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微生物菌劑以及它的功能
不知道您問的微生物菌劑是不是農業用微生物菌劑,微生物菌劑是個統稱,有很多種微生物,每一種功能都不同,我可以給您介紹十幾種常用的沃寶微生物菌劑及其作用,供您參考。
一、沃寶枯草芽孢桿菌:增加作物抗逆性、固氮。
二、沃寶巨大芽孢桿菌:鉀,釋放出可溶磷鉀元素及鈣、硫、鎂、鐵、鋅、鉬、 錳等中微量元素。
三、地衣芽孢桿菌:抗病、殺滅有害菌,
四、蘇雲金芽孢桿菌:殺蟲(包括根結線蟲),對鱗翅目等節肢動物有特異性的毒 殺活性。
五、側孢芽孢桿菌:促根、殺菌及降解重金屬。
六、膠質芽孢桿菌:有溶磷、釋鉀和固氮功能,分泌多種酶,增強作物對一些病 害的抵抗力。
七、涇陽鏈黴菌:具有增強土壤肥力、刺激作物生長的能力。
八、菌根真菌:擴大根系吸收面,增加對原根毛吸收范圍外的元素(特別是磷)的 吸收能力。
九、棕色固氮菌:固定空氣中的游離氮,增產。
十、光合菌群:是肥沃土壤和促進動植物生長的主力部隊。
十一、凝結芽孢桿菌:可降低環境中的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提高果實中氨 基酸的含量。
十二、米麴黴:使秸稈中的有機質成為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提高土壤有機質, 改善土壤結構。
十三、淡紫擬青黴:對多種線蟲都有防治效能,是防治根結線蟲最有前途的生防 制劑。
② 微生物菌劑的種類有多少分為哪幾類
生物菌肥料/微生物肥料/菌肥
生物肥料(菌肥)需要區別於生物有機肥料。
微生物肥料也就是生物菌肥,但是其本質不是肥,只是通過一些工廠的手段培養的一些在土壤中有利於土壤和作物的有益菌類。
分類
1、有固氮作用的菌肥:包括根瘤菌、固氮菌、固氮藍藻等;
2、分解土壤有機物的菌肥:包括有機磷細菌和復合細菌等;
3、分解土壤中難溶性礦物的菌肥:包括硅酸鹽細菌、無機磷細菌等;
4、促進作物對土壤養分利用的菌肥:包括菌根菌等;
5、抗病及刺激作物生長的菌肥:包括抗生菌、增產菌等。
優勢
三種以上多種復合菌相互促進、相互補充,抗土傳病害效果遠遠大於單一菌種。有益菌群相互協同,共同作用,能使作物達到高產豐產的效果。
1、提高作物產量
2、改善作物品質
3、增強作物抗逆性
4、提高化肥利用率
5、改善土壤環境
③ 微生物菌劑有什麼好處
微生物菌劑是指目標微生物(有效菌)經過工業化生產擴繁後,利用多孔的物質作為吸附劑(如草炭、蛭石),吸附菌體的發酵液加工製成的活菌制劑。這種菌劑用於拌種或蘸根,具有直接或間接改良土壤、恢復地力、預防土傳病害、維持根際微生物區系平衡和降解有毒害物質等作用。農用微生物菌劑恰當使用可以提高農產品產量、改善農產品品質、減少化肥用量、降低成本、改良土壤、保護生態環境。
④ 微生物菌劑和生物菌肥有什麼區別
生物有機肥和生物菌肥是2種完全不同的「肥料」。
生物有機肥
生物有機肥料含有多種養分,有豐富的有機物, 因為具有生物活性, 肥效持久, 不僅可以陸續供應作物營養的需要,還可以改良土壤的水、熱和通氣的條件,增進土壤熟化。
生物菌肥
生物菌肥是近幾年出現的一種新型的生物「肥料」,雖然叫做菌肥,但是其本質不是肥,只是通過一些工廠的手段培養的一些在土壤中有利於土壤和作物的有益菌類。
分類
有固氮作用的菌肥:包括根瘤菌、固氮菌、固氮藍藻等;
分解土壤有機物的菌肥:包括有機磷細菌和復合細菌等;
分解土壤中難溶性礦物的菌肥:包括硅酸鹽細菌、無機磷細菌等;
促進作物對土壤養分利用的菌肥:包括菌根菌等;
抗病及刺激作物生長的菌肥:包括抗生菌、增產菌等。
優勢
三種以上多種復合菌相互促進、相互補充,抗土傳病害效果遠遠大於單一菌種。有益菌群相互協同,共同作用,能使作物達到高產豐產的效果。
提高作物產量
改善作物品質
增強作物抗逆性
提高化肥利用率
改善土壤環境
⑤ 微生物實驗中為什麼細菌在染色前需要固定
微生物實驗中細菌在染色前需要固定的原因:
一:殺死細胞,是染料易於著色。
二:使細菌附著於玻片上,不易被水沖掉。
在固定時,是要慢慢晾乾,如果得確要加快速度,可以處於酒精燈火焰上部遠處稍微烘幾下,切忌烘得玻片升溫,否則有可能會破壞細菌生命形態
細菌的革蘭氏染色與顯微觀察
一、 實驗原理
革蘭氏染色原理:細菌對於革蘭氏染色的不同反應,是由於它們細胞壁的成分和結構不同造成的。革蘭氏陽性細菌的細胞壁主要是由肽聚糖形成的網狀結,當用乙醇處理時,由於脫水而引發網狀結構的孔徑變小,通透性降低,從而使結晶紫-碘的復合物不易被洗脫而保留在細胞內,經脫色和復染後仍保留初染劑的藍紫色。革蘭氏陰性菌的細胞壁肽聚糖層較薄、類脂含量高,所以當脫色處理時,類脂質被乙醇(或丙酮)溶解,細胞壁透性增大,使結晶紫-碘的復合物比較容易被洗脫出來,用復染劑復染後,細胞被染上復染劑的紅色。 顯微鏡成像原理:現代普通光學顯微鏡利用目鏡和物鏡兩組透鏡系統來放大成像,故又常 被稱為復式顯微鏡。顯微鏡的光學系統中,物鏡的性能最為關鍵,油鏡的放大倍數最大,對微生物學研究最為重要。在載玻片與鏡頭之間加滴鏡油主要是為了增加照明亮度和增加顯微鏡的解析度。以油代替空氣作為光的傳播介質,減少光線的折射或全反射,使觀察到的像更加清晰。
二、 實驗器材
1. 菌落:
大腸桿菌24h營養瓊脂斜面培養物、
金黃色葡萄球菌約24h營養瓊脂斜面培養物、 枯草芽孢桿菌12~18h營養瓊脂斜面培養物。
2. 溶液或試劑:
蒸餾水、碘液、結晶紫染色液、95%酒精、番紅染色液、香柏油。 3. 儀器:
顯微鏡、載玻片、接種環、酒精燈、鑷子、擦鏡紙。
三、 實驗步驟
革蘭氏染色:
1. 塗片
取出載玻片,點燃載玻片,燃盡載玻片上的酒精和滅菌,在中間輕輕點一小滴蒸餾水,用接種環在試管的斜面培養基上,輕輕挑取少量菌體,整個過程試管口都要處在酒精燈的上方,而且速度要快,以防污染培養基。然後在載玻片的小水滴以轉圈的動作塗片,待水滴混濁後停住,等其乾燥、固定。
2. 初染
滴加結晶紫(以剛好將菌膜覆蓋為宜)於菌落上,染色1~2min ,傾去染色液,有細水從載玻片上方向下沖洗,至洗出液為無色,將載玻片上水甩凈。
3. 媒染
滴加碘液沖去殘水,並覆蓋約1min,水洗。
4. 脫色
將載玻片上面的水甩凈,將載玻片傾斜,在白色背景下,用滴管加95%的酒精脫色,直至流出的酒精剛好不出現藍色,立即用水沖凈酒精,將載玻片上水甩凈。
5. 復染
用番紅液復染約1~2min,水洗,然後再吸水紙吸干
6. 鏡檢:
在低倍鏡下尋找要觀察的細菌菌落(在不停地移動載玻片,若感覺到有紅色陰影,立刻停止,調整倍數,若不是菌落,繼續找),將鏡筒升高,然後轉換到油鏡。在樣品區域加滴香柏油,用粗調節器將鏡筒小心地降下,使油鏡浸在鏡油中並幾乎與標本相接。將聚光器升至最高位置並開足光圈,用粗調節器將鏡筒徐徐上升,直至視野中出現物像並用細調節器使其清晰准焦為止。
⑥ 什麼叫微生物肥料(菌肥)
生物肥料(菌肥)
生物肥料(菌肥)需要區別於生物有機肥料。
生物菌肥是近幾年出現的一種新型的生物「肥料」,雖然叫做菌肥,但是其本質不是肥,只是通過一些工廠的手段培養的一些在土壤中有利於土壤和作物的有益菌類。
分類
有固氮作用的菌肥:包括根瘤菌、固氮菌、固氮藍藻等;
分解土壤有機物的菌肥:包括有機磷細菌和復合細菌等;
分解土壤中難溶性礦物的菌肥:包括硅酸鹽細菌、無機磷細菌等;
促進作物對土壤養分利用的菌肥:包括菌根菌等;
抗病及刺激作物生長的菌肥:包括抗生菌、增產菌等。
優勢
三種以上多種復合菌相互促進、相互補充,抗土傳病害效果遠遠大於單一菌種。有益菌群相互協同,共同作用,能使作物達到高產豐產的效果。
提高作物產量
改善作物品質
增強作物抗逆性
提高化肥利用率
改善土壤環境
⑦ 「微生物菌劑」和「生物菌肥」有什麼區別
微生物菌劑它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及代謝產物,改善作物養分供應,為農作物提供營養元素、生長物質,達到調控生長、增強抗逆性,達到提高產量、改善品質、減少化肥使用、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
生物菌肥是已經發酵好了的
⑧ 什麼是 微生物接種劑
其實就是活的微生物,主要是細菌,也可能是真菌等其他微生物.
例如,我們要在某地接種某某細菌,那麼我們就用這種細菌進行噴灑或其他方式的接種,此時的接種物就是這種細菌的粉末或水劑,即把它稱為微生物接種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