培養條件
三、微生物生長的控制因素
(一)化學因素
1.殺菌劑又稱為抗微生物劑,是一類能夠殺死或抑制微生物生長的化學物質。 可分為抑菌劑、殺菌劑和溶菌劑。
2.抗代謝劑抗代謝劑就是與生長因子結垢類似的特殊化學物質。
3.抗生素 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破壞細胞膜、干擾氧化磷酸化以及抑制蛋白質和核酸合成。
4. pH(氫離子濃度) 每種微生物都有其最適pH值和一定的pH范圍。
5.氧化還原電勢對好氧菌的影響較大。
6.鹽、鹼和金屬離子 影響滲透壓
微量的金屬離子對微生物的生命活動有著重要作用。
(二)化學因素
1. 溫度
每種微生物都有自己的生長溫度三基點:最低生長溫度、最適生長溫度和最高生長溫度;此外還有致死溫度。
根據微生物最適生長溫度的高低,將微生物分為三類。 溫度對生長速率的影響為曲線型。
溫度升高時,生長速率倍增,但超過最適生長溫度時,生長速率都很快下降。 大多數微生物對低溫有較強的抵抗力,低溫下微生物生長代謝緩慢甚至停止。
微生物對高溫較敏感,高溫對菌體蛋白質、核酸、酶有破壞作用。 2. 電磁輻射 紫外線、γ射線、X射線 3. 滲透勢
細胞內溶質濃度與胞外溶質濃度(如0.85%NaCl溶液)相等時的狀態,稱為等滲狀態。
溶液的溶質濃度高於胞內溶質濃度,則稱為高滲溶液,能在此環境中生長的微生物,稱為耐高滲微生物。當溶質濃度很高時,細胞就會脫水,發生質壁分離,甚至死亡。鹽漬(5%~30%食鹽)和蜜餞(30%~80%糖)可以抑制或殺死微生物,這是一些常用食品保存法的依據。
若溶液的溶質濃度低於胞內溶質濃度,則稱為低滲溶液,微生物在低滲溶液中,水分向胞內轉移,細胞膨脹,甚至脹破。
4. 乾燥
水分活度(Activity of the water, Aw)是用來表示微生物在天然環境可人為環境中實際利用游離水的含量。是指在相同條件下,密閉容器內該溶液的蒸汽壓(p)與純水蒸汽壓(p0)之比,即Aw= p/p0 。
乾燥環境(aw<0.60~0.70)條件下,多數微生物代謝停止,處於休眠狀態,嚴重時引起脫水,蛋白質變性,甚至死亡,這是乾燥條件能保存食品和物品,防止腐敗和霉變的原理。不同微生物在不同的生長時期對乾燥的抵抗能力不同。 一般細菌AW min=0.90 酵母菌AW min=0.88 嗜鹽細菌AW min=0.75 霉 菌AW min=0.80 耐滲透壓酵母菌AW min= 0.60 四、微生物生長的控制方法 (一)微生物生長的控制理論
1. 微生物生長速率與營養物質濃度
2. 微生物生長的連續培養理論
『玖』 在發酵生產中如何控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長繁殖
發酵生產中控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一方面發酵設備、原料消毒滅菌要嚴格,接種要無菌操作,另一方面嚴格設置生產條件,如氧氣有無,發酵液酸鹼度,溫度的高低等,使有害微生物不適合生長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