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魚缸有哪些微生物

魚缸有哪些微生物

發布時間:2022-08-06 15:57:48

❶ 水中生活著許多的微生物,常見的有哪些

細菌,藻類,蟲子(草履蟲、變形蟲等)

❷ 在大水族箱內養什麼什麼動物可以凈化水

可以養植物、微生物和動物。

1、微生物主要是硝化細菌之類的,可降解亞硝酸鹽成分的有益細菌。比如:氨氧化微生物,硝化細菌。

2、植物就是各種水草,如果以造景為主可選用的水草很多的。比如:好養的有苔蘚類的莫斯,類似蕨類的水榕與鐵皇冠之類的水草,另外種草的話底沙是肯定要放的。

3、動物只是幫著吃一些剩餌,一方面他們可以吃剩餌,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來除去水草上附著的藻類。這樣多半就可以建成由分解者、生產者以及消費者構成的一個基本的生態系統了。比如:可以養水草蝦,再放些觀賞魚。

(2)魚缸有哪些微生物擴展閱讀:

如何做到不換水:

換水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降低硝酸鹽/氨氮/亞硝酸鹽濃度,二是降低硬度。這兩個目的植物都能做到。但是需要相匹配的數量。

1、選用生長速度快的水生植物,推薦使用挺水植物,不要使用水培陸生植物。

2、平衡餵食量和植物的數量。使輸入營養=植物生長量,如何觀測是否平衡,觀察水是否變綠,水變綠說明植物競爭力不足,加入濾食性動物控制藻類數量;水保持不綠,說明植物已經滿足當前營養量。

3、定期修剪植物老葉,注意:植物的生長速度=過濾能力,滿缸水草的植物過濾能力=0。挺水植物不需要修剪,但是繁殖過密時需要減密。

4、添加微量元素。通過觀察植物是否發黃等症狀,添加相對應的微量元素。

5、充足的光照。

❸ 魚缸壁上有白色微生物,請問是什麼如何去除

微生物是指個體難以用肉眼觀察的一切微小生物之統稱。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和少數藻類等。由於不是一個或一類,它們的新陳代謝過程也千差萬別。所以不能給到你准確的答案。微生物的營養來源(這個說法比「吃」更准確一點)主要有:其它微生物、有機物、光合作用生成、氨氮類無機鹽等。

❹ 養魚為什麼要向魚缸里加硝化細菌

因為魚的排泄物及殘餌腐敗分解會產生大量的「氨」,「氨」對魚類有致命的毒害。而往魚缸里加入硝化細菌能把「氨」會轉化為「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緊接著又被轉化為「硝酸鹽」。 短期內「硝酸鹽」幾乎是無毒的,這為我們「間斷定期」給魚缸換水贏得了時間。

盡管硝化細菌會和魚類爭奪氧氣消耗,但是,為了能夠「及時有效」地清除水中毒素,添加硝化細菌仍不失為一種積極必要措施。

(4)魚缸有哪些微生物擴展閱讀:

硝化細菌

硝化細菌( Nitrifying bacteria ) 是一類好氧性細菌,包括亞硝酸菌和硝酸菌。生活在有氧的水中或砂層中,在氮循環水質凈化過程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❺ 魚缸裡面的硝化細菌有什麼作用如何快速培養硝化細菌

從操作上來說,這是可行的。 我們只要適應硝化細菌的習性就行了。 具體而言,需要做以下六件事。 可以迅速構建硝化系統。快速培養觀賞魚硝化細菌的第一步——除氯、遮光、增加氧氣。 這三個步驟是培養硝化細菌的基礎,如果這三個步驟也做不到,就幾乎與養魚無關。

開槽比較快縮短開槽時間的方法是用舊水開槽,利用舊水中原有的微生物和細菌菌落,在新水中迅速形成微生物群落。 關於比例,舊水比較好。 新水是2:1,但沒有那麼舊的水。 一半也可以,再不行的話,也需要1:2。

這三個時間也不是簡單的線性反比,如果是2:1的比例,可以將開槽時間縮短70%。 也就是說,如果原來需要開槽養水7天的話,縮短後,大約2天就可以完成新槽的養水。 另外,用一半的1:1開筒時,可以縮短30%的開筒時間。 也就是說,以7天為基準,可以縮短到5天。 但是,1:2的情況下,實際上並不是特別有用,最多縮短一天,開缸還需要六天。

❻ 我的魚缸里總是有哪些白色的漂浮物,請高手幫忙看看。

我知道怎麼回事了,你加的應該是比較差得硝化菌。你的情況和你加的硝化菌有直接的關系
養水來說一般我都會養一個月左右才開始下魚 而且魚都是用高錳酸鉀之類的泡過得,你現在的那些白色的東西應該是菌塊之類的 看情況來說暫時沒事 凈水劑不用加 如果你加了3天以上的話 最好把水全部換了 然後換同樣溫度的水 裡面放3克左右的大蘇打 沒條件的放魚樂寶或者曬3天 或者爆氧5個小時以上,現在主要的問題是我不知道你加的凈水劑主要成分是什麼,就是怕有其他的化學成分對魚有傷害~所以我建議換掉 凈水劑以後無論遇見什麼情況也別放了
換水以後放千分之2的大鹽 24小時開循環 其他的什麼都用管 有條件的放2粒硝化膠囊或者一些EM菌之類的 硝化菌液來說 市面上低於80元的都是假貨 根本就沒用! 最好的硝化器材是其他人魚缸裡面的玻璃環 那才是真正培養硝化菌最好的東西

❼ 池塘或魚缸的水中有什麼微生物

大腸桿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桿菌等

❽ 魚缸里有寄生蟲


孔雀魚(詳情介紹)

寄生蟲疾病一般分為體內寄生蟲和體外寄生蟲,一般孔雀魚感染寄生蟲疾病都會出現蹭缸的症狀。魚友們只有注意觀察才能區分出是內寄還是外寄,小編就為你介紹幾種孔雀魚常見寄生蟲疾病的症狀及治療。

一、魚虱病

鯴病又稱魚虱病。魚虱為寄生甲殼動物,活體透明,與寄主的體色很相似。外形似臭蟲,又有魚虱病和魚龜病之稱。魚鯴寄生在魚的體表和鰓上,吸取魚的血液,使魚體逐漸消瘦。在取食時用口刺和大顎刺傷或撕破魚的皮膚,造成許多傷口,促使感染水中的微生物,從而引起病魚死亡。此外,鯴用口刺吸血時所分泌的毒液對魚有刺激作用。因此,病魚在水中極度不安,急劇狂游和跳躍,每尾魚只要有幾個鯴寄生,就能引起死亡。

治療方法:可用百萬分之零點二五至五(0.25~5ppm)濃度的敵百蟲溶液浸洗病魚,也可用鑷子摘除,還可用百萬分之一(1ppm)的六六六溶液浸洗,或將魚放入1.o%~1.5%食鹽水中,經2~3天即可驅除寄生蟲。

二、三代蟲病

患三代蟲病的幼魚,魚體開始褪色而變得蒼白無光澤,體表粘液增多;魚鰭下垂,末端捲曲且逐漸裂開;呈現極度不安狀態,時而狂游於水中或急側游於水底,企圖擺脫寄生蟲的騷擾,繼而食慾不振,游泳遲緩,逐漸消瘦,嚴重時引起病魚死亡。魚鰓上寄生三代蟲後會造成呼吸困難,不久即窒息死亡。

治療方法:治療此類吸蟲病最常用且有效的葯物首推甲醛(福爾馬林液)。用福爾馬林液驅殺吸蟲時,其劑量一定要足,否則會導致吸蟲產生耐葯性,形成具有抵抗力的突變種,而使葯物難於驅殺。一般用葯有兩種方法:一是低劑量長時間,如用百萬分之二十至四十(20~40ppm)葯浴24小時後,進行換水二分之一以上;二是高劑量短時間,如用百萬分之二百至二百五十(200~250ppm)葯浴1小時後,進行換水90%以上。由於病魚被吸蟲寄生時需氧量較大,故在治療中要不斷打氣增加溶氧。

三、小瓜蟲病

又稱白點病,患病的孔雀魚為緩解身體不適也會不停的蹭缸。小瓜蟲為凹口科、小瓜蟲屬、多子小瓜蟲。這是一類體型比較大的纖毛蟲。它的形態在幼蟲期和成蟲期有很大的差別。小瓜蟲的幼蟲侵襲魚的皮膚和鰓,尤以皮膚為普遍。孔雀魚魚體感染初期,胸、背、尾鰭和體表皮膚均有白點狀分布,此時病魚照常覓食活動,幾天後白點布滿全身,魚體失去活動能力,常呈呆滯狀,浮於水面,游動遲鈍,食慾不振,體質消皮膚伴有出血點,有時左右擺動,並在水族箱壁、水草、砂石旁側身迅速游動蹭癢,游泳逐漸失去平衡。病程一般5-10天,傳染速度極快,若治療不及時,短時間內可造成大批死亡。

治療方法:1、先停食4~5天:減少污染,保持水溫恆定,升溫比原水溫高2~3℃為佳。

2、保持恆定水溫:應該保持恆定的水溫,減少水中的污染,防止小瓜蟲的產生。

3、初期水溫提高:當發現鸚鵡患上白點病,初期可以將水溫提高,破環小瓜蟲繁殖生長的環境,讓小瓜蟲自己滅亡。

4、甲基藍結晶粉:水中釋放少量的甲基藍結晶粉,是整個水質變色即可,可以很好的消滅小瓜蟲病原。

5、移除缸中水草:沒有水草的情況下可適當投葯,水草對各種葯物敏感很快枯死。

6、加強飼養管理:此病要綜合治療,只用葯收效不大,加強飼養管理很重要。

四、預防寄生蟲的措施和要點

1、提高魚體自身抵抗力

(1)要注意加強魚類的營養,選用較好的配合飼料投喂,但要注意每次投喂的量不要太多。

(2)定期在飼料中添加一部分營養及免疫調節劑,例如免疫活性促長劑、魚飼佳等,

(3)可使魚類的體質得到較快的恢復,大大提高對外界寄生蟲等病原生物的抵抗力,有效防止寄生蟲病的暴發。

2、改善水體環境

(1)氧量不足時會產生大量的有毒中間產物,使魚類的抵抗力大大下降,感染包括寄生蟲在內的各類疾病的機率增加。

(2)除了要適當換水外,一定要保持水體的高溶氧與良好的水質環境,可定期使用水質改良劑與消毒劑,例如每10-15天施用一次益池保,或15 -20天施用一次保水王,有效促進水體浮游植物的生長和水色的好轉及魚類的攝食,防止代謝廢物的積累,有效改善魚類生存的水體環境。

3、殺滅魚體攜帶的寄生蟲

(1)由於魚體在越冬前或多或少都帶有一定的寄生蟲,水溫一有升高,這些寄生蟲很容易大量繁殖,使魚體大量感染。

(2)為了防止寄生蟲病暴發,可選用市場上一些安全、高效、無公害的葯物,例如「魚蟲殺星」、「克蟲王」系列葯物等,較徹底地殺滅越冬魚體本身攜帶的少量寄生蟲。

4、預防魚兒寄生蟲的其它方法:

(1)不要購買生病的或有異常的魚。

(2)買魚時多觀測他們,看看他們的體色正常嗎?游動活潑嗎?索食勤快嗎?有沒有排白便的情況?

(3)做好新魚的檢疫。

(4)盡量不要餵食活餌,特別是紅線蟲、紅蟲、水蚤,就是要喂也可以把活餌先冷凍起來,這樣帶菌的情況沒有活餌那樣嚴重了。

(5)做好水質的消毒工作。

(6)減少魚只的緊迫感,以免降低抵抗力。

(7)提供營養豐富的食物,沒有細菌的危害,營養又豐富,只是魚接受程度要比活餌慢些。

(8)做好預防性的驅蟲工作,我每月最後幾天就是這樣的,先體外,後體內(體內用的是驅蟲漢堡)。



❾ 水中常見的微生物有哪些

水中常見的微生物有細菌、真菌、噬菌體、病毒、原生動物、藻類等。

1、細菌

細菌(學名:Bacteria)是生物的主要類群之一,屬於細菌域。也是所有生物中數量最多的一類,據估計,其總數約有5×10^30個。細菌的形狀相當多樣,主要有球狀、桿狀,以及螺旋狀。

2、真菌

真菌,是一種真核生物。最常見的真菌是各類蕈類,另外真菌也包括黴菌和酵母。現在已經發現了七萬多種真菌,估計只是所有存在的一小半。大多真菌原先被分入動物或植物,現在成為自己的界,分為四門。

3、噬菌體

噬菌體(phage)是侵襲細菌的病毒,也是賦予宿主菌生物學性狀的遺傳物質。噬菌體必須在活菌內寄生,有嚴格的宿主特異性,其取決於噬菌體吸附器官和受體菌表面受體的分子結構和互補性。噬菌體是病毒中最為普遍和分布最廣的群體。通常在一些充滿細菌群落的地方,如:泥土、動物的腸道里,都可以找到噬菌體。

4、原生動物

原生動物是單細胞,細胞內有特化的各種胞器,具有維持生命和延續後代所必需的一切功能,如行動、營養、呼吸、排泄和生殖等。每個原生動物都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

5、藻類

藻類是原生生物界一類真核生物(有些也為原核生物,如藍藻門的藻類)。主要水生,無維管束,能進行光合作用。體型大小各異,小至長1微米的單細胞的鞭毛藻,大至長達60公尺的大型褐藻。一些權威專家繼續將藻類歸入植物或植物樣生物,但藻類沒有真正的根、莖、葉,也沒有維管束。這點與苔蘚植物(bryophyte)相同。

❿ 求助前輩們,有沒有見過魚缸里的這種微生物

魚缸中的微生物對魚的影響就好比空氣中的微生物對陸地上動物的影響。大部分微生物對動物體都是無害的,動物體表面有抗體,能與這些微生物和平共處。有些甚至是有利的,它們還會參與動物體的新陳代謝。不過也有些微生物是一些病原體,帶有致病性,能引起動物體代謝異常紊亂。
微生物是指個體難以用肉眼觀察的一切微小生物之統稱。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和少數藻類等。由於不是一個或一類,它們的新陳代謝過程也千差萬別。所以不能給到你准確的答案。微生物的營養來源(這個說法比「吃」更准確一點)主要有:其它微生物、有機物、光合作用生成、氨氮類無機鹽等。

閱讀全文

與魚缸有哪些微生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