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是如何適應環境的

生物是如何適應環境的

發布時間:2022-02-06 11:18:10

⑴ 生物是如何適應環境並不斷進化的

進化的進步性 地球上的生命,從最原始的無細胞結構生物進化為有細胞結構的原核生物,從原核生物進化為真核單細胞生物,然後按照不同方向發展,出現了真菌界、植物界和動物界。植物界從藻類到裸蕨植物再到蕨類植物、裸子植物,最後出現了被子植物。動物界從原始鞭毛蟲到多細胞動物,從原始多細胞動物到出現脊索動物,進而演化出高等脊索動物——脊椎動物。脊椎動物中的魚類又演化到兩棲類再到爬行類,從中分化出哺乳類和鳥類,哺乳類中的一支進一步發展為高等智慧生物,這就是人。

生物進化的道路是曲折的,表現出種種特殊的復雜情況。除進步性發展外,生物界中還存在特化和退化生物進化的一般序列現象。特化不同於全面的生物學的完善化,它是生物對某種環境條件的特異適應。這種進化方向有利於一個方面的發展卻減少了其他方面的適應性,如馬由多趾演變為適於奔跑的單蹄。當環境條件變化時,高度特化的生物類型往往由於不能適應而滅絕,如愛爾蘭鹿,由於過分發達的角對生存弊多利少,以至終於滅絕。對寄生或固著生活方式的適應,也可使機體某些器官和生理功能趨向退化。如有一種深海寄生魚,雄體寄生在雌體上,雄體消化器官退化,唯有精巢特別膨大,以保證種族繁衍。

⑵ 以前生物是怎樣適應環境

對生物學來說,環境是指生物生活周圍的氣候、生態系統、周圍群體和其他種群。
和人類生活關系最密切的是生物圈,從有人類以來,原始人類依靠生物圈獲取食物來源,在狩獵和採集事物階段,人類和其他動物基本一樣,在整個生態系統中佔有一席位置。但人類會使用工具,會節約食物,因此人類佔有優越的地位,會用有限的食物維持日益壯大的種群。
在人類發展到畜牧業和農業階段,人類已經改造了生物圈,創造圍繞人類自己的人工生態系統,從而破壞了自然生態系統,隨著人類不斷發展,數量增加,不斷地擴大人工生態系統的范圍,地球的范圍是固定的,因此自然生態系統不斷地縮小,許多野生生物不斷地滅絕。

⑶ 生物是如何適應環境的

生物與地理環境的關系是一個辯證統一的關系。一方面,生物既是地理環境的產物,但又必須依賴、適應環境而生存和發展;另一方面,生物又是地理環境的創造者和改造者。
1.植物分布與環境的關系
①環境對植物的影響
A、光照→喜光植物,喜陰植物。如:分布在草原和荒漠中的大多數植物,生長於森林採伐跡地上的喬木和灌叢,人工栽植的農作物和果樹等,都屬於喜光植物,典型的樹種如油松、落葉松、側柏、洋槐、泡桐、桉樹等。喜陰植物大多生長在林下、背陽或蔭蔽的地方。
B、赤道→兩極:各種不同的植被帶,熱帶雨林帶-熱帶草原帶-熱帶季雨林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溫帶草原帶-亞寒帶針葉林帶-寒帶草原帶。
C、沿海→內地:森林—草原—荒漠
D、山麓→山頂:垂直分布的植被帶,如乞力馬扎羅山垂直自然帶。即「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這是植物對溫度的適應。
②植物對環境的指示作用
如:水生植物——蓮(荷花)的生長環境。由於在生長過程中有充足的水源,所以它長得葉大柔嫩,但根扎的很淺;而駱駝刺生活在沙漠地區,屬旱生植物。由於沙漠中缺水,所以駱駝刺的葉子變成細刺,並且根扎的很深,有的深達十幾米,根系十分發達。這反映的是植物個體對環境的適應性,或者說,植物對環境具有指示作用。
A、植物對氣候及當地農時、農事具有指示作用。如「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穀雨前後,種瓜種豆」「三月三,脫了冬衣換夏衫」「處暑(莊稼)不露頭,割上喂老牛」「寒露霜降,有衣服穿上」等。
再如亞熱帶樹種-青岡櫟:當樹葉變紅時,該地區在一兩天內會下大雨,雨過天晴後,樹葉又呈深綠色。
"旗"形樹指示風向:北半球,單獨生長的樹木的枝葉向南一方特別繁茂,而向北一方較為稀疏;葉片上的葉脈是南方粗,北方細;樹木的年輪也是南稀北密。
B、植物對乾旱區尋找水源具有指示作用,如沙漠中的駱駝刺。在乾旱沙漠區,有植物的地方必定有水(地下水或內陸河)。
C、植物對環境污染也具有指示作用。在工廠周圍,特別是污染比較嚴重的工業區,植物明顯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如玉米葉、果樹、蔬菜等。
2、動物與環境的關系
動物有以下的身體特徵來適應環境:寒冷地方居住的會長出厚厚的毛皮 ,以防熱量散失; 與環境相似的顏色,即保護色,如變色龍;裝成與棲息環境相似的形態,或模仿另一種昆蟲,即擬態,如枯葉蝶;以鮮艷的顏色來警示其他動物,即警戒色,如鮮艷的蘑菇是有毒的。動物有以下的方法來捕捉獵物:獵豹以快速捕捉獵物;海葵的觸須能分泌化學物質刺傷游經的魚,這是它獵食和自保的方法。
3、生物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
①根本作用:植物光合作用。植物從環境中吸取水分、養分,在太陽的光合作用下,合成有機物(長成果實),被各級動物食用,同時,植物的秸稈、動物死後被微生物分解(腐爛過程就是被微生物分解的過程),最後又回到環境中,供植物重新利用。這樣一個過程,就是生物循環。生物循環可以促使自然界的物質和化學元素不斷遷移運動,能量不斷地流動、轉化,從而把地理環境中有機界和無機界聯系起來。
②改變原始大氣成分
③參與水循環,改變陸地水成分
④影響岩石形成和風化
⑤綠色植物的環境效益(凈化空氣;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保護農田;吸煙除塵,過濾空氣;降低雜訊;美化環境等)

⑷ 環境是如何影響生物,生物又是如何適應環境的

生物必須面臨著自然選擇,才能適應環境,其方法是過度繁殖,遺傳和變異,生存斗爭,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基因不斷地保留下去

⑸ 當環境發生變化時,生物是怎樣適應環境的

生物是怎樣適應環境的: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存自然選擇中優勝劣汰的過程,它促進了生物的不斷進化,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現象和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對於現今存在的每一種生物來說,都有與環境相適應的特點 。
1)植物與環境相適應的現象
①生長在乾旱沙漠或荒漠中的植物,葉子特化成針形或刺形,根系特別發達,如仙人掌、駱駝刺等
②由於生活環境經常受到同一方向大風的影響,樹木的分枝只有一側生長良好

(2)動物對環境相適應的現象

特別提醒: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相對的,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適應,並不是絕對的、完全的適應,更不是永久性的適應,即每種生物只能適應一定的環境,而不是適應所有的環境。如北極的雪兔在冬季到采時換上白毛,以適應雪地環境,但如果降雪較遲。這樣的體色反而易被敵害發現。

⑹ 生物是如何適應環境脅迫並不斷進化的

首先生物會發生變異,這是不定向的,朝各個方向突變。然後在環境脅迫的條件下,那些比較適應環境脅迫的個體就更易發展壯大,而不適應的個體就被慢慢淘汰,因此自然選擇是定向的,使生物不斷向適應環境方向進化。

⑺ 生物適應環境的方式是什麼

幾種典型適應的實例
1.保護色的形式多種多樣,如水母、海鞘等水生生物的軀體近乎透明,能巧妙地隱身於水域中;北極熊白色的皮毛和冰天雪地的背景十分協調;許多魚類背部顏色深,腹部色淺,從上向下看,與水底顏色一致,從下向上看,卻又像天空。分割色是保護色的又一種形式,如虎、豹、斑馬、長頸鹿身上都有鮮艷的花紋,在光暗斑駁的環境配合下,能使其輪廓模糊不清。某些種類的比目魚和蜥蜴能隨背景變化而改變體色,以保護與環境的協調,這又是保護色的一種形式。 2.警戒色:如毒蛾的幼蟲多具有鮮艷的色彩和斑紋,誤食這種幼蟲的小鳥常被毒毛損傷口腔粘膜,以後這種易於識別的色彩和斑紋就成為小鳥的警戒色。又如歐洲有一種塔蛛,腹部呈現紅色,其皮膚腺能分泌毒液,當它受到攻擊時,其腹部向上,顯示紅色肚皮以示對天敵的「警告」。其他如瓢蟲的斑點,毒蛇鮮艷的花紋等。 3.擬態:如一些無毒的假珊瑚蛇也具有與劇毒的真珊瑚蛇相似的紅、黑、黃相間的橫紋。又如鮟鱇背上的棘形鰭很像蠕蟲,當其他小魚來吃「蟲」時反而被它吃掉。豬籠草形似鮮花,能誘捕采蜜的小蟲。杜鵑的擬態屬於宿主擬態,它把卵產在其他鳥的巢中,其卵的大小、色澤等與原巢內的卵極其相似,因此杜鵑的卵可讓其他的鳥來為其孵卵育雛。

⑻ 生物適應環境的過程是怎麼樣的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具有許多不同的含義,但主要是指生物對其環境壓力的調整過程。首先,應當了解基因型適應和表現型適應的區別。基因型適應的調整是可遺傳的,因此是發生在進化過程中;表現型適應則發生在生物個體身上,具備非遺傳的基礎。

表現型適應包括可逆的和不可逆的表現型適應。許多動物能夠通過學習以適應環境的改變。它們不但能夠通過學習什麼食物最有營養、什麼場所是最佳隱蔽地等,來調整對環境改變的反應,而且能夠學習如何根據環境的改變來調整自己的行為。例如,動物能夠通過對一些環境刺激反復出現的「習慣化」學習,逐漸放棄那些對生活沒有意義的反應,由此適應環境的多變性。學習基本上是屬於不可逆的表現型適應。盡管動物會忘記或抑制已經學到的行為,但是,學習所產生的內在改變是永久的,這種內在改變只能被隨後的學習所修改。

可逆的表現型為適應涉及一些有助於生物適應當地環境的生理過程。這些生理過程既有氣候馴化的緩慢過程,也有維持穩態的快速生理調節。所謂氣候馴化是指在自然條件下,生物對多個生態因子長期適應以後,其耐受范圍發生可逆的改變。大多數動物都能夠通過快速的生理應答,如哺乳類的流汗,或通過行為應答,又如尋找合適的陰涼處來適應環境溫度的改變。如果環境改變的持續時間拉長,就會發生緩慢的馴化適應。例如,一個人從寒冷的地方進入到炎熱的地方,剛開始時會流汗降低體溫,以後逐漸地就會被新環境所馴化,不再覺得炎熱,產生了適應。

適應也可以是指感覺器官對它們所感覺到的環境刺激改變的調整,這種適應稱為感覺適應。例如,當我們進入燈光非常明亮的房間時,開始會覺得很明亮,但幾分鍾後似乎就不明亮了,因為這時候我們的眼睛已經適應了亮度的改變。感覺適應可以發生在各種不同類型的感官當中。就亮光而言,適應是通過瞳孔收縮減少進入眼睛的光量,另一方面,眼睛內部也會發生光化學改變。

總之,適應包括:(1)進化適應,物種通過漫長的過程,調整遺傳成分以適合於改變的環境條件。(2)生理適應,生物個體通過生理過程的調整以適合於氣候條件、食物質量等環境條件的改變。(3)感覺適應。(4)通過學習的適應,動物通過學習以適合於多種多樣的環境改變。

適應可以使生物對生態因子的耐受范圍發生改變。自然環境的多種生態因子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因此,對一組特定環境條件的適應也必定會表現出彼此之間的相互關聯性,這一整套協同的適應特性就稱為適應組合。

應當強調的是,無論生物通過哪一種適應方式來調整、擴大它們對生態因子的耐受范圍,或生存在更多的復雜環境當中,都不能逃脫生態因子的限制。耐受極限只能改變而不能去除,因此,生物的生理狀態和分布會由於它們對特定生態因子耐受范圍的有限性而受到限制。生物對特定生態因子的耐受范圍由該生物的遺傳結構所決定,因此是生物的物種特性。例如,廄蠅對溫度的耐受范圍是14℃~32℃,家蠅對溫度的耐受范圍則是20℃~40℃。

⑼ 生物適應環境的例子

1、冬眠與夏眠:動物的冬眠是對冬季寒冷環境的一種適應;夏眠是對夏季炎熱和乾旱環境的一種適應。

2、樹落葉是對冬季寒冷環境或乾旱環境的適應。

3、肉食性動物捕食其他動物,都有利爪、銳利的牙齒(或喙)。

4、保護色:動物適應棲息環境而具有的與環境色彩相似的體色。青草叢中的青蛙是草綠色的,泥塘里的則是黃褐色的。

5、警戒色:某些有惡臭或毒刺的動物所具有的鮮艷色彩和斑紋,叫做警戒色。例如毒蛇都有鮮艷的花紋。

6、擬態:某些動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狀或色澤斑與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異常相似的狀態。如竹節蟲像竹節、枯葉蝶像枯樹葉等。

7、仙人掌的莖變為肉質儲存大量水分、葉變為刺狀減少水分的散失,與乾旱缺水的沙漠環境相適應;

8、北極熊厚厚的脂肪層,可以起到保溫作用,適應寒冷的北極環境。

⑽ 生物是怎樣適應環境的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舉例

(1)冬眠與夏眠:動物的冬眠是對冬季寒冷環境的一種適應;夏眠是對夏季炎熱和乾旱環境的一種適應。

(2)樹落葉是對冬季寒冷環境或乾旱環境的適應。

(3)肉食性動物捕食其他動物,都有利爪、銳利的牙齒(或喙)。

(4)保護色:動物適應棲息環境而具有的與環境色彩相似的體色。青草叢中的青蛙是草綠色的,泥塘里的則是黃褐色的。

(5)警戒色:某些有惡臭或毒刺的動物所具有的鮮艷色彩和斑紋,叫做警戒色。例如毒蛇都有鮮艷的花紋。

(6)擬態:某些動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狀或色澤斑與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異常相似的狀態。如竹節蟲像竹節、枯葉蝶像枯樹葉等。

閱讀全文

與生物是如何適應環境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