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光學顯微鏡怎麼做

生物光學顯微鏡怎麼做

發布時間:2022-07-30 01:23:01

Ⅰ 高中生物用到顯微鏡的實驗誰能講一下,具體點

高中生物必修與選修中所涉及的有關顯微鏡的內容有:1、脂肪的鑒定。2、高倍顯微鏡的使用和觀察葉綠體。3、觀察細胞質的流動。4、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5、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6、觀察c3植物和c4植物葉片的結構。7、測細菌的細胞數目。

Ⅱ 初中生物實驗怎樣操作顯微鏡

1.低倍鏡的使用方法

(1)取鏡和放置:顯微鏡平時存放在櫃或箱中,用時從櫃中取出,右手緊握鏡臂,左一手托住鏡座,將顯微鏡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實驗台上,鏡座後端距桌邊1-2寸為宜,便於坐著操作。

(2)對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動旋轉器(切忌手持物鏡移動),使低倍鏡對准鏡台的通光孔(當轉動聽到碰叩聲時,說明物鏡光軸已對准鏡筒中心)。打開光圈,上升集光器,並將反光鏡轉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鏡上觀察(右眼睜開),同時調節反光鏡方向,直到視野內的光線均勻明亮為止。

(3)放置玻片標本:取一玻片標本放在鏡台上,一定使有蓋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彈簧夾夾住,然後旋轉推片器螺旋,將所要觀察的部位調到通光孔的正中。

(4)調節焦距:以左手按逆時針方向轉動粗調節器,使鏡台緩慢地上升至物鏡距標本片約5毫米處,應注意在上升鏡台時,切勿在目鏡上觀察。一定要從右側看著鏡台上升,以免上升過多,造成鏡頭或標本片的損壞。然後,兩眼同時睜開,用左眼在目鏡上觀察,左手順時針方向緩慢轉動粗調節器,使鏡台緩慢下降,直到視野中出現清晰的物象為止。

如果物象不在視野中心,可調節推片器將其調到中心(注意移動玻片的方向與視野物象移動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果視野內的亮度不合適,可通過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開閉光圈的大小來調節,如果在調節焦距時,鏡台下降已超過工作距離(>5.40mm)而未見到物象,說明此次操作失敗,則應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鏡台。

2.高倍鏡的使用方法

(1)選好目標:一定要先在低倍鏡下把需進一步觀察的部位調到中心,同時把物象調節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進行高倍鏡的觀察。

(2)轉動轉換器,調換上高倍鏡頭,轉換高倍鏡時轉動速度要慢,並從側面進行觀察(防止高倍鏡頭碰撞玻片),如高倍鏡頭碰到玻片,說明低倍鏡的焦距沒有調好,應重新操作。

(3)調節焦距:轉換好高倍鏡後,用左眼在目鏡上觀察,此時一般能見到一個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將細調節器的螺旋逆時針移動約0.5-1圈,即可獲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調節器!)

如果視野的亮度不合適,可用集光器和光圈加以調節,如果需要更換玻片標本時,必須順時針(切勿轉錯方向)轉動粗調節器使鏡台下降,方可取下玻片標本。

【顯微鏡使用的注意事項】

1.持鏡時必須是右手握臂、左手托座的姿勢,不可單手提取,以免零件脫落或碰撞到其它地方。

2.輕拿輕放,不可把顯微鏡放置在實驗台的邊緣,以免碰翻落地。

3.保持顯微鏡的清潔,光學和照明部分只能用擦鏡紙擦拭,切忌口吹手抹或用布擦,機械部分用布擦拭。

4.水滴、酒精或其它葯品切勿接觸鏡頭和鏡台,如果沾污應立即擦凈。

5.放置玻片標本時要對准通光孔中央,且不能反放玻片,防止壓壞玻片或碰壞物鏡。

6.要養成兩眼同時睜開的習慣,以左眼觀察視野,右眼用以繪圖。

7.不要隨意取下目鏡,以防止塵土落入物鏡,也不要任意拆卸各種零件,以防損壞。

8.使用完畢後,必須復原才能放回鏡箱內,其步驟是:取下標本片,轉動旋轉器使鏡頭離開通光孔,下降鏡台,平放反光鏡,下降集光器(但不要接觸反光鏡)、關閉光圈,推片器回位,蓋上綢布和外罩,放回實驗台櫃內。最後填寫使用登記表。(註:反光鏡通常應垂直放,但有時因集光器沒提至應有高度,鏡台下降時會碰壞光圈,所以這里改為平放)

Ⅲ 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顯微鏡的使用步驟為:取鏡、安放、觀察。

(3)生物光學顯微鏡怎麼做擴展閱讀

顯微鏡的操作方法:

1. 調節亮度:由暗調亮,可以用大光圈,凹面鏡,調節反光鏡的角度。

2. 將臨時裝片在載物台上適當位置固定好。

3.低倍物鏡對准通光孔,使用粗准焦螺旋將鏡筒自上而下的調節,眼睛在側面觀察,避免物鏡鏡頭接觸到玻片而損壞鏡頭和壓破玻片。

4. 左眼通過目鏡觀察視野的變化,同時調節粗准焦螺旋,使鏡筒緩慢上移,直至視野清晰為止。

5. 如果在視野中沒有被觀察對象,可以移動裝片,原則為欲上反下,欲左反右。

6. 如果不夠清晰,可以用細准焦螺旋進一步調節

Ⅳ 生物實驗怎麼操作顯微鏡

實驗步驟如下:

一:製作臨時裝片

1 凈片 2滴水 3取材 4展材 5蓋片 6染色

二:調節顯微鏡

1取鏡和安放 2 對光

三:觀察

把洋蔥鱗片葉表皮放在低倍鏡下觀察

四:整理儀器和實驗桌

口腔的和洋蔥都是一樣的

一:製作臨時裝片

1 凈片 2滴水 3取材 4展材 5蓋片 6染色

二:調節顯微鏡

1取鏡和安放 2 對光

三:觀察

把口腔內側壁放在低倍鏡下觀察

四:整理儀器和實驗桌

呵呵,你要加油考哦
希望這個能幫到你~~~
這都是生物老師總結出來的厄
我們班大多數得滿分
聽說是要把這個實驗分記入會考的分里呢!
最後預祝你考試滿分
加油哦!!!!!!!!!!

Ⅳ 高中生物光學顯微鏡觀察質壁分離的實驗步驟 顯微鏡怎麼操作 要弄標本嗎

要,一般用紫色洋蔥鱗片葉制標本。顯微鏡一般先用低倍後轉高倍。到這里用低倍光學顯微鏡就可以了。觀察時要轉動顯微鏡的載玻片直到找到大液泡(原生質層)

Ⅵ 生物課上的顯微鏡應該怎麼使用

打開顯微鏡調光:把光圈對准通光孔,一隻眼睛看著目鏡,轉動反光鏡,讓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裡面,看到較亮的視野後停止轉動。放置切片:將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台上,用壓片夾壓緊玻片,標本放在通光口的正下方。轉動粗准焦螺旋讓鏡筒降至最底部,然後緩緩上升,直到視野內出現觀察物停止轉動。轉動細准焦螺旋:左眼向目鏡內看,同時反方向轉動粗准焦螺旋,保持粗准焦螺旋不動,略微轉動細准焦螺旋,直至觀察物清晰可見停止轉動,收鏡:取下玻片,轉動轉換器,將低倍鏡或無物鏡的地方對准通光孔,讓鏡筒緩慢下降,然後關閉顯微鏡,套上外罩。

Ⅶ 做生物實驗時,應該怎樣規范的使用顯微鏡

首先摘下鏡頭蓋,放入鏡頭。將鏡頭提起,所選物鏡與載物板上的小洞對准,將標本放在小洞中央部分。將鏡頭放下,至物鏡在標本1或2毫米處。光學顯微鏡需要調節載物板下的鏡片直至光束對准載物板上的小洞對准。觀察時,鏡壁對准自己,用左眼注視目鏡,右眼稍閉。先用左手調節粗螺旋鈕,找到標本,再用左手調節精確螺旋鈕,直至觀察到清楚的標本像。

Ⅷ 光學和電子顯微鏡樣品制備的製片法

顯微製片法一般包括切片法、整體封片法、塗片法和壓片法4類。①切片法。光學顯微鏡的切片厚度在2~25微米之間,一般動植物材料的切片以厚10微米左右為合適。切片法根據包埋劑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常用的是石蠟切片法、棉膠切片法、冰凍切片法、乙二醇甲基丙烯酸脂法(簡稱GMA法)。石蠟切片法包括固定、包埋、切片、染色、脫水和封固等步驟。關鍵是把生物材料用石蠟包埋,以石蠟為支持物,把浸在蠟塊中的生物材料切成理想的薄片。操作過程為:固定→水洗→從低濃度逐級到高濃度酒精脫水→二甲苯透明→浸蠟→包埋→切片→貼片→二甲苯脫蠟→逐級從高濃度到低濃度酒精處理,最後過渡到水→染色→逐級從低濃度到高濃度酒精脫水→二甲苯透明→樹脂膠封固。其中的基本步驟在各種製片技術中都是相同的。②整體封片法。用於單細胞、微小生物體或分散的器官的整裝製片方法。此法也需要經過固定、染色、脫水、透明和封固各個步驟。草履蟲和昆蟲口器製片即用此法。③塗片法。把易於分散的生物標本塗布在載玻片上的製片方法。血液塗片便是一例。④壓片法。將天然的、易於分散的組織或經過處理後易於分散的組織,如動物的精母細胞、根尖細胞等放在載玻片上、再加蓋玻片,用力壓碎組織,使細胞或細胞內的結構鋪展成一層的製片方法。壓片法常用於觀察染色體,通常用醋酸洋紅、地衣紅和石炭酸復紅染色。

閱讀全文

與生物光學顯微鏡怎麼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