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微生物的利與弊
弊:
微生物對人類最重要的影響之一是導致傳染病的流行。
微生物千姿百態,有些是腐敗性的,即引起食品氣味和組織結構發生不良變化。
微生物能夠致病,能夠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發霉腐爛。
利:
1、微生物中的抗生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現代很多微生物也能保證大家的健康。
2、微生物被廣泛應用於工業發酵,生產乙醇、食品及各種酶制劑。
3、微生物的代謝產物可以作為天然的微生物殺蟲劑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
(1)生物的利與弊利指什麼擴展閱讀:
最大微生物
1985年Fishelson、Montgomery及Myrberg三人發現一種生長於紅海水域中的熱帶魚(名叫surgeonfish)的小腸管道中的微生物費氏刺骨魚菌(Epulopiscium fishelsoni),這是當時世界上所發現最大的微生物。
它外形酷似雪茄煙,長約200~500μm,最長可達600μm,體積約為大腸桿菌的100萬倍,這種微生物並不需要由顯微鏡觀察便可直接由肉眼察覺到它的存在。
目前最大的微生物則是1997年,由Heidi Schulz在納米比亞海岸海洋沉澱土中所發現的呈球狀的細菌,直徑約100~750μm。
② 生物技術的利與弊
我們所說的生物技術的利和弊主要指的是克隆,其利和弊是
利:1) 克隆技術可解除那些不能成為母親的女性的痛苦。
2) 克隆實驗的實施促進了遺傳學的發展,為「製造」能移植於人體的動物器官開辟了前景。
3) 克隆技術也可用於檢測胎兒的遺傳缺陷。將受精卵克隆用於檢測各種遺傳疾病,克隆的胚胎與子宮中發育的胎兒遺傳特徵完全相同。
4) 克隆技術可用於治療神經系統的損傷。成年人的神經組織沒有再生能力,但幹細胞可以修復神經系統損傷。
5) 在體外受精手術中,醫生常常需要將多個受精卵植入子宮,以從中篩選一個進入妊娠階段。但許多女性只能提供一個卵子用於受精。通過克隆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這個卵細胞可以克隆成為多個用於受精,從而大大提高妊娠成功率。
弊:1) 克隆將減少遺傳變異,通過克隆產生的個體具有同樣的遺傳基因,同樣的疾病敏感性,一種疾病就可以毀滅整個由克隆產生的群體。 可以設想,如果一個國家的牛群都是同一個克隆產物,一種並不嚴重的病毒就可能毀滅全國的畜牧業。
2) 克隆技術的使用將使人們傾向於大量繁殖現有種群中最有利用價值的個體,而不是按自然規律促進整個種群的優勝劣汰。從這個意義上說,克隆技術干擾了自然進化過程.
3) 克隆技術是一種昂貴的技術,需要大量的金錢和生物專業人士的參與,失敗率非常高。多莉就是277次實驗唯一的成果。雖然現在發展出了更先進的技術,成功率也只能達到2-3%。
4) 轉基因動物提高了疾病傳染的風險。例如,如果一頭生產葯物牛奶的牛感染了病毒,這種病毒就可能通過牛奶感染病人
5) 克隆技術應用於人體將導致對後代遺傳性狀的人工控制。克隆技術引起爭論的核心就是能否允許對發育初期的人類胚胎進行遺傳操作。這是很多倫理學家所不能接受的。
6) 克隆技術也可用來創造「超人」,或擁有健壯的體格卻智力低下的人。而且,如果克隆技術能夠在人類中有效運用,男性也就失去了遺傳上的意義。
7) 克隆技術對家庭關系帶來的影響也將是巨大的。一個由父親的DNA克隆生成的孩子可以看作父親的雙胞胎兄弟,只不過延遲了幾十年出生而已。很難設想,當一個人發現自己只不過是另外一個人的完全復製品,他(或她)會有什麼感受?
所以說,科學技術有時就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沒弊,沒有標准答案!就看人們這樣利用了!
③ 生物變異的利與弊舉幾個側子
生物變異對於某種生物來說,有的變異有利於它的生存,叫做有利變異。例如,小麥中出現矮稈、抗倒伏的變異,這就是有利變異。有的變異不利於它的生存,叫做不利變異。例如:玉米有時會出現白化苗,這樣的幼苗沒有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會過早死亡,這就是不利變異。
生物變異現象有什麼利弊:
基因突變作為生物變異的一個重要來源,它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1、普遍性
無論是低等生物,還是高等的動植物以及人,都可能發生基因突變。基因突變在自然界的特種中廣泛存在。例如,棉花的短果枝,水稻的矮稈、糯性,果蠅的白眼、殘翅,家鴿羽毛的灰紅色,以及人的色盲、糖尿病、白化病等遺傳病,都是突變性狀。自然條件下發生的基因突變叫做自然突變,人為條件下誘發產生的基因突變叫做誘發突變。
2、隨機性
它可以發生在生物個體發育的任何時期。一般來說,在生物個體發育的過程中,基因突變發生的時期越遲,生物體表現突變的部分就越少。例如,植物的葉芽如果在發育的早期發生基因突變,那麼由這個葉芽長成的枝條,上面著生的葉、花和果實都有可能與其他枝條不同。如果基因突變發生在花芽分化時,那麼,將來可能只在一朵花或一個花序上表現出變異。
3、頻率低
在自然狀態下,對一種生物來說,基因突變的頻率是很低的。據估計,在高等生物中,約10五次方到10的八次方個生殖細胞中,才會有1個生殖細胞發生基因突變,突變率是10的負五次方到10的負八次方。
④ 說說生物變異的利與弊
生物變異的利與弊有利的就是生物變異大多能夠更加促進它的發展。會優化他的基因。弊端就是一切都是未知的可能不在自己的承受范圍內
⑤ 生物變異現象有什麼利與弊
有利變異和不利變異 對於某種生物來說,有的變異有利於它的生存,叫做有利變異。例如, 小麥中出現矮稈、抗倒伏的變異,這就是有利變異。有的變異不利於它的生存,叫做不利變異。例如 玉米有時會出現白化苗,這樣的幼苗沒有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會過早死亡,這就是不利變異。 思想就一個,變異能幫助生物適應新環境.有利於生物的繁衍。 說他不好,就扣住不好的生物說,例如病毒!變異了不好吧?為什麼SARS,ADIS那麼牛?就因為他們變異迅速!今天研究的疫苗明兒就沒得用了,所以難於治療!人在特定的情況下或者外界的某種刺激下也會出現變異,如:輻射、污染等。在二戰中日本被扔了2顆原子彈,據說由於輻射老鼠變成豬崽那麼大,而受輻射的人大多數死亡,存活下來的人也出現了不同的變異情況,但是變異基本上都是向不好的方向。 有一些小麥品種在高水肥的條件下產量很高,但是由於植株高,抗倒伏能力差,大風一來,就會大片大片地倒伏,既影響產量,又不容易收割。怎樣才能得到既高產又抗倒伏的品種呢?科學工作者利用一種普通的矮稈小麥抗倒伏能力強的特性,將這種小麥與高產的高稈小麥雜交,在後代植株中再挑選稈較矮、抗倒伏、產量較高的植株進行繁殖。經過若干代的選育以後,就得到了高產、矮稈、抗倒伏的小麥新品種。
⑥ 克隆技術的利與弊是什麼
我們所說的生物技術的利和弊主要指的是克隆,其利和弊是利:1) 克隆技術可解除那些不能成為母親的女性的痛苦。2) 克隆實驗的實施促進了遺傳學的發展,為「製造」能移植於人體的動物器官開辟了前景。3) 克隆技術也可用於檢測胎兒的遺傳缺陷。將受精卵克隆用於檢測各種遺傳疾病,克隆的胚胎與子宮中發育的胎兒遺傳特徵完全相同。4) 克隆技術可用於治療神經系統的損傷。成年人的神經組織沒有再生能力,但幹細胞可以修復神經系統損傷。5) 在體外受精手術中,醫生常常需要將多個受精卵植入子宮,以從中篩選一個進入妊娠階段。但許多女性只能提供一個卵子用於受精。通過克隆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這個卵細胞可以克隆成為多個用於受精,從而大大提高妊娠成功率。
弊:1) 克隆將減少遺傳變異,通過克隆產生的個體具有同樣的遺傳基因,同樣的疾病敏感性,一種疾病就可以毀滅整個由克隆產生的群體。 可以設想,如果一個國家的牛群都是同一個克隆產物,一種並不嚴重的病毒就可能毀滅全國的畜牧業。2) 克隆技術的使用將使人們傾向於大量繁殖現有種群中最有利用價值的個體,而不是按自然規律促進整個種群的優勝劣汰。從這個意義上說,克隆技術干擾了自然進化過程.3) 克隆技術是一種昂貴的技術,需要大量的金錢和生物專業人士的參與,失敗率非常高。多莉就是277次實驗唯一的成果。雖然現在發展出了更先進的技術,成功率也只能達到2-3%。4) 轉基因動物提高了疾病傳染的風險。例如,如果一頭生產葯物牛奶的牛感染了病毒,這種病毒就可能通過牛奶感染病人5) 克隆技術應用於人體將導致對後代遺傳性狀的人工控制。克隆技術引起爭論的核心就是能否允許對發育初期的人類胚胎進行遺傳操作。這是很多倫理學家所不能接受的。6) 克隆技術也可用來創造「超人」,或擁有健壯的體格卻智力低下的人。而且,如果克隆技術能夠在人類中有效運用,男性也就失去了遺傳上的意義。7) 克隆技術對家庭關系帶來的影響也將是巨大的。一個由父親的DNA克隆生成的孩子可以看作父親的雙胞胎兄弟,只不過延遲了幾十年出生而已。很難設想,當一個人發現自己只不過是另外一個人的完全復製品,他(或她)會有什麼感受? 所以說,科學技術有時就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沒弊,沒有標准答案!就看人們這樣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