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影響土壤生物因素有哪些

影響土壤生物因素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30 11:35:37

『壹』 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土壤養分的有效性

影響土壤養分有效性的因素:土壤養分有效性除受微生物影響外,還受土壤水分、通氣狀況、溫度及酸鹼度的影響。

土壤熱狀況是土壤生物化學作用的動力,它不僅影響微生物的活動,也影響土壤養分的釋放,土壤膠體上的離子吸附或解吸,植物根系的生長和對養分的吸收等。好的土壤應具有較強的穩溫性。

『貳』 促進土壤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1、生物因素
包括植物、微生物、土壤動物對土壤系統的影響,生物因素是促進土壤發生、發展的最活躍因素。植物選擇性的吸收母質、大氣、水體中的營養,經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質,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機質,促進養分的釋放。
2、氣候因素
土壤系統發展變化的主要推動力。它影響土壤的地理分布規律,其是地帶性分布規律。氣候因素,特別是水分和熱量條件,直接或間接影響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動,影響土壤有機質的積累和分解。
3、地形因素
只是引起地表能量和物質的再分配,並沒有引起新的物質。其支配地表徑流,使地帶性土壤范圍中產生非地帶性土壤。

(2)影響土壤生物因素有哪些擴展閱讀:
土壤按質地可分為沙土、黏土和壤土。土壤顆粒中直徑為0.01~0.03毫米的顆粒佔50%~90%的土壤稱為沙土。沙土通氣透水性良好,耕作阻力小,土溫變化快,保水保肥能力差,易發生乾旱。含直徑小於0.01毫米的顆粒在80%以上的土壤稱為黏土。
黏土通氣透水能力差,土壤結構緻密,耕作阻力大,但保水保肥能力強,供肥慢,肥效持久、穩定。壤土的性質介於沙土與黏土之間,是最優良的土質。
壤土土質疏鬆,容易耕作,透水良好,又有相當強的保水保肥能力,適宜種植多種中草葯,特別是根及根莖類的中草葯最適宜在壤土中栽培。

『叄』 促進土壤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1、生物因素

包括植物、微生物、土壤動物對土壤系統的影響,生物因素是促進土壤發生、發展的最活躍因素。植物選擇性的吸收母質、大氣、水體中的營養,經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質,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機質,促進養分的釋放。

2、氣候因素

土壤系統發展變化的主要推動力。它影響土壤的地理分布規律,其是地帶性分布規律。氣候因素,特別是水分和熱量條件,直接或間接影響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動,影響土壤有機質的積累和分解。

3、地形因素

只是引起地表能量和物質的再分配,並沒有引起新的物質。其支配地表徑流,使地帶性土壤范圍中產生非地帶性土壤。

(3)影響土壤生物因素有哪些擴展閱讀:

土壤按質地可分為沙土、黏土和壤土。土壤顆粒中直徑為0.01~0.03毫米的顆粒佔50%~90%的土壤稱為沙土。沙土通氣透水性良好,耕作阻力小,土溫變化快,保水保肥能力差,易發生乾旱。含直徑小於0.01毫米的顆粒在80%以上的土壤稱為黏土。

黏土通氣透水能力差,土壤結構緻密,耕作阻力大,但保水保肥能力強,供肥慢,肥效持久、穩定。壤土的性質介於沙土與黏土之間,是最優良的土質。

壤土土質疏鬆,容易耕作,透水良好,又有相當強的保水保肥能力,適宜種植多種中草葯,特別是根及根莖類的中草葯最適宜在壤土中栽培。

『肆』 影響土壤生物生活的環境因素是什麼

影響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指無機因素。無機因素主要包括陽光,溫度,水,PH值,二氧化碳濃度,礦質因素等。
陽光是生物圈的能源和熱源。它對綠色植物在地球上的分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長日照植物如小麥,油菜,只能在春季開花;短日照植物如菊花只能在秋季開花。
溫度直接影響生物的新陳代謝,是決定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海洋魚類的季節洄遊,就是由水溫的變化引起的。
水是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水在陸地上的分布,決定了陸生生物的面貌。如乾旱地區的植物如仙人掌等的形態,
礦質營養的多少影響著農業地區的農作物的產量。
在任何情況下,作用於生物的體的都不可能只有一種非生物原因,而是多種因素同時起著綜合作用,其中任何一種因素的改變都將影響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伍』 簡述氣候,生物對土壤形成的影響

光有氣候和生物是不夠的。
土壤母質在氣候、生物、地形、時間和人類活動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逐漸形成土壤。母質、氣候、地形、時間、人類活動等就叫成土因素。
1。母質:母質是形成土壤的物質基礎,是土壤的骨架,也是礦質營養主要的最初的來源。
2。氣候:水、熱等氣候條件不僅直接參與物理和化學風化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生物風化作用。
3。生物:生物是土壤形成的主導因素,直接和間接地參與礦物的各種風化作用,只有母質中出現了生物,才開始了成土過程,可以說沒有生物就沒有土壤。
4。地形:地形的作用在於使母質進行再分布,如侵蝕、搬運和沉積等,並對地面接受水分和熱量產生影響。
5。時間:土壤的形成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大約每一百萬年只能形成
1
厘米厚的土壤。母質、氣候、生物、地形
4
種成土因素及其相互間的作用,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深化的。
6。人為因素:人類活動,加快了土壤的形成,並使其朝著更有利的方向發展。但是不合理地開發利用,也可能使土壤退化,如今全球的荒漠化就是典型的例子。

『陸』 土壤形成的五大因素是什麼在土壤形成中有何作用

1、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微生物、土壤動物對土壤系統的影響,生物因素是促進土壤發生、發展的最活躍因素。植物選擇性的吸收母質、大氣、水體中的營養,經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質,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機質,促進養分的釋放。動物殘體也為土壤提供有機質,並且土壤中動物對土壤產生特殊作用,如翻動和攪動作用。
2、氣候因素是土壤系統發展變化的主要推動力。它影響土壤的地理分布規律,其是地帶性分布規律。氣候因素,特別是水分和熱量條件,直接或間接影響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動,影響土壤有機質的積累和分解。
3、地形因素一般只是引起地表能量和物質的再分配,並沒有引起新的物質。其支配地表徑流,使地帶性土壤范圍中產生非地帶性土壤。
4、母質因素是土壤形成的物質基礎。土壤母質是岩石風化的產物,而土壤是母質通過成土過程而形成的。不同母質對土壤中次生礦物也有一定的影響。
5、時間因素—發育程度。土壤年齡分為絕對年齡和相對年齡。它是土壤發育的強度因子。生物、地形、氣候、母質四大因素在隨著成土年齡的增長而加深。土壤隨時間推移而不斷變化發展著。

『柒』 形成土壤生成的五大基本因素是什麼

科學家們發現,不同的母質是形成不同土壤的基礎,這就是黃土、紅土、砂土、黏土等多種土壤形成的內因之一。

氣候對土壤形成有重要的影響,其中溫度和濕度對成土作用的影響很大。高寒地帶植物生長緩慢,有機物積累很少,母質化學作用也慢。科學家們發現,溫度每升高10℃,化學反應速率可增加2~4倍。氣候影響可使不同地帶上同種母質發育的土壤有巨大的差異。比如在溫帶,自西向東大氣溫度遞減,依次出現的是棕漠土、灰漠土、棕鈣土、栗鈣土、黑鈣土和黑土。在東部濕潤區,由北向南熱量遞增,土壤依次分布為暗棕壤、棕壤、黃棕壤、黃壤、紅壤、磚紅壤。

生物是影響土壤生成的最活躍因素。生物包括地上和地下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生物是土壤有機質的製造者。前蘇聯土壤學家威廉斯認為生物因素是土壤形成的主導因素。特別是高等綠色植物,能把分散在母質、水體、大氣中的營養元素選擇性地吸收起來,利用太陽能合成有機質,從而改造了母質,提高了土壤肥力。

地形雖然不能提供任何物質和能量,但地表形態、坡度、高度、坡向等差異,都會引起熱量和水分的重新分布,使相同母質產生的土壤有差異。比如我國天山托木爾峰南坡屬溫帶大陸性半乾旱荒漠和草原景觀,由山腳向上3000米的土壤依次為棕漠土、棕鈣土、栗鈣土、亞高山草原土;而北坡屬溫帶半濕潤氣候,由山腳向上3000米的土壤依次為黑鈣土、灰褐土、亞高山草甸土。一座山就有這么多種土壤類型,足見地形對土壤形成的影響有多大了。

時間是土壤發育和演化的必要條件。隨著時間的推移,土壤從無到有,不斷發生、發展和演變。

在五大成土因素之外,不可漠視人為活動對土壤形成發展的作用。精耕細作,合理灌溉,可以使土壤肥力增加;反之,過度開墾,粗放耕作,大水漫灌,會導致土壤肥力的下降,土壤板結,水土流失嚴重。近年來,隨著土壤環境的惡化,人們開始注意研究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對土壤加速退化所產生的惡果。毀林開荒使水蝕嚴重,造成頻頻發作的泥石流;灌溉不當使大面積土壤出現次生鹽鹼化,使產量銳減甚至絕收;過度開墾引起風蝕嚴重,使持續不斷的沙塵暴頻頻席捲中國的北方。

隨著土壤科學的發展,學者們認為火山的活動、地震、新構造運動都是土壤形成的深層次因素。比如在第三世紀末隆起的青藏高原,就以她平均海拔4000米的身軀和萬千條「血脈」冰川,擋住了肆虐的季風,沃育了下游的良田,使中國東部地區濕潤豐饒,而有別於同緯度地帶歐亞大陸內陸那乾旱少雨的沙漠戈壁。

『捌』 影響土壤的因素有哪些

土壤是地球陸地的表面由礦物質、有機質、水、空氣和生物組成的。土壤是陸地上具有肥力並能生長植物的疏鬆表層。對植物的生長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影響土壤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土壤有機質
土壤有機質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組成成分,盡管土壤有機質的含量只佔土壤總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對土壤肥力、土壤耕性影響很大。資料顯示,在一定范圍內,有機質的含量與土壤肥力水平呈正相關。

土壤有機質可以說是潤滑劑,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熱量、水分、氣體以及各種營養代謝協調快速,對蔬菜生長十分有利。

2、土壤酸鹼度及全鹽含量
(1)土壤酸鹼度影響著土壤的供肥能力和蔬菜的健康生長。多數的蔬菜喜歡中性土壤,即pH值在6.5-7.5之間。土壤中的各種礦質營養在酸鹼度為中性時有效性最高,土壤偏酸或偏鹼都會影響一部分元素,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吸收。
(2)向土壤中持續大量投入肥料,土壤全鹽含量必會有所升高,如果土壤中全鹽含量達到一定范圍之後,土壤便會有鹽漬化的趨向,同時由於全鹽含量升高,土壤溶液濃度過大,將直接影響蔬菜根系的生長。

3、土壤中微量元素和微生物
(1)在蔬菜栽培種,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由於吸收消耗以及來自其他養分的拮抗等原因,常常在蔬菜上表現出缺乏的情況。
因此在全面了解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狀況下,及時補充缺乏的元素,同時合理使用其他大量元素,避免在土壤中離子間的相互拮抗,從而提高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效率。
(2)土壤中微生物的種類較多,有細菌、真菌、放線菌、藻類和原生動物等。數量也很大。
土壤微生物可以形成土壤結構,分解有機質和礦物質,還可以降解土壤中殘留的有機農葯、城市污物和工廠廢棄物等,把他們分解成低害甚至無害的物質,降低殘毒危害。

4、肥料的使用

土壤中既包含有各種礦質養分,當然也含有蔬菜不喜歡的有害物質,比如氯、鈉離子以及重金屬離子,這些東西如果大量積累在土壤中,就會對蔬菜產生危害,影響蔬菜生長,引發食品安全問題。
有害物質的增加主要是由施肥引發的,譬如使用一些不合格的肥料以及含有重金屬的偽劣肥料,就會使土壤有害物質增加,最終影響到蔬菜栽培。
因此,科學、合理使用正規肥料產品,也是保持土壤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5、氣候因素
(1)一個地區的氣候決定了該地區形成土壤發生的風化類型及土壤的厚度。源物質(母岩)決定了土壤的化學屬性和土壤的肥沃度。土壤可以源自當地的岩石(通過母岩的侵蝕生成),也源自運移到當地的物質。
(2)氣溫的高低直接關繫到土壤內一些物質的氧化或保留,這將嚴重影響到土壤的形成和性質。降雨量的多少,透水的好壞,會明顯影響土壤的性質。

(3)另外,風沙的堆積和沉澱也能對土壤造成明顯的影響。

『玖』 決定土壤性質的五種因素分別是什麼

你好!
決定土壤性質的五種因素是:
生物因素、氣候因素、地形因素、母質因素、時間因素

閱讀全文

與影響土壤生物因素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