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如何理解生物發生律

如何理解生物發生律

發布時間:2022-08-04 05:05:02

❶ 胚胎發育重演律是什麼

重演律又稱生物發生律。是1866年海克爾(E. Haeckel)提出,生物的個體發育簡短而迅速地重演系統演化的過程,這就是著名的「生物重演津」。如,蛙的個體發育經歷了受精卵、囊胚、原腸胚、蝌蚪、幼蛙(有腿、有尾)、成蛙等幾個階段,分別相當於系統進化過程中的單細胞生物、多細胞群體生物、腔腸動物、魚類、有尾兩棲類、無尾兩棲類等階段,這說明蛙的個體發育反映了蛙的系統發育過程。

❷ 生物發生律的基本概念

生物發生律 biogenetic law
例如,蛙的個體發育經歷了受精卵、囊胚、原腸胚、三胚層的胚、無腿蝌蚪、有腿蝌蚪,到成體青蛙。分別相當於系統進化過程中的單細胞動物、單細胞的球狀群體、腔腸動物、原始三胚層動物、低等脊椎動物及魚類發展到兩棲類的基本過程。 海克爾(E.H.Haeckel)所提出的定律,作為重演說為世人所知。他所提出的這一學說的中心內容是:「個體發生是系統發生的簡單而短暫的重演,這種重演是由遺傳(生殖)及適應(營養)的生理機能所決定的。」陸生脊椎動物胚胎期的鰓裂以及其他一些同類器官的形成,或類緣動物發生初期的相似,都是這方面有力的例證。
海克爾曾根據系統發生是原樣重演還是參加著看不到的新的變化,而把發生區別為原形發生和變形發生。海克爾的生物發生率,作為其前身的是馮·貝爾(K.E.Von·Baer)和繆勒(F.Müller)的學說。 馮·貝爾在未想到進化的情況下,提出了各種動物類群的個體發生,越是早期互相間的差異越小。
繆勒則根據進化的觀點,以甲殼類等動物的發生為例,闡述了種的歷史的發生反映於個體發生過程(1864)。海克爾的生物發生律,從以個體發生的研究而掌握生物系統的這一觀點,大大促進了十九世紀後期的胚胎學,特別是無脊椎動物比較胚胎學的研究。另外在植物方面,對生物發生律也有所探索。然而生物發生律以個體發生的種種變化去詳細研究系統發生過程,似乎受到了許多批判。

❸ 以蛙的個體發育為例,說明「生物發生律」(重演律)。

海克爾重演率:生物的個體發育史是系統發展史簡單而快速的重演。
首先是蛙卵的階段代表了生物早期的單細胞時代,蝌蚪是先長出外腮再長出鰓蓋,代表魚類的進化過程,像原始的軟骨魚(鯊魚)是不具有鰓蓋的,而後來的硬骨魚有鰓蓋,然後就是進入更高等的兩棲類。總之是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從簡單到復雜,從水生到陸生。
重演率用哺乳動物做例子說明比較好吧。

❹ 生物發生律名詞解釋

生物發生律(biogenetic law)也叫重演律(recapitulation law),1866年德國人海克爾(E. Haeckel)在《普通形態學》中提出「生物發展史可以分為兩個相互密切聯系的部分,即個體發育和系統發展,也就是個體的發育歷史和由同一起源所產生的生物群的發展歷史,個體發育史是系統發展史的簡單而迅速的重演」。歷史上較早出現的基因確實更為相似,而較晚出現的基因則更為不同。基因並不是像按照先來後到的次序表達,而是存在插隊的現象。那些古老的基因恰恰就是喜歡在發育的中間階段表達,而新來的基因則喜歡在兩頭表達。

❺ 什麼是生物發生率

生物發生率(biogenetic law)也叫重演律(recapitulation law),是德國人赫克爾(E.H.Haeckel)用生物進化論的觀點總結了當時胚胎學方面的工作提出來的。 當時在胚胎發育方面已揭示了一些規律,如在動物胚胎發育過程中,各綱脊椎動物的胚胎都是由受精卵開始發育的,在發育初期極為相似,以後才逐漸變得越來越不相同。達爾文曾作過一些論證,認為胚胎發育的相似性,說明它們彼此有親緣關系,起源於共同的祖先,個體發育的漸進性是系統發展中漸進性的表現。達爾文還指出了胚胎結構重演其過去祖先的結構,「它重演了它們祖先發育中的一個形象」。海克爾明確地論述了生物重演律。1866年他在《有機體普通形態學》書中說:「生物發展史可分為2個相互密切聯系的部分,即個體發育和系統發育,也就是個體的發育歷史和由同一起源所產生的生物群的發展歷史。個體發育史是系統發展史的簡單而迅速的重演。」如青蛙的個體發育,由受精卵開始,經過囊胚、原腸胚、三胚層的胚,無腿蝌蚪、有腿蝌蚪,到成體青蛙。這反映了它在系統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像單細胞動物、單細胞的球狀群體、腔腸動物、原始三胚層動物、魚類動物,發展到有尾兩棲到無尾兩棲動物的基本過程。說明了蛙個體發育重演了其祖先的進化過程,也就是個體發展簡短重演了它的系統發展,即其種族發展史。 生物重演律對了解各動物類群的親緣關系及其發展線索極為重要。因而對許多動物的親緣關系和分類位置不能確定時,常由胚胎發育得到解決。生物重演律是一條客觀規律,它不僅適用於動物界,而且適用於整個生物界,包括人類在內。 簡而言之,生物發生率揭示了個體發育是系統發育快速的重演

❻ 名詞解釋,生物發生律

生物發生律(biogenetic law)也叫重演律(recapitulation law), 1866年德國人海克爾(E. Haeckel)在《普通形態學》中提出「生物發展史可以分為兩個相互密切聯系的部分,即個體發育和系統發展,也就是個體的發育歷史和由同一起源所產生的生物群的發展歷史,個體發育史是系統發展史的簡單而迅速的重演」。

生物發生律對了解各生物類群的親緣關系及發展線索極為重要,它可以通過胚胎的相似性,揭示動物間的親緣關系,確定動物的分類位置,但我們不能把重演律這一客觀規律機械地理解為簡單的重復,應該考慮到個體發育中也會有新的變異出現,個體發育又不斷地補充著系統發展。

❼ 什麼是生物發生律

生物發生律 recapitulation
指生物個體發育重演種族發生的歷史。由19世紀德國生物學家F.繆勒(1821~1897)和E.H.海克爾(1834~1919)所揭示。
繆勒在《支持達爾文》一書中,以甲殼類為例,論證了C.R.達爾文關於在動物發育史中能保存祖先體制的思想。他發現許多極不相同的甲殼類均具有無節幼體型的幼蟲階段,並認為個體發育是其祖先經歷的變化的歷史記錄。

❽ 生物發生律對了解動物的演化與親緣關系的意義

①生物發生律是了解動物類群親緣關系及其發展線索的定律,尤其對許多動物的親緣關系和分類位置不明確時,通常由胚胎發育來解決.
②生物發生律是一條客觀定律,不僅適合動物界,而且適用於整個生物界.
③個體發育不是簡單地機械的重復,個體發育中也會有變異出現,它又不斷地補充系統發展.
④個體發育與系統發展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系統發展通過遺傳決定個體發育,個體發育不僅簡短重演系統發展,而且又補充和豐富系統發展,即其種族發展史.

閱讀全文

與如何理解生物發生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