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內質網存在於什麼生物中

內質網存在於什麼生物中

發布時間:2022-07-29 18:07:10

❶ 是不是左右生物都有內質網

當然不是,想想病毒這個反例就行了嘛,
內質網和線粒體都是比較高級的細胞器,只有高等的生物才有的。像原核生物等等都是沒有的,所以他們的細胞質就行使了內質網線粒體的功能。

❷ 有內質網的細胞一定是真核生物

有內質網的細胞一琮是真核細胞。因為生物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原核細胞構成,真核生物由真核細胞構成。原核細胞唯一的細胞器是核糖體,真核細胞內有線粒體、內質網、中心粒、溶酶體、核糖體、高爾基復合體、植物真核生物內有葉綠體等,所以有內質網的細胞一定是真核細胞。

❸ 高爾基體和內質網一般有什麼功能

高爾基體普遍存在於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中,細胞中的高爾基體與細胞分泌物形成有關,高爾基體本身沒有合成蛋白質的功能,但可以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和轉運,因此有人把它比喻成蛋白質的 "加工廠"。植物細胞分裂是,高爾基體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內質網是細胞內除核酸外的一系列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脂類和糖類合成的基地,其合成上述物質的種類與細胞質基質中合成的物質有明顯的不同。原核細胞內沒有內質網,由細胞質膜代行某些類似的職能。由細胞質膜代行某些類似的職能。

❹ 什麼叫內質網

內質網膜約占細胞總膜面積的一半,是真核細胞中最多的膜。內質網是內膜構成的封閉的網狀管道系統。具有高度的多型性。可分為粗面型內質網和光面型內質網兩類。
內質網負責物質從細胞核到細胞質,細胞膜以及細胞外的轉運過程。
內質網實際是一個連續的膜囊和膜管網,可分為糙面內質網和光面內質網兩大部分
粗面內質網上附著有大量核糖體,合成膜蛋白和分泌蛋白。光面內質網上無核糖體,為細胞內外糖類和脂類的合成和轉運場所。

❺ 內質網在什麼細胞中,有什麼作用

粗糙型內質網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質大分子,並把它從細胞輸送出去或在細胞內轉運到其他部位。光滑型內質網的功能與糖類和脂類的合成、解毒、同化作用有關,並且還具有運輸蛋白質的功能。
請採納回答

❻ 什麼是內質網(生物)

內質網像網狀結構,跟核膜和細胞膜相連,也是在眾多細胞器中唯一與其它細胞器膜直接相連的細胞器。
內質網參與蛋白質的合成,因此在考分泌蛋白的時候總會考到它和其它參與的細胞器,這也是高中很常考的一個實驗。
所以,你得要記住,內質網是網狀的,在它的表面分布著核糖體,參加蛋白質合成的反應。

❼ 內質網存在於哪些細胞中

動植物細胞中均有分布,是對蛋白質加工的場所。特殊細胞:若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沒有。

❽ 線粒體,葉綠體,內質網等細胞器是蛋白質嗎

這些細胞器都是由膜結構構成的,這些膜就是一般意義上的生物膜,由磷脂雙分子層構成,有些蛋白質大分子作為載體等鑲嵌或者貫穿其中。
1.線粒體
線粒體(mitochondrion)是一種存在於大多數細胞中的由兩層膜包被的細胞器,是細胞中製造能量的結構,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被稱為"power house"。其直徑在0.5到1.0微米左右。
外膜
線粒體外膜是位於線粒體最外圍的一層單位膜,厚度約為6-7nm。其中磷脂與蛋白質的質量為0.9:1,與真核細胞細胞膜的同一比例相近。線粒體外膜中酶的含量相對較少,其標志酶為單胺氧化酶。線粒體外膜包含稱為「孔蛋白」的整合蛋白,其內部通道寬約2-3nm,這使線粒體外膜對分子量小於5000Da的分子完全通透。分子量大於上述限制的分子則需擁有一段特定的信號序列以供識別並通過外膜轉運酶(translocase of the outer membrane,TOM)的主動運輸來進出線粒體。
線粒體外膜主要參與諸如脂肪酸鏈延伸、腎上腺素氧化以及色氨酸生物降解等生化反應,它也能同時對那些將在線粒體基質中進行徹底氧化的物質先行初步分解。細胞凋亡過程中,線粒體外膜對多種存在於線粒體膜間隙中的蛋白的通透性增加,使致死性蛋白進入細胞質基質,促進了細胞凋亡。高分辨三維X射線攝影可見內質網及線粒體之間的有20%膜是緊密接觸的,在這些接觸位點上線粒體外膜與內質網膜通過某些蛋白質相連,形成稱為「線粒體結合內質網膜」(mitochondria-associated ER-membrane,MAM)的結構。該結構在脂質的相互交換和線粒體與內質網間的鈣離子信號傳導等過程中都有重要作用。
膜間隙
線粒體膜間隙是線粒體外膜與線粒體內膜之間的空隙,寬約6-8nm,其中充滿無定形液體。由於線粒體外膜含有孔蛋白,通透性較高,而線粒體內膜通透性較低,所以線粒體膜間隙內容物的組成與細胞質基質十分接近,含有眾多生化反應底物、可溶性的酶和輔助因子等。線粒體膜間隙中還含有比細胞質基質中濃度更高的腺苷酸激酶、單磷酸激酶和二磷酸激酶等激酶,其中腺苷酸激酶是線粒體膜間隙的標志酶。線粒體膜間隙中存在的蛋白質可統稱為「線粒體膜間隙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全部在細胞質基質中合成。
內膜
線粒體內膜是位於線粒體外膜內側、包裹著線粒體基質的單位膜。線粒體內膜中蛋白質與磷脂的質量比約為0.7:0.3,並含有大量的心磷脂(心磷脂常為細菌細胞膜的成分)。線粒體內膜的某些部分會向線粒體基質折疊形成線粒體嵴。線粒體內膜的標志酶是細胞色素氧化酶。
線粒體通過向內凹形成嵴,從而來增加內膜面積。然後是更多的反應能在內膜上進行。
線粒體內膜含有比外膜更多的蛋白質(超過151種,約占線粒體所含所有蛋白質的五分之一),所以承擔著更復雜的生化反應。存在於線粒體內膜中的幾類蛋白質主要負責以下生理過程:特異性載體運輸磷酸、谷氨酸、鳥氨酸、各種離子及核苷酸等代謝產物和中間產物;內膜轉運酶(translocase of the inner membrane,TIM)運輸蛋白質;參與氧化磷酸化中的氧化還原反應;參與ATP的合成;控制線粒體的分裂與融合。
2.葉綠體
葉綠體是植物細胞中由雙層膜圍成,含有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葉綠體基質中懸浮有由膜囊構成的類囊體,內含葉綠體DNA。[1] 是一種質體。質體有圓形、卵圓形或盤形3種形態。葉綠體含有的葉綠素a、b吸收綠光最少,綠光被反射,故葉片呈綠色。容易區別於另類兩類質體──無色的白色體和黃色到紅色的有色體。葉綠素a、b的功能是吸收光能,少數特殊狀態下的葉綠素a能夠傳遞電子,通過光合作用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葉綠體扁球狀,厚約2.5微米,直徑約5微米。具雙層膜,內有間質,間質中含呈溶解狀態的酶和片層。片層由閉合的中空盤狀的類囊體垛堆而成,類囊體是形成高能化合物三磷酸腺苷(ATP)所必需。是植物的「養料製造車間」和「能量轉換站」。能發生鹼基互補配對。
葉綠體由葉綠體外被(chloroplast envelope)、類囊體(thylakoid)和基質(stroma)3部分組成,葉綠體含有3種不同的膜:外膜、內膜、類囊體膜和3種彼此分開的腔:膜間隙、基質和類囊體腔。
外被
葉綠體外被由雙層膜組成,膜間為10~20nm的膜間隙。外膜的滲透性大,如核苷、無機磷、蔗糖等許多細胞質中的營養分子可自由進入膜間隙。
內膜對通過物質的選擇性很強,CO2、O2、Pi、H2O、磷酸甘油酸、丙糖磷酸,雙羧酸和雙羧酸氨基酸可以透過內膜,ADP、ATP已糖磷酸,葡萄糖及果糖等透過內膜較慢。蔗糖、C5糖雙磷酸酯,C糖磷酸酯,NADP+及焦磷酸不能透過內膜,需要特殊的轉運體(translator)才能通過內膜。
類囊體
是單層膜圍成的扁平小囊,沿葉綠體的長軸平行排列。膜上含有光合色素和電子傳遞鏈組分,又稱光合膜。
許多類囊體象圓盤一樣疊在一起,稱為基粒,組成基粒的類囊體,叫做基粒類囊體,構成內膜系統的基粒片層(grana lamella)。基粒直徑約0.25~0.8μm,由10~100個類囊體組成。每個葉綠體中約有40~60個基粒。
葉綠體通過內膜形成類囊體來增大內膜面積,以此為在葉綠體中發生的反應提供場所。
貫穿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基粒之間的沒有發生垛疊的類囊體稱為基質類囊體,它們形成了內膜系統的基質片層(stroma lamella)。
由於相鄰基粒經網管狀或扁平狀基質類囊體相聯結,全部類囊體實質上是一個相互貫通的封閉系統。類囊體做為單獨一個封閉膜囊的原始概念已失去原來的意義,它所表示的僅僅是葉綠體切面的平面形態。
類囊體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脂類(60:40),脂類中的脂肪酸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約87%),具有較高的流動性。光能向化學能的轉化是在類囊體上進行的,因此類囊體膜亦稱光合膜,類囊體膜的內在蛋白主要有細胞色素b6/f復合體、質體醌(PQ)、質體藍素(PC)、鐵氧化還原蛋白、黃素蛋白、光系統Ⅰ、光系統Ⅱ復合物等。
基質
是內膜與類囊體之間的空間的液體,主要成分包括:
碳同化相關的酶類:如RuBP羧化酶占基質可溶性蛋白總量的60%。葉綠體DNA、蛋白質合成體系:如,ctDNA、各類RNA、核糖體等。一些顆粒成分:如澱粉粒、質體小球和植物鐵蛋白等。葉綠體的功能葉綠體(chloroplast):藻類和植物體中含有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主要含有葉綠素、胡蘿卜素和葉黃素,其中葉綠素的含量最多,遮蔽了其他色素,所以呈現綠色。主要功能是進行光合作用。幾乎可以說一切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來源於太陽能(光能)。綠色植物是要的能量轉換者是因為它們均含有葉綠體(Chloroplast)這一完成能量轉換的細胞器。
3.內質網
內質網是細胞內的一個精細的膜系統。是交織分布於細胞質中的膜的管道系統。兩膜間是扁平的腔、囊或池。內質網有兩種類型,一類是在膜的外側附有許多小顆粒,這種附有顆粒的內質網叫粗糙型內質網,這些顆粒是核糖體(核糖核蛋白ribosome);另一類在膜的外側不附有顆粒,表面光滑,稱光滑型內質網。
內質網存在於除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外的各種真核細胞中。內質網為由生物膜構成的互相通連的片層隙狀或小管狀系統,膜片間的隙狀空間稱為池,通常與細胞外隙和細胞漿基質之間不直接相通。這種細胞內的膜性管道系統一方面構成細胞內物質運輸的通路,另方面為細胞內各種各樣的酶反應提供廣闊的反應面積。內質網與高爾基體及核膜相連續。
內質網膜約占細胞總膜面積的一半,是真核細胞中最多的膜。內質網是內膜構成的封閉的網狀管道系統。具有高度的多型性。粗面內質網(RER)呈扁平囊狀,排列整齊,膜圍成的空間稱為ER腔(lumen),膜外有核糖體附著。SER呈分支管狀或小泡狀,無核糖體附著。肌肉細胞中的內質網是一種特化的滑面內質網(SER),稱為肌質網,可貯存Ca2+,引起肌肉收縮。細胞不含純粹的RER或SER,它們分別是ER連續結構的一部分。
ER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質和脂類,分泌性蛋白和跨膜蛋白都是在ER中合成的。ER合成的脂類除ER膜中磷脂約佔50~60%,蛋白質約佔20%,脂類主要成分為磷脂,磷脂醯膽鹼含量較高,鞘磷脂含量較少,沒有或很少含膽固醇。ER約有30多種膜結合蛋白,另有30多種位於內質網腔,這些蛋白的分布具有異質性,如:葡糖-6-磷酸酶,普遍存在於內質網,被認為是標志酶,核糖體結合糖蛋白(ribophorin)只分布在RER,P450酶系只分布在SER。

❾ 內質網分布於什麼細胞中

植物細胞.動物細胞都有~在細胞核裡面.我可是高一的生物科代哦.呵呵~~可是我生物不是很厲害....>_<!

❿ 內質網有哪兩種類型在細胞中的作用是什麼

內質網是細胞內除核酸以外的一系列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脂類(如甘油三酯) 和糖類合成的基地。滑面內質網還具有解毒功能,如肝細胞中的滑面內質網中含有一些酶,用以清除脂溶性的廢物和代謝產生的有害物質。

依據內質網膜外表面是否有核糖體附著,通常將內質網分為粗面內質網(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RER)和滑面內質網(smooth endoplasmic reticulum,SER)兩種基本類型。

粗面內質網
主要形態特徵為網膜胞質面有核糖體顆粒附著,並由此得名。粗面內質網在形態上多為排列整齊的扁囊,在功能上,主要與外輸性蛋白質及多種膜蛋白的合成、加工及轉運有關。因此,在具有分泌肽類激素或蛋白質功能的細胞中,粗面內質網發達,如胰腺細胞、漿細胞等。在未分化或低分化的細胞中相對不發達,如胚胎細胞、腫瘤細胞等。
滑面內質網
電鏡下呈光滑的小管、小泡樣網狀結構,常與粗面內質網相通。滑面內質網是一種多功能的細胞器。在不同細胞、同一細胞的不同發育階段或不同生理時期,其形態結構、數量、細胞內空間分布及發達程度差異較大,而且常表現出不同的功能特性。如睾丸間質細胞、卵巢黃體細胞及腎上腺皮質細胞中有大量的滑面內質網,是與其合成類固醇激素的功能有關;肝細胞中豐富的滑面內質網與其減毒功能有關;在平滑肌和橫紋肌中的滑面內質網特化為肌質網,通過儲存及釋放Ca2+調節肌肉收縮。
兩種類型的內質網在不同組織類型的細胞中分布狀況不同。有的細胞只有粗面內質網,如胰腺細胞;有的只有滑面內質網,如肌細胞;還有些細胞中二者以不同比例共存,而且隨著細胞的不同發育階段或生理功能狀態的變化發生類型轉換。
內質網除上述兩種基本類型外,在某些特殊組織細胞中存在一些由內質網局部特化、衍生而來的異型結構。如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中的髓樣體(myeloid body),在生殖細胞、快速增殖細胞、某些哺乳類動物神經元和松果體細胞,以及一些癌細胞中出現的孔環狀片層體(annulate lamellae)等。
功能
1.合成膜脂
大多數膜脂是完全在內質網中合成的,例外的情況包括:
①鞘磷脂是在內質網上開始合成的,但完成於高爾基體;
②某些線粒體和葉綠體獨有的膜脂是駐留在這些細胞器中的酶催化合成的。ER合成的膜脂以膜泡運輸的方式轉運至高爾基體,溶酶體和質膜上,或借磷脂轉移蛋白(phospholipid transfer protein,PTP)形成水溶性復合物,轉至其他膜上。
2.解毒作用
SER中的p450酶系屬於單加氧酶(monooxygenase),又稱為多功能氧化酶 (mixed function oxidase)、羥化酶(hydroxylase),因其還原態的吸收峰在450nm處,故此命名。主要分布在SER中,但也存在於質膜、線粒體、高爾基體、過氧化物酶體、核膜等細胞器的膜中,具有解毒作用,通常可將脂溶性有毒物質,代謝為水溶性物質,使有毒物質排出體外。有時也會將致癌物代謝為活性致癌物。p450種類繁多,但都是與其他輔助成分組成一個呼吸鏈來實現其功能,呼吸鏈中的P450還原酶實際就是一種黃素蛋白。p450催化O2分子中的一個原子加到底物分子上使之羥化,另一個氧原子被NADH或NADPH提供的氫還原生成水,在此氧化過程中無高能磷酸化合物生成。
3.甾體類激素的合成
在生殖腺和腎上腺的內分泌細胞中,SER、線粒體,可能還有高爾基體上的一些酶共同參與甾體類激素的合成。
4.調節血糖濃度
使葡糖6-磷酸水解為磷酸和葡萄糖,釋放糖至血液中。細胞中的糖元可被酶轉化為葡糖1-磷酸,再轉變為葡糖6-磷酸,但由於膜對磷酸化的糖是高度不通透的,葡糖6-磷酸只有在去磷酸化以後才能通過質膜,進入血液。
5.形成一些特殊結構
如肌細胞中的SER特化成的肌質網可儲存鈣離子,作為細胞內信號物質。
6.支撐作用
內質網是細胞內最豐富的膜,形成了一種網路結構,提供機械支撐作用,並成為細胞質中酶附著的支架。
7.轉送作用
內質網可通過出芽來運送合成物,其中光面內質網尤為突出。
病變
細胞質的改變:滑面內質網和粗面內質網
滑面內質網
1、滑面內質網增生滑面內質網與產生固醇物質,解毒、激素滅活等功能有關,如解毒作用增強,肝細胞內滑面內質網增多,腎上腺皮質瘤內滑面內質網也多。
2、肌漿網水腫 肌漿網亦屬滑面內質網,與肌肉收縮及鈣離子釋放回收有關。肌細胞缺氧,中毒時,肌漿網可出現水腫。
粗面內質網
1、粗面內質網擴張、囊泡化 正常粗面內質網系由膜形成扁池,腔很窄,在細胞水腫時,液體入腔內使之擴張,並形成小泡,在肝炎時肝細胞氣球樣變中也可見到。
2、粗面內質網脫粒 粗面內質網扁池膜旁有核糖體依附,在粗面內質網腫脹同時膜表面核糖體脫落。也有的粗面內質網膜表面核糖體脫落,但扁池不擴張。
3、粗面內質網板層 在內分泌細胞及胚胎肝細胞內出現短而緊密排列粗面內質網,在內分泌腫瘤及肝癌中也可見到。
4、同心圓膜性小體 有三種:第一種粗面內質網呈同心圓板層排列;第二種是滑面膜雙層呈同心圓排列;第三種是在滑面間夾有糖原。
5、粗面內質網池內隔離 粗面內質網扁池擴張,帶有核糖體的膜突入擴張的池內,切面如像島狀膜性小管小泡游離在池內。
6、粗面內質網對合池 平行兩片粗面內質網緊密靠攏,內側面核糖體消失。也可有三片或多片,稱三合池或多合池。

閱讀全文

與內質網存在於什麼生物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