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是哪一天
《生物多樣性公約》是1993年12月29日起生效的,於是第二年聯合國大會宣布12月29日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1992年11月18日,全世界有1575名科學家(其中99人為諾貝爾獎獲得者)就環境問題向世人發出警告:扭轉人類遭受巨大不幸和地球發生突變的趨勢,只剩下不過幾十年時間了。他們還起草了一份文件——《世界科學家對人類的警告》,文件開頭就:「人類和自然界正走上一條相互抵觸的道路。」這份文件將臭氧層變薄、空氣污染、水資源浪費、海洋毒化、農田破壞、動植物物種減少及人口增長列為最嚴重的危險。事實上,這些因素已危及地球上的生命。
『貳』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是12月29日還是5月22日
聯合國大會於2000年12月20日,通過第55/201號決議,宣布每年5月22日為「生物多樣性國際日」,以增加對生物多樣性問題的理解和認識。指定這一天為國際日是以此慶祝1992年5月22日內羅畢會議最後通過的決議《生物多樣性公約》協議文本。
『叄』 每年的__被稱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5月22日
聯合國大會於2000年12月20日,通過第55/201號決議,宣布每年5月22日為「生物多樣性國際日」,以增加對生物多樣性問題的理解和認識。指定這一天為國際日是以此慶祝1992年5月22日內羅畢會議最後通過的決議《生物多樣性公約》協議文本。
『肆』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是什麼時候
國際生物多化日(International Biodiversity Day)
聯合國環境署於1988年11月召開生物多樣性特設專家工作組會議,探討一項生物多樣性國際公約的必要性。1989年年5月建立了技術和法律特設專家工作組,擬訂一個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的國際法律文書。到1991年2月,該特設工作組被稱為政府間談判委員會。1992年5月內羅畢會議通過了《生物多樣性公約協議文本》。《公約》於1992年6月5日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期間開放簽字,並於1993年12月29日生效。締約國第一次會議1994年11月在巴哈馬召開,會議建議12月29日即《公約》生效的日子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同時,聯大敦促聯合國秘書長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從各個方面採取必要措施,以期確保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活動的連續如期舉行。2001年5月17日,根據第55屆聯合國大會第201號決議,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改為每年5月22日。
『伍』 2022年是第幾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2022年是第29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聯合國大會於2000年12月20日,通過第55/201號決議,宣布每年5月22日為「生物多樣性國際日」,以增加對生物多樣性問題的理解和認識。為了保護全球的生物多樣性,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包括我國在內的153個國家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
2022年5月22日是第29個國際生物多樣日。為呼應《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主題,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主題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植物多樣性和人類息息相關,保護植物就是保護人類的福祉。
『陸』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是幾月幾日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是什麼節日
導讀:國際生物多樣性是我們生存必須要有的元素,單一物種持續發展只能帶來毀滅,所以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基石。那麼,你知道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是幾月幾日嗎?以下是我對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是什麼節日的介紹,快點來看看吧。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是幾月幾日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是什麼節日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是每年5月22日。
聯合國大會於2000年12月20日,通過第55/201號決議,宣布每年5月22日為「生物多樣性國際日」,以增加對生物多樣性問題的理解和認識。指定這一天為國際日是以此慶祝1992年5月22日內羅畢會議最後通過的決議《生物多樣性公約》協議文本。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由來
為了保護全球的生物多樣性,1992年在巴西首都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153個國家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1993年12月29日,《生物多樣性公約》正式生效。1994年12月29日,聯合國大會49/119號決議案宣布12月29日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同年11月,我國七屆人大第28次會議審議批准了此公約,使我國成為這個公約的最早的締約國之一。1994年12月29日是第一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為了更好地開展宣傳紀念活動,根據公約締約方大會第五次會議的建議,2001年第55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01號決議,將「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由原來的每年12月29日改為5月22日。2001年5月22日是日期更改後的第一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這個國際紀念日的確立,說明生物多樣性問題已經引起各國的廣泛關注。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持續利用已成為人類與環境領域的中心議題。
什麼是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是指地球上的生物所有形式、層次和聯合體中生命的多樣化。簡單地說,生物多樣性是生物和它們組成的系統的總體多樣性和變異性。生物多樣性包括三個層次: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生命經過幾十億年發展進化的結果,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它提供人類所有的食物和木材、纖維、油料、橡膠等重要的工業原料。
為何要保護生物多樣性
可以說,保護生物多樣性就等於保護了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基石,保護了人類文化多樣性基礎,就是保護人類自身。但是隨著森林的砍伐,湖泊大海的污染,草原的過度放牧,如今地球上的生物每時每刻都有生物滅絕,這些生物的滅絕不僅僅是一種物種的消失,還會帶來連鎖反應,對人類來說是不可估量的損失,保護生物多樣性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議題。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歷屆主題
2019年:我們的生物多樣性,我們的食物,我們的健康
2018年:紀念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25周年
2017年:生物多樣性與旅遊可持續發展
2016年: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可持續的人類生計
2015年:生物多樣性助推可持續發展
2014年:島嶼生物多樣性
2013年:水和生物多樣性
2012年:海洋生物多樣性
2011年:森林生物多樣性
2010年:生物多樣性、發展和減貧
2009年:外來入侵物種日
2008年:生物多樣性與農業
2007年: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
2006年:旱地生物多樣性保護
2005年:生物多樣性——不斷變化之世界的生命保障
2004年:生物多樣性——全人類的食物、水和健康
2003年:生物多樣性和減貧——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挑戰
2002年:專注於森林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