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腎臟的功能有哪些生物

腎臟的功能有哪些生物

發布時間:2022-08-03 13:39:18

⑴ 腎的功能是什麼

功能編輯
分泌尿液排出廢物

腎臟在人體中的位置[1]
腎血流量約佔全身血流量的1/4~1/5左右,腎小球濾液每分鍾約生成120mL,一晝夜總濾液量約170~180L。濾液經腎小管時,99%被回吸收,故正常人尿量約為1500mL/d。葡萄糖、氨基酸、維生素、多肽類物質和少量蛋白質,在近曲小管幾乎被全部回收,而肌酐、尿素、尿酸及其他代謝產物,經過選擇,或部分吸收,或完全排出。腎小管尚可分泌排出葯物及毒物,如酚紅、對氨馬尿酸、青黴素類、頭孢黴素類等;葯物若與蛋白質結合,則可通過腎小球濾過而排出。
調節體內水和滲透壓
調節人體水及滲透壓平衡的部位主要在腎小管。近曲小管為等滲性再吸收,為吸收Na+及分泌H+的重要場所。在近曲小管中,葡萄糖及氨基酸被完全回收,碳酸氫根回收70%~80%,水及鈉的回收約65%~70%。濾液進入髓袢後進一步被濃縮,約25%氯化鈉和15%水被回吸收。遠曲及集合小管不透水,但能吸收部分鈉鹽,因之液體維持在低滲狀態。
調節電解質濃度
腎小球濾液中含有多種電解質,當進入腎小管後,鈉、鉀、鈣、鎂、碳酸氫、氯及磷酸離子等大部分被回吸收,按人體的需要,由神經內分泌及體液因素調節其吸收量。
調節酸鹼平衡
腎對酸鹼平衡的調節包括:①排泄H+,重新合成HCO3-,主要在遠端腎單位完成;②排出酸性陰離子,如SO42-、PO43-等;③重吸收濾過的HCO3-。
內分泌功能
可分泌不少激素並銷毀許多多肽類激素。腎臟分泌的內分泌激素主要有血管活性激素和腎素、前列腺素、激肽類物質,參加腎內外血管舒縮的調節;又能生成1,25-二羥維生素D3及紅細胞生成素。
總之,腎臟是通過排泄代謝廢物,調節體液,分泌內分泌激素,以維持體內內環境穩定,使新陳代謝正常進行。
為維持正常的排泄功能,腎血流量一般保持在恆定范圍內,腎小球濾過率約120mL/min。腎臟有自身調節功能,通過管球反饋、腎神經及血管活性物質等環節調節腎血漿流量,使腎小球濾過率維持在一定的范圍內。腎小球濾過率受毛細血管內壓、腎血漿流量、動脈血白蛋白濃度及濾過膜的通透系數的影響,當血壓過低,腎血漿流量減少,血漿膠體滲透壓增高,或通透系數下降時,腎小球濾過率顯著降低或停止。腎小球濾過膜對大分子物質具有屏障作用,濾過膜的屏障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機械性屏障,與濾過膜上的孔徑大小及構型有關;二是電荷屏障,腎小球濾過膜帶負電荷,可以阻止帶負電荷的白蛋白濾出。在某些病理狀態下,濾過膜上的負電荷消失,使大量白蛋白經濾過膜濾出,形成蛋白尿。
尿素、肌酸、肌酐為主要含氮代謝產物,由腎小球濾過排泄,而馬尿酸、苯甲酸以及各種胺類等有機酸則經過腎小管排泄。主要通過腎小管上皮細胞向管腔內分泌的途徑來排泄代謝廢物,以腎小管近端排泄為主,除排泄有機酸外,還排出許多進入體內的葯物,如慶大黴素、頭孢黴素等也從近端腎小管排出。
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血細胞和分子量比血紅蛋白大的蛋白質外,所有物質都隨水分濾至腎小囊腔內,稱為原尿。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各類物質又被選擇性重吸收回血液,其餘形成尿液。其中對機體有用的物質,如葡萄糖全部重吸收,水、鈉、鉀、氯等大部分重吸收;對機體無用或有害的物質,如尿素、尿酸、磷酸根等只少量重吸收,肌酸酐全部不吸收。除重吸收外,腎小管和集合管還有分泌與排泄的功能,如尿中的氨,絕大部分由腎小管和集合管所分泌,故雖然一晝夜內從腎小球濾過的原尿總量可達100~200升;但每天排尿量只有1~2升,而且其成分與血漿有很大差別。
排泄是機體物質代謝全過程中的最後一個環節,是機體最基本的生命活動之一。腎臟的基本生理功能是生成尿液,從尿中排出各種需要消除的水溶性物質。腎臟泌尿活動的生理意義,一方面是排泄上述各種新陳代謝的終產物以及進入體內的葯物和異物等;一方面又調控體液的容量及其成分的排出,保留體液中各種對機體有用的營養物質和重要的電解質,如鈉、鉀、碳酸氫鹽以及氯離子等,排出過多的水和電解質,尤其是氫離子。由於從腎臟排出的物質種類最多,數量很大,而且可隨著機體的不同情況而改變尿量和尿中物質的排出量,在調節機體的水和滲透壓平衡、電解質和酸鹼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腎臟已不再被認為是單純的排泄器官,而是機體內環境調節系統甚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此外,腎臟還能產生多種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質,即兼有一些內分泌功能,例如產生促紅細胞生成素、腎素、前列腺素和高活性的維生素D3等,能起到調節血壓、促進紅細胞生成和調節鈣磷代謝等作用。故腎臟是維持人體生命和正常功能所必需的重要器官。

⑵ 腎臟分泌哪些生物活性物質各有何生理功能

腎臟有很強大的功能,在人體代謝調控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腎臟是人體的重要排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過濾形成尿並排出代謝廢物,調節體內的電解質和酸鹼平衡。腎臟具有內分泌功能,通過產生腎素、促紅細胞生成素、前列腺素、1,25-(OH)2D3等,參與調節血壓、紅細胞生成和鈣的代謝。
腎臟分泌的活性物質及功能如下所示:
(1)分泌腎素、前列腺素、激肽。通過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和激肽—緩激肽—前列腺素系統來調節血壓。
(2)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刺激骨髓造血。
(3)活化維生素D3。調節鈣磷代謝。
(4)許多內分泌激素降解場所——如胰島素、胃腸激素等。當腎功能不全時這些激素T1/2明顯延長,從而引起代謝紊亂。
(5)腎外激素的靶器官。如甲狀旁腺素、降鈣素等。可影響及調節腎臟功能。
可見,腎臟在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方面發揮著重要的功能。

⑶ 腎臟分泌哪些生物活性物質各有何生理功能

腎臟,通過內分泌功能可以生成腎素、促紅細胞生成素、活性維生素D3、前列腺素、激肽等生物活性物質。

各生物活性物質的生理功能如下:

1、腎素。可使血壓升高,當限制鈉攝入或鈉缺乏時,或者血漿容量減少和腎臟血液灌注壓力降低時,或者直立體位時,腎素從細胞中分泌出來,可使血漿中的血管緊張素原脫肽而成為血管緊張素,進而使血壓升高。

2、前列腺素。具有使血壓下降的功能,前主要是通過增加腎皮質血流量,促進利尿排鈉,減少外周血管的阻力,擴張血管而達到降壓的作用。

3、促紅細胞生成素。作用於骨髓造血系統,促進原始紅細胞的分化和成熟,促進骨髓對鐵的攝取利用,加速血紅蛋白、紅細胞生成,促進骨髓網織紅細胞釋放到血中。

4、活性維生素D3。能促進胃腸道鈣磷吸收,促使骨鈣轉移、促進骨骼生長及軟骨鈣化,促進腎小管對磷的重吸收,使尿磷排出減少,並且可抑制甲狀旁腺素(PTH)的分泌。

5、激肽。主要生理功能是舒張微血管和小動脈,收縮大動脈和冠狀動脈,增高血管壁的通透性,從而導致血壓下降。

(3)腎臟的功能有哪些生物擴展閱讀:

腎臟的其他功能:

一、排泄體內代謝產物和進入體內的有害物質。

人體每時每刻都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其中一小部分由胃腸道排泄外,絕大部分由腎臟排出體外,從而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此外,腎臟還能把進入體內的一些有毒物質排出體外。如果腎臟有了病,這些對人體有害物質的排泄受到影響,廢物在體內積聚,就會引起各種病症。

二、通過尿的生成,維持水的平衡。

這是腎臟的主要功能,當血液流過腎小球時,由於壓力關系,就濾出一種和血漿一樣但不含蛋白質的液體叫原尿。

原尿通過腎小管時又將其中絕大部分水、全部的糖和一部分鹽重新吸收,送回血液,大部分氮不再吸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腎臟

網路——激肽

⑷ 人的兩個腎都是什麼功能

人的腎是兩個,功能一致,如去一個而另一個仍能正常運行,並不是各自分工。腎的主要功能:將血液過濾並反復進行,然後生成尿液,並以尿液的形式將多種代謝產物和進入人體的葯物和毒物排出體外;而對人體有用物質如促紅細胞生成素、腎素、前列腺素、1.25-二羥維生素D3等回收血液供給人體需要。因此我們要常喝水,保持晝夜排尿1000-2000毫升,才能將人體內有害物質帶出體外。
腎臟是身體的一個重要器官,它是屬於泌尿系統的一部分,主要幫助身體過濾毒素。在一個正常的身體中,一般存在著兩個腎臟,分別位於腰部兩側後方,不過雖說身體存在兩個腎臟,但兩個腎並不是同時工作的,一個腎臟功能正常的人只要有一側腎臟有正常功能的2/3,就能夠很好的維持身體每天的新陳代謝。而當身體缺乏一個腎的時候是否會給身體帶影響,這取決於剩下腎臟的功能。如果身體的兩個腎臟本身功能不是很好,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切除一個腎就會讓身體另外一個腎負擔加重,也就會導致另外一個腎臟長期處於負荷的工作狀態,也就容易讓腎臟出匹疲憊不堪,最後出現問題。

⑸ 腎臟病學的腎臟的功能

1、腎臟的主要功能
排泄是機體物質代謝全過程中的最後一個環節,是機體最基本的生命活動之一。腎臟的基本生理功能是生成尿液,從尿中排出各種需要消除的水溶性物質。腎臟泌尿活動的生理意義,一方面是排泄上述各種新陳代謝的終產物以及進入體內的葯物和異物等;一方面又調控體液的容量及其成分的排出,保留體液中各種對機體有用的營養物質和重要的電解質,如鈉、鉀、碳酸氫鹽以及氯離子等,排出過多的水和電解質,尤其是氫離子。由於從腎臟排出的物質種類最多,數量很大,而且可隨著機體的不同情況而改變尿量和尿中物質的排出量,在調節機體的水和滲透壓平衡、電解質和酸鹼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腎臟已不再被認為是單純的排泄器官,而是機體內環境調節系統甚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此外,腎臟還能產生多種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質,即兼有一些內分泌功能,例如產生促紅細胞生成素、腎素、前列腺素和高活性的維生素D3等,能起到調節血壓、促進紅細胞生成和調節鈣磷代謝等作用。故腎臟是維持人體生命和正常功能所必需的重要器官。
2、腎臟對鈉、鉀、氯的排泄及調節
醫生對腎臟病患者的鈉、鉀、氯等電解質特別關注,需經常反復檢查,對其進行監測。這是因為腎臟是鈉、鉀、氯的主要排泄場所。在體液中,鈉離子是細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電解質,鉀離子是細胞內液中最主要的電解質。鈉、鉀、氯的排泄直接關繫到體內這些離子的相對平衡,對保持正常體液的滲透壓、體液量以及酸鹼平衡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尿鈉是通過腎臟的濾過和重吸收作用而後排出體外的。 正常成人,血漿的鈉離子濃度為138~145毫摩爾/升,絕大部分是以氯化鈉的形式存在,其次是碳酸氫鈉等。腎小球濾過率一般為180升/24小時,而每日排出的鈉離子僅3~5克,99% 以上的鈉離子被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其中大部分在近曲小管中重吸收,其餘為髓袢升支、遠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鈉的排泄受以下多種因素的影響:
(1)腎小球濾過率與球管平衡。每單位時間從腎小球濾過的鈉離子量,對尿鈉的排出具有重要影響。近端小管重吸收鈉離子的量隨腎小球濾過率的變化而變化。若無球管平衡,當濾過的鈉離子增加1%時,終尿中排出的鈉量會增加兩倍以上。
(2)腎上腺皮質激素有保鈉作用,其中,以醛固酮的作用為最強,醛固酮增多可導致水鈉瀦留。
(3)腎動脈壓或腎靜脈壓增加可使鈉的重吸收減少。諸如以上的原因都可以影響鈉的排泄。
正常人血清鉀濃度為3.5~5.5毫摩爾/升,每日從尿排出1.2~3.2克,腎臟保留鉀的能力不如鈉。血清鉀幾乎全部要從腎小球濾過,其中98%左右在近曲小管重吸收,小部分在髓袢吸收。腎臟排泄鉀的因素主要有下列幾個方面:
(1)鉀平衡。正常人攝入鉀鹽增加時,尿鉀排出也增加。
(2)腎小管細胞內鉀的濃度。當腎小管細胞內鉀離子濃度增加時,遠曲小管對鉀的重吸收減少,尿鉀的排出增加;反之,則尿鉀排出減少。
(3)遠曲小管和集合管中鈉離子的含量。每當遠曲小管對鈉的重吸收增加時,鉀的分泌量即增加。
(4)醛固酮的影響。當血清鉀離子濃度升高時,可促進腎上腺皮質分泌醛固酮,從而使鉀排泄增加,使鉀離子濃度恢復正常。這對維持正常血鉀濃度具有重要意義。
正常人血漿中氯離子的濃度約為98~108毫摩爾/升,主要存在於細胞外液,細胞內液的氯離子濃度只有1毫摩爾/升,血液中氯幾乎都以氯化鈉的形式存在。每日隨尿濾出的氯量約為5~9 克。腎小球濾過液中的氯離子,99%在腎小管中重吸收入血,其中60%~80%在近曲小管重吸收。由於鈉在近端小管主動重吸收,引起水被動重吸收,使管腔中氯、鉀離子等的濃度升高,通過擴散而被動重吸收。因此,鈉的主動重吸收直接關系著包括氯在內的鉀、鈣等離子的重吸收。凡未被重吸收的氯,主要以氯化鈉形式隨尿排出,小部分以氯化銨由尿排出。尿氯的排泄量,主要受攝入鈉鹽的影響,其次與腎小管液中的酸鹼度有關,腎小管泌氫離子增加,遠曲小管重吸收氯離子減少,尿中排氯增加。
綜上所述,腎臟通過鈉、鉀、氯等排泄的調節,保持體內鉀、鈉、氯的正常水平,對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3、腎臟在酸鹼平衡中的作用
人體的體液有一定的酸鹼度,這種酸鹼平衡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基礎。人體在正常膳食情況下,體內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和少量的鹼性物質。
酸性物質主要有兩大類:碳酸(揮發性酸)和固定酸(非揮發性酸)。糖、脂類、蛋白質氧化分解產生的硫酸、磷酸、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質,主要由腎臟排出體外,稱為固定酸。固定酸主要由蛋白質生成,體內生成固定酸的數量和食物蛋白質含量成正比。固定酸必須被中和並由腎臟排出,否則,會對機體造成嚴重的危害。正常情況下,代謝產生的酸性物質或鹼性物質進入血液不會引起血液pH值的顯著變化,主要是由於體內有一系列的調節機制,即:①體液中的緩沖系統。②呼吸系統。③腎臟。腎臟的調節作用緩慢,但能完整地調節血液pH值。這是腎臟的重要功能之一。機體產生的固定酸,每天約為40~60毫摩爾氫離子,它們可以通過腎小管泌氫作用自尿中排出。近曲小管、遠曲小管、集合管細胞都可以泌氫。腎小管在排出酸性尿時,通過氫離子——鈉離子交換,生成新的碳酸氫根離子,從而使在體液緩沖系統和呼吸系統調節機制中損失的碳酸氫根離子得到補充。同時,血漿氫離子濃度和二氧化碳分壓的升高,均可刺激呼吸中樞,加強呼吸運動,使二氧化碳排出增多,血漿碳酸濃度下降。由於碳酸氫根離子的補充和碳酸的減少,使血漿中碳酸氫根離子與碳酸的比值不因對固定酸的緩沖而發生明顯改變,使血漿pH值保持在正常范圍。這樣,腎臟通過對腎小球濾過的碳酸氫鹽的重吸收和生成新的碳酸氫鹽,從而使細胞外液中的碳酸氫鹽的濃度保持穩定,以維持體液的酸鹼平衡。此外腎臟的泌氫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重吸收功能受動脈血的二氧化碳分壓、血鉀濃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原發性代謝性酸中毒或鹼中毒的形成,主要與呼吸運動和腎臟活動有關,其中腎臟起著更大的作用。
4、排泄代謝廢物
為維持正常的排泄功能,腎血流量一般保持在恆定范圍內,腎小球濾過率約120mL/min。腎臟有自身調節功能,通過管球反饋、腎神經及血管活性物質等環節調節腎血漿流量,使腎小球濾過率維持在一定的范圍內。腎小球濾過率受毛細血管內壓、腎血漿流量、動脈血白蛋白濃度及濾過膜的通透系數的影響,當血壓過低,腎血漿流量減少,血漿膠體滲透壓增高,或通透系數下降時,腎小球濾過率顯著降低或停止。腎小球濾過膜對大分子物質具有屏障作用,濾過膜的屏障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機械性屏障,與濾過膜上的孔徑大小及構型有關;二是電荷屏障,腎小球濾過膜帶負電荷,可以阻止帶負電荷的白蛋白濾出。在某些病理狀態下,濾過膜上的負電荷消失,使大量白蛋白經濾過膜濾出,形成蛋白尿。
尿素、肌酸、肌酐為主要含氮代謝產物,由腎小球濾過排泄,而馬尿酸、苯甲酸以及各種胺類等有機酸則經過腎小管排泄。主要通過腎小管上皮細胞向管腔內分泌的途徑來排泄代謝廢物,以腎小管近端排泄為主,除排泄有機酸外,還排出許多進入體內的葯物,如慶大黴素、頭孢黴素等也從近端腎小管排出。
5、調節體內水和滲透壓平衡
腎集合小管
腎具有強大的根據機體需要調節水排泄的能力,以維持體液滲透濃度的穩定。從腎小球濾出的水分近80%在近端小管及髓袢降支被重吸收。這部分水的重吸收與溶質的重吸收有關,鈉自小管腔面的吸收為被動的,它伴隨與氫離子交換,葡萄糖、氨基酸及磷酸鹽的吸收則以彌散形式進入細胞,而在細胞基側膜有Na+、K+-ATP酶,主動將鈉泵入細胞間液,以保持細胞內鈉平衡。腎對尿液的稀釋濃縮主要發生在集合管。濾液進入髓袢後,通過逆流倍增機制而被濃縮。腎臟自皮質到髓質,組織間液的滲透濃度逐漸升高,到腎乳突處最高。髓袢各段通透性不同,髓袢降支對水容易透過,尿素較難,而氯化鈉則極少能滲透,故水分不斷向組織間透出,管腔內氯化鈉濃度不斷升高;而髓袢升支細段則對鈉離子有高度通透性,對尿素有中度通透性,但水則不易透過。因此在升支管腔中,鈉濃度逐漸降低,而尿素濃度則有升高。總之,調節人體水及滲透壓平衡的部位主要在腎小管,只有在腎功能嚴重衰退,濾過率極度減少時,腎小球也可影響水的排泄。影響腎稀釋濃縮機能的因素很多,如抗利尿激素、慢性腎功能不全、利尿劑等。
6、腎的其他功能
腎能分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這些物質對機體生理活動起重要的調節作用。前已述及的腎素- 血管緊張素系統,對維持機體正常血及離子交換有重要調節作用。腎皮質內的腎小管上皮可產生激肽釋放酶,集合小管上皮能產生激肽。激肽釋放酶能促使激肽的形成,激肽有利尿、利鉀作用,並能使小動脈舒張,增加腎血量。腎內的激肽釋放酶-激肽系統與腎素- 血管緊張素系統及腎間質細胞分泌的前列腺素,三者生理作用有相關聯復雜關系。腎內產生的紅細胞生成因子,能使血液中的紅細胞生成素原轉變為紅細胞生成素,加速紅細胞生成。腎還有活化維生素D3及滅活甲狀旁腺素、胃泌素和胰島素等作用。

⑹ 腎臟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排泄是機體物質代謝全過程中的最後一個環節,是機體最基本的生命活動之一。腎臟的基本生理功能是生成尿液,從尿液中排出各種需要消除的水溶性物質。腎臟泌尿活動的生理意義,一方面是排泄上述各種新陳代謝的終產物以及進入體內的葯物和異物等;另一方面又調控體液的容量及其成分的排出,保留體液中各種對機體有用的營養物質和重要的電解質,如鈉、鉀、碳酸氫鹽以及氯離子等,排出過多的水和電解質,尤其是氫離子。從腎臟排出的物質種類最多,數量很大,而且可隨著機體的不同情況而改變尿量和尿中物質的排出量,在調節機體的水和滲透壓平衡、電解質和酸鹼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腎臟已不再被認為是單純的排泄器官,而是機體內環境調節系統甚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此外,腎臟還能產生多種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質,即兼有一些內分泌功能,例如產生促紅細胞生成素、腎素、前列腺素和高活性的維生素D3等,能起到調節血壓、促進紅細胞生成和調節鈣磷代謝等作用。故腎臟是維持人體生命和正常功能所必需的重要器官。

⑺ 腎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排泄是機體物質代謝全過程中的最後一個環節,是機體最基本的生命活動之一。腎臟的基本生理功能是生成尿液,從尿中排出各種需要消除的水溶性物質。腎臟泌尿活動的生理意義,一方面是排泄上述各種新陳代謝的終產物以及進入體內的葯物和異物等;一方面又調控體液的容量及其成分的排出,保留體液中各種對機體有用的營養物質和重要的電解質,如鈉、鉀、碳酸氫鹽以及氯離子等,排出過多的水和電解質,尤其是氫離子。由於從腎臟排出的物質種類最多,數量很大,而且可隨著機體的不同情況而改變尿量和尿中物質的排出量,在調節機體的水和滲透壓平衡、電解質和酸鹼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腎臟已不再被認為是單純的排泄器官,而是機體內環境調節系統甚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此外,腎臟還能產生多種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質,即兼有一些內分泌功能,例如產生促紅細胞生成素、腎素、前列腺素和高活性的維生素D3等,能起到調節血壓、促進紅細胞生成和調節鈣磷代謝等作用。故腎臟是維持人體生命和正常功能所必需的重要器官。

⑻ 腎的功能是什麼

1.腎主藏精

腎藏精,主生長發育。精有精華之意,指人體最重要的物質基礎。腎所藏的精氣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稟受於父母,是構成胚胎發育的原始物質,所以說「腎為先天之本」,有賴於後天之精的不斷充實壯大。「後天之精」來源於攝入的飲食,通過脾胃運化功能而生成的營養,以及臟腑生理活動中化生的精氣經代謝平衡後的剩餘部分,藏於腎,以備不時之需。當五臟六腑需要時,腎再把所藏的精氣重新供給五臟六腑。所以腎精的盛衰對各臟腑的功能都有影響。 大家不要把腎理解成腎臟。中醫里談到某一個臟器的時候,更多的是指這個臟器的功能,而不是那個實體。所謂功能的更好的一種表現,就是經脈,一個臟器要通過經脈把這些功能顯現出來。

腎所藏之精化生為腎氣,腎氣的充盈與否與人體的生、長、壯、老、死的生命過程密切相關。比如,人七八歲時,腎氣逐漸充盛,所以有換齒長發的變化;到青春期,腎氣充盛,男子就能產生精子,女子開始排卵,出現月經,性機能也逐漸成熟,有生殖能力;到老年,腎氣漸衰,性機能和生殖能力也隨之逐漸減退而消失。

2.腎主水

腎主水是指腎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謝、維持體內水液平衡的作用。人體的水液代謝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將具有濡養、滋潤臟腑組織作用的津液輸布全身;二是將各臟腑組織代謝後的濁液排出體外。而水液代謝過程的實現,主要依賴腎的「氣化」功能。 腎有司開闔的作用。開,則水液得以排出;闔,則機體需要的水液得以在體內瀦留。如果腎的氣化正常,則開闔有度,尿液排泄也就正常。如闔多開少,則出現尿少、水腫;開多闔少,則尿多、尿頻。 腎為先天之本,有的人生活中注意保養,損耗不大,衰敗的情況比較輕,有的人年輕時損耗比較大,到老時則比同齡人衰敗嚴重。所以說,養生要從年輕時做起。 3.「腎主納氣」

快要死的人,醫生會給他們上呼吸機,但還是不行,他們還是猛喘,他們身體內部的氣已經嚴重不足了,不是外界就能給的。為什麼外界不能給?因為中醫說到「氣」時,氣降不降得下去,還跟腎有關。「腎主納氣」,腎的收藏能力強,氣才能夠進入身體,包括呼吸之氣 ;如果腎的收藏能力不強,氣可能只到咽喉部位,也可能只到胸部。有的人自己安靜下來時,會覺得胸悶,就是因為他腎虛了,他的氣下不去,只能停留在胸部那裡,腎主納氣的功能已經很弱了。

4.腎開竅於耳及二陰

耳的聽覺功能依賴於腎精的充養。腎精充足,則聽覺靈敏;腎精不足,則出現耳鳴、聽力減退等。 二陰是前陰與後陰的總稱。前陰包括尿道和生殖器。尿液的貯存和排泄雖為膀胱的功能,但須依賴腎的氣化作用才能完成。因此,尿頻、遺尿或尿少、尿閉多與腎的功能失常有關。後陰指肛門。糞便的排泄雖由大腸所主,但中醫認為與腎也有關系。如腎陰不足會導致腸液枯竭而便秘。 5.腎在體為骨,其華在發

腎藏精,精能生髓,髓藏在骨腔中以營養骨骼,所以說「腎主骨」,「腎生骨髓」。腎精充足,則骨髓充盈,骨骼得到骨髓的充分滋養,則堅固有力。如果腎精虛少,骨髓不足,不能營養骨骼,便會出現骨骼軟弱無力,甚至發育不良,臨床常見的小兒囟門遲閉、骨軟無力,都是這個原因引起的。 牙齒與骨一樣,也是由腎精所充養,所以說「齒為骨之餘」。如果孩子牙齒生長遲緩、成人牙齒松動或早期脫落,中醫認為均由腎精不足導致。 頭發的營養雖源於血,但其生機卻根源於腎。頭發的生長與脫落過程反映了腎中精氣的盛衰。腎氣盛的人頭發茂密有光澤,腎氣不足的人頭發易脫落、乾枯、變白。頭發的生長與脫落、潤澤與枯槁,除了與腎中精氣的盛衰有關外,還與人體氣血的盛衰有著密切的關。

⑼ 腎的功能

腎臟的功能,簡單來講就是排尿,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代謝終產物。
能夠調節咱們機體酸鹼平衡,維持體液、電解質平衡。並生成多種激素或生物活性物質,達到維持機體內環境相對恆定。
咱們人體有三大排毒的渠道:
一是 腸道排毒,毒素隨大便排出;
二是 皮膚排毒,通過出汗帶出廢物;
三就是咱們的腎臟排毒,廢物經尿液排出。

希望能幫到您。

閱讀全文

與腎臟的功能有哪些生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