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實驗數據的統計學意義和生物學意義分別代表什麼
他的統計學意義在於可以通過這個數據進行一定的統計,然後可以總結出一定的規律。
另外他的生物意義在於可以通過這個數據模型,構建出足夠的規律,這對將來的研究發展有比較大的幫助。
2. 生物學實驗一般分為哪幾類
中學的生物學實驗主要考察的是:評價修正類實驗,分析類實驗和設計性實驗三種類型。
3. 生物學實驗如何分類
定性/定量試驗
驗證/探究實驗
4. 【大學分子生物學實驗】分子克隆實驗中dna瓊脂糖凝膠電泳的圖(跑膠圖)怎麼看
用來鑒定DNA片段(單位是kDa)的大小的。maker是預制的含有標准片段長度DNA的混合物,在瓊脂膠中不同的長度的片段跑的距離不同,通過比較用以初步確定樣品中DNA片段的大小。如下圖,最左邊的是Maker,其他的是樣品。具體操作、原理可以參考《分子克隆操作指南》,或者網路「瓊脂糖凝膠電泳」。
5. 生物學實驗一旦實驗結果與預期值相差較遠,從哪些方面分析原因
生物學實驗一旦實驗結果與預期值相差較遠
實驗能力的高低、實驗素質的好壞,是衡量一個學生學習生物水平的標准之一.初中生要想取得好成績,必須要提高生物實驗的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我一直在探索如何提高學生生物實驗能力.在積極推進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生物科學在中學教學中顯得很重要.初中生物課的大部分知識是要求學生動手實驗去發現、理解、運用的.實驗是學好生物科的最有效的手段.動手實驗可以激發學生熱愛生物課程的興趣,有效地幫助學生發展智力,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質.然而,實驗不是讓學生玩玩而已.那麼,在初中生物課程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呢?本文嘗試就如何提高初中生生物實驗能力提提點滴看法,以求拋磚引玉.
一、明確培養初中生生物實驗能力教學目標
常聽有人嘲諷,中國學生的記憶能力是世界一流的,不管是什麼考試,甚至是托福雅思等等,跟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人比賽考試都不會輸,但說到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卻長期為人所詬病,那麼如何提高我們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呢?提高動手能力是需要實驗室和實習基地的,但我國有些學校的實驗室的建設相當滯後,看實驗儀器的台套數就很明顯的,眾所周知,動手能力是從小就要培養的.所謂實驗能力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操作能力:熟練使用顯微鏡、解剖器、安裝實驗裝置、自行設計各種實驗步驟、採集製作植物葉子製作書簽;②獲得知識的能力:即在實驗過程中通過聆聽、觀察、閱讀、質疑、記錄分析實驗結果等途徑獲得知識的能力;③整理分析能力:通過表解、圖釋記錄實驗的結果,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整理,找出實驗成敗原因,並能解釋實驗現象,寫出實驗報告;④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應用與實驗有關的知識尋求解答問題的能力.在生物實驗教學中,應該根據學生不同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徵,採取不同的組織形式,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長期以來,農村中學實驗教學儀器設備嚴重不足,科任教師不夠重視.同時,受傳統考試方法的制約,對學生實驗能力很難考核,助長了學生不愛動手的習慣,生物實驗教學中依然存在講實驗的現象,這忽視了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對生物學科逐漸喪失了學習興趣,更不用說什麼創新了.為此必須改革生物的實驗教學,通過實驗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初中生生物實驗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使他們在快樂有趣的氛圍中學習,從而提高初中學生學習生物學科的成績.
二、加強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沒有創新就會失去生存的權利.創新的關鍵是人才的開發,創新人才的培養要從基礎教育抓起,而中學階段是創新教育的關鍵時期.基礎教育中的創新,尤其是對初中學生來說,就是利用已有的知識(基本概念和規律),對面臨的事物和問題,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見解,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甚至包括習題的解題法.這種創新和科學家、發明家「從無到有」,驚天動地的那種意義上的創新是有區別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這種創新,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火花,它可以發展,可以壯大,可以燎原,這種創新和實踐的內在功底,必將在日後的生活和工作中顯示出巨大的作用.創新教育的任務就是運用科學的方法開發每一位學生的創造性資源,充分展示每一位學生的聰明才智,從而培養一大批富有開拓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新型人才.許多國家對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的研究已進行了幾十年,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科技發達的美國有「創造基金會」為中小學生創造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開發提供援助.在日本,不是只有少數學校開展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培養的研究,而是步入大面積的普及階段.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創新教育在我國已引起廣泛重視,並有許多教育工作者先後開展了研究,20年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三、精心設計實驗是培養學生實驗能力的有效途徑
初中生物實驗大多是驗證性實驗,學生在前人的科研成果基礎上,通過動手實驗,進行探索,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實驗原理、進行創造性思維.教師在教學中要盡可能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設計實驗來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如何測定洋蔥表皮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如何證明細胞膜是一層選擇透過性膜?」「如何證明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初中學生已具備一定解決問題的能力,只要教師善於引導,他們會提出許多解決方案.據了解,在國外,積極探索實驗之風很濃,教師總是創造條件讓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法.利用簡便易行的小實驗,就能在教學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測量、統計、比較都是生物學上最常用的研究方法,這些方法都可以應用到實驗中;用座標圖形式表達結果,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信息表達和交流能力;對實驗結果的分析,有利於學生進一步理解自然選擇理論,並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實驗中總有一些不能解決的問題,並不能通過實驗得到答案,尚需學生設計新的實驗,這又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創造能力.如果實驗能一次成功當然很好,如果一次達不到預期的目的,教師則指導學生分析實驗失敗的原因,改變實驗方法,直到最後成功.這樣一次實驗的成功,其意義不僅僅在於學生學會了做一個實驗,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開拓進取精神和百折不撓的品質.
總之,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好「先做後說,師生共作」為主、多法配合的課堂教學模式.把過去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實驗教學轉變成了以學生為中心,把過去對知識的灌輸傳授變成了學生的直接體驗,從而優化了實驗教學課堂結構,創設了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種良好的課堂教學格局.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放得開、不拘謹,使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對實驗觀察、操作的認識、體會,哪怕是錯誤的,教師都不輕易地否定學生,而是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使學生從觀察、動手實驗、分析實驗的過程中得到成功的快樂,從教師給予及時的表揚中增強自信.這樣,不但有效的激勵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而且使學生把一開始的實驗興趣變成了日後繼續學習的動力.生物是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之上的科學,抓好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生物實驗水平,是提高學生整體生物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學生學習生物取得好成績的關鍵.「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常抓不懈,學生的實驗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
6. 生物實驗的研究方法,步驟。謝謝
生物實驗步驟可以有好多不規限於一種,普遍例子:
1、提出問題
2、作出假設
3、設計實驗
4、進行試驗
5、得出結論
7. 學習生物小實驗的意義是怎麼樣的
生物學是自然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生物的結構、功能、發生以及發展的規律。
生物與人類生活的許多方面都關系密切。作為一門基礎科學,生物學一直是農學和醫學的基礎,涉及農林牧副漁、醫療、制葯、衛生等方面。隨著生物學理論與方法的不斷發展,它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現在,生物學的影響已突破上述傳統的領域,而擴展到食品、化工、環境保護、能源和冶金工業等方面。如果考慮到仿生學,它還影響到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
經過多年發展,生物學的基本研究方法有觀察描述法、比較法和實驗法等。而對學習生物學知識的同學們來說,生物學實驗是獲取知識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有非實驗教學無法替代的作用。因此,重視生物小實驗的學習和操作,既有利於鞏固知識、提高能力、激發興趣,又有利於培養動手動腦習慣和實驗技能,有利於進一步挖掘同學們的創造潛力。
這一部分的生物實驗包括了植物、動物、微生物等方面的實驗探索,讓你更好地理解各種奇妙的生物現象。
8. 生物學科,對照實驗和對比實驗有什麼區別
對照試驗是只有一個條件不同,其他條件都相同。
對比試驗是將兩個研究內容相似的試驗進行對比。
9. 剛開始做分子生物學的試驗,需要看什麼書
基因八。(最權威的教材,翻譯的)
分子生物學實驗指導。(那類的實驗指導和舉例多看看)
10. 生物實驗是研究什麼的科學
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生物實驗就是為了揭示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所做的實驗了。說的通俗點,就是,為了弄清雞鴨的內部結構,就解剖雞鴨,做雞鴨細胞切片等等。為了做生物研究一般要研究微生物,培養細胞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