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物質譜和普通質譜的區別是什麼
所謂飛行時間質譜是指其質量分析是根據離子在通道飛行時間來識別的。
一價離子在經過提取電壓後獲得相同的動能,由於不同離子的質量不同,導致飛行速度不同,從而在相同的通道內的飛行時間不同。
還有四級桿質譜:通過改變交變電壓來選取不同離子。
扇形磁場質譜:通過帶點離子在磁場內的軌跡不同來識別離子。
希望對你有幫助
B. 生物質譜
生物質譜就是運用現代質譜儀器解決生物學問題,如蛋白質測序,生物大分子分子量檢測,磷酸化位點檢測等
C. 分析化學中的生物質譜技術研究生就業前景怎麼樣
化學生物學以生物無機化學、生物分析化學、生物有機化學、生物化學、化學信息學、生物物理化學和仿生高分子材料為研究方向、發展方向,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質,掌握化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得到應用研究、科技開發、科技管理初步訓練的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後適宜到科研部門、高等學校從事研究工作和教學工作;適宜到化學、葯學、醫療、生化制葯、生物工程、無機新材料、化工、輕工、能源等行業,以及廠礦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部門從事應用研究、科技開發和管理工作;適宜繼續攻讀化學及相關學科的碩士學位研究生。以上是中大化學院對該學科的就業方向的解釋就本人觀點,學化學不一定要做跟化學有關的行業。據官方數字,中大化院就業率挺高的,大概有百分之九十多的樣子吧,但是實際從事跟化學相關的行業只有不到四成的人。因此,就業前景很大程度上不是跟專業有關,而更應該著重於個人能力。教育方向主要是分子生物學,以後進行科學研究,所以大學畢業後基本都考研,不能直接找工作,除非改行。以後主要在實驗室及各高校工作,也可進入關於生物產業的企業。待遇要看個人的能力了,要是能得個諾貝爾獎那就啥都不愁了,呵呵。生物技術專業就業率及就業前景畢業生就業率:88.99%。學費:3000元--5000元/年。熱門分科析:21世紀是生物技術的世紀,從事生物技術研究與開發的人才將倍受用人單位的器重。事實上,該專業從20世紀末已開始預熱,21世紀初火熱的程度可能不及其他熱門專業,但隨後它將以令人驚訝的速度火熱起來,並將占據科研前沿的位置。考生類別:理工類。就業前景:主要到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或在工業、醫葯、食品、農、林、牧、漁、環保、園林等行業的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與生物技術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就業分布最多五省市: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畢業生就業分布統計:就業行業或部門百分率其他事業單位0.90%高等學校0.90%科研設計單位3.47%出國11.76%錄取研究生38.76%國有企業6.94%機關0.75%民營及私營企業15.23%部隊0.49%醫療衛生單位0.45%三資企業5.43%中小學及其他教學單位1.06%自主創業3.32%注:本專業的各方向及就業率分別是:生物化學79.45%、微生物學80.52%、生物技術75.94%、生物科學與技術86.73%、生物制葯84.52%。
D. 質譜的展望
進入 21 世紀,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分析測試技術提出了新的挑戰。與經典的化學分析方法和傳統的儀器分析方法不同,現代分析科學中,原位、實時、在線、非破壞、高通量、高靈敏度、高選擇性、低耗損一直是分析工作者追求的目標。在眾多的分析測試方法中,質譜學方法被認為是一種同時具備高特異性和高靈敏度且得到了廣泛應用的方法。電噴霧解吸電離技術、電暈放電實時直接分析電離技術和電噴霧萃取電離技術的提出,滿足了時代的需要,滿足了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為復雜樣品的快速質譜分析打開了一個窗口。
攜帶型質譜儀是新型質譜儀的研究熱點之一,攜帶型質譜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離子化技術、質量分析技術方面,檢測器多採用 Detech 公司和 SGE 公司的商品化檢測器。為適應離子化技術、質量分析技術的快速發展,開發高性能離子檢測技術已迫在眉睫,而低噪音、高穩定性、寬質量范圍、較低的質量岐視、長壽命、低成本將是離子檢測技術發展中所要追求的目標。
質譜和光譜、核磁共振等方法是並列關系,暫時很少有交叉領域。實際上,質譜和這些經典譜學方法之間的交叉,也是應該值得重視的研究領域。
生物質譜可提供快速、易解的多組分的分析方法,且具有靈敏度高、選擇性強、准確性好等特點,其適用范圍遠遠超過放射性免疫檢測和化學檢測范圍,生物質譜在檢驗醫學中主要可用於生物體內的組分序列分析、結構分析、分子量測定和各組分含量測定。1.核酸檢測的應用:核酸的分子生物學研究已經成為生命化學、分子生物學及醫學領域中最具有活力的研究方向之一。通過現代生物質譜技術,我們不但能夠得到寡聚核苷酸的分子質量,而且能夠通過相關的技術得到它的序列信息。2.小分子生物標志物檢測的應用:質譜在檢驗醫學中應用較早、較廣泛的是用核素稀釋GC—MS分析小分子生物標志物,該方法是很多生物小分子檢測的參考方法,主要分析項目有氨基酸、脂肪酸、有機酸及其衍生物、單糖類、前列腺素、甲狀腺素、膽汁酸、膽固醇和類固醇、生物胺、脂類、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其中很多項目的方法比較完善,如激素的檢測和利用串聯質譜法進行新生兒氨基酸、游離肉毒鹼和醯肉鹼的篩查系統,2004年l2月24目美國食品葯品管理局(FDA)還專門制訂了「用串聯質譜法分析新生兒氨基酸、游離肉毒鹼和醯基肉鹼篩選檢測系統」的指導性文件。生物質譜作為參考方法,在臨床檢驗的量值溯源工作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由於質譜方法在測量的准確性和可靠性上所具有的巨大優勢,很多國際組織或校準品製造商都用質譜法作為參考方法,對一些測定項目的校準品進行定值,如:葡萄糖、尿酸、T4、肌酐等。3.大分子生物標志物檢測的應用:大分子生物標志物按結構可分為蛋白質、糖蛋白和低聚核苷酸。蛋白質是疾病的重要生物標志物,當異常基因產生異常蛋白質後,臨床實驗室可通過測量代謝物濃度、代謝物組變化、檢測疾病相關異常功能蛋白、結構蛋白或蛋白指紋圖譜 等來提供用於診斷疾病的數據。代謝物組、蛋白質組、基因組分析間的相互作用將是今後幾年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與發展機遇。臨床檢驗將通過連續地進行這些分析,先鑒別與疾病有關系的代謝物組,然後通過對蛋白質和(或)DNA的分析驗證鑒別結論,再連同其他臨床信息和實驗室數據,最後確定疾病的嚴重程度,並制定治療策略。腫瘤標志物的測定是生物質譜技術在臨床檢驗應用中最為突出和有價值的領域,生物質譜技術最有希望成為腫瘤的早期檢測方法。根據生物質譜技術對乳腺癌等l2種腫瘤的血清及尿液檢測結果已證實,其檢測靈敏度82%~99%;診斷特異性為85%~99%,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結果。4.微生物鑒定的應用:通過每種細菌分離物的生物質譜可得到基於每種細菌惟一的肽模式或指紋圖譜來鑒別細菌,Hsu已用串聯質譜鑒定了沙門菌。由於蛋白質在細菌體內的含量較高,生物質譜可常用於細菌屬、種、株的鑒定;而串聯質譜還可針對糖類或脂類的脂肪酸組成進行鑒定;此外,通過對生物樣本進行處理後,串聯質譜也可從單細菌水平發現和確定病原菌及孢子;對特殊脂質成分的分析則可了解樣本中病原菌的活力和潛在感染。5.葯物分析的應用:質譜在葯物分析中的應用包括:合成葯物組分分析,天然葯物成分分析,肽和蛋白質葯物(包括糖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葯物代謝研究和中葯成分分析。在檢驗醫學中應用較多的是治療葯物監測(TDM),以前葯物檢測主要使用免疫化學技術和高效液相色譜技術。雖然,免疫化學技術簡單易行,但是所測定葯物種類比較少。高效液相色譜技術測定葯物種類雖較多,但定性的可靠性差。然而,液相色譜與質譜(LC.MS)聯用技術檢測葯物准確、快速,幾乎可以用於所有葯物檢測,如抗癌葯、免疫抑制劑、抗生素以及心血管葯,LC.MS技術有望成為葯物檢測的最強有力的工具。
E. 生物質譜技術在蛋白質組學中的應用有哪些
生物質譜技術在蛋白質組學中的應用有哪些
對分離的蛋白質 進行鑒定是蛋白質組研究的重要內容,蛋白質微量測序、氨基酸組成分析等傳統的蛋白質鑒定技術不能滿足高通量和高效率的要求,生物質譜技術是蛋白質組學(Proteomics)的另一支撐技術。
生物質譜技術在離子化方法上主要有兩種軟電離技術,即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MALDl)和電噴霧電離(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l)。MALDI是在激光脈沖的激發下,使樣品從基質晶體中揮發並離子化。ESI使分析物從溶液相中電離,適合與液相分離手段(如液相色譜和毛細管電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聯用。MALDI適於分析簡單的肽混合物,而液相色譜與ESI―MS的聯用(LC―MS)適合復雜樣品的分析。
軟電離技術的出現拓展了質譜的應用空間,而質量分析器的改善也推動了質譜儀技術的發展。生物質譜的質量分析器主要有4種:離子阱(iontrap,IT)、飛行時間(TOF)、四極桿(quadrupole)和傅立葉變換離子迴旋共振(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ance,FTICR)。它們的結構和性能各不相同,每一種都有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它們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互相組合形成功能更強大的儀器。
離子阱質譜靈敏度較高,性能穩定,具備多級質譜能力,因此被廣泛應用於蛋白質組學(Proteomics)研究,不足之處是質量精度較低。與離子阱相似,傅立葉變換離子迴旋共振(FTICR)質譜也是一種可以「捕獲」離子的儀器,但是其腔體內部為高真空和高磁場環境,具有高靈敏度、寬動態范圍、高解析度和質量精度(質量准確度可很容易地小於1mg/L),這使得它可以在一次分析中對數百個完整蛋白質分子進行質量測定和定量。FTICR―MS的一個重要功能是多元串級質譜,與通常的只能選一個母離子的串級質譜方式不同,FTICR―MS可以同時選擇幾個母離子進行解離,這無疑可以大大增加蛋白質鑒定工作的通量。但是它的缺點也很明顯,操作復雜、肽段斷裂效率低、價格昂貴等,這些缺點限制了它在蛋白質組學(Proteomics)中的廣泛應用。MALDI通常與TOF質量分析器聯用分析肽段的精確質量,而ESI常與離子阱或三級四極桿質譜聯用,通過碰撞誘導解離(collision―inceddissociation,CID)獲取肽段的碎片信息。
F. 生物質譜在解決生物學問題中有什麼優點
生物質譜在解決生物學問題中有什麼優點
次生代謝產物(Secondary metabolites)是由次生代謝(Secondary metablism)產生的一類細胞生命活動或植物生長發育正常運行的非必需的小分子有機化合物,其產生和分布通常有種屬、器官、組織以及生長發育時期的特異性。
植物次生代謝的概念最早於1891年由Kossel明確提出。次生代謝產物可分為苯丙素類、醌類、黃酮類、單寧類、萜類、甾體及其甙、生物鹼七大類。還有人根據次生產物的生源途徑分為酚類化合物、類萜類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如生物鹼)等三大類。植物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常積累有一些中間有機分子,這些分子不參與植物的基本生命過程,稱為次生代謝物或稱天然產物。包括色素、固醇、生物鹼、維生素、激素、多糖、植物殺蟲劑等10個大類。
G. 什麼是生物質譜什麼是軟電離如何應用生物質譜鑒定蛋白質
生物質譜:主要用於小分子物質研究的質譜技術。它們具有高靈敏度和高質量檢測范圍。
軟電離:在質譜分析中,離子源是將分子離解成離子,在這里分子失去電子,生成帶正電荷的分子離子。分子離子可進一步裂解,生成質量更小的碎片離子。由於離子化所需要的能量隨分子不同差異很大,因此,對於不同的分子應選擇不同的離解方法。通常稱能給樣品較大能量的電離方法為硬電離方法,而給樣品較小能量的電離方法為軟電離方法,後一種方法適用於易破裂或易電離的樣品。軟電離方式易得到準分子離子峰,硬電離方式一般只能得到碎片離子,最軟電離方法是ESI電離。
如何應用生物質譜鑒定蛋白質http://www.ibioo.com/soft/ebook/2007/2346.html
H. 質譜和生物標志物:質譜會成為診斷工具嗎
質譜和生物標志物:質譜會成為診斷工具嗎
早在19世紀末,E.Goldstein在低壓放電實驗中觀察到正電荷粒子,隨後W.Wein發現正電荷粒子束在磁場中發生偏轉,這些觀察結果為質譜的誕生提供了准備。
第一台質譜儀是英國科學家FrancisWilliamAston於1919年製成的。Aston用這台裝置發現了多種同位素,研究了53個非放射性元素,發現了天然存在的287中核素中的212中,並第一次證明了原子質量虧損。為此他獲得了1922年諾貝爾化學獎。
到20世紀20年代,質譜逐漸成為一種分析手段,被化學家採用;從40年代開始,質譜廣泛用於有機物質分析;1966年,M.S.B,Munson和F.H. Field報
到了化學電離源(Chemical Ionization,CI),質譜第一次可以檢測熱不穩定的生物分子;到了80年代左右,隨著快原子轟擊(FAB)、電噴霧(ESI)和基質輔助激光解析(MALDI)等新「軟電離」技術的出現,質譜能用於分析高極性、難揮發和熱不穩定樣品後,生物質譜飛速發展,已成為現代科學前沿的熱點之一。由於具有迅速、靈敏、准確的優點,並能進行蛋白質序列分析和翻譯後修飾分析,生物質譜已經無可爭議地成為蛋白質組學中分析與鑒定肽和蛋白質的最重要的手段。質譜法在一次分析中可提供豐富的結構信息,將分離技術與質譜法相結合是分離科學方法中的一項突破性進展。如用質譜法作為氣相色譜(GC)的檢測器已成為一項標准化GC 技術被廣泛使用。由於GC-MS 不能分離不穩定和不揮發性物質,所以發展了液相色譜(LC)與質譜法的聯用技術。LC-MS可以同時檢測糖肽的位置並且提供結構信息。1987年首次報道了毛細管電泳(CE)與質譜的聯用技術。CE-MS 在一次分析中可以同時得到遷移時間、分子量和碎片信息,因此它是LC-MS的補充。
在眾多的分析測試方法中,質譜學方法被認為是一種同時具備高特異性和高靈敏度且得到了廣泛應用的普適性方法。質譜的發展對基礎科學研究、國防、航天以及其他工業、民用等諸多領域均有重要意義。
I. 生物質譜和普通質譜的區別是什麼
生物質譜就是專門用來做生物樣本的,本質上沒有區別,生物質譜的測試分子量一般較小,在50-2000,有的可以到幾千,常用的一般在50-1000,也有做蛋白的分子量范圍會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