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神經傳導的動作電位
動作電位
動作電位是指可興奮細胞受到刺激時在靜息電位的基礎上產生的可擴布的電位變化過程。動作電位由鋒電位(迅速去極化上升支和迅速復極化下降支的總稱)和後電位(緩慢的電位變化,包括負後電位和正後電位)組成。鋒電位是動作電位的主要組成成分,因此通常意義的動作電位主要指鋒電位。動作電位的幅度約為90~130mV,動作電位超過零電位水平約35mV,這一段稱為超射。神經纖維的動作電位一般歷時約0.5~2.0ms,可沿膜傳播,又稱神經沖動,即興奮和神經沖動是動作電位意義相同。
動作電位上升支
大於或等於閾刺激→細胞部分去極化→鈉離子少量內流→去極化至閾電位水平→鈉離子內流與去極化形成正反饋(鈉離子爆發性內流)→基本達到鈉離子平衡電位(膜內為正膜外為負,因有少量鉀離子外流導致最大值只是幾乎接近鈉離子平衡電位)。
動作電位下降支
膜去極化達一定電位水平→鈉離子內流停止、鉀離子迅速外流。
在細胞膜上任何一點產生的動作電位會不衰減地傳播到整個細胞膜上,這稱之為動作電位的傳導。如果是發生在神經纖維上,傳導的動作電位又稱為神經沖動。
以神經元為例,動作電位沿軸突的傳導是通過跨膜的局部電流實動作電位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現的。給軸突的某一位點以足夠強的刺激,可使其產生動作電位。此時該段膜內外兩側的電位差發生暫時的翻轉,即由安靜時膜內為負、膜外為正的狀態轉化為興奮時的膜內為正、膜外為負的狀態,稱其為興奮膜。興奮膜與周圍的靜息膜(未興奮的膜)無論在膜內還是膜外均存在有電位差,同時細胞膜的兩側的溶液都是導電的,所以興奮膜與靜息膜之間可發生電荷移動,這種電荷移動就是局部電流。在膜外側,電流從靜息膜流向興奮膜;在膜內側,電流由興奮膜流向靜息膜。結果使靜息膜膜內側電位升高而膜外側降低,即發生了去極化。當去極化使靜息膜的膜電位達到閾電位水平時,大量鈉通道被激活,引起動作電位。此時,原來的靜息膜轉變為興奮膜,繼續向周圍的靜息膜傳導。因此,所謂動作電位的傳導實際上就是興奮膜向前移動的過程。在受到刺激產生興奮的軸突與周圍靜息膜之間都可以產生局部電流,因此可以向兩個方向傳導,被稱之為動作電位的雙向傳導。
動作電位在傳導過程中是不衰減的,其原因在於動作電位在傳導時,實際上是去極化區域的移動和動作電位的逐次產生,每次產生的動作電位幅度都接近於鈉離子的平衡電位,可見其傳導距離與幅度是不相關的,因此動作電位幅度不會因傳導距離的增加而發生變化。
神經纖維的傳導速度極快,但不同的神經纖維的傳導速度變化很大。例如,人體的一些較粗的有髓纖維傳導速度可達100m/s,而某些較細的無髓纖維的傳導速度甚至低於1m/s。
㈡ 高中生物必修三神經調節的內容,這個不太懂,還有電位峰值是什麼,電位差是什麼
這個神經調節的問題實際上就要了解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電位的峰值實際上就是電位的變化比如這個過程是一個動作電位下一個就是靜息電位。
㈢ 神經纖維細胞膜上的電位是什麼意思
因為神經纖維細胞的細胞膜內外由於離子不同造成電位外正內負,也就是說,細胞膜外是正電位,細胞膜內是負電位,通俗講,可以叫做電壓
㈣ 高中生物中的膜電位指的是什麼詳細一點的
細胞膜電位
細胞生命活動過程中伴隨的電現象,存在於細胞膜兩側的電位差稱膜電位。膜電位(membranepotential)通常是指以膜相隔的兩溶液之間產生的電位差。生物細胞被以半透性細胞膜,而膜兩邊呈現的生物電位就是這種電位,平常把細胞內外的電位差叫膜電位。如果把兩種電解質用膜隔開,使一側含有不能透過該膜的粒子,由於這種影響,兩側電解質的分布便發生了變化,一旦董南(donnan)膜平衡建立膜兩側就會有董南膜電位。如果兩側沒有這種不透性離子,但只要把濃度不同的兩種電解質以膜隔開,在陽離子和陰離子透過膜的速度不同時,膜兩側也會產生電位差。
㈤ 生物中有關神經沖動的,去極化、極化、復極化、反極化是什麼意思,清楚些
在動作電位發生和發展過程中,從反極化的狀態的電位恢復到膜外正電位、膜內負電位的靜息狀態,稱為復極化。
去極化(depolarization)又稱除極化,指將膜極化狀態變小的變化趨勢或者靜息電位向膜內負值減小的方向變化。
反極化,細胞膜電位由外正內負變為外負內正的狀態。靜息時細胞的膜內負外正的狀態稱為膜的極化狀態。
(5)生物神經傳導的電位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去極化過程
在膜的去極化初期,鈉離子通道幾乎立即被激活,大約在0.5ms內,鈉離子的通透性即比靜息時增加了500倍。
由於鈉離子在膜內外存在著巨大的濃度梯度,細胞外的鈉離子將迅速向膜內擴散,使膜兩側的電位差急劇變小,膜電位由原來靜息狀態的-80mv逐漸減小至零,進而出現膜極化狀態的倒轉,即由原來的膜外電位為正、膜內電位為負的狀態,反轉為膜外電位為負、膜內電位為正。
㈥ 神經傳導的局部電位
①電位幅度小且呈衰減性傳導,隨著傳播距離的增加而迅速減小;
②不是「全或無」式的,局部電位隨著刺激強度的增加而增加;
③有總和效應,多個閾下刺激可以在時間上(在同一部位連續給予多個刺激)或空間上(在相鄰的部位給予多個刺激)可以疊加,如果總和後產生的去極化強度超過閾電位,則可誘發動作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