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類模仿自然界的生物發明了哪些東西
【主回答】
1.模仿大象鼻子的機器人手臂
2.源自蝙蝠的太陽能偵察機
3.鳥類頭骨幫助科學家研製出更輕、更堅固的建築材料
4.子彈頭列車設計靈感來自翠鳥的喙
5.源自貓大腦的仿生計算機
6.模仿蝙蝠聲波導航功能的聲波手杖
7.仿生人類耳朵的無線電晶元
8.模仿鳥類的微型飛機
9.模仿壁虎的粘性機器人
10.鹿角結構成為製造超強工業材料的原理
11.人類牙齒結構與航空科技
12.壁虎眼睛與未來隱形眼鏡
13.東方知更鳥羽毛與新一代光學材料
14.人類眼睛與寬視野相機
15.模仿壁虎的超強粘合劑
16.像海參一樣軟硬兼備的塑料
17.提速武器——鯊魚皮泳衣
18.未來盔甲模仿金恐龍魚
19.模仿投彈手甲蟲的噴射式噴霧機
20.模仿海鷗的偵察機
21.像荷葉一樣趕走污垢的材料
22.模擬白金龜外殼打造更亮白
23.盒子魚外形讓汽車更省油
【補充回答】
仿生學是發展起來的生物學和技術學相結合的交叉學科。
人們發現,一些關於植物和動物的相類似的功能,實際上是超越了人類自身在此方面的技術設計方案的。植物和動物在幾百萬年的自然進化當中不僅完全適應自然而且其程度接近完美。
仿生學試圖在技術方面模仿動物和植物在自然中的功能。這個思想在生物學和技術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並且對解決技術難題提供了幫助。
通過再現生物學的原理,人類不僅找到了技術上的解決方案,而且同時該方案也完全適應了自然的需要。
仿生學的目的就是分析生物過程和結構以及它們的分析用於未來的設計。仿生學的思想是建立在自然進化和共同進化的基礎上的。人類所從事的技術就是使得達到最優化和互相間的協調。而模擬生物適應環境的功能無疑是一個好機會。
2. 仿生學有哪些發明
1、人工冷光
科學家通過螢火蟲的光,發明了一種不傷眼的光人工冷光。由於這種光沒有電源,不會產生磁場,因而,可以在生物光源的照明下,做清除磁性水雷等工作。
2、水母耳風暴預測儀
海上風暴來臨之前,海浪與空氣摩擦產生8~13HZ的次聲波,人耳無法聽到,而水母特殊的聽覺系統可以聽到這種聲音。科學家通過研究,仿照水母的聽覺系統,發明了水母耳風暴預測儀。
3、探路儀
根據蝙蝠超聲定位器的原理,人們還仿製了盲人用的「探路儀」。這種探路儀內裝一個超聲波發射器,盲人帶著它可以發現電桿、台階、橋上的人等。如今,有類似作用的「超聲眼鏡」也已製成。
4、蝴蝶與衛星控溫系統
當人造地球衛星在太空中受到強烈的陽光照射時,衛星上的各種精密儀器儀表很容易「烘烤」或「凍結」。蝴蝶的體表上長出一層薄薄的鱗片,用來調節體溫。科學家們仿照蝴蝶翅膀的結構,為人造衛星的太陽能表面設計載入了一種和蝴蝶鱗片相仿的控溫系統。
5、長頸鹿與宇航員
長頸鹿之所以能將血液通過長長的頸輸送到頭部,是由於長頸鹿的血壓很高。據測定,長頸鹿的血壓比人的正常血壓高出2倍。這樣高的血壓為什麼不會導致長頸鹿患腦溢血而死亡呢?這和長頸鹿身體的結構有關。長頸鹿血管周圍的肌肉非常發達,能壓縮血管,控制血流量。
科學家由此受到啟示,在訓練宇航員對,設置特殊器械,讓宇航員利用這種器械每天鍛煉,以防止宇航員血管周圍肌肉退化;在宇宙飛船升空時,科學家根據長頸鹿利用緊綳的皮膚可控制血管壓力的原理,研製了飛行服「抗荷服」。抗荷服上安有充氣裝置,隨著飛船速度的增高,抗荷服可以充入一定量的氣體。
3. 仿生學發明有那些,是如何發明的。
1、人工冷光
科學家通過螢火蟲的光,發明了一種不傷眼的光人工冷光。由於這種光沒有電源,不會產生磁場,因而,可以在生物光源的照明下,做清除磁性水雷等工作。
2、水母耳風暴預測儀
海上風暴來臨之前,海浪與空氣摩擦產生8~13HZ的次聲波,人耳無法聽到,而水母特殊的聽覺系統可以聽到這種聲音。科學家通過研究,仿照水母的聽覺系統,發明了水母耳風暴預測儀。
3、探路儀
根據蝙蝠超聲定位器的原理,人們還仿製了盲人用的「探路儀」。這種探路儀內裝一個超聲波發射器,盲人帶著它可以發現電桿、台階、橋上的人等。如今,有類似作用的「超聲眼鏡」也已製成。
4、蝴蝶與衛星控溫系統
當人造地球衛星在太空中受到強烈的陽光照射時,衛星上的各種精密儀器儀表很容易「烘烤」或「凍結」。蝴蝶的體表上長出一層薄薄的鱗片,用來調節體溫。科學家們仿照蝴蝶翅膀的結構,為人造衛星的太陽能表面設計載入了一種和蝴蝶鱗片相仿的控溫系統。
5、長頸鹿與宇航員
長頸鹿之所以能將血液通過長長的頸輸送到頭部,是由於長頸鹿的血壓很高。據測定,長頸鹿的血壓比人的正常血壓高出2倍。這樣高的血壓為什麼不會導致長頸鹿患腦溢血而死亡呢?這和長頸鹿身體的結構有關。長頸鹿血管周圍的肌肉非常發達,能壓縮血管,控制血流量。
科學家由此受到啟示,在訓練宇航員對,設置特殊器械,讓宇航員利用這種器械每天鍛煉,以防止宇航員血管周圍肌肉退化;在宇宙飛船升空時,科學家根據長頸鹿利用緊綳的皮膚可控制血管壓力的原理,研製了飛行服「抗荷服」。抗荷服上安有充氣裝置,隨著飛船速度的增高,抗荷服可以充入一定量的氣體。
4. 仿生物類技術
仿生的英文名字是Bionics。
人們發現,一些關於植物和動物的相類似的功能,實際上是超越了人類自身在此方面的技術設計方案的。植物和動物在幾百萬年的自然進化當中不僅完全適應自然而且其程度接近完美。仿生學試圖在技術方面模仿動物和植物在自然中的功能。這個思想在生物學和技術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並且對解決技術難題提供了幫助。通過再現生物學的原理,人類不僅找到了技術上的解決方案,而且同時該方案也完全適應了自然的需要。
仿生學是研究生物系統的結構和性質以為工程技術提供新的設計思想及工作原理的科學。屬於生物科學與技術科學之間的邊緣學科。它涉及生物學、生物物理學、生物化學、物理學、控制論、工程學等學科領域。仿生技術通過對各種生物系統所具有的功能原理和作用機理作為生物模型進行研究,最後實現新的技術設計並製造出更好的新型儀器、機械等。
5. 動物仿生學的例子有哪些
1、蝙蝠與雷達
原理:蝙蝠「回聲定位」。
蝙蝠本領:蝙蝠發射出的超聲波碰到飛舞的昆蟲能立刻反射回來,這時,蝙蝠就知道:周圍有吃的了。
仿生運用:根據蝙蝠發明的雷達能及時探測出敵機的方位和距離,以便發出警報,然後進行狙擊。
2、蒼蠅與照相機
原理:蒼蠅復眼。
蒼蠅本領:蒼蠅復眼觀察物體比人類還要仔細和全面,當看到目標後,蒼蠅能夠立刻出動。
仿生運用:根據蒼蠅復眼原理發明的「蠅眼」航空照相機一次能拍攝1000多張高清照片。天文學也有能在無月光的夜晚探測到空氣簇射光線的「蠅眼」光學儀器。
3、蝴蝶與防偽紙幣
原理:蝴蝶翅膀顏色根據光的折射發生變化。
蝴蝶本領:蝴蝶翅膀上有很多小坑,當陽光照射在蝴蝶翅膀上的時候,由於發生光的折射,人眼看到的蝴蝶是綠色的。
仿生運用:紙幣或信用卡上設置了許多小坑,這樣,無論假幣有多麼逼真,都難逃光學設備的「法眼」。
相關信息
相傳早在大禹時期,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觀察魚在水中用尾巴的搖擺而游動、轉彎,他們就在船尾上架置木槳。通過反復的觀察、模仿和實踐,逐漸改成櫓和舵,增加了船的動力,掌握了使船轉彎的手段。這樣,即使在波濤滾滾的江河中,人們也能讓船隻航行自如。
鳥兒展翅可在空中自由飛翔。據《韓非子》記載魯班用竹木作鳥「成而飛之,三日不下」。然而人們更希望仿製鳥兒的雙翅使自己也飛翔在空中。設計和製造了一架撲翼機,這是世界上第一架人造飛行器。
以上這些模仿生物構造和功能的發明與嘗試,可以認為是人類仿生學的先驅,也是仿生學的萌芽。
6. 仿生發明有哪些
1、蝙蝠與雷達
蝙蝠會釋放出一種超聲波,這種聲波遇見物體時就會反彈回來,而人類聽不見。在發現蝙蝠具有超聲波測距定位能力之前,人類已經大規模使用雷達,後來才發現雷達與蝙蝠的這種特性相同。在各種地方都會用到雷達,例如:飛機、航空等。
7. 仿生物有哪些
仿生物是在仿生學上的基礎上。仿生學是近期發展起來的生物學和技術學相結合的交叉學科。
仿生有很多,凡是仿生物的結構或者生理特徵而製作出來的儀器都是仿生。如:
蜻蜓——直升飛機、烏龜殼——薄殼建築、青蛙的眼睛——電子蛙眼、人——機器人 等等。
人們發現,一些關於植物和動物的相類似的功能,實際上是超越了人類自身在此方面的技術設計方案的。植物和動物在幾百萬年的自然進化當中不僅完全適應自然而且其程度接近完美。仿生學試圖在技術方面模仿動物和植物在自然中的功能。這個思想在生物學和技術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並且對解決技術難題提供了幫助。通過再現生物學的原理,人類不僅找到了技術上的解決方案,而且同時該方案也完全適應了自然的需要。而模擬生物適應環境的功能無疑是一個好機會。 在人類的技術世界中模擬自然中的東西並不是一個新鮮的思想,自從傳說中的Ikarus帶著用鳥的羽毛做成的翅膀飛向空中,而最後因為太陽的熱度掉到地上起,人類一直就沉迷於此。
仿生學是研究生物系統的結構和性質以為工程技術提供新的設計思想及工作原理的科學。屬於生物科學與技術科學之間的邊緣學科。它涉及生物學、生物物理學、生物化學、物理學、控制論、工程學等學科領域。仿生技術通過對各種生物系統所具有的功能原理和作用機理作為生物模型進行研究,最後實現新的技術設計並製造出更好的新型儀器、機械等。
在生活中,仿生的例子很多,如: 生物學家通過對蛛絲的研究製造出高級絲線,抗撕斷裂降落傘與臨時吊橋用的高強度纜索。船和潛艇來自人們對魚類和海豚的模仿。 響尾蛇導彈等就是科學家模仿蛇的「熱眼」功能和其舌上排列著一種似照相機裝置的天然紅外線感知能力的原理,研製開發出來的現代化武器。
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魚反沖原理。 科研人員通過研究變色龍的變色本領,為部隊研製出了不少軍事偽裝裝備。 科學家研究青蛙的眼睛,發明了電子蛙眼。 白蟻不僅使用膠粘劑建築它們的土堆,還可以通過頭部的小管向敵人噴射膠粘劑。於是人們按照同樣的原理製造了工作的武器—一塊干膠炮彈。 美國空軍通過毒蛇的「熱眼」功能,研究開發出了微型熱感測器。
http://..com/question/240731076.html
http://..com/question/238055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