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塔克拉瑪干沙漠里都有什麼動植物嗎
響尾蛇和仙人掌
⑵ 塔克拉瑪干沙漠中的動物分布有什麼樣的特點
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動物也極端稀少。只是在沙漠邊緣地區,在有水草的古代和現代河谷及三角洲,動物才較為多樣。在開闊地帶可見成群的羚羊,在河谷灌木叢中有野豬,猞猁,塔里木兔,野馬,天鵝,啄木鳥。在食肉動物中有狼,狐狸還有沙蟒。直到20世紀初,還可見到虎,但它們從那時起就滅絕了。稀有動物包括棲息在塔里木河谷的西伯利亞鹿與野駱駝,後者在19世紀末時尚在遠及和田河的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多半地域徜徉,但現在只偶然出現於沙漠東部地區。該沙漠動物約有272種,高等植物有73種,還有許多低等植物和微生物。
⑶ 請在這里概述您的問題塔克拉瑪干沙漠里有什麼野生動物(包括所有的食肉的和食草的)
我所知道的食肉動物:狼,狐,金雕,鷹,隼,虎(滅絕)。食草動物:塔里木馬鹿,高鼻羚羊(滅絕),野兔,野駱駝,鵝喉羚,土撥鼠。歡迎補充哈
⑷ 塔克拉瑪干沙漠有哪些常見植物
塔克拉瑪干沙漠植被極端稀少;幾乎整個地區都缺乏植物覆蓋。在沙丘間的凹地中,地下水離地表不超過3∼5公尺(10∼15英尺),可見稀疏的檉柳、硝石灌叢和蘆葦。然而,厚厚的流沙層阻礙了這種植被的擴散。植被在沙漠邊緣——沙丘與河谷及三角洲相會的地區,地下水相對接近地表的地區——較為豐富。在那裡,除了上述植物外,尚可見一些河谷特有的品種︰胡楊、胡頹子、駱駝刺、蒺藜及豬毛菜。岡上沙丘常圍繞灌叢形成。該沙漠動物約有272種,高等植物有73種,還有許多低等植物和微生物。
⑸ 舉例說明塔克拉瑪干沙漠上邊生長 有哪些動植物
塔克拉瑪干沙漠
中國第一大沙漠。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塔里木盆地中部。又稱塔里木沙漠。「塔克拉瑪干」維吾爾語意為「進去出不來」。東西長約1000千米,南北寬約400千米。面積約32.4萬平方千米,佔中國沙漠面積的47%。流動沙丘佔85%,是世界上面積占第二位的流動性沙漠。西部因受西北風的影響,沙丘向東南移動;東部因受東北風影響,沙丘向西南移動,1000多年來南移30千米。沙丘高大,一般高50米以上,最高達250米。形態復雜,東部和西部麻扎塔格山南北地帶,多為延伸很長的巨大復合型沙丘鏈,最長可達30千米;中部東經82°~85°之間和西南部,主要為復合型縱向沙壟,長10~20千米,高50~80米,寬500~1000米;南部鄰近山嶺地帶發育有金字塔型沙丘;北部塔里木河老河床以南可見高大穹狀沙丘。只在沙漠邊緣和河岸邊分布有以紅柳沙堆為主的固定 、半固定灌叢沙堆 ,成為「沙漠中的綠洲」。沙漠外圍依次為沖積平原、山麓礫石戈壁。是中國最乾旱的地區,無霜期180~240天 ,年日照時數3000~3500小時,屬暖溫帶沙漠。西部蘊藏有豐富的石油等地下礦藏。北部將建成國家級綜合性石油化工基地,國務院批准建設的塔里木石油化工廠和塔里木化肥廠,已在1996年4月開始施工,都設於塔克拉瑪干沙漠北部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首府庫爾勒市。沖積平原上水草豐茂,農產富饒,生長成片的胡楊、灰楊、紅柳、蘆葦等。莊稼穗大粒飽,瓜果質優味甜。
塔克拉瑪干沙漠顯著的自然特色有3點:
(1)流動沙丘占絕對優勢。在塔克拉瑪干沙漠本部,除了西部的麻扎塔格等山,中南部的北民豐隆起高地等少數地方沒有被沙丘所覆蓋外,全為沙丘所分布。其中流動沙丘佔85%,只有在沙漠邊緣和深入沙漠中的河流沿岸分布有以紅柳沙堆為主的固定、半固定灌叢沙堆。
(2)沙丘高大,形態復雜。沙丘內以裸露的巨大沙丘為主,一般高度在100~150米,也有200~300米;其中高度在50米以上的沙丘,佔全沙漠流動沙丘總面積的80%。沙丘形態極為復雜,不僅有中國其他沙漠中常見的各種形態的流動沙丘,而且還有著中國其它沙漠中所少有的各種特殊形態的沙丘。如沙漠的東半部和沙漠西部麻扎塔格山南北地帶,主要分布有延伸很長的巨大復合型沙丘鏈;沙漠中部東經82~85°之間和沙漠的西南部,主要分布有復合型縱向沙壟;沙漠南部鄰近山嶺的地帶發育有金字塔沙丘。此外,沙漠北部塔里木河老河床以南,還可見有高大的穹狀沙丘。
(3)塔克拉瑪干沙漠雖以流動沙丘為主,但是,在深入沙漠內部的河流沿岸,沙漠邊緣的洪積、沖積扇前緣地帶,還分布有大面積的荒地,生長著茂密的天然胡楊林和紅柳灌叢,成為沙漠中的「天然綠洲」。所以,塔克拉瑪干沙漠絕對不是過去有人所描繪的那樣「只有一片茫茫流沙」,「在沙漠中心沒有植物,也沒有野獸,甚至連飛鳥蟲豸都沒有,完全是一片寂靜得可怕的地方」,而是有著開發利用的潛力。
塔克拉瑪干沙漠尼雅遺址
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尼雅河下游,遺址以一佛塔為中心,沿古尼雅河道呈南北向帶狀分布,南北長約30公里,東西約7公里,其間散落房屋居址、佛塔、寺院、城址、陶窯、墓葬、果園、水渠等各種遺跡約百餘處,是新疆古文化遺址中規模最大且保存狀況良好又極具學術研究價值的大型遺址之一
塔克拉瑪干沙漠位於新疆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餘公里,南北寬約400多公里,總面積337600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沙漠,僅次於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
由於整個沙漠受西北和南北兩個盛行風向的交叉影響,風沙活動十分頻繁而劇烈,流動沙丘佔80%以上。據測算,低矮的沙丘每年可移動約20米,近1000年來,整個沙漠向南伸延了約100公里。絲路古道南道的精絕、小宛、戎盧、圩彌、渠樂、樓蘭等古代城鎮和許多村落都被流沙所湮沒。
⑹ 塔克拉瑪干沙漠里有什麼野生動物(包括所有的食肉的和食草的)
在素有「死亡之海」之稱的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一條縱貫南北的沙漠公路已經建成。這條被全線綠化了的沙漠公路不僅是塔里木盆地石油開發和運輸的命脈,也成為野生動物活動遷徙的「綠色通道」。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沙漠公路防護林生態工程項目經理馬振武說:「沙漠公路全線綠化後,塔里木野兔、壁虎、燕子、老鷹等野生動物經常出沒在沙漠公路兩側的生態林帶中,塔里木盆地的野生動物也開始沿著這條綠色的通道遷徙和繁殖。」在漫漫的沙海中出現許多野生動物,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馬振武回憶說,上世紀80年代末,石油工人進入沙漠腹地,只能靠直升飛機和沙漠車運送。當時,塔中作業區惟一能見到的動物就是工人們帶去的一隻狗。筆者在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塔中作業區看到,隨著塔中綠化面積的擴大,生態小環境逐步改善,蜻蜓、小蜜蜂、野鳥都在周邊的樹叢和花圃間飛來飛去。在沙漠公路負責林木管護工作的工人趙明江告訴筆者,林帶裡面的動物多起來了,給防護林的管護帶來麻煩:塔里木野兔吃掉脆嫩的苗木,並把用來輸水灌溉的橡膠管咬破。即便如此,人們也不願意去傷害這些可愛的小動物。馬振武說,乘車從沙漠公路穿越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遊客,如果看見電線上棲息的野鳥,都會禁不住舉起手中的照相機,留住讓人難以置信的瞬間。人們相信,隨著沙漠腹地綠色的鋪展,將會有更多野生動物通過這條綠色通道往返於塔里木盆地邊緣的綠洲,或者在大漠腹地找到「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