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提高養分的生物有效性
如下:
1、提供養份有機肥是一種完全肥料
含有作物所需要的營養成份和各種有益元素,而且養份比例,有利於作物吸收。因此,有機肥施得越多,越有利於土壤養分比例平衡,越有利於作物對土壤養分的吸收和利用,不會因多施有機肥而造成土壤某種營養元素大量增加,破壞土壤養份平衡。
2、促進土壤微生物繁育
有機肥料含有大量的有機質,是各種微生物生長繁育的地方。據黃景春研究深耕配合施用有機肥,土壤固氮菌比對照增加近一倍,纖維分解菌增加近2倍,其它微生物群落也有明顯增加,所以施有機肥能大大促進新開墾土地的熟化進程。
有機肥在腐解過程中還能產生各種酚、維生素、酶、生長素等物質,能促進作物根系生長和對養分的吸收。
試驗證明,菜籽餅在茶園中之所以特別有效,不只是菜餅肥營養豐富,更重要的是菜籽餅在腐解過程中產生一種能激發根系生長的物質,促進茶根生長和吸收營養。其它有機肥也有類似的作用。
Ⅱ 採取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微生物發酵過程中的酶產量
改善菌種,使其酶產量提升
採用連續發酵的方式,連續加入培養物並不斷的提取酶產物防止其次級代謝產物堆積。
添加一些表面活性劑,增加產酶細胞的透過性,打破胞內酶合成的反饋平衡
Ⅲ 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凈化污水的重要途徑,提高分解效率的有效措施是向水中通入氧氣,那麼有些水
大部分水中分解者都是適應於有氧的環境,厭氧的分解者只會生活在氧氣含量很低的地方,所以並不存在降低分解效率的問題
Ⅳ 如何利用代謝調控提高微生物發酵產物的產量
一般改變微生物代謝調節的方法有如下幾種:
第一種 是採用物理化學誘變,獲得營養缺陷型
第二種方法是應用抗反饋調節突變法。
第三種就是控制發酵條件,改變細胞的滲透性。
一、應用營養缺陷型菌株以解除正常的反饋調節
這是氨基酸生產菌育種的最有效的辦法。營養缺陷型是指某菌種失去合成某種物質的能力,即合成途徑中某一步發生突變,使合成反應不能完成,最終產物不能積累到引起反饋調節的濃度,從而有利於中間產物的積累。例如,用高絲氨酸缺陷型生產菌進行賴氨酸發酵。一般在形成賴氨酸的過程中有3種產物生成,只有賴氨酸和蘇氨酸都達到一定濃度時,才能形成反饋抑制,從高絲氨酸切斷這兩個分支後,不能形成蘇氨酸,也就不能形成反饋抑制。最後使賴氨酸的大量積累,這是打破代謝調節的第一種方法。
在直線式的合成途徑中,營養缺陷型突變株只能累積中間代謝物而不能累積最終代謝物。
在分支代謝途徑中,通過解除某種反饋調節,就可以使某一分支途徑的末端產物得到累積。
二、應用抗反饋調節的突變株解除反饋調節
抗反饋調節突變菌株,指對反饋抑制不敏感或對阻遏有抗性的組成型菌株,或兼而有之的菌株。在這類菌株中,因其反饋抑制或阻遏已解除,或是反饋抑制和阻遏已同時解除,所以能分泌大量的末端代謝產物。
例如,當把(鈍齒棒桿菌)培養在含蘇氨酸和異
亮氨酸的結構類似物AHV(α-氨基-β-羥基戊酸)的培養基上時,由於AHV可干擾該菌高絲氨酸脫氫酶、蘇氨酸脫氫酶以及二羧酸脫水酶,所以抑制了該菌的正常生長。如果採用誘變(如用亞硝基胍作為誘變劑)後所獲得的抗AHV突變株進行發酵,就能分泌較多的蘇氨酸和異亮氨酸。這是因為,該突變株的高絲氨酸脫氫酶或蘇氨酸脫氫酶和二羧酸脫水酶的結構基因發生了突變,故不再受蘇氨酸或異亮氨酸的反饋抑制,於是有大量的蘇氨酸和異亮氨酸的累積。如進一步再選育出甲硫氨酸缺陷型菌株,則其蘇氨酸產量還可進一步提高,原因是甲硫氨酸合成途徑上的兩個反饋阻遏也被解除了。
三、控制細胞膜的滲透性
微生物的細胞膜對於細胞內外物質的運輸具有高度選擇性。 細胞內的代謝產物高濃度累積著,並自然地通過反饋阻遏限制了它們的進一步合成。採取生理學或遺傳學方法,改變細胞膜的透性,使細胞內的代謝產物迅速滲漏到細胞外。這種解除末端產物反饋抑製作用的菌株,可以提高發酵產物的產量。
1.通過生理學手段控制細胞膜的滲透性在谷氨酸發酵生產中,生物素的濃度對谷氨酸的累積有著明顯的影響,只有把生物素的濃度控制在亞適量情況下,才能分泌出大量的谷氨酸。
生物素影響細胞膜滲透性的原因,是由於它是脂肪酸生物合成中乙醯CoA羧化酶的輔基此酶可催化乙醯CoA的羧化並生成丙二酸單醯輔酶A,進而合成細胞膜磷脂的主要成分——脂肪酸。因此,控制生物素的含量就可以改變細胞膜的成分,進而改變膜的透性和影響谷氨酸的分泌。當培養液內生物素含量很高時,只要添加適量的青黴素也有提高谷氨酸產量的效果。其原因是青黴素可抑制細菌細胞壁肽聚糖合成中轉肽酶的活性,結果引起其結構中肽橋間無法進行交聯,造成細胞壁的缺損。這種細胞的細胞膜在細胞膨壓的作用下,利於代謝產物的外滲,並因此降低了谷氨酸的反饋抑制和提高了產量。
2.通過細胞膜缺損突變而控制其滲透性應用谷氨酸產生菌的油酸缺陷型菌株,在限量添加油酸的培養基中,也能因細胞膜發生滲漏而提高谷氨酸的產量。這是因為油酸是一種含有一個雙鍵的不飽和脂肪酸(十八碳烯酸),它是細菌細胞膜磷脂中的重要脂肪酸。油酸缺陷型突變株因其不能合成油酸而使細胞膜缺損。另一種可以利用石油發酵產生谷氨酸的(解烴棒桿菌)的甘油缺陷型突變株,由於缺乏a-磷酸甘油脫氫酶,故無法合成甘油和磷脂。其細胞內的磷脂含量不到親株含量的一半,但當供應適量甘油(200μg/ml)時,菌體即能合成大量谷氨酸(72g/L),且不受高濃度生物素或油酸的干擾。
Ⅳ 如何提高微生物處理污染物的效能
厭氧生物處理的污水去除cod,bod數值量大於經過好養菌處理的。主要將高分子難降解的有機物轉變為低分子易被降解的有機物。
因環境條件變化打破了正常的生態平衡體系,抑制一些微生物生長而促進另一些微生物旺長,形成了不同於正常微生物群落結構的有害微生物群落,改變原來的生態功能,造成了環境質量的惡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
有害微生物污染:
與另外兩種類型的微生物污染相比,這類微生物污染的毒性作用范圍更廣, 後果更為嚴重。有害微生物群落的物種構成可能包括細菌、真菌、藻類、原生動物等各種微生物,不僅包括了有害微生物種類,甚至包括了一些正常條件下的有益微生物種類。
從此可知,對於生態毒理學來說,凡是對生態系統有害的微生物及其群落均為有害微生物。因此,這類微生物群落的種群並不是確定的,而會隨環境條件的變化而改變。
Ⅵ 舉例說明可以採取哪些方法提高分離目標微生物效率
要想提高分離目標微生物效率,我們都會選擇一種篩選的方法,這個方法我們通常形象的稱為「篩子」。
方法有很多,但是一般不是單獨使用的,而是會結合在一起使用。
1、最基礎的方法:選擇一個較優的「篩子」。這個篩子是很難界定的,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篩子。如透明圈法、生長圈法、抑制圈法、紙片培養顯色法。
2、針對已知微生物的優化分離:誘變。誘變後可以通過菌落形體的變化來大致定性。
3、高通量篩選。
想要提高分離目標微生物效率,上述三個方法目前是缺一不可的。
Ⅶ 什麼酶能促進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那要看分解什麼物質了,比如分解纖維素就需要微生物表達纖維素酶才能促進微生物對纖維素的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