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措施.如果某灘塗是丹頂鶴的棲息地之一,在該灘塗建立丹頂鶴自然保
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建立自然保護區是指把包含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保護和管理,也叫就地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據此可知,建立丹頂鶴自然保護區的主要目的是對丹頂鶴和它們的生存環境就地保護. 故選:A |
② 江蘇省沿海灘塗形成原因
周期性潮汐提供水源,地勢低平,排水不暢,古黃河、淮河三角洲發育,沙灘和沙洲廣布。
存在的問題有:自然濕地面積迅速減少,人工濕地和非濕地比重增加,開挖養殖塘和圍墾為代表的開發活動對濕地景觀干預強度逐漸增加,不僅加劇了海岸侵蝕、改變了濕地水質和土壤的理化條件,而且也改變了濕地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造成了鳥類適宜性生境不斷減少以及生物多樣性的變化。
措施。
1)控制濕地開發規模,遏制掠奪性開發。由於向海發展戰略直接需求是圍墾造地用於發展濱海城市與港口工業,灘塗濕地開發利用與天然濕地保護的矛盾加劇。為了維護生態系統的穩定以及濕地資源的再造機能,應該積極尋求濕地與周邊非濕地地區之間互利互惠、克服破壞性干擾、協調發展的途徑,保障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人類的代際公平原則。注意人工濕地的負面影響,對於生產開發中出現的自然濕地退化、環境污染等問題要積極防治,協調好開發利用與濕地環境之間的關系,減緩濕地退化,加強對濕地的綜合保護治理。
2)多種開發方式結合,發展濕地生態經濟。目前江蘇省沿海灘塗濕地的圍墾及農業開發利用形成的農業景觀,存在著土地利用方式單一、生產率低下、經濟效益差等問題。因此,亟須根據不同海岸段的濕地景觀特徵進行景觀生態的再設計,並且採取多種多樣的人工濕地開發模式,發展林畜牧業、水產養殖業的同時開展生態旅遊等第三產業,構建一個集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於一體的自然濕地和人工濕地相結合的濕地景觀。充分發揮沿海灘塗濕地景觀的綜合價值。
3)建立灘塗濕地資源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建立和完善江蘇省濱海灘塗濕地資源信息管理系統,對區域內全部可利用資源進行科學評價,並且對資源的開發現狀和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分析,建立綜合的、可持續發展型資源利用體系,為今後灘塗濕地資源的開發利用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減少盲目無規劃地開發灘塗濕地資源。
③ 河流、湖泊、沼澤、沿海灘塗等濕地生態系統,享有「生物超市」、「地球之腎」等美譽.某地為凈化處理以有
(1)種群在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中的個體數就是種群密度.決定種群大小和種群密度的重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預測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具有重要意義的種群特徵是年齡組成.
(2)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有潛在價值、間接價值(生態功能)和直接價值.濕地生態系統被稱為「地球之腎」,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即生態功能.
(3)同一時間內聚集在一定區域中各種生物種群的集合叫做群落.圖中除C代表的部分外,其餘字母代表的部分共同構成生物群落.碳在無機環境中是以二氧化碳和碳酸鹽形式存在的.碳在無機環境和生物群落之間是以二氧化碳形式進行循環的,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機物形式存在.
(4)當人工濕地遭到生活污水的輕微污染時,能通過分解者的降解作用消除污染保持原狀;由於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當生活污水過量流人會使該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故答案為:
(1)年齡組成
(2)間接
(3)生物群落 有機物
(4)B 自動調節能力(抵抗力穩定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④ 灘塗該怎麼開發利用
灘塗的開發利用:
廣義的灘塗beach,指的是淺水海灘。包括岩灘,沙灘和泥灘。習慣上將海岸灘塗分為以下三部分:潮上帶灘塗,潮間帶灘塗和潮下帶灘塗。 潮上帶灘塗是指位於平均高潮線與最大漲潮線之間的淤泥質沉積地帶。正常潮汐作用下不能到達,但在大潮或風暴潮時,海水可以淹沒,寬達數十到數百里。這種海灘在大河入海口有較大的面積,如遼河入海口,黃河入海口,長江,錢塘江入海口,閩江入海口,珠江入海口。大多由河流攜帶的泥沙堆積而成。
我國這種灘塗總面積達217萬公頃,是我國重要的後備土地資源,具有面積大,分布集中,區位條件好,農牧漁業綜合開發潛力大的特點。
潮間帶灘塗指平均大潮高潮線與平均低潮線之間,即潮間帶之間的泥質,砂質和岩灘等沉積地帶。潮間帶在退潮後,在低潮線以上積水的小水池稱為『潮池』,潮池的生物必須具有忍受日溫差和含氧量劇烈變化的能力,此處棲地環境時而乾燥,時而潮濕,溫度時高時低,鹽度也是時時變化。
潮下帶灘塗指平均低潮線以下的淺水區泥沙質沉積地帶。亦即潮間線灘外面的水下岸坡。這一區域水淺,水深一般3-5米。陽光充足,氧氣充分,波浪活動頻繁。從潮汐及陸棚地區帶來豐富的養料,故大量海相底棲生物發育,有珊瑚,苔蘚動物(苔蘚蟲),棘皮動物,多孔動物海綿類,層昆蟲,腕足類及軟體動物等。進行光合作用的鈣藻也大量繁殖。
灘塗養殖是指利用位於海邊潮間帶的軟泥或沙泥地帶加以平整,築堤,建壩等進行海水養殖,護養,管養,栽培。通過直接利用灘塗進行養殖的以貝類為主有貽貝,扇貝,蛤,牡蠣,泥蚶,縊蟶;海藻類的海帶,紫菜等;魚類有鯔魚,梭魚,鯛魚,石斑魚,鯧魚,鰻魚,遮目魚,非洲鯽魚等。
⑤ 灘塗體現了群落的啥
B 沿海灘塗不同地段物種組成上的差異是群落水平結構的體現;將灘塗圍墾改造成旅遊景區的過程屬於群落的次生演替;人工圍墾可能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於自然演替的速度進行;調查某灘塗各種植物的種群密度屬於群落水平研究的問題。
⑥ 關於沿海灘塗變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的論文
1.1 超采水量,海水入侵。新圍墾的灘塗鹽分含量高,必須修建排灌渠系,使土地淋洗脫鹽,塗區種植和養殖等也需要大量的淡水資源。但是當過量抽取地下水時,就會出現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使灘塗資源受到威脅。浙江寧紹平原從1964~2000年累計下沉了468 mm,並且近幾年還有下沉加快的趨勢,每年高達20~30 mm。在萊州灣沿海地區,目前取水井的密度達到了20~302眼/km,以致海水倒灌,地下水中氯離子的濃度大42hm 以上。於300 mg/L,危及耕地.
1.2河口建閘,瀉洪不暢。在河口建閘,可以阻咸蓄淡,這對於河口灘塗灌溉、養殖和航運等都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我國在沿海建造了100多座涵閘。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河道淤積、泄洪不暢、內澇加重等問題。1958 年在浙江餘姚建造了一座姚江閘,對發展農業生產起6 3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它攔截了進入姚江的12!á1m潮量(占甬江潮量的46%),使甬江納潮量銳減,以致甬江發生嚴重淤積,河床全線縮窄,中潮位的2 2平均過水斷面從2 560 m減小到1 460 m ,洪水期3 3的平均瀉洪流量從2 500 m/s減小到1 500 m /s。由於河道的瀉洪能力大大下降,塗區排澇歷時延長,內澇加重,同時使寧波市的洪水位抬高了50~70cm,給城市防洪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1.3 環境污染,生態失衡。近十幾年來,隨著灘塗資源的加速開發,有些地方將污染工業引進了塗區,甚至把灘塗作為天然納污場,以致污染事件時有發生。種植和養殖中農葯化肥尤其是高效農葯的使用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都給灘塗自然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在江蘇省南通市,1997年因環境污染導致2萬t 養殖的文蛤死亡,直接經濟損失約2 億元。這里20世紀60~70年代,年產天然大黃魚0.5萬~1萬t,但現在已經絕跡。苦鹵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但由於技術水平等原因,我國目前苦鹵的利用率只有25%左右,其餘大部分作為廢水排入大海,以致灘塗和近海生物死亡,破壞了生態平衡。
1.4 濕地減少,物種瀕危沿海灘塗為生物種群的生活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因此這里物種豐富,並有多種國家一類和二類保護的野生動物。但是隨著灘塗圍墾和濫捕掠奪,生物種類逐漸減少,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破壞。江蘇省大豐市海灘上出產的黃泥螺馳名省內外,往年采捕期長達兩個多月,但近年來每天上灘的人數多達1 萬~2 萬,大小泥螺難以倖存,開捕10 d左右便告結束;該市素有「天下第一鮮」的文蛤,1979年的蘊藏量高達9 000 t,而目前灘面上的文蛤資源已不足30 t;該市出產的中葯材蘇龍膽,1963年的收購量為22 550 kg,1983年驟降至100kg,而目前該物種在沿海灘塗已瀕臨滅絕。
1.5 引種不當,蔓延成災。為了在沿海灘塗上促淤造陸、保岸護堤和改良土壤等,不少地方引種了大米草,因為大米草耐鹽耐淹,適應性廣,在潮間帶幾乎均可生長。大米草的莖葉富有彈性,根系發達,向下生長數十厘米甚至數米,具有消浪緩流和攔截泥沙等作用。大米草的分櫱和繁殖能力極強,年分櫱數可達幾十株甚至上百株,同時其落籽能向外飄散生長,並迅速向四周蔓延。由於大米草的這些特性,實際上有些地方已經蔓延成2災。在福建三都灣,大米草侵佔了4 000多km 的養殖埕地,其落葉和落籽隨波逐流,在紫菜和海帶等養殖地堆積,給灘塗養殖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此外,在華南沿海的一些港灣內,由於盲目圍墾,導致港灣內納潮量減少,潮汐通道發生淤積,航道變淺,以致航運不暢。沿海灘塗最容易遭受台風的直接侵襲,因此灘塗經濟越發展,台風造成的災害損失越大。
參考資料:灘塗圍墾的負面影響與可持續發展策略(馮利華,鮑毅新)
⑦ 灘塗是一種什麼樣的土地利用類型
灘塗一般是指沿海灘塗。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將灘塗界定為平均高潮線以下低潮線以上的海域,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將沿海灘塗界定為沿海大潮高潮位與低潮位之間的潮浸地帶。兩部門對灘塗的表述雖然有所不同,但灘塗既屬於土地,又是海域的組成部分。
對沿海灘塗的利用
主要是圍墾。我國提倡和鼓勵沿海地區利用灘塗圍墾造田,擴大耕地面積,但是由於沿海淡水嚴重缺乏,灘塗改造成耕地成本高且效益低,越來越多的灘塗圍墾喪失了造田的"初衷",成為海水養殖的"樂園",使得國家希望圍墾造田或通過圍墾達到土地佔補平衡的願望難以成為現實。圍墾後的灘塗都是鹽鹼地,改造成耕地,需要大量的淡水經過多年沖洗才可用於種植。
沿海自然港灣和潮間帶灘塗歷來是生物資源豐富的地方,由於濫圍墾,這些場所已被永久破壞;海域自凈能力下降,污染嚴重。今後治理起來,比圍墾要花更多的錢;影響港口功能。主要是因為圍墾造成淤積嚴重。專家們研究發現,圍堰合攏後10年,堤外新淤面積就相當於原來的圍墾面積,使得航道變淺、變窄。還有一些圍海工程因填土之需,開山挖土破石,造成山體裸露,一遇大雨,滾滾濁流入海,破壞了海域生態環境。
【又】海灘、河灘和湖灘的總稱。指沿海大潮高潮位與低潮位之間的潮浸地帶,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間的灘地,時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灘地,水庫、坑塘的正常蓄水位與最大洪水位間的灘地面積。在地貌學上稱謂「潮間帶」。由於潮汐的作用,灘塗有時被水淹沒,有時又出露水面,其上部經常露出水面,其下部則經常被水淹沒。根據灘塗的物質組成成分,可分為岩灘、沙灘、泥灘三類;根據潮位、寬度及坡度,可分為高潮灘、中潮灘、低潮灘三類。由於岸的類型多樣,水流的作用以及河流的含沙量等因素的影響,有的岸受水的沖刷,灘塗向陸地方向後退;有的岸堆積作用強,灘塗則向有水方向伸展;有的岸比較穩定,灘塗的范圍也較穩定。灘塗是水產養殖和發展農業生產的重要基地。中國的海塗主要分布在北起遼寧、南至廣東、廣西和海南的海濱地帶,是海岸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⑧ 如何有效提高灘塗資源環境的承載力
有效提高灘塗資源環境的承載力可以種植鹽地鹼蓬。
在灘塗種植鹽地鹼蓬可以固化土壤,改變土壤鹽鹼性,提高灘塗生態系統的環境承載力,增加生物多樣性。還有一個作用就是有了植物之後,它吸收二氧化碳,慢慢就會在土壤里進行碳積累,形成永久性的碳匯。
簡介:
灘塗,是海灘、河灘和湖灘的總稱,指沿海大潮高潮位與低潮位之間的潮浸地帶,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間的灘地,時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灘地,水庫、坑塘的正常蓄水位與最大洪水位間的灘地面積。在地貌學上稱謂「潮間帶」。
由於潮汐的作用,灘塗有時被水淹沒,有時又出露水面,其上部經常露出水面,其下部則經常被水淹沒。
⑨ 灘塗上有哪些生物
很多,灘塗是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種類極多,但受到海灘情況和海水情況的影響也較大。一般說來,海灘上的生物從兩極向赤道有增多的趨勢。海灘上的生物主要有軟體動物像蛤、泥蚶等,還有沙蠶、招潮蟹、彈塗魚,海灘上還會長有互花米草等植物
⑩ 保護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的意義,其重要意義主要在哪些方面體現
1971年2月2日,來自18個國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濱小城拉姆薩爾簽署了一個旨在保護和合理利用全球濕地的公約——《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Convention on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bitat ,簡稱《濕地公約》)。該公約於1975年12月21日正式生效,至2006年2月,有147個締約方。 為了提高人們保護濕地的意識,1996年3月《濕地公約》常務委員會第19次會議決定,從1997年起,將每年的2月2日定為「世界濕地日」。
濕地與森林、海洋並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也是價值最高的生態系統。根據《濕地公約》的定義,濕地包括沼澤、泥炭地、濕草甸、湖泊、河流、滯蓄洪區、河口三角洲、灘塗、水庫、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時水深淺於6米的海域地帶等。
濕地具有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調蓄洪水、控制土壤侵蝕、補充地下水、美化環境、調節氣候、維持碳循環和保護海岸等極為重要的生態功能,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因此也被譽為「地球之腎」、「天然水庫」和「天然物種庫」。 據聯合國環境署2002年的權威研究數據顯示,1公頃濕地生態系統每年創造的價值高達1.4萬美元,是熱帶雨林的7倍,是農田生態系統的160倍。濕地還是許多珍稀野生動植物賴以生存的基礎,對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具有特殊的意義。
生物多樣性包括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的意義主要體現在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對於人類來說,生物多樣性具有直接使用價值、間接使用價值和潛在使用價值。
直接使用價值:生物為人類提供食物、纖維、建築和傢具材料、葯物及其他工業原料。
生物多樣性還具有美學價值。如大千世界色彩紛呈的植物和神態各異的動物與名山大川相配合才構成賞心悅目的美景。還激發文學藝術創作的靈感。
間接使用價值:是指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無論哪種生態系統,野生生物都是不可缺少的組成成分。在生態系統中野生生物之間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共同維系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野生生物一旦減少,生態系統穩定性就要遭到破壞,人類生存環境也就要受到影響。
潛在使用價值:野生生物種類繁多,人類對他們已經做過比較充分研究的只是極少數,大量野生生物的價值目前還不清楚。但可以肯定,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潛在的使用價值。一種野生生物一旦從地球上消失就無法再生,它的各種潛在使用價值也就不復存在了。
保護措施:保護生物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建立自然保護區,制定相關的法律和政策。可以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大力開展宣傳和教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