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國外海洋生物怎麼折

國外海洋生物怎麼折

發布時間:2022-07-29 11:15:38

A. 摸水母的哪裡不會被折

不可以。水母觸手有毒。
世界已知的水母品種約有250餘種,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海洋中,水母早在六億五千萬年前就存在,水母的出現甚至比恐龍還早,無論是熱帶水域海洋﹑溫帶水域海洋,百米深的海洋還是海洋淺水區都有水母的身影。
水母是一種非常漂亮但同時有可能會帶有劇毒的海洋生物,水母也分為很多種類。
1、立方水母目:整個傘部呈立方形,傘緣也呈四邊形,在間輻區由傘緣伸出一條或多條觸手,觸手在基部形成足葉,具有8個觸手囊,主要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淺海,少數在開闊的海洋中營漂浮生活。
2、冠水母目:呈圓屋頂形、錐形、或扁平形,但外傘中部有一緊縮溝,將傘分成上、下兩部分,主要分布於深海。
3、十字水母目:十字水母目是營固著生活的缽水母類,身體由水螅型及水母型聯合形成,形如倒置的喇叭,常分布與較冷的海水中。
(1)國外海洋生物怎麼折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水母是海洋生物,因此一定需要用海水來養殖。每隔一星期左右需要為它們換水,以避免塵垢及微生物阻隔水母和魚接收能量,影響移動速度。換水時注意不要碰到水母。加水時要緩,不能急。
2、應使用專為海洋生物特別是水母設計的水族箱,特殊品種的水母需要有一定的水流控制。
3、水族箱里還要擺放恆溫器,保持水溫在25攝氏度左右,否則生存便會出現問題。
4、水母對食物的要求很高,鹵蟲、豐年蝦(豐年蝦的養殖請參考其他經驗)等浮游生物才是水母的最愛。當發現水母翼中的消化器、口腔變成橘色,就表示水母已經吃飽。餵食次數及投喂量要控制好,不宜過多,否則會導致水質變壞。

B. 關於一些海洋生物的詳細資料

白鰭鯊

俗稱:白鰭鯊 鱟鮫

學名:灰三齒鯊

英文名:Whitetip Reef Shark

學名:Triaenodon obesus

分布:印度洋及太平洋珊瑚區海域

飼養要求:水溫:24~27 PH:8.1~8.4 比重:1.020~1.025

性情:性格溫和 但偶有攻擊人事件

食性:肉食性

體長:可達210(厘米)

種屬:海水魚類,板鰓亞綱,真鯊目,白眼鮫科

特徵:白鰭鯊在背鰭頂端與尾鰭處常有白色斑點

喜好:成群地棲息在熱帶水域的珊瑚礁的洞穴和縫隙中 白天休息 夜晚活動

食物:吃魚 章魚 龍蝦 螃蟹

種名: 長吻真海豚
學名: Delphinus capensis (Gray, 1828)
英文名: Cape dolphln
別名: 繁齒海豚、 熱帶真海豚
科屬: 鯨目、海豚科 Delphinidae
形態: 體型同真海豚相似,吻突較真海豚長,背鰭中等高,位於體中部,略成三角形,不具白斑。鰭肢末端尖。體色分布同真海豚模樣,背部呈黑色,比真海豚色深,腹部白色,眼具黑色圈。由眼至吻突與額交界處有一黑色帶。下頜至鰭肢前基有一條黑色帶,在口角處彎成V形。由眼沿體側向後延伸至肛門有一條淺黑色帶。上額每側具小型齒55~65枚,下頜齒51~60枚。吻狹長,為顱長的2/3,吻長為吻基部寬的3.5倍以上,上頜骨齶面的縱溝較深。有些學者認為本種為真海豚的一個亞種,系長吻真海豚。
大小: 成體體長2~2.5米。
生態: 為暖海性種。多成數十頭至數百頭的大群活動,性活潑,游泳中常躍出水面一米多高。喜在船首乘波逐浪。主以群棲性中上層魚類為食。
分布: 中國東海、南海、台灣省海域

物種名稱→ 大翅鯨
拉丁文名→Megaptera novaeangliae
英文名→ Humpback Whale
科→ 須鯨科
現況→ 地區性普遍
現存→ 12000-15000
背鰭位置→ 中央偏體後方
初生重量→ 1-2噸
成年重量→ 25-30噸
族群大小→ 1-3(1-15)
良好食區→ 大型族群 簡介
大翅鯨又稱「座頭鯨」,是非常活躍的大型鯨,素以壯觀的躍身擊浪,鯨尾擊浪與胸鰭拍水而知名,也是極易鑒別的鯨。獨特的尾鰭通常從遠處就可以分辨出來;近距離觀察時,多突瘤的頭部,以及長的胸鰭不致誤認。然而,沒有兩只大翅鯨是完全相同的,其尾鰭腹面的黑,白花色就像人類的指紋一樣獨特;因此專家能夠藉以辨認,並為全球數千頭個體命名。在繁殖區內的雄鯨素以能唱出動物界最長且復雜的歌曲而聞名。捕鯨人已經屠殺超過100000隻大翅鯨,雖然有些族群似乎正在復育中,但是現存的數量只佔原來的一小部分罷了。

行為
可能會一連躍身擊浪,鯨尾擊浪以及胸鰭拍水數次。經常浮窺;會側卧或仰卧,將一隻或兩只胸鰭舉到空中。對船隻有些懼意,但也可能非常好奇。游泳緩慢;潛水通常持續3至9分鍾(有時可達45分鍾),之後噴氣4至8次,間隔約為15至30秒;在繁殖區,兩次潛水之間通常會噴氣3至6次。當競逐雌性伴侶時,雄鯨可能變得非常強悍。攝食技巧變化多端。

別名
座頭鯨(日文「座頭」義為樂器「琵琶」,用來指鯨背的形狀。

雄/雌
頭頂與下顎有節瘤,頭部側看頗修長,背部呈藍黑,黑或暗灰色,體型大而粗壯,背鰭前方有明顯的隆起,矮鈍的背鰭基部寬大(個體差異明顯),雄性可能有打鬥留下的傷痕(通常在背鰭附近)尾鰭背面呈藍黑或黑色,下顎末端附近有圓形隆起,頭部可能有藤壺造成的環狀小疤痕以及白色的斑紋,喉腹褶有12-36道,間隔頗大,胸鰭非常長,前緣有節瘤,胸鰭的背面通常呈黑色,腹面則呈白色,腹面可能完全呈黑色或白色,但通常為局部白色,尾干相對而言算窄,寬大的尾鰭後緣不規則,有許多節瘤。

鯨須
每側270-400 長須鯨的鯨須最長可達70至90厘米,寬度可達20至30厘米。鯨須和頭部一樣,具有罕見的不對稱色調:右側前1/4至1/3的鯨須呈白,乳白或黃白色,期於的右側鯨須與整個左側則都呈暗灰色(經常間雜著黃白和藍灰色的條紋)。鯨須剛毛比藍鯨的軟,呈黃白至灰白色不等。
左側的所有鯨須都呈暗灰色。

胸鰭
大西洋大翅鯨 胸鰭兩面通常都呈白的,有些則有黑色條紋。 太平洋大翅鯨 胸鰭的背面通常呈黑色,腹面則呈白色。 初生4-5米,成年11.5-15米

尾鰭
中央凹刻明顯,後緣呈不規則的鋸齒狀,尾鰭有黑白花色斑塊(有個體差異)。

鯨尾揚升
大翅鯨尾鰭的後緣帶有節瘤,且腹面具黑白斑紋,非常獨特。

攝食
大翅鯨的攝食技巧是所有須鯨中最多樣,且最壯觀者。它們穿越包含磷蝦或魚群的水團,大口吞食者,甚至會拍動胸鰭或尾鰭來震懾食餌。但是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攝食技巧莫過於「氣泡捕魚法」:先在魚類或磷蝦群下方繞圓遊行,從噴氣孔噴出氣體,使之形成直徑達45米,包圍食餌的氣泡網。接著張開大口,從下方穿越其中心游向海面。氣泡網通常會在海面顯現一圈或一道圓弧泡沫。

頭部
鳥瞰大翅鯨,頭部寬闊且相當渾圓,約占體長的1/3。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喙形上顎(噴氣孔前方)以及下顎的大部分有一連串節瘤。節瘤的數目與位置因個體而異。高爾夫球大小的節瘤是毛囊,中心長有約1至3厘米長的粗糙毛發,可能具有某種感覺功能。 2個噴氣孔明顯,不明顯的單一縱脊從噴氣孔延伸至吻尖附近,節瘤從氣孔分布到喙端,除了沿著隆脊外,也見於身體其他部位,噴氣孔前衛突起,鯨須在比例上算短而寬:最長可達70-100厘米;最寬可達30厘米,鯨須顏色通常從黑色至橄欖棕色不等,但是偶爾會帶點白色;通常也會有灰白色的剛毛,下顎末端附近的圓鈍突起似乎會隨著年齡增長,喉腹褶。

噴氣
噴氣非常清楚且獨特呈樹叢狀,高度可達2.5至3米;與其高度相較,寬度也顯得有些大。

下潛程序
1.噴氣孔前衛與噴氣孔首先浮現海面。
2.當背鰭出現時,獨特的斜背與海平面形成淺淺的三角形。
3.軀體拱起,形成更高的三角形,此時背部的隆起特別清楚。
4.隨著尾鰭沒入水中,尾干明顯拱起,並翻滾下潛。
5.當大翅鯨將下潛角度變陡時,尾干會降得更低,並持續向前翻滾。
6.大翅鯨潛得更深時,尾鰭開始浮現海面。
7.潛水時,尾鰭多會高舉出水;但在淺水區則不然。

達摩鯊全長雄性39厘米,雌性50厘米,體正圓柱形,細長;頭稍寬扁;吻頗短,厚而肉質;眼卵圓形;口裂橫平,上唇發達,口角具翼狀厚唇褶;口角外側具一頗長之斜行深溝;背鰭兩枚,無棘,後位而頗小;盾鱗近方形,基板大,棘突方形而低平,各鱗間稍有縫隙。

體背暗褐色,腹部淺色。胸鰭前方鰓裂處有一條明顯的黑褐色環帶。鰭褐色,胸鰭、背鰭和腹鰭後緣具淡白色邊緣,尾鰭上下葉呈暗褐色。

身體腹部有發光器官,能發出綠光。

分布於南、北緯30度之間的世界各大洋,主要分布於中太平洋。深海小型鯊,夜晚常到水體上層,晝夜垂直洄遊,常在水深85~3500米處。

可營外部寄生生活,具吸吮式嘴唇,能吸附在大魚或鯨豚身上,用剃刀狀下顎齒咬破皮膚和肉;亦捕食甲殼類及烏賊等軟體動物。雖然尺寸只有小貓那麼小,但它卻敢攻擊像海豚和金槍魚等大型獵物,武器就是靠有力的下顎咬住獵物,有時,它咬得太深而無法一下松開牙齒,就隨著大魚游上一陣子。

身體下半部發出的鬼魅樣綠光,可能是吸引好奇的較大動物的一個方法,這樣它們才有機會咬上一口。

有趣而奇異的是,原來達摩鯊的下頜能夠旋轉。它吸附在大型獵物體上,如果它想離開,會旋轉雙唇和下頜,噌地從活體上鏇下橢圓形的一塊肉,一邊吞噬,一邊走開了。

達摩鯊卵胎生。

非重要之食用魚,一般以加工食之。

隸屬鎧鯊亞科達摩屬。本屬第一背鰭通常不具硬棘,其基底末端約與腹鰭起點相對;第二背鰭不具硬棘;下頜牙尖,基部涵蓋整個齒根,不另具一刀狀突出。

大西洋斑紋海豚體型相當大且粗壯,在海上也頗醒目。具群居性,經常與白喙斑紋海豚,大翅鯨,長須鯨與長肢領航鯨為伍。最可能與白喙斑紋海豚混淆,不過大西洋斑紋海豚的體型較小,也較修長,而且背鰭下方的兩側都有白色色塊,並一路延伸至尾干兩側的黃色條紋處。也可能與真海豚混淆,因為大西洋斑紋海豚身上也有類似的灰,白,黑,黃相間的圖案。然而大西洋斑紋海豚的體型較粗壯,嘴喙較短,身上也沒有真海豚獨具的沙漏圖案。初生1-1.3米,成年1.9-2.5米。

別名>>
跳躍海豚,彈跳海豚,遲緩海豚,大西洋白側小海豚,大西洋白側海豚

雄/雌>>
前額和緩斜降,眼睛四周有黑眼圈,背鰭呈單一的黑或暗灰色,背鰭高聳,呈鐮刀狀(成年者更加挺立),背面呈黑或黑灰色,尾干兩側有黃或黃褐色塊,尾干接近尾鰭處突然變窄,嘴喙上半呈黑或暗灰色,下半呈白或淡灰色,深色條紋從嘴角延伸至胸鰭(有個體差異),鐮刀狀胸鰭呈黑或暗灰色,胸鰭末端尖銳,背鰭下方有白色帶,腹部呈白色,淡灰色條紋沿著整個身軀分布,體型粗壯,尾干非常粗,有明顯的隆脊

區別>>
大西洋斑紋海豚
浮出海面呼吸時,通常黃色與白色色塊同時浮現

白喙斑紋海豚
浮升呼吸時,浮現灰色塊

尾鰭>>
末端尖銳,後緣向內凹,中央凹刻明顯,上下兩面都呈黑或暗灰色

行為>>
具空中絕技,是快泳者。經常躍身擊浪(雖然不象白喙斑紋海豚或真海豚那般頻繁)與鯨尾激浪。約每10至15秒就會浮升海面呼吸,或完全躍離海面,或僅稍稍破水而出,在頭部上方興起波紋。在某些地區對船隻頗具戒心,但也會伴隨航速緩慢的船隻同行,或在航行快速的船隻前進行船首乘浪;有時會乘著大型鯨造成的頭前狼。在外海發現的族群通常大於沿岸的族群。單獨或集體的擱淺事件十分常見。

何處觀賞>>
分布范圍與白喙斑紋海豚極類似。沿著分布范圍的東部,偶爾能發現出沒在范圍北界的巴倫支海南方,很少超過英吉利海峽以南。分布范圍的西部據記錄顯示,從西格陵蘭至美國科德角以北),美國緬因灣數量似乎特別多,同時大型的族群可能會溯游至加拿大聖勞倫斯河河口。在某些地區,可能會有向岸,離岸的季節性遷徙。似乎特別喜愛有陡峭海床及大陸架邊緣的地區。

鑒別清單>>
背部呈黑或暗灰色
灰色條紋沿著體側分布
背鰭下方有白色色塊
尾干有黃色色塊
腹部呈白色
嘴喙短而厚
背鰭高聳,呈鐮刀狀
體型粗壯,尾干厚實
擅長空中絕技

瓶鼻海豚 Bottlenose dolphin

學名:Tursiops truncatus (Montagu, 1821)
中文名又叫寬吻海豚

大小:出生約1~1.3公尺,成體1.9~3.8公尺,雄性稍大,體重可達350公斤。

形態特徵:體粗壯,吻端通常粗短,但有些會較長。體色變異大,背側部有全黑至灰色,全身大致均勻,至腹部色漸淺,呈淺\灰白色或粉紅色,偶有斑點。背鰭下方有褪色似的色界(近距離才可辨識)。體側、臉部及噴氣孔至吻界線有數抹黑帶。背鰭高,呈鐮刀狀,位於中背。眼至胸鰭間有細紋(少部分個體無)。體型在不同區域之海域差異大,致使其分類仍不明確。在台灣海域至少就有兩類,大類體型較粗壯,吻短,另一類體型較修長,吻長,亟待進一步研究其分類地位,目前世界趨勢是暫以一種視之。上下頜齒每側18~26枚,近岸群中較老之個體頜齒磨損厲害。

自然史:本種之研究資料較其他種類為多。群體大小多在20隻以下,們在深海區亦有數百隻之大型群體。常與其他種共群,雜交種在水族館及野外皆有記錄。根據一些近岸族群之研究,其社會結構似開放,即組成分子會更換,但母子關系強。在有些地區,其有固定活動范圍,而在某些地區則為遷徙性,台灣海域附近者究竟如何尚無資料。本種性活躍,常以尾鰭拍打水面,跳躍及其他水上行為。春夏或春秋為育幼高峰。機會攝食者,即有什麼吃什麼,攝食行為變異大,可由個體捕食,群體合作,至跟縱漁船捕食。為人工飼養最常見種類,已證明其適應力高且易訓練。

分布:溫至熱帶沿岸,近海及大洋水域,通常不超過南北緯45度。

幫你整理了些,能用就好

C. 1、植物壓制標本的製作。2、海洋生物的生物鏈

1、植物壓制標本的製作:

1. 修剪植物體上太過密集的枝葉,枝條的截斷面剪成斜口。

2. 加上編號標簽。

3. 在一面標本夾上於放2~3張乾的吸水紙或舊報紙,再將植物平放在上,太長的植物則折成V字形或N字形,以不超過一張台紙大小為原則。

4. 調整枝葉的位置,盡可能將各部位特徵展示出來。

5. 將舊報紙折疊後置於根、莖或果實等較厚部分兩側,使植物各部分在加壓時的受力能平均。

6. 蓋上2~3張乾的吸水紙或舊報紙。

7. 同法壓制並疊上數份標本,達適當高度時再蓋上另一面標本夾。

8. 用力將標本夾下壓壓平,以繩子綁緊。

9. 乾燥: 早期乾燥標本的方法為每日更換乾的吸水紙或舊報紙直到標本完全乾燥。現在的標本館則利用簡易型的標本烤架,以60W燈泡烘烤;或以循環式烘箱約攝氏50度將標本烘乾。烘烤時間視植物材料及數量而定,一般2~3天即可完全乾燥,含水較多的植物則需更長的時間。

消毒
野外採回的標本上難免挾帶蟲卵或真菌等微小生物,若不清除,標本很容易遭蛀咬破壞。標本的消毒可將標本置於攝氏零下40度的冷凍櫃中2~3天,以低溫的方法殺死挾帶的生物。此外,標本裝訂完成以及取出標本查詢後,都必須再經冷凍處理才可以放回標本櫃中。

2、海洋生物的生物鏈:

在海洋中,各種生物種群的食物關系,呈食物金字塔的形式。海洋生物學家曾做過這樣的研究報告:處在這座生物金字塔最低部的,是各種硅藻類。它們是海洋中的單細胞植物,其數量非常之巨大。我們假定,生物金字塔最低部的硅藻類是454千克。在這一層的上邊是微小的海洋食草類動物,或者叫浮游動物。這些動物是以硅藻為食而獲取熱量。這一層的動物要維持其正常生活,需食用45.4千克硅藻。那麼,再上一層是鯡魚類,鯡魚為獲取熱量,維持生命,需食用4.54千克的浮游動物。當然,鯡魚的存在又為鱈魚提供食物,顯然,鱈魚又是更上一層動物的食物了。鱈魚為獲取熱量和正常生活,需要食用454克的鯡魚為食。不難看出,每上升一級,食物以10%的幾何級數減少;相反,每下降一級,其食物量又以10%幾何數而增加。呈一個下大上小的金字塔型。通過海洋食物網建起的金字塔,經過四至五級的能量依次轉移,維持各生命群體之間的平衡。當接近海洋食物金字塔的頂端時,生物的數目比起底部來說,變得非常之少。在海洋中,處在頂部的是海洋哺乳類,如海獸等。

我們時說海洋食物鏈,就其存在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放牧食物鏈。這種食物鏈是從綠色植物,例如浮游植物類等,轉換到放牧的食草動物中,並以食活的植物為生,頂端是以食肉生物為最後的終點。這個過程,就是我們時常說的「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泥土(浮游生物)」。第二種形式是腐敗或腐質食物鏈。這一食物的轉移方式是:從死亡的有機物開始,得到微生物,並以攝食腐質的生物為生的捕食者為最終點。實際上,在海洋中,這種類型的食物鏈之間,是相互連接的;有時也不是非按某種特定來進行,而是有交叉,有連接,多種方式混合進行的。

D. 海洋生物折什麼最逼真

折塑料星星是這樣的:1.取一條塑料紙,在靠近一端的地方打一個普通的扣,就象繩子上打一個最普通的單結那樣的扣; 2.然後輕輕把扣拉直,你就會看到一個五角星的雛形了; 3.短頭不要留太長,5毫米就可以了,把短頭的沿五角星的邊折進去並插如; 4.長的那端開始,也是沿著五角星的邊逐步地往裡折,直到折到最後留一個頭,也把它插進去; 5.這時你會看到一個鼓鼓囊囊的五角星型,把它立起來,用手指尖輕輕地把每個邊按進去,就會形成一個立體的五角星了!! 謝謝

E. 怎樣折海洋生物視頻簡單的方法

折塑料星星是這樣的:1.取一條塑料紙,在靠近一端的地方打一個普通的扣,就象繩子上打一個最普通的單結那樣的扣; 2.然後輕輕把扣拉直,你就會看到一個五角星的雛形了; 3.短頭不要留太長,5毫米就可以了,把短頭的沿五角星的邊折進去並插如; 4.長的那端開始,也是沿著五角星的邊逐步地往裡折,直到折到最後留一個頭,也把它插進去; 5.這時你會看到一個鼓鼓囊囊的五角星型,把它立起來,用手指尖輕輕地把每個邊按進去,就會形成一個立體的五角星了!!

望採納謝謝

F. 創作海洋生物的方法,這是一節美術課,用不同的方式去創造海洋生物。

手工折紙,橡皮泥捏,泥或面團捏,

G. 幼兒如何用廢舊光碟手工製作海洋生物

陶行知先生在「創造宣言」中說:「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當然,幼兒與生俱來就有藝術創造的潛能,幼兒的創造強調了自身發展的個體價值。因此,我們必需抓住幼兒這一時期,實施有效的發展策略,以發展其創造力。手工製作活動是幼兒園進行創造教育的良好途徑,是培養幼兒動手、動腦,啟發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手段。它的內容豐富多彩,如:撕紙、折紙、剪紙、染紙、泥工、布貼、自製玩具等。手工材料也是五花八門,一張舊掛歷紙、一塊布、一個紙盒、一片樹葉,一個可樂瓶、一枚回形針都可以信手拈來,隨意製作。而且其中蘊含了從觀察到思維、從認識到操作、從想像到創造等多種教育契機。在幼兒園手工製作活動中,幼兒可以張開想像的翅膀大膽地、無拘無束地去構思、去創造。 (育兒園(9ye.com),育兒,幼兒,幼兒園,寶寶)7471 一、創設良好的物質環境 眾所周知,3-6歲的幼兒正是想像力、創造力發展的黃金時期,他們思維活躍,可塑性強,想像力大膽豐富。因此,在日常活動中,我精心創設物質環境來激發幼兒對手工製作的創作慾望,我精心構思活動室的每塊牆面、每個角落,讓環境處處成為幼兒創造表現的天地。如:牆面環境「超級變變變」是幼兒手工製作的成果展示基地。幼兒大膽利用廢舊光碟製作成形態各異的小動物,有小鳥、螃蟹、牛、蜘蛛、熊、大象等。「創意架」上陳列著琳琅滿目的手工作品。用牙膏盒做成的雙層汽車、用牛奶盒製作的「變形機器人」, 用易拉罐製作的熱帶魚,用多種廢舊材料裝飾的相框,還有長著掛歷紙頭發、橡皮泥條頭發、絨線段頭發、絲帶頭發、穿著各色塑料薄膜裙子的民族娃娃,雖沒經過精細的加工,但無不透露出幼兒思維的新奇。而且活動室的柱子,經過巧妙構思也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餐碗動物、信封民族娃娃、材料各異的服裝秀懸掛其上。總之,讓幼兒置身於創意濃濃的作品環境中,充分發揮了幼兒動手和創造的慾望。同時環境中的手工作品成了幼兒茶餘飯後時常欣賞、討論的話題,他們相互交流、觀察,激起幼兒間的相互啟發,形成積極向上,你追我趕,大膽創造的學習氛圍。利用幼兒間的平行學習,促進了幼兒更大程度地發揮創造。 二、提供豐富變化的物質材料。 幼兒的創造離不開物質材料,只有豐富多彩的材料才能吸引和保證幼兒活動的質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關注並廣泛收集各種手工材料,然後把材料投放、歸類在「百寶箱」里,改變傳統的由老師准備材料的做法,這樣既可以減輕老師收集材料的負擔,避免材料的單一,而且幼兒使用自己搜集的材料更易觸發創造的靈感,做得也特別認真,可謂一舉兩得。 幼兒的創造一般是在模仿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對模仿經驗內化後的改變。而能夠在模仿的基礎上舉一反三正是幼兒創造的特點。比如:提供了瓶蓋、金魚外形、金魚眼睛等材料。幼兒摸索出「瓶蓋金魚」的製作方法以後便不在滿足於此,百寶箱應有盡有的材料誘發了幼兒的創造動機,有的用圓筒薯片蓋做成「薯片蓋金魚」;有的用三角形葯盒做成「葯盒金魚」;有的用有凹痕的餅干殼做成「餅干盒金魚」;還有的幼兒用自己收集的開心果果殼做成了「果殼金魚」。豐富合適的材料使幼兒飽滿的創造慾望一觸即發,在經驗—材料—成品之間,思維在對材料直觀感受的刺激下,伴隨著創造的沖動走向聯想,並在經驗的土壤里孕育出花朵:大小不一的瓶蓋組合成了不倒翁娃娃、可愛的熊貓等。就這樣,豐富變化的材料環境成為幼兒的創造樂園。 三、呵護幼兒的創造情感 1、寬容理解幼兒 創造性的本質就是標新立異,與眾不同。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是促進創造性的兩個重要條件」。因此,在手工製作活動中,要以一顆寬容之心來對待孩子「與眾不同」的言行,從不輕易指責孩子,讓孩子在一種輕松、自由、愉快的環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創造才能。面對幼兒看似「出格」行為,我們應進行換位思考,寬容理解幼兒並通過幫助啟發使幼兒敢想敢做,從而營造寬松自由的創造氛圍。 2、賞識幼兒 賞識是對幼兒創造力的肯定,更是開發幼兒創造力的催化劑。在手工活動中,哪怕是點滴的創造,教師都要給予充分的、及時的肯定和表揚,讓幼兒從內心覺得自己做得好,自信心增強,從而體驗到創造的樂趣,這種情感能激發幼兒進行再思考、再創造,而且在手工製作活動中我發現:教師一句親切的提示、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親密的動作,都能增強幼兒創造的自信心,使幼兒不斷地勇於表達,敢於創造。 四、激活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對於手工製作來說,如果教師做好了一切准備,只是讓幼兒模仿著折、剪、畫、貼,幼兒的作品會更整齊、更漂亮。然而殊不知手工製作的最終目的不是完成作品,而是培養其創造性。因此在手工製作活動中,我及時捕捉幼兒的創造火花,努力當好幼兒的參謀和助手,激活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 我認為,手工製作是幼兒充分展示個性,表現其創造潛能的有效途徑。我們應盡量為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手工活動,我發現我班幼兒比同年齡的幼兒更愛提問、更愛動腦,更敢於創新,思維能力尤其是創造性思維能力有了飛躍的發展

H. 怎樣用廢舊物品如廢紙,碎布等製作一種海洋生物,如烏龜,螃蟹,魚類,簡單點就行,望有創意人士告知,...

彩色蠟燭

材料:彩色蠟筆、蠟

製作方法:
1.找一個廢棄的罐裝飲料桶(如1.25升的可樂瓶子),整齊地剪去蓋子的部分,把蠟削入桶中。

2.把桶放人熱水中,並攪拌裡面的蠟,使之全部熔化。最好用開水。不過要請父母幫忙,或在父母的監護下進行這個步驟。

3.把熔化的液體倒人一個形狀好看的容器(比如放小塊兒巧克乃的心形框)中。不要倒得太多喲。至於原因嘛,往下看。當然了,你要先在容器中放入作蠟燭芯的線。

4.原來的蠟冷卻悟,阿依照卜面的方法把熔化的彩色蠟筆液倒入其中(彩色蠟筆這個時候派上用場了)。這樣把不同顏色的蠟一層層加上去,好看的蠟燭就做成了。

磁性筆架

圓珠筆搖搖擺擺的直立在筆架前面不倒下,你感到奇怪嗎?這是在表演魔術?答案是否定的,這其實是磁力的作用造成的。
一、製作方法
1、6×3(mm)磁鐵2塊、舊牙刷柄1根、有機玻璃1小塊、502膠水。
二、製作方法
1、做立架。找一支舊牙刷,用美工刀或小鋸,齊根截去毛刷。(圖一)
2、再鋸掉牙刷柄尾部有孔的一段後,磨平截面,按圖二在距離頭部25(mm)的地方用電吹風加熱(也可在煤氣爐上烘熱),使牙刷柄軟化後彎成直角,然後在彎折面指定的位置,用502膠水固定一塊小磁鐵。
3、截取一塊40×50(mm)的有機玻璃,磨光邊緣,做筆架的底座。
4、把做好的立架(按圖三),用502膠水固定在底板指定的部位。在沿著立架頂端磁鐵中垂線,在底板對應點淺表鑽一個2(mm)的凹孔。
5、在圓珠筆頂端用502膠水粘上一塊磁鐵,要求立架和筆上的磁鐵粘結面的極性相同。
6、把圓珠筆直立,使筆尖插在底板凹孔里,圓珠筆就會搖搖晃晃的站在筆架上面了。
你知道這是什麼道理嗎?原理其實很簡單,因為筆桿頂上磁塊極性相同,同性相斥,於是圓珠筆就被「釘牢」在底板上了。

1.材料

粗細均勻、直徑3厘米、長度40厘米的硬塑料管一根;粗細與塑料管相當,長度5厘米的軟木棍一根;軟木塞兩個;薄鐵片兩塊;縫衣針一根。

2.製作工具

小鋼鋸、剪刀、錐子、刀子各一把。

3.製作步驟

①把塑料管從中間截開,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並在每段管的上下各鑽一個小孔。然後用5厘米長的軟木棍把兩段管連起來,用縫衣針從軟木棍中部穿過。

②用薄鐵片剪成兩個支架和兩個小人,將小人固定在塑料管兩邊,

③向管內注滿水並用軟木塞塞住,將縫衣針放在支架上,調節此管在支架上平衡。此時水從管下面小孔有節奏地流出。 中學生科技網

這時候,只要按下蹺蹺板的一端,蹺蹺板就會自動地翹起落下,兩邊的水輪流地滴出來,直到水全部滴完為止。注意,請把它放在一個盆里,以免水弄濕桌子。想一想它為什麼會自動地翹起落下。
望採納。

I. 世界上最稀有的海洋生物

世界上最稀有的海洋生物

世界上最稀有的海洋生物,海洋生物應該是大部分人都了解的比較少的,在我們的生活中常見的海洋生物並不多,而稀有的海洋生物更是只能通過網路了解,以下世界上最稀有的海洋生物。

世界上最稀有的海洋生物1

1、加灣鼠海豚

詳細介紹:加灣鼠海豚由於棲息的范圍狹小,並且習慣暖水區,漁民在捕撈的時候很容易將其困入網中,加上環境的污染以及惡意的捕殺,成為了加灣鼠海豚面臨滅絕的主要原因。

2、儒艮

詳細介紹:儒艮有著「美人魚」的稱號,和海牛非常相似,目前主要分布在熱帶海域地區。儒艮的行動非常遲緩,而且對於水質的要求很高,還容易患肺炎和皮膚病等問題,加上人類的捕殺,導致儒艮逐漸成為了瀕危生物。

3、藍鰭金槍魚

詳細介紹:藍鰭金槍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等海域之中,棲息的深度不一,喜歡成群活動。由於過度的捕撈問題,藍鰭金槍魚在2009年被列入到保護對象之中,如果不去限制,在不久之後就會滅絕。

4、藍鯨

詳細介紹:藍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每日的進食量就能達到4噸以上,其體重最重能夠達到200多噸。由於上世紀頻繁遭到獵殺,導致藍鯨成為了瀕危物種,截止目前,藍鯨在全世界的數量不到50頭。

5、玳瑁

詳細介紹:玳瑁屬於海龜,其體型比較的龐大,一般在1、6米以上,並且前額還分布有鱗片,由於過度的捕撈使得玳瑁成為了瀕危海洋動物,在中國的海域之內幾乎是見不到這種海龜的。

6、紐西蘭海獅

詳細介紹:紐西蘭海獅主要分布在紐西蘭的南極群島,由於生存的環境以及捕殺問題,升級成為了瀕危物種,並且被收錄到了瀕危物種紅色目錄之中。

7、黃唇魚

詳細介紹:黃唇魚是僅存在於國內的魚種,長相很特殊,在2006年被列入到了瀕危海洋動物之中,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8、麋角珊瑚

詳細介紹:麋角珊瑚主要分布在加勒比海域,屬於罕見生物,很難在其他海域見到了,目前面臨著滅絕的危機。

9、革龜

詳細介紹:革龜是目前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烏龜,其體重最重能夠達到900公斤以上,據稱在1億年前就已經出現了,目前已經成為了珍稀海洋動物,被列入到了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之中。

10、淡水蘇眉魚

詳細介紹:淡水蘇眉魚主要分布在大洋洲、大堡礁以及紅海等海域,這種魚類非常特殊,出生時為雌性,在9歲左右就會轉變成為雄性,如今淡水蘇眉魚已經比較的罕見的,屬於珍稀生物。

海洋是我們的世界最漂亮的一部分,海洋美得讓人窒息,它充滿生機,色彩鮮艷,處處都是誘人的藝術。絢爛的深海水,可愛的魚,驚艷的珊瑚、軟體動物、蘑菇和色彩鮮明的海洋動物吸引了無數熱愛自然的人和攝影師深入海底,只為一睹這世上精彩、漂亮的一部分,下面我為您盤點十大最美麗奇特的海洋生物。

TOP10:燈泡海鞘

燈泡海鞘是一種殖民地的海鞘,從透明的外衣可以看見其內部黃色和白色的器官,看起來就像一個燈泡,燈泡海鞘的名字就這么來的。它們大多是沿著挪威海岸被發現的,但其廣泛分布在大西洋、北海、英吉利海峽和地中海。它們常鬆散地擠在一起,其形狀是圓柱形,長4厘米,嚴冬猛長,夏天復活。

TOP9:聖誕樹蠕蟲

聖誕樹蠕蟲很小,是管蟲的一種。這些迷人的珊瑚有很多顏色,黃的、橙的、藍的、白的都有,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的熱帶海洋。

這種蠕蟲的彩色螺旋其實是高密度呼吸結構,它沒有專門為運動和游泳的附屬肢體,不能游到管子外面去。它們有兩個很漂亮的冠,讓它們看起來像聖誕樹,也因此而得名。這些冠其實是它們的嘴,很敏感,即使是影子它們也會馬上有反應。管就是它們的家。

TOP8:氣泡珊瑚

氣泡珊瑚很漂亮,不動的水都會出現很多氣泡,氣泡珊瑚的名就是這么來的'。它們膨脹和擴張都需要光,白天張開時,看起來很像氣泡、珍珠或葡萄。泄氣時可以看見它們有一個硬的骨架。這些珊瑚都非常脆弱,一碰就碎,在處理和收集它們時一定要小心它們的觸須。氣泡珊瑚主要分布在紅海、印度洋和太平洋。

TOP7:大花腦珊瑚

大花腦珊瑚有橢圓形的沉重的框架,帶著一個圓錐形底盤。也被稱為疊腦珊瑚或坑珊瑚,它們是大的水螅體珊瑚蟲。這種漂亮的珊瑚有紅的、黃的、棕色的、綠的、藍的。它們的形狀像數字8或一個時鍾。晚上時嘴裡會吐出觸須保護自己。它們約長80毫米,有2、3個嘴巴。

通過光合作用生存,不需要餵食。紅色的比綠色的需要的光線要少。我們很容易收集這樣的珊瑚,因為它們喜歡貼著珊瑚礁、貝殼和死珊瑚上。

TOP6:杯狀珊瑚

杯狀珊瑚是產自深海的美麗珊瑚。它們不是長在礁石上的物種,是靠浮游動物為生。夜間會伸出它們半透明的觸須。杯狀珊瑚作為海洋之花而廣為人知,也因為其鮮艷的色彩和形狀而出名。它們最常見的形狀是杯子和盤子。

TOP5:皮革蘑菇珊瑚

皮革蘑菇珊瑚屬於軟珊瑚科,其他常見的名字有綠毒蕈珊瑚、傘珊瑚、象耳皮革珊瑚。跟其它珊瑚一樣,它們也有很多顏色,包括棕色、奶油色和深紅色。這種好看的蘑菇珊瑚看起來像折疊的皮革,晚上和在水裡吃東西的時候,它們會露出花梗狀的觸須。它們是海洋動物的殖民地,而海洋生物則為它們提供養分。

TOP4:手指珊瑚

手指珊瑚是長得像手指的好看的珊瑚,有很多名字,比如手指皮革珊瑚、諾比手指皮革珊瑚、魔鬼之手珊瑚、甘藍皮革珊瑚等等。它們有多種顏色,比如棕色、褐色、黃色、綠色、粉紅色和灰色。

它們本來屬於印度洋和太平洋。這些獨特的珊瑚有1-2英寸那麼大,它們從一種藻類中吸取營養,而這種藻類則是駐扎在這種珊瑚裡面,通過光合作用生存。它們也從微小的浮游生物吸取營養。它們的樣子主要取決於洋流的強弱。

TOP3:雞毛撣子蠕蟲/管居蠕蟲

誰會相信這些漂亮鮮艷的羽毛是一種蠕蟲,叫做雞毛撣子蠕蟲?雞毛撣子蠕蟲像一個老式的雞毛撣子,除了頭部,其它部位都在一個沉積著沙子的管里。蠕蟲頭部的管子有兩個冠,是供它呼吸和進食的器官。這些藏在管里的東西很小,但很敏感,能覺察出危險。漂亮的紅色、橙色或棕色的海綿游盪在蠕蟲周圍,也為其增添了幾分美意。

TOP2:虎耳菇

這些蘑菇就像畫家顏料盤里的顏料散布在海洋,它們有迷人的色彩,紅色、橙色、紫色和綠色。紅色的虎耳菇是最稀有的,也是最珍貴的。不同顏色的虎耳菇需要不同的照料。綠色虎耳菇是蘑菇珊瑚的一種,其表面有斑點,是充滿活力的那種綠色。大西洋和加勒比的綠色虎耳菇歸類為弗羅里達虎耳菇,

太平洋的綠色虎耳菇則歸類為尤瑪虎耳菇。綠色虎耳菇是慢慢變硬的硬質蘑菇。橙色虎耳菇相對數量比較多。尤瑪虎耳菇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弗羅里達虎耳菇則分布在加勒比。紅色虎耳菇更具異國情調,更珍貴,美觀而艷麗。它們很敏感,且不如其它種類的珊瑚那麼硬。處理它們時一定要小心,紅色虎耳菇很細小的扯傷也會導致細菌感染。

TOP1:丁香水螅體

丁香水螅體也被稱為手套水螅體,有八根觸須。這些驚艷的水螅體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有棕色、紅色、粉色、白色和綠色。小的是丁香水螅體,而大的通常被當做手套水螅體。無論大小,它們都有八根觸須。它們靠碘、糠蝦蝦、浮游微生物和微量元素為生,通常成群結隊,需要中等量的光線。它們在珊瑚礁和石頭上能夠迅速地發展生長。

世界上最稀有的海洋生物2

1、加灣鼠海豚

綱:哺乳綱

加灣鼠海豚由於棲息的范圍狹小,並且習慣暖水區,漁民在捕撈的時候很容易將其困入網中,加上環境的污染以及惡意的捕殺,成為了加灣鼠海豚面臨滅絕的主要原因。

2、儒艮

綱:哺乳綱

儒艮有著「美人魚」的稱號,和海牛非常相似,目前主要分布在熱帶海域地區。儒艮的行動非常遲緩,而且對於水質的要求很高,還容易患肺炎和皮膚病等問題,加上人類的捕殺,導致儒艮逐漸成為了瀕危生物。

3、藍鰭金槍魚

綱:硬骨魚綱

藍鰭金槍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等海域之中,是世界上十大最貴海魚之首,喜歡成群活動。由於過度的捕撈問題,藍鰭金槍魚在2009年被列入到保護對象之中,如果不去限制,在不久之後就會滅絕。

4、藍鯨

綱:獸綱

藍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每日的進食量就能達到4噸以上,其體重最重能夠達到200多噸。由於上世紀頻繁遭到獵殺,導致藍鯨成為了瀕危物種,截止目前,藍鯨在全世界的數量不到50頭。

5、玳瑁

綱:爬行綱

玳瑁屬於海龜,其體型比較的龐大,一般在1、6米以上,並且前額還分布有鱗片,由於過度的捕撈使得玳瑁成為了瀕危海洋動物,在中國的海域之內幾乎是見不到這種海龜的。

6、紐西蘭海獅

綱:哺乳綱

紐西蘭海獅主要分布在紐西蘭的南極群島,由於生存的環境以及捕殺問題,升級成為了瀕危物種,並且被收錄到了瀕危物種紅色目錄之中。

7、黃唇魚

綱:硬骨魚綱

黃唇魚是僅存在於國內的魚種,長相很特殊,在2006年被列入到了瀕危海洋動物之中,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8、麋角珊瑚

綱:珊瑚蟲綱

麋角珊瑚主要分布在加勒比海域,屬於罕見生物,很難在其他海域見到了,目前面臨著滅絕的危機。

9、革龜

綱:爬行綱

革龜是目前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烏龜,其體重最重能夠達到900公斤以上,據稱在1億年前就已經出現了,目前已經成為了珍稀海洋動物,被列入到了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之中。

10、淡水蘇眉魚

綱:哺乳綱

淡水蘇眉魚主要分布在大洋洲、大堡礁以及紅海等海域,這種魚類非常特殊,出生時為雌性,在9歲左右就會轉變成為雄性,如今淡水蘇眉魚已經比較的罕見的,屬於珍稀生物。

世界上最稀有的海洋生物3

十大最可愛的海洋生物排名

1、 豎琴海豹

豎琴海豹是一種相當耐寒的海洋哺乳動物,體長1、7米,體重130千克,是世界上十大最可愛的海洋生物之一,生活於極地的開闊海洋和海岸線邊緣地帶。以鱈魚、香魚和鯡魚等為食。

2、 企鵝

企鵝有「海洋之舟」美稱,是一種最古老的游禽,走起路來,一搖一擺,非常的可愛,游速可達每小時25-30千米。一天可游160千米。 主要以磷蝦、烏賊,小魚為食。

3、 河豚

河豚被譽為「菜餚之冠」,是一種名貴的高檔水產品,但是它也有毒,是海洋中最毒的十大動物之一,處理不當或誤食,輕者中毒,重者喪命,主要以貝類、甲殼類和幼魚為食。

4、 白鯨

白鯨身體顏色非常淡,在海洋館中很常見,性情溫順,潛水能力相當強,游動時候比較的緩慢,體態優雅,也極愛干凈,另外發音也非常的獨特,喜歡「自娛自樂」。

5、 夏威夷短尾烏賊

夏威夷短尾烏賊產於太平洋中部夏威夷島到中途島的淺海海域,是海洋生物十大可愛生物之一,能夠與發光細菌「Vibrio fischeri」形成共生關系。

6、 海獺

海獺體長130至150厘米,體重30至50千克,趾間有蹼適於游泳和潛水,是全球十大最可愛的動物之一,另外它的毛發非常的密,堪稱是動物之最。

7、 萌萌噠章魚

看名字就能想到它有多可愛,它外形十分之萌,通體粉紅,大眼睛。是是一個特殊的章魚物種,於2015年6月17日在美國發現的,是世界七大最萌的魚之一。

8、 加灣鼠海豚

加灣鼠海豚是鯨豚類中體型最小者,體格粗壯。背鰭顯著,似鯊魚鰭。頭部渾圓,幾乎沒有嘴喙,不過它可以棲息的范圍非常的小,是加利福尼亞灣北部的特有物種。

9、 虎鯨

虎鯨是一種大型齒鯨,身長為8-10米,體重9噸左右,頭部略圓,具有不明顯的喙,分布延伸到許多封閉或半封閉的海域,如地中海、鄂霍次克海、加利福尼亞灣等。

10、 爐管海綿

爐管海綿它凸出的眼睛、寬寬的大嘴、藍色的外表,非常的可愛,是十大最可愛的海洋生物之一,主要是分布在加勒比海水域,以浮游生物為生。

J. 海洋里的奇特生物為什麼海馬的繁殖方法非常特別呢

海馬,實際上是一種硬骨魚(屬於魚類)。當繁殖季節到來時,雄海馬的體側腹壁向體中央線方向發生皺褶,慢慢地合成寬大的「育兒袋」。雌海馬就將卵產在雄海馬的育兒袋裡(雌海馬無育兒袋),卵總數在百粒上下,就在育兒袋裡進行胚胎發育。這期間,育兒袋裡會產生濃密的血管網層,和胚胎血管網取得密切聯系,以供應胚胎發育期需要的營養,等到幼海馬發育完成,雄海馬就開始「分娩」了。

閱讀全文

與國外海洋生物怎麼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