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生物反饋治療
生物反饋治療是通過電子儀器讓來訪者學會有意識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動。生物反饋療法是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由美國心理學家邁爾(Miller)根據操作條
件反射學習理論。首先在動物身上進行內臟反應訓練的實驗研究,於1967年首次獲得成功,從而創立了這一嶄新的治療技術。此種療法是藉助儀器將體內原本不能察覺的生理活動信息記錄放大,並轉換成視聽信號,通過儀表顯示出來,讓人們能夠知道自己身體內部正在發生變化的行為矯治技術。
Ⅱ 生物反饋療法是什麼
發出的聲調變化,一邊注意訓練部位的肌肉系統,逐步讓病人建立起肌感.同時在進行訓練時,要採取被動注意的態度,病人利用反饋儀會很快掌握這種技巧 ,迅速打破長期緊張的疾病模式而進入放鬆狀態.其次,為了逐步 擴大放鬆的成果,將儀器靈敏度減低,使病人適應性提高.這就是所謂的塑造 技術,此技術能將放鬆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上.最後,病人學會在沒有反饋儀的幫助下,也能運用放鬆技術來得心應手地處理所遇到的各種事件.這就是將技能 轉換成完全適應日常生活的技術,可以使病人完全自覺地運用放鬆技術,這就達到了治療的目的了.生物反饋療法主要適用於緊張性頭痛,血管性頭痛,支氣管哮 喘,消化性潰瘍,高血壓,腰背痛,兒童多動症,痛經,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Ⅲ 電子生物反饋療法是啥
潤之傑大腦生物反饋治療儀的治療范圍
(1) 神經系統功能性病變與某些器質性病變所引起的局部肌肉集孿、抽動、不全麻痹,如嚼肌痙攣、痙攣性斜頸、磨牙、面肌抽動與癱瘓、口吃、職業性肌痙攣、遺尿症、大小便失禁等;
(2) 焦慮症、恐懼症、抑鬱症及與心律紊亂、精神緊張有關的一些身心疾病;
(3) 緊張性頭痛、血管性頭痛、偏頭痛、失眠;
(4) 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心律不齊;
(5) 兒童多動症、抽動症、注意力不集中、孤獨症、語言障礙;
(6) 癔症、強迫症、自閉症、神經衰弱、記憶力衰退、更年期神經症、成癮性疾病等。
(7) 也適用於教育系統中學生心理的訓練,體育系統中運動員的心理訓練以及軍事訓練中的模擬野戰和軍人心理訓練。
Ⅳ 生物反饋療法的適應症
(1)神經系統功能性病變與某些氣質性病變所引起的局 部肌肉集攣、抽動、不全麻痹,如嚼肌痙攣、痙攣性斜頸、磨 牙、面肌抽動與癱瘓、口吃、職業性肌痙攣、遺尿症、大便 失禁等;
(2)焦慮症、恐怖症及與精神緊張有關的一些身心疾病;
(3)緊張性頭痛;
(4)高血壓、心律不齊;
(5)偏頭痛;
(6)其他,如消化性潰瘍、哮喘病、性功能障礙等。 使用生物反饋療法應注意:①治療的主要目的是讓軀體 肌肉放鬆,及精神狀態放鬆。即任其自然,解除焦慮患者習以為常的警覺過度與反應過度的身心狀態。②心理要求處於 此時此地的狀態,既不對過去念念不忘,也不對將來憂心忡 忡,不要把思維集中在解決任何現實性問題上,而應任何無 意志地自由飄浮。③鬆弛狀態下可能出現一些暫時性的軀體 感覺,如四肢沉重感、刺痛感、各種分泌的增加、精神不振、 飄浮感等,就應事先告知求治者,以免引起求治者不必要的恐慌和焦慮。
Ⅳ 電子生物反饋療法作用
生物反饋療法是利用現代生理科學儀器,通過人體內生 理或病理信息的自身反饋,使患者經過特殊訓練後,進行有 意識的「意念」控制和心理訓練,從而消除病理過程、恢復身心健康的新型心理治療方法。由於此療法訓練目的明確、直觀有效、指標精確,因而求治者無任何痛苦和副作用,深受廣大患者歡迎。具體要看什麼單位,實際情況,才能判斷是否報銷。
Ⅵ 什麼是生物反饋療法
生物反饋療法(biofeedback therapy),心理治療方法之一。運用生物反饋技術,通過操作條件作用機制,利用現代生理科學儀器,將原本不易覺察的微弱心理生理變化過程的信息採集並放大。
以容易辨別的視覺、聽覺形式顯示出來,個體覺察到這些生理或病理變化後,進行有意識的「意念」控制和心理訓練,控制和調節不正常的生理反應,以達到調整機體功能和防病治病的目的。
生物反饋的方式
生物反饋即藉助電子儀器將體內一般不能被人感知到的心理活動變化信息,如肌電、皮膚電、皮膚溫度、血管容積、心率、血壓等加以記錄、放大並轉化成為能被人們所理解的聽覺和視覺信號,並通過這些信號的認識和體驗,學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意識地控制自身生理活動。
Ⅶ 生物反饋治療儀功效
潤安傑大腦生物反饋治療儀效果還不錯,用過兩個療程,現在明顯改善變好了。這個儀器可以改善緩解焦慮、失眠、抑鬱情緒、緊張注意力不集中,進行放鬆訓練。它的平均有效率達75.3%,較單純葯物治療有效率提升15%-20%。和醫院里的儀器效果相同,在家就能用,挺方便的。
Ⅷ 什麼是電子生物反饋療法
生物反饋療法是由意念療法引申出來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它是通過現代先進的電子儀器,將人體各部位的生物電信號,比如肌電活動、腦電心率、血壓、皮膚溫度等經過處理和放大,用燈光、顏色以及聲音等顯示出來,讓病人自己能夠了解掌握自己的自身機體狀況,然後能夠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動,通過意念來調整自己的身體機能,從而達到治病的效果。
生物反饋療法對很多種心身疾病均有很好的療效,比如高血壓、冠心病、潰瘍病、糖尿病、偏頭痛、失眠和更年期綜合征等。治療的時候需要環境比較安靜,最好保證只有病人一個人,如果不能夠達到也要讓其他人保持安靜,減少說話和走動,盡量給病人一個相對安靜輕松的環境。最好可以和外界隔絕,從而避免外界的干擾和影響。室內的溫度保持在18~25℃為宜,室內的陳設應該整潔和諧,光線偏暗一些,能夠讓病人足夠的放鬆。而病人在接受治療前應該避免抽煙、喝酒,喝刺激性飲料如咖啡、濃茶等,保持一個比較平靜平和的心態。然後治療就可以在醫生的引導下進行了。醫生要用引導語言對病人進行引導,這時醫生要保證語速、聲調、節奏、音量等恰當適中,最好在事先錄制比較完好的引導語言對病人進行引導。在進行治療的時候病人應該在引導語言下集中注意力,按照引導語言的指導對自己進行心理行為暗示,這時可以體驗到由指導語言所帶來的身體感覺,然後盡量維持身體反饋信號向指定的方向變化。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指導語言的引導下讓自己的全身盡量的放鬆,擺脫緊張的情緒,最終達到全身心的放鬆,這樣才能夠讓治療達到預期的效果。生物反饋療法每次的治療時間在30分鍾,每周要治療6次,而一個療程需要4周的時間。
現階段,生物反饋療法作為意念療法的引申,正迅速的發展起來,並得到人們的認可。因為研究人員發現,人的一些身體和生理功能是能夠自己控制的。比如心率、心律、腸胃的蠕動、血壓等由自主神經系統支配的生理功能雖然在傳統的觀念中是不可以自己支配的,但是近年來的醫學研究卻表明,這些生理功能通過訓練是能夠被自己來掌控的。所以,生物反饋療法找到了十分重要的科學理論依據。
現代社會競爭的激烈,人們的身心壓力往往很大,容易引起這樣那樣的心身疾病,這些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潰瘍病、糖尿病、偏頭痛、失眠和更年期綜合征等用單純的葯物治療,療效往往不夠理想,而生物反饋療法這種無毒副作用的治療方法就更加顯示出了它獨有的魅力,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Ⅸ 生物反饋療法是怎樣的
將被測試者體內某些自己意識不到的、看不見的生理變化和內臟活動情況(如血壓、體溫、心跳、胃腸蠕動、生物電變化等),通過電子儀器監測系統,以聲、光指針、數據等信號直接、連續地顯示給病人,這些信號稱為反饋信息。根據這些信息,指導病人下意識地調節和自我控制,使之達到理想的水平。這種方法稱為生物反饋療法。它常應用於治療緊張性頭痛和偏頭痛、癲癇、功能性障礙、口吃、焦慮症、恐怖症、心身疾病等。
Ⅹ 什麼是生物反饋治療
生物反饋治療是訓練病人利用反饋信息,正確地調整或控制自己的軀體功能,以治療疾病。反饋信息則依靠各種現代的電子儀器——生物反饋儀提供,將生理情況予以記錄,並轉化成病人能夠辨認的簡單信號,如聲音或光線等。
它的基本原理是內臟功能是由大腦皮質參與調節的。Pavlov及其弟子倡導的「皮質內臟相關學說」,以及以後其他學者的一些有關內臟活動的操作條件化實驗,均證明即使是植物神經系統支配的非自主活動,也是有可能加以控制或調整的。氣功療法、瑜珈療法、呼吸療法及植物神經訓練法,都可認為是這一范疇的臨床應用嘗試。但生物反饋療法的真正實施,則是在20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電子儀器的革新,為臨床提供了可供實用的反饋治療儀。
治療時,要根據疾病的病理生理選擇相應的反饋指標。例如,治療高血壓,反饋指標便是血壓。常用的反饋指標還有脈搏、皮膚溫度、皮膚電反應、肌電、腦電等,更復雜的還有腸道張力和胃液酸度等,但這類指標需要較復雜的裝置。
治療的基本方法並不復雜。首先是要求病人盡量放鬆,具體實施和行為治療中的鬆弛技術相仿。接著根據治療儀上的反饋信號,進行自我調整。例如,治療的目的是消除心臟的期外收縮,假定在治療時發生期外收縮,治療儀便發出信號,病人即應調整自己的鬆弛狀態,以便使期外收縮減少或消除。然後,在脫離治療儀的情況下,按照已學會的自我調整技術進行操練。治療計劃宜循序漸進,訂出階段指標,分階段地實施。
它的主要適應症為和植物神經系統功能障礙有關的所謂「心身疾病」,諸如緊張性頭痛、血管性偏頭痛、閉塞性脈管炎、高血壓、心律紊亂、十二指腸潰瘍、支氣管哮喘、陽痿和早泄等,以及功能性或器質性的肌肉痙攣和不全麻痹,如面肌抽動及癱瘓、嚼肌痙攣、痙攣性斜頸、職業性肌痙攣、卒中後遺症等。另外,也適用於焦慮症和恐怖症等。
有些研究者認為,有反饋信號的治療,較單純鬆弛訓練效果好。但有些作者認為,在許多情況下,病人能察覺生理狀態的改變並不需要反饋信號的證實。只有兩種例外情況,才需要附加的反饋信號,一是正常感覺功能受損,例如脊髓損傷時;另一是需要獲得生理活動的精確改變,如要求心率減慢10次/分鍾。但這兩種情況並不多見。生物反饋治療的另一缺點是治療儀相當昂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實施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