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考研的話課程與教學論(生物)和學科教育(生物)有什麼區別嗎
考研的話課程與教學論(生物)和學科教育(生物)的區別是:
1、課程與教學論(生物)是學術型碩士,偏重理論研究;學科教育(生物)是專業學位碩士,偏重應用和實踐。網路搜索即可了解學碩和專碩的差異。
2、以後想當老師則考哪一個都可以,一般來說如果不考博,不從事研究則可以報考專碩,畢竟名額多,相對來說備考也要容易一些。
『貳』 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的區別是什麼
1、定義不同
生物科學,即研究生物結構、生理行為、生物起源、進化和遺傳發育的學科,經過實驗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和系統生物科學等學科。
生物技術是指人們以現代生命科學為基礎,結合其他基礎科學的科學原理,採用先進的科技手段,按照預先設計改造生物體或加工生物原料,從而生產出人類所需的產品或達到某種目的。
2、課程不同
生物技術主要課程生物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術、發酵工程設備等。
生物科學主要課程生物學、動物生物學、植物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神經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態學等。
3、培養目標不同
生物技術專業具有生命科學基礎理論和系統的生物技術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可在科研機構或大學從事科研或教學工作,可在工業、醫葯、食品、農林牧漁、環保、園林等行業的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生物技術相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
生物科學專業培養具有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較強實驗技能,能在科研機構、高校、企事業單位從事科研、教學和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學高級專門人才。
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前景:
生物技術前景:生物技術專業由於連續數年失業量較大,就業率持續走低,在2010年已被教育部列為10大「紅牌」的本科專業。希望廣大考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根據自身的經濟條件和興趣愛好理智填報。
生物科學前景:對於生物科學專業來說地區性差異是必然存在的一個問題,前端科技的發展已經濟實力和實際需求程度為基礎。而這些條件在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間是有很大差別的,大城市經濟發展迅速,相應的新需求不斷增加,這為專業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和可能性。中小城市在這個方面的發展則相對緩慢一些。
『叄』 生物科學和生物學的區別是什麼
生物本專業的我簡單講解一下兩者的區別
大家對生物肯定是不陌生,對生物專業也是耳熟能詳,但是大家對生物科學和生物學有一種莫名的誤解。
就畢業後就業方向來說。學習生物科學的畢業生,在畢業後對口的專業是各生物公司技術研發,而生物學的學生很多都是去了某某生物研究保護中心。
很多專業命名雖然只差一個字,但是方向和著重點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在我們選擇考慮的同時,一定要想清楚,搞明白再進行下一步。
或許我的講解,你們還是不甚清楚,但還是希望對大家有一點幫助。謝謝
『肆』 生物化學和生物工程這兩門學科有什麼區別呢
生物化學是一門交叉學科,主要應用化學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生命現象,在分子水平上闡明生命現象的化學本質,即研究生物體的化學組成及化學變化的規律。生物化學為其它醫學基礎課程和臨床醫學課程及生物技術、生物工程提供了必要的理論基礎,因此是這些相關專業的必修課。
細胞與分子、以及氨基酸、蛋白質到酶和核酸部份是生物化學課程的基礎。
生物工程專業是一門由化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化學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等相互交叉結合而成長起來的新興復合學科。它被視為人類21世紀三大前沿學科之一。它包括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酶工程、細胞工程及生物製品等領域。
培養目標:主要培養掌握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科學原理、生物工藝技術過程與工程設計等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實踐動手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以及英語與計算機應用能力較強,獲得工程師良好素質訓練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化工原理、分離工程、生物工藝原理、生物技術基礎、生物工程設備、生物工程專業英語;
『伍』 生物學的研究與其他學科的研究有何不同
生物學科本身是一門實驗性學科,又是應用性很強的學科。解決生物學的問題,往往要涉及到語文、數學、物理、化學、政治、地理等諸多方面的學科內容。從歷史上看,生物學科的發展也離不開這些學科的共同進步。隨著培養學生全面綜合素質要求的不斷提高,隨著高中綜合科目考試中應用其他學科知識解決生物學問題的趨勢將越來越明顯,因此,就要求生物老師必須跟得上時代的步伐,不僅要具備有生物科學知識,還要具有其他學科的理論基礎知識,並在平時教學中能有所貫穿,加強挖掘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解決教材中的重、難點,才能真正達到教學目的。
1 注重生物與其他學科的聯系以提高生物教學質量
眾所周知,生物科學的發展在很大程序上是得益於數、理、化等學科的發展的。數、理、化等學科的研究成果,為生物學的發展提供了先進的理論、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另一方面,從哲學上物質運動的形式看,生命物質的運動是復雜的、高級的物質運動形式,其中必然包含著較簡單的、較低級的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面的物質運動形式。因此,在生物學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強與數學、物理、化學、地理等相關學科知識的聯系,促進知識的遷移,擴展和轉化,這樣才能使學生對於深奧的知識易於理解,即深入淺出,也能使學生對於較淺顯的知識易於理解深刻,抓住本質,即淺入深出。
1.1 相關學科知識,有助於學生系統掌握生物學知識
在生物學教學的全過程中,注意聯系化學、物理等學科的有關知識,就會使學生在理解細胞的化學組成、遺傳物質DNA的化學結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學說、生態學等部分知識的同時,系統地掌握生物學從生物分子到細胞亞顯微結構到組織到器官到系統到個體到種群到群落到生態系統到生物圈的各層次的知識。這樣,學生就有一個整體意識,知識脈絡清晰可尋。再如,運動是如何形成的就得利用物理的杠桿原理來解釋,理解了杠桿原理就有利於這個知識的掌握.
心理學認為,學生只有真正理解所學知識的內容,在不同條件下靈活運用,才算把知識真正學到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全面傳授本學科的基本知識,也應注意適應補充相關學科知識,才有助於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在「遺傳和變異」中,教材對有關人類遺傳病的基本知識講得很少,學生對遺傳病的概念、特點、分類和危害等方面的知識理解不深不透。少數學生還有一些錯誤的概念和思想,認為遺傳病就是生下來就有的疾病,發病率極低,與自己無關。這時就適當補充醫學遺傳學中有關遺傳病的基本知識。如醫學上,把凡是由遺傳物質的改變而導致下一代生理、生化機能紊亂和代射障礙的一類先天性疾病稱為遺傳病。與先天性疾病中的非遺傳疾病相比,遺傳病具有三個特點:一是先天性。一般是指出生就有或出生後就表現出症狀,有的必須達到一定年齡才表現出來;二是終身性。但有的是可以治療避免發病的;三是遺傳性。遺傳病的種類多、發病率高。目前已發現的遺傳病約300種以上,估計每100個新生兒中就有3-10個患有各種不同程度的遺傳病。並就最常見的染色體病和基因病向學生作簡要介紹。使學生對遺傳的面貌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知識上加深了理解,思想上也引起了對預防遺傳病的重視。這樣也將知識用於日常生活中
1.2 滲透相關學科知識,有助於學生的知識遷移[1]
「教育的核心是『遷移』」(布魯納)。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本學科內的知識遷移能力,還要促進其他學科知識在生物學習中的遷移和擴展。例如學習滲透吸水原理時,學生都知道滲透裝置中漏斗管內的液面不會一直上升,應如何解釋?這時引導學生聯系物理學中分子的熱運動與擴散以及化學中的一些動態平衡(如溶解平衡、化學平衡等)的知識來思考,問題便迎刃而解。再如酸與鹽的反應、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的反應等化學知識可分別遷移至骨成分的鑒定和呼出氣體成分的鑒定中。通過遷移,還可用來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如語文「眼睛與仿生學」、「生物幾何學」的知識,可分別用在生物學緒論課和自然選擇學說的教學中以創設問題情境。
1.3 運用相關學科的研究手段和方法,有助於培養創造性人才
現在生物學要大量運用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的研究手段和方法。費希爾的《自然選擇的遺傳學說》就是以數學為武器來解釋自然選擇的。沃森和克里克建立的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是以物理學家威爾金斯等人的x光射衍射分析與生物化學家查戈夫的鹼基等量關系為基礎的。從1943年物理學家薛定諤提出「遺傳密碼」概念到1969年64種遺傳密碼的含義全部譯出,就綜合了物理、化學、生物各學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精華。由此可見,在生物教學中加強學科間的橫向聯系,適應了生物教學的新趨勢,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它有利於發展學生的高層次思維能力及傳意技巧,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開發學生的心智潛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推理、判斷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培養創造性人才。[2]
2 生物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
2.1 生物學科與語文學科的聯系
生物學教材里的知識內容的理解離不開語文知識,語文知識的掌握也可以促進生物知識的提高,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充分鑽研教材。如:北師大版的八年級上冊教材中在了解生物圈中的動物和微生物後按教材要求布置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寫一篇短文,談一談動物在生物圈中的存在價值」、「『以動物資源及保護』為主題設計一個小報」、「寫科幻文章―假如地球上沒有微生物」等習題,[1]這些都有利於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又如:每節課的課後小資料或課外讀有不少篇目,它們都具有短小精悍、趣味性強的特點,這些材料的閱讀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和提供學生的寫作材料。語文知識溶入在生物學科中的無處不在,諺語、俗語等在教材中經常出現,如:用俗語「樹不怕空心,就怕剝皮」引入植物體的「運輸功能」知識,[3]用諺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貓生貓,鴨生鴨」「一樹結果,酸甜各異」「一豬生九子,一窩十個相」引出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知識……[2]還用「車間」「機器」「動力」等比喻的方法讓學生對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更深刻的理解。
2.2 生物學科與數學學科的聯系
數學也是一門基礎學科,生物教材中的一些數據處理和圖表的分析等離不開數學。在教學中聯系數學知識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八年級下冊教材中用了很多數據告訴學生我國的動、植物資源,以及用了很多數據圖表反映了世界和我國人口增長情況。其他的還有很多數據上的應用舉不勝舉,這些數據上的應用讓學生對於知識內容能夠一目瞭然。許多生物基礎概念的理解,必須與數學思維緊密結合,如:七年級下冊循環系統中的心率、心輸出量等的概念理解。
2.3 生物學科與物理、化學學科的聯系
2.3.1 生物與物理學的知識聯系緊密、廣泛
七年級上冊中有關的植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之間能量的關系涉及物理學中能量方面的相關知識;七年級下冊教材中在循環系統心臟的功能、血液的運輸涉及了物理學力學的知識;神經系統中有關視覺的形成的內容涉及物理學光學中的凸透鏡成相的知識;八年級上冊教材中在解析人體運動
『陸』 相對於其他學科而言,生物學教學中的審美教育具有什麼優勢
生物學科較之其它學科有獨特的優勢,這是因為大自然的巧作天工,造物主的奇異構思塑造了世間生物的千姿百態。適者生,不適者亡。美的淘汰丑的先進的淘汰落後的,這是客觀事實。「適」里包含了內在的美和外在的美,因為美好所以能生存(雖然也要進化),哪有不美的生物長生不老的?生物形態的多樣性本身就是美,在生物學教學中處處都有美的話題。 所以說生物學科較之其它學科更具審美優勢。
『柒』 生物科學與生物醫學專業有何區別
一、專業不同
1、生物科學專業
生物科學(又稱生命科學)專業包括了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兩個專業方向,這些專業學科主要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科學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學生將受到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進而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初步的教學、研究、開發與管理的基本能力。
2、生物醫學專業
生物醫學工程學科是以解決醫學中的有關問題,保障人類健康,為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服務的一門學科。是一門具有高度綜合的交叉學科,這是它最大的特點。
二、主幹課程不同
1、生物科學專業
動物生物學、植物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神經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態學等。
2、生物醫學專業
《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學》、《模擬電子技術》、《脈沖數字電子技術》、《醫用感測器》、《數字信號處理》、《微機原理及應用》、《醫學圖像處理》、《醫用儀器原理》、《醫學影像儀器》、《檢驗分析儀器》、《臨床工程學》、《正常人體形態學》、《生物化學》、《生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等。
三、知識技能不同
1、生物科學專業
1)掌握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動物生物學、植物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神經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態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
3)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4)了解國家科技政策、知識產權等有關政策和法規。
5)了解生物科學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2、生物醫學專業
1)掌握電子技術的基本原理及設計方法。
2)掌握信號檢測和信號處理及分析的基本理論。
3)具有生物醫學的基礎知識。
4)具有微處理器和計算機應用能力。
5)具有生物醫學工程研究與開發的初步能力。
6)具有一定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知識。
7)了解生物醫學工程的發展動態。
8)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
『捌』 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有什麼區別
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基礎理論,而生物技術是自然科學應用理論。
生物科學(又稱生命科學)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規律的科學,是自然科學的一個部分。生物科學的目的在於闡明和控制生命活動,改造自然,為農業、工業和醫學等實踐服務。
生物科學專業包括了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兩個專業方向,這些專業學科主要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科學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學生將受到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進而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初步的教學、研究、開發與管理的基本能力。其核心課程主要包括了動物生物學、植物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態學、植物生理學、人體組織解剖學等學科;必修課程則包括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高等數學、遺傳學、免疫學、發育生物學、生物化學、生物統計學、生物技術概論。
生物技術是指人們以現代生命科學為基礎,結合其他基礎科學的科學原理,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按照預先的設計改造生物體或加工生物原料,為人類生產出所需產品或達到某種目的的技術方式生物技術利用對微生物、動植物等多個領域的深入研究,利用新興技術對物質原料進行加工,從而為社會服務提供產品。
生物技術不僅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的學科,更是一個深受人們依賴與期待的,亟待開發與拓展的領域。現代生物技術研究所涉及的方面非常廣,其發展與創新也是日新月異的。現今生物科學的專業研究綜合了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胚胎學、免疫學、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物理化學、物理學、信息學及計算機科學等多學科技術。隨著社會的成熟與發展,生物技術的發展不斷拓展著人們的生活,使人們的需求得到越來越多的滿足,為很多與人們生活切實相關的問題找到解決的方法。生物技術的發展,意味著人類科學各領域技術水平的綜合發展;生物技術的發達程度與安全程度,也意味著人類文明的發達程度。
『玖』 生物技術和生物醫學工程有什麼 區別
一、專業性質不同
1、生物技術:是以現代生命科學為基礎,結合其他基礎科學的科學原理,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按照預先的設計改造生物體或加工生物原料,為人類生產出所需產品或達到某種目的的技術方式生物技術利用對微生物、動植物等多個領域的深入研究,
2、生物醫學工程:是結合物理、化學、數學和計算機與工程學原理,從事生物學、醫學、行為學或衛生學的研究。
二、特點不同
1、生物技術:綜合了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胚胎學、免疫學、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物理化學、物理學、信息學及計算機科學等多學科技術。
2、生物醫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學是在電子學、微電子學、現代計算機技術,化學、高分子化學、力學、近代物理學、光學、射線技術、精密機械和近代高技術發展的基礎上,在與醫學結合的條件下發展起來的。
三、主要課程不同
1、生物技術: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動物學、植物學、生態學、植物生理學、動物生理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工業微生物學育種學、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術、發酵工程設備、酶工程等。
2、生物醫學工程: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人體解剖學、生理學、基礎生物學、生物化學、信號與系統、演算法與數據結構、資料庫原理、數字信號處理、EDA技術、數字圖像處理、自動控制原理、醫學成像原理、生物信息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