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安徽有哪些古生物群落

安徽有哪些古生物群落

發布時間:2022-08-07 01:18:45

A. 安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什麼 有哪些常設展館

安徽博物館常設展館

安徽省博物館是了解安徽這個地方歷史與知識的最好途徑,我們會去了解這里的文化,明白這里的故事,這才是我們在這個地方旅的意義,下面我們以起來進一步了解安徽省博物館,這里的展館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

展館之寶

鑄客銅鼎,又稱楚大鼎或鑄客大鼎。戰國青銅器,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33年壽縣朱家集(今屬長豐縣)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圓口,方唇,鼓腹,圜底,蹄足,附耳外侈。口沿刻銘文12字,研究者釋讀不一。此鼎形制雄偉,堪稱楚國重器。位居省博八大鎮館之寶(包括鑄客銅鼎、金邊瑪瑙碗、鄂君啟金節(舟節)鄂君啟金節(車節)、吳王光鑒、龍虎四環鼓座、剔犀圓漆盒、九華朱覲墨、仙人吹笙壺)之首。

地址:合肥市懷寧路268號(新館)、合肥市安慶路268號(老館)

安徽博物館常設展館

安徽古生物陳列

安徽省位於祖國東部低海拔地區,長江、淮河兩大水系橫貫省內,將全省自然劃分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地三大自然地理區域。省內中生代、新生代地層十分發育,古生物化石極為豐富,化石種類和地史分布在古生物學研究中佔有重要地位。

烽火江淮——安徽革命史陳列

實干興邦,奮發圖強,繼承與發揚安徽紅色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安徽人民一定能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全面提高「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建設的現代化水平,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安徽篇章。

安徽文明史陳列

鼎盛於清中葉的桐城文派,為中國文學史譜寫了濃墨重彩的華章。本陳列選取體現安徽各個歷史階段社會發展代表性的文化遺存、珍貴文物、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從不同側面反映安徽歷史文明發展的脈絡。

徽州古建築

古徽州一府六縣,境內山清水秀,獨特的地理環境與歷史背景,形成了崇文重教的儒家文化氛圍。徽州古建築具有鮮明的地域風格,獨具特色的磚、石、木「三雕」藝術,使之富有細部審美要素。徽州建築在建築技藝、民眾生活、倫理觀念、審美追求方面傳遞著諸多文化信息,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徽州代表性的村落如宏村、西遞、龍川、呈坎、棠樾、唐模、南屏等,建築的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體現了良好的生態文明。

安徽文房四寶

紙、墨、筆、硯是我國傳統的書寫用具,在傳承祖國文化、促進世界文明中做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 「文房四寶」。 安徽是宣紙、徽墨、宣筆、歙硯的故鄉,「四寶」 俱全。千百年來,伴隨著文化的發展和無數能工巧匠的琢磨營造,「安徽文房四寶」逐漸演變為實用與觀賞於一體的藝術品,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時代特徵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江淮擷珍

安徽襟江帶淮,文物資源豐富,館藏古代工藝品種類繁多。富麗華貴的金銀器、典雅潤澤的玉石器、巧奪天工的漆器、工藝獨特的鐵畫、造型別致的竹木牙角器,無不凝聚著古代能工巧匠的心血與才智。這里展示的數十餘件珍品,精微工巧,反映了時代的風尚和審美情趣,體現了燦爛的中華文化,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

歐豪年美術館

「嶺南畫派」是十九世紀末中國畫壇上頗具影響的畫派之一。歐豪年先生(1935— )十七歲師從嶺南畫派巨擘趙少昂,力學精研,深攻筆墨,傳承嶺南畫派「折衷」思想之衣缽,學貫中西,兼容並蓄,成為嶺南畫派第三代的中堅人物。

參觀博物館就是要了解他的構造和展出內容,這樣我們參觀博物館的效果才能算事半功倍!

B. 微生物化石的地層分布特點

1.以浸解法獲得的微生物化石

層位分布上可分三個亞組合:

(1)亞組合Ⅰ

產自淮南地區的劉老碑組中、上段泥頁岩及鈣質粉砂岩中。以大量的片狀(占總量約50%),如Laminarites antiquissimus;豐富的球狀(占總量的40%多),包括光球形Leiosphaeridia pelucida,糙面球形 Asperatopsophosphaera bavlensis 及粗面球形 Trachysphaeridium incrassatum偶見裂球形Spumiosa alara等(見圖版ⅩⅩⅠ)。

圖版ⅩⅩⅠ

1~9 浸解獲得的第Ⅰ組合的微生物化石,比例尺10μm。

1.Leiosphaeridia pelucida,P1-BH-22-5,劉老碑組;安徽省鳳陽縣宋集。2.Leiosphaeridia pelucida,P1-BH20-4a,劉老碑組;安徽省鳳陽縣宋集。3.Leiosphaeridia pelucida,P1-BH-20-3a,劉老碑組;安徽省鳳陽縣宋集。4.Spumiosa alara,P1-BH-20-8,劉老碑組;安徽省鳳陽縣宋集。5.Spumiosa alara,P1-BH-20-3b,劉老碑組;安徽省鳳陽縣宋集。6.Asperatopsophosphaera bavlinensis,P1-BH-20-4b,劉老碑組;安徽省鳳陽縣宋集。7.Asperatopsophosphaera bavlinensis,P1-BH-22-2,劉老碑組;安徽省鳳陽縣宋集。8.Laminarites antiquissimus,P1-BH-20-3c,劉老碑組;安徽省鳳陽縣宋集。9.Laminarites antiquissimus,P1-BH-20-5,劉老碑組;安徽省鳳陽縣宋集。

其特點:幾乎全是片形和球形個體,其中球形直徑以10~40μm者為主。

(2)亞組合Ⅱ

產自淮南地區九里橋組、淮北地區賈園組上部及趙圩組下部鈣質粉砂岩及碳酸鹽岩中。以較豐富的串球線形Monilinema quadratucella,聚球形Synsphaeridium sp.及光面球形Leiosphaeridia pelucida為特徵(見圖版ⅩⅫ)。

其特點:出現較豐富的串珠線形個體。

(3)亞組合Ⅲ

產自淮北地區的九頂山組、張渠組、魏集組、史家組、望山組、金山寨組及溝後組碳酸鹽岩及泥頁岩中,以豐富的粗面球形Trachysphaeridium simplex,大光球形Leiosphaeridia hyperboreica,有核球形Nucellosphaeridium asperatum,連球形Symplassosphaeridium sp.,帶形Taeniatum simplex,片形Laminarites antiquissimus和少量的糙面球形Asperatopsophosphaera bavlensis,大褶形Macroptycha uniplicata,串球線形Monilinema quadratucella及單孔球形Tophoporata sp.等為特徵(見圖版ⅩⅩⅢ,ⅩⅩⅣ)。

其特點:多樣化程度有所提高。除了有各種球形、片形及線形個體外,還有帶形及梭形個體。但總的來看,仍以較原始的球形類為主。

2.以岩石切片法獲得的微生物化石組合

溫暖淺海碳酸鹽燧石相沉積是寒武紀以前的早期地球十分常見的現象,這也許與當時獨特的地球環境有關。自加拿大Gunflint組燧石切片中約19億年前三維保存的絲狀、帶狀、片狀及球狀等微生物化石(Tyler & Barghoorn,1954)首次報道以來,世界各地已有多處燧石相微生物化石點被發現。其中南非太古代無花果樹群(Fig Tree Series)約32億年(Barghoorn & Schopf,1966)、Swaziland超群Onverwacht群(Walsh & Lower,1985)及西澳大利亞Pilbara超群Warrawoona群(Awramik et al.,1983)約35億年的絲狀微生物化石則是迄今最早的幾處地球生命記錄。

我國燧石相保存的微生物化石研究始於1970年代後期,先後報道了川滇黔地區(張昀,1978)、京津地區(張鵬遠,1979,1981;李承洲等,1999)及徐淮地區(張忠英,閻永奎,1984;Yin L,1990;尹崇玉等,1994)元古代地層的標本。

蘇皖北部新元古代燧石相微生物化石主要產自倪園組和九頂山組泥質白雲岩及白雲質灰岩的燧石結核或條帶中,呈較完好的三維立體狀態保存,有絲形和球形兩大類共六個形態屬種(表3)。其中絲形類數量很大,多保存為中空的圓管形鞘,如Siphonophycus sp.。球形類雖不及絲形類那麼眾多易見,但形態上變化較多,常見的有:Globophycus rugosum,Eozygion grande,Tetraphycus conjunctum及Eoentophysalis belcherensis。偶爾還可見Caryosphaeroides pristine(見圖版Ⅲ~Ⅳ)。

從這些化石的形態上來分析,它們中大多數屬於藍細菌化石。其中以呈圓管狀絲體的Siphonphycus sp.佔大多數,它們是類似於現代顫菌(Oscillatoria)的古代藍細菌遺留的管狀衣鞘化石。常見的Globophycus rugosum,Eozygion grande,Tetraphycus conjunctum和Eoentophysalis belcherensis,可能代表了球狀藍細菌的單球、雙球、四分球和集球狀態的不同生長階段及不同分裂繁殖階段。偶爾可見的具「核」單球個體Caryosphaeroides pristine,則可能是細胞內含物在成岩作用過程中發生了質壁分離,細胞質凝聚收縮成團塊狀,而在細胞中央形成了形態類似於細胞核的結構。

圖版ⅩⅩⅡ

1~4 浸解獲得的第Ⅱ組合的微生物化石,比例尺10μm。

1.Paleamorpha punctulata,ZHAO-JA-5(1)-10,賈園組;江蘇省銅山縣寨山。2.Synsphaeridium sp.,ZHAOZH-9(1)-7,趙圩組;江蘇省銅山縣寨山。3.Monilinema quadratucella,ZHAO-JA-5(1)-5,賈園組;江蘇省銅山縣寨山。4.Monilinema quadratucella,ZHAO-JA-5(1)-3,賈園組;江蘇省銅山縣寨山。

圖版ⅩⅩⅢ

1~9 浸解獲得的第Ⅲ組合的微生物化石,比例尺10μm。

1~3.Leiosphaeridia hyperboreica,WSH-20(2)-1,史家組;安徽省宿州市望山。4.Trachysphaeridium simplex,WSH-20(2)-9a,史家組;安徽省宿州市望山。5.Annulum difuminatum,WSH-20(2)-9b,史家組;安徽省宿州市望山。6.Symplassosphaeridium sp.,WSH-20(2)-9c,史家組;安徽省宿州市望山。7.Teaniatum simplex,WSH-20(2)-7a,史家組;安徽省宿州市望山。8.Nucellosphaeridium asperatum,WSH-20(2)-7b,史家組;安徽省宿州市望山。9.Tophoporata sp.,WSH-20(2)-7c,史家組;安徽省宿州市望山。

圖版ⅩⅩⅣ

1~8 浸解獲得的第III組合的微生物化石,比例尺10μm。

1.Asperatopsophosphaera bavlinensis,PIX3-1-8a,溝後組;安徽省宿州市溝後村。2.Synsphaeridium sp.,PIX3-6-8,溝後組;安徽省宿州市溝後村。3.Leiosphaeridia pelucida,WSH-20(2)-5,史家組;安徽省宿州市望山。4.Brochopsophosphaera sp.,GJN-3-1,金山寨組;安徽省宿州市溝後村。5.Trachysphaeridium simplex,WSH-20(2)-2,史家組;安徽省宿州市望山。6.Leiosphaeridia pelucida,WSH-20(2)-9d,史家組;安徽省宿州市望山。7.Macroptycha uniplicata,PIX3-6-5,溝後組;安徽省宿州市溝後村。8.Macroptycha uniplicata,PIX3-1-8b,溝後組;安徽省宿州市溝後村。

綜觀已知的元古宙的微生物化石記錄,顯然包含許多形態上、生態上及生理上與現生藍細菌類型相似的類群(Golubic & Hofmann,1976)。但由於這類標本往往僅保存細胞壁或膠鞘形成化石後的結構形態,而細胞膜、原生質、細胞核、細胞器及色素體已不復存在,僅剩下降解後殘留的有機質顆粒分散或聚合成團的形態。因此,運用形態學和現代生物學所推測的生理解釋只能作為研究微生物化石記錄的參考。類似藍細菌的化石記錄在元古宙時期似乎要遠比後來的地質時期豐富得多。其實這是一種假象。這是因為古-中元古代及新元古代早期,層狀微生物群落有著廣闊得多的環境分布,疊層石碳酸鹽岩的普遍發育就是明證(Walter,1994)。而新元古代大冰期(Kirschvink,1992;Hoffman et al.,1998)之後,隨著後生動物日益明顯地介入,使潛穴啃嚙作用(Awramik,1971)、生物擾動作用及沉積物改造作用變得普遍起來時,底棲單細胞藍細菌保存為化石的可能性變小了。

蘇皖北部新元古代九頂山組和倪園組白雲岩富含燧石結核及燧石條帶中的微生物化石,與世界各地已發現的大部分元古代燧石相微生物化石記錄一樣,似乎反映了當時普遍發育的高鹽環境早期硅化成岩作用(Strother et al.,1983),使通常難以保存的淺海細粒屑沉積環境中的藍細菌群落,往往可被高鹽水體中的硅質膠體包裹沉澱,以三維立體狀態較完好地保存(Яанкаускас,1989)。

它們主要產自淮北地區的倪園組和九頂山組泥質白雲岩及白雲質灰岩的燧石結核或條帶中,呈較完好的三維立體狀態保存,有絲狀和球狀兩大類。其中絲狀類數量很大,多保存為中空的圓管形鞘,如Siphonophycus kestron。球狀類雖不及絲狀類那麼眾多易見,但形態上變化較多,常見的有:單球形Globophycus rugosum、雙球形Eozygion grande、四分球形Tetraphycus conjunctum及集球形Eoentophysalis belcherensis。偶爾可見具核單球形Caryosphaeroides pristine(見圖版ⅩⅩⅤ~ⅩⅩⅦ)。

總的來看,本區採用浸解法從劉老碑組、九里橋組、賈園組、趙圩組、九頂山組、張渠組、魏集組、史家組、望山組、金山寨組及溝後組獲得的新元古代微生物化石組合是以豐富的簡單球形Laminarites antiqussimus,Leiopsophosphaera pelucis,Asperatopsophosphaera bavlensis及Trachysphaeridium incrassatum為特徵,與燕遼地區青白口系下馬嶺組及橋頭組(邢裕盛,劉桂芝,1965,1973),俄羅斯伏爾加—烏拉爾及西伯利亞地區上里菲系Валдаий群及Бавлин群(Тимофеев,1959;Шепелева,1963)加拿大艾伯塔省西南部的Hector組(Moorman,1974),美國阿拉斯加的Tinder組及瑞典南部的Visingsö組(Videl,1976)的微生物化石組合相似。

19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在微生物化石研究方面做了較系統的總結(邢裕盛等,1985;Yin,1997,1999)。但由於元古宙微生物化石以光球形及無明顯裝飾特徵的類型佔大多數,對它們的分類、命名又難以規范,直接影響了它們在地層劃分、對比中的有效應用。因此,至今尚無統一的以微生物化石為標準的新元古代地層層序劃分。盡管如此,新元古代大冰期前後的微生物群還是有相當明顯的區別,可作為識別這一時間段地層層序的參考依據之一。

華北古陸東南緣新元古代化石微生物群以簡單的光球形及基本上屬光球邢的個體為主,夾有少量無明顯裝飾的梭形及帶形個體。未見到像震旦紀南沱冰期之後大量涌現刺球形(邢裕盛,劉桂芝,1978,1980;張忠英1981,1984a,b,1986;丁蓮芳等1996;Yuan & Hofmann,1998;尹磊明等,1999;肖書海等,1999)及瓶形(段承華,曹芳,1989;張忠英,1994;曹芳,1998)等結構較復雜個體的現象。而以切片法從倪園組及九頂山組燧石中獲得的微生物化石組合,在形態及三維保存狀態上絕大多數與現代潮坪的以藍細菌為主的底棲微生物群落的特徵相似(Golubic & Hofmann,1976;Riding,1991a,b,c),並且絕大多數形態屬種,可以與澳大利亞新元古代Pioneer冰磧層之下的苦泉組燧石中所產的微生物化石相對比(Schopf,1968;Schopf & Blacic,1971)。因此,它們可能代表了青白口紀晚期至新元古代大冰期前夕的微生物類群演化水平。

圖版ⅩⅩⅤ

1~11 九頂山組燧石切片中的微生物化石,比例尺10μm。

1~4.Eoentophysalis belcherensis,QP-G-1(1),江蘇省銅山縣青銅山。5.Eoentophysalis belcherensis,LIJD-8(2),江蘇省銅山縣梁堂。6.Tetraphycus conjunctum,SJD-10(1),江蘇省銅山縣沈店。7.Globophycus sp.,SJD-10(1),江蘇省銅山縣沈店。8.Tetraphycus conjunctum,LIJD-8(5)-1,江蘇省銅山縣梁堂。9,10.Tetraphycus conjunctum,WJD-3(3)-1,江蘇省銅山縣魏集。11.Globophycus sp.,WJD-8(2),江蘇省銅山縣魏集。

圖版ⅩⅩⅤⅠ

1~11 倪園組燧石切片中的微生物化石,比例尺10μm。

1.Eozygion grande,QNI-11(2),江蘇省銅山縣青銅山。2.Eozygion grande,QNI-11(1),江蘇省銅山縣青銅山。3.Eoentophysalis belcherensis,QNI-16(6)-2,江蘇省銅山縣青銅山。4,5.Eoentophysalis belcherensis,QNI-18(1),江蘇省銅山縣青銅山。6.Globophycus rugsaum,QNI-18(1),江蘇省銅山縣青銅山。7.Caryosphaeroides pristina,QNI-16(3),江蘇省銅山縣青銅山。8.Eoentophysalis belcherensis,QNI-18(6)1,江蘇省銅山縣青銅山。9.Globophycus rugsaum,QNI-21(1)-1,江蘇省銅山縣青銅山。10.Globophycus rugsaum,QNI-16(6)-2,江蘇省銅山縣青銅山。11.Globophycus rugsaum,ZHNI-16(1)-1,江蘇省銅山縣趙圩。

圖版ⅩⅩⅤⅠⅠ

1~3 倪園組燧石切片中的微生物化石,比例尺10μm。

1.Siphonophycus sp.,QNI-17(2)-2,江蘇省銅山縣青銅山。2.Siphonophycus sp.,QNI-17(1)-1,江蘇省銅山縣青銅山。3.Siphonophycus sp.,QNI-12-2,江蘇省銅山縣青銅山。

C. 我國有哪些世界自然遺產

截至到2018年7月2日剛剛閉幕的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世界遺產共有53項。 1、武陵源武陵源風景名勝區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總面積264Km²,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索溪峪和天子山等三大景區組成。區內地下溶洞串珠貫玉,已開發的黃龍洞初探長度達11公里。武凌源以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五絕」而聞名於世。 2、九寨溝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縣(今九寨溝縣)境內,距離成都市400多公里,是一條縱深40餘公里的山溝谷地,因周圍有9 個藏族村寨而得名,總面積約620Km²,大約有52%的面積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蓋。 3、黃龍 黃龍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主要景觀集中於長約3.6公里的黃龍溝,溝內遍布碳酸鈣華沉積,彷彿是一條金色巨龍,包括大熊貓、金絲猴在內的10餘種珍貴動物倘佯其間,使黃龍景區的特殊岩溶地貌與珍稀動植物資源相互交織,渾然天成。 4、三江並流 三江並流國家公園坐落於雲南省西北部的山區,公園內包含有8種保護區域的地貌。「三江並流」自然景觀位於中國西南部雲南省青藏高原南部橫斷山脈的縱谷地區,由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內的山脈組成。 它地處東亞、南亞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區域的交匯處,是世界上罕見的高山地貌及反映其演化的代表地區,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種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 5、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大熊貓棲息地是中國稀有的「活化石」動物棲息地。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包括卧龍、四姑娘山、夾金山脈,涵蓋成都、阿壩、雅安、甘孜4個市州12個縣。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貓棲息地,也是全球除熱帶雨林以外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區域之一。 6、三清山 世界遺產委員會對中國江西三清山國家公園的遺產價值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其在一個相對較小的區域內展示了獨特的花崗岩石柱與山峰,豐富的花崗岩造型石與多種植被、創造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景觀美學效果,呈現了引人入勝的自然美。 7、澄江化石地 中國首個化石類世界遺產,填補了中國化石類自然遺產的空白。距今5.3億年,於1984年被發現,被譽為「20世紀最驚人的古生物發現之一」。完整展示了寒武紀早期海洋生物群落和生態系統。 8、新疆天山 榮譽:新疆阜康市,古稱「瑤池」,有「天山明珠」盛譽,世界自然遺產,以高山湖泊為中心的山嶽型自然風景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 9、中國南方喀斯特 榮譽:世界自然遺產,由雲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貴州施秉/重慶金佛山/廣西環江七地的喀斯特地貌組成 10、中國丹霞 榮譽:世界自然遺產,由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福建泰寧/江西龍虎山/貴州赤水/浙江江郎山6個著名的丹霞地貌景區組成 參考資料:網路ˉ中國世界自然遺產

D. 安徽省古生物博物館

安徽古生物博物館預計2011年國慶迎客

明年國慶,市民可到位於合肥市政務文化區的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來感受恐龍世界。記者昨天從省國土資源廳獲悉,集博物展示、科普教育、科技交流、觀賞游覽、休閑娛樂等功能於一體的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新館將於3月份完成土建工程,6月開始布展,預計於2011年國慶對外開放。 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新館是安徽文化博物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於2008年4月正式開建。昨天記者在現場看到,博物館雛形初現。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棟建築,記者願意用「酷」:兩棟單體建築顏色古樸,相對而卧,高低呼應;地下一層中空,地面三層看似懸空幾十米,從主入口望下去,竟有古代岩洞的感覺。據該館人員介紹,該館地面三層全部用24米長的鋼結構托起,基底中空,這在國內非常罕見。 據了解,該館北面的建築單體為古生物展區,南面則是地質礦物岩石展區。目前,土建工程主體結構已完工、鋼結構工程已竣工驗收,室內公共區域裝飾工程正在進行,外裝飾工程進入收尾階段。整個土建工程預計3月完成,隨後將交付布展。 據介紹,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總建築面積26495平方米。館藏標本非常豐富,共有藏品43529件,主要由省地質博物館原有的館藏標本和省政府移交的單勇先生捐贈的化石標本以及新徵集標本等組成,其中古生物化石標本38381件。 昨天,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還與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簽訂捐贈儀式,正式捐贈古生物化石509件,硅化木標本200.67噸,生物化石中包括三葉蟲、貴州龍、鸚鵡嘴龍、巢湖魚龍等精美珍貴的古生物化石。此外,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還啟動「我贈你讀」活動,向省國土資源廳、省地質礦產勘查局等單位捐贈《化石》、《走進恐龍世界》等圖書,這些圖書屆時也將放於博物館內,提高科普功能。

E. 安徽省三大世界文化遺產是什麼

第一,安徽黃山(1990.12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並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黃山是安徽旅遊的標志,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唯一的山嶽風光。
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後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故改名為「黃山」。黃山代表景觀有「四絕三瀑」,四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龍瀑。黃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熱情友好的象徵,承載著擁抱世界的東方禮儀文化。


(5)安徽有哪些古生物群落擴展閱讀:

世界文化遺產,概念上分為有形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從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文化遺產?
??。

文化景觀遺產
由人類有意設計和建築的景觀:包括出於美學原因建造的園林和公園景觀,它們經常(但並不總是)與宗教或其它紀念性建築物或建築群有聯系;有機進化的景觀:它產生於最初始的一種社會、經濟、行政以及宗教需要,並通過與周圍自然環境的相聯系或相適應而發展到如今的形式;
關聯性文化景觀:這類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以與自然因素、強烈的宗教、藝術或文化相聯系為特徵,而不是以文化物證為特徵。廬山、五台山、杭州西湖、哈尼梯田和花山岩畫是中國53項「世界遺產」中僅有的五項文化景觀。

自然遺產
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年來積極開展的一項國際合作活動。1972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總部舉行的第17屆大會上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自然界的特有景觀和生物。
從美學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由地質和生物結構或這類結構群組成的自然面貌;從科學或保護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地質和自然地理結構以及明確劃定的瀕危動植物物種生態區;從科學、保護或自然美角度看,只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天然名勝或明確劃定的自然地帶。

世界農業遺產
從2002年起,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全球環境基金開始啟動設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項目。按照糧農組織的解釋,世界農業遺產屬於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在概念上等同於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農業遺產保護項目將對全球重要的受到威脅的傳統農業文化與技術遺產進行保護。

國際濕地遺產
國際濕地是世界遺產的一部分,2009年,濕地國際聯盟組織正式開展了對國際濕地納入世界遺產保護戰略的范疇,已經在中國計劃開展濕地世界遺產評估的項目有青海湖、洞庭湖、瀘沽湖等濕地。
中國於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1999年10月29日,中國當選為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中國於1986年開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遺產項目。
自1987年至2018年7月,中國先後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3項,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6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項、世界自然遺產13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安徽古村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大運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世界遺產名錄

F. 安徽有哪些風光與物產

安徽最值得去的十大5A景區,你過幾個?如果沒有去過,今天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1.黃山



地處安徽蕪湖華強旅遊城,中國規模最大的第四代主題樂園。蕪湖方特歡樂世界由陽光廣場、方特歡樂大道、漁人碼頭、太空世界、神秘河谷、維蘇威火山、西遊傳說、精靈山谷、聊齋、恐龍半島、海螺灣、嘟比農庄、兒童王國、水世界、火流星等10多個主題項目區組成,包含主題項目、游樂項目、休閑及景觀項目300多項。

G. 中國的古生物化石群請問中國有哪些古生物化石群

中國的古生物化石群包括:澄江生物群、凱里生物群、羅平生物群、貴州龍動物群、關嶺生物群、祿豐蜥龍動物群、自貢恐龍動物群、熱河生物群、山旺古生物化石群、和政古動物化石群。

更多的知識你可以在相關的書本里找到:)


H. 我國有哪些自然保護區,分別保護什麼生物

中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錄 大部分看名字就知道 是保護什麼的
華北地區
北京(2)
1.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1月14日)
天津 (3)
1.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薊縣中、上元古界地層剖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八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山東 (7)
1.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長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山旺古生物化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濱州貝殼堤島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6.榮成大天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7.昆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1月14日)
河北 (11)
1.昌黎黃金海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小五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泥河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大海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霧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6.圍場紅松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7.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8.柳江盆地地質遺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9.塞罕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0.茅荊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1月14日)
11.灤河上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1月14日)
河南 (11)
1.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豫北黃河故道濕地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焦作太行山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南陽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6.寶天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7.雞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8.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9.連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0.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1.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山西 (5)
1.陽城莽河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蘆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龐泉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五鹿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陝西 (12)
1.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6.漢中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7.子午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8.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9.天華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1月14日)
10.青木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9年9月18日)
11.桑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9年9月18日)
12.隴縣秦嶺細鱗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陝西米倉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陝西延安黃龍褐馬雞自然保護區晉升國家級
東北地區
遼寧 (12)
1.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成山頭海濱地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桓仁老禿頂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6.白石砬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7.丹東鴨綠江口濱海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8.醫巫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9.雙台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0.北票鳥化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1.努魯兒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2.海棠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吉林 (13)
1.伊通火山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龍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鴨綠江上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6.天佛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7.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8.大布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9.琿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
10.查干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1.雁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2.哈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9年9月18日)
13.松花江三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9年9月18日)
黑龍江 (23)
1.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寶清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饒河東北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
5.豐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6.涼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7.三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8.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9.八岔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0.撓力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1.牡丹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2.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3.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4.南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5.鳳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6.烏伊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7.勝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8.雙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1月14日)
19.紅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1月14日)
20.珍寶島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1月14日)
21.穆棱東北紅豆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9年9月18日)
22.東方紅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9年9月18日)
23.大沾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9年9月18日)
華中地區
上海 (2)
1.九段沙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江蘇 (3)
1.鹽城沿海灘塗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泗洪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浙江 (9)
1.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南麂列島海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烏岩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大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6.古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7.鳳陽山-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8.九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9.長興地質遺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0.象山韭山列島晉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公示期)
安徽 (6)
1.鷂落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古牛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6.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江西 (8)
1.鄱陽湖候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桃紅嶺梅花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九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井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6.官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7.馬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1月14日)
8.鄱陽湖南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1月14日)
9.齊雲山保護區(2009年申報晉升)
湖北 (11)
1.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神農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五峰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石首糜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長江天鵝洲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6.長江新螺段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7.星斗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8.九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9.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1月14日)
10.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1. 龍感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9年9月18日)
湖南 (17)
1.炎陵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6.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7.永州都龐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8.小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9.黃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0.烏雲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1.鷹嘴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2.南嶽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3.借母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1月14日)
14.陽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9年9月18日)
15.八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1月14日)
16.六步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9年9月18日)
17.舜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9年9月18日)
18.高望界省級自然保護區晉升國家級(進入公示期)
重慶 (4)
1.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大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金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四川 (23)
1.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白水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攀枝花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畫稿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王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6.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7.馬邊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8.長寧竹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9.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0.卧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1.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2.小金四姑娘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3.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4.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5.察青松多白唇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6.亞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7.美姑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8.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9.米倉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雪寶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1.花萼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2.海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1月14日)
23.長沙貢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9年9月18日)
24.屏山縣老君山(申請晉升)
華南地區
福建 (12)
1.廈門珍稀海洋物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將樂龍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天寶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深滬灣海底古森林遺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6.虎伯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7.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8.梁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9.梅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0.戴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1.閩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2.君子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1月14日)
廣東 (11)
1.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丹霞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內伶仃島-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6.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7.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8.像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9.惠東港口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0.徐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1.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1月14日)
廣西 (16)
1.大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花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貓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山口紅樹林生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合浦營盤港-英羅港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6.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7.防城金花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8.十萬大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9.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0.大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1.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2.千家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3.岑王老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4.九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5.金鍾山黑頸長尾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1月14日)
16.雅長蘭科植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9年9月18日)
海南 (9)
1.三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銅鼓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大洲島海洋生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大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6.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7.五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8.壩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9.吊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1月14日)
西南地區
貴州 (9)
1.習水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梵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6.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7.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8.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9.寬闊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雲南 (17)
1.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大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6.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7.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8.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9.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0.西雙版納納版河流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1.蒼山洱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2.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3.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4.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5.葯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6.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7.永德大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海 (5)
1.循化孟達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西藏 (9)
1.雅魯藏布江中遊河谷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芒康滇金絲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6.雅魯藏布大峽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7.察隅慈巴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8.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9.類烏齊馬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西北地區
甘肅 (15)
1.興隆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安西極旱荒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民勤連古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6.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7.蓮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8.尕海-則岔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9.太統-崆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0.連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1.小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2.鹽池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3.安南壩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4.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9年9月18日)
15.敦煌陽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9年9月18日)
寧夏 (6)
1.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沙坡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6.哈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內蒙古 (23)
1.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達里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白音熬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黑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大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6.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7.紅花爾基樟子松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8.輝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9.達賚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0.科爾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1.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2.大青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3.錫林郭勒草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4.鄂爾多斯遺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5.西鄂爾多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7年晉升)
16.烏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7.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8.額濟納胡楊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9.阿魯科爾沁草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哈騰套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1.額爾古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2.鄂托克恐龍遺跡化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3.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1月14日)
新疆 (9)
1.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巴音布魯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托木爾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西天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6.甘家湖梭梭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7.哈納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8.塔里木胡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9.艾比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I. 我要7個活化石的生物名稱,最早生存年代,現在所在地,主要特點!!!

植物「活化石」
被譽為「活化石」的中國樹種有:銀杏,銀杉,珙桐,香果樹等。
1、銀杏
銀杏樹又名白果樹,古又稱鴨腳樹或公孫樹。遠在二億七千多萬年前,銀杏的祖先就開始出現了,和當時遍布世界的蕨類植物相比,它還是高等植物。到了一億七千多萬年前,銀杏已和當時稱霸世界的恐龍一樣遍布世界各地,後來,絕大部分銀杏像恐龍一樣滅絕了,只在我國部分地區保存下來一點點,流傳到現在,成為稀世之寶。
銀杏樹分雌雄,雄的銀杏樹,只長雄性的花,雌的銀杏樹,只長雌性的花,受精後才會結出圓圓的果實,一般稱為白果。
銀杏是裸子植物銀杏綱惟一存留下來的一個種。現在浙江天目山一帶尚可見到野生銀杏。因此,銀杏有"活化石"、植物中的"熊貓"之稱。
銀杏樹是世界上十分珍貴的樹種之一,並與雪松、南洋杉、金錢松一起,被稱為世界四大園林樹木。
銀杏樹不僅以其俊美挺拔、葉片玲瓏奇特而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她適應性強,葯用功效大,經濟價值亦非常可觀。
2、水杉
水杉為落葉、針葉大喬木。它以樹姿優美,枝葉繁茂,葉色多變而獨具一格,被列為古稀名貴植物之一,為我國一級保護植物。
水杉,這個經歷了第四紀冰川浩劫的珍貴孑遺植物,它生長迅速,10年左右就高達10餘米,一般2O年便可成材。材質輕軟,紋理通直,結構細密,是造船、建築、橋梁、農具和傢具的良好材料,又是造紙工業的好原料。
水杉不僅是珍貴的「活化石」,而且它有很強的生命力和廣泛的適應性,生長迅速,是優良的綠化樹種,不但已在我國各地廣為栽培,世界很多國家也爭相引種栽培,使這珍貴的樹木在全球范圍內生生不息。
3、珙桐
學名 Davidia involucrata 英名 Dovetree 別名 水梨子、鴿子樹 科名 珙桐科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葉互生,紙質,寬卵形,邊緣有尖鋸齒。花雜性,由多數雄花和一朵兩性花組成頂生頭狀花序。花期4月~5月。花形似鴿子展翅,白色的大苞片似鴿子的翅膀,暗紅色的頭狀花序如鴿子的頭部,綠黃芭的柱頭像鴿子的嘴喙,盛花時猶如滿樹群鴿棲息,被世界上譽稱為「中國鴿子樹」。核果肉質,橢圓形或矩狀卵形,表紫色,有黃褐色小斑點。果期9月~10月。
4、香果樹
學名:Emmenopterys henryi Oliv. 英文名:Henry Emmenopterys 科名:茜草科 Rubiaceae
落葉喬木。葉對生,有柄;葉片寬橢圓形或寬卵狀橢圓形,全緣;托葉三角狀卵形,早落。聚傘花序排成項生的圓錐花序狀;花大,淡黃色,有柄;花萼小, 5裂,裂片三角狀卵形,脫落性,在一花序中,有些花的萼裂片的1片擴大成葉狀,白色而顯著,結實後仍宿存;花冠漏斗狀,有絨毛,頂端5裂,裂片覆瓦狀排列;雄蕊5,與花冠裂片互生;於房2室,花柱線形,柱頭全緣或2裂,胚珠多數。蒴果長橢圓形,兩端稍尖,成熟後裂成2瓣;種子極多,細小,周圍有不規則的膜質網狀翅。
僅1種,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及西南諸省。
四、動物「活化石」
在中國被譽為「活化石」的動物有:
國寶大熊貓、水中「活化石」中華鱘等
1、大熊貓
大熊貓的歷史作為我國特有的國寶級動物--大熊貓在地球上生存距今已有800多萬年的歷史,它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遠比人類早.據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大熊貓最遲出現於晚中新世,它們的直系祖先是始熊貓,生活在炎熱潮濕的森林裡.在距今60萬年前的更新世中期,大熊貓的發展到了它們種群的鼎盛時期,它們廣泛分布於中國的南部、中部、西部,向北直達今天的河北境內,組成了"大熊貓--劍齒象群落".和它同時代的動物,由於地質與氣候的強烈簸動基本上都滅絕了,如劍齒象、劍齒虎都變成了化石,而大熊貓能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生存下來,主要因為它們在環境的變化中改變著自己,所以才沒有從生物圈的鏈條上消失,從而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動物活化石.
2、中華鱘
又稱鰉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屬於軟骨硬鱗魚類,身體長梭形,吻部犁狀,吻端尖,略向上翹。口下位,成一橫列,口的前方長有短須。眼細小,眼後頭部兩側,各有一個新月形噴水孔,全身披有棱形骨板五行。
中華鱘有一億多年的悠久歷史,如此古老魚類已經不多。從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進化的某些痕跡,所以被稱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
中華鱘是一種大型洄遊性魚類,最大的個體可以達到400-500公斤。平時,中華鱘棲息於北起朝鮮西海岸,南至我國東南沿海的沿海大陸架地帶。在海洋里生活了9—18年後,性腺發育接近成熟時,便成群接隊向長江洄遊,到達長江上游四川宜賓一帶和金沙江下段繁殖。
3、拉蒂邁魚
1938年12月22日,在非洲東海岸的東倫敦港附近,靠近一條小河河口的海中,當地漁民捕撈到了一條「奇怪」的魚。這條魚身長1.5米,重58公斤多,出水後只活了3個小時便死了。由於當時防腐技術不高,當該魚到達研究人員手中時,幾乎只剩下魚皮了。經研究,認為這魚應屬總鰭魚類的空棘魚亞目(Coelacanthini)。為紀念標本保管員拉蒂邁女士對標本的「慧眼相識」和精心保護,史密斯教授把這條新魚起了一個名字叫拉蒂邁魚(Latime-ria chalumnae Smith, 1939)
4、揚子鱷
揚子鱷或稱作鼉,學名Alligator sinensis,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俗稱豬婆龍,土龍,亦是世界上體型最細小的鱷魚品種之一。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在生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在揚子鱷身上,至今還可以找到早先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徵。所以,人們稱揚子鱷為「活化石」。因此,揚子鱷對於人們研究古代爬行動物的興衰和研究古地質學和生物的進化,都有重要意義。我國已經把揚子鱷列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嚴禁捕殺。為了使這種珍貴動物的種族能夠延續下去,我國還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揚子鱷的自然保護區和人工養殖場。上世紀70年代,它被攜出國門,雲游歐洲,名揚世界。

J. 我國有哪些重要的古生物化石產地

依據主要古生物化石產地的化石種屬、地理分布特徵,結合各地古生物化石保護和開發利用現狀,以省級行政區為基本單元,可將全國劃分為東北、華北、西北、西南、中南、華南六大古生物化石片區。

東北片區主要包括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遼寧省、黑龍江省。主要化石產地有遼寧北票熱河生物群產地、黑龍江嘉蔭恐龍化石產地、內蒙古二連浩特恐龍化石產地、內蒙古巴彥淖爾恐龍化石產地、黑龍江雞西龍爪溝地層古生物產地和青岡更新世晚期哺乳動物化石產地。

華北片區主要包括山東、河北、北京、山西、河南5省(直轄市)。主要化石產地有山東山旺中新世化石群產地,萊陽青島龍動物群產地,諸城山東龍動物群及足跡化石產地,大汶口寒武紀三葉蟲化石產地,河北泥河灣新生代生物群產地,豐寧熱河生物群產地,北京延慶硅化木化石及恐龍足跡產地,山西天鎮白堊紀恐龍化石產地,武鄉和榆社早中三疊世肯氏獸動物群產地,河南汝陽、欒川白堊紀恐龍化石產地和河南南陽西峽恐龍蛋化石產地。

西北片區主要包括新疆、甘肅、寧夏3省(自治區)。主要化石產地有新疆五彩灣侏羅紀硅化木化石及恐龍產地,新疆阜康黃山街三疊紀水龍獸動物群化石產地、柯坪早古生代脊椎動物化石產地,甘肅劉家峽白堊紀恐龍足印產地、和政新近紀脊椎動物群化石產地、肅北早白堊世動物群化石產地,寧夏靈武白堊紀恐龍化石產地、中寧石峽溝泥盆紀脊椎動物群化石產地和同心古近紀脊椎動物群化石產地。

西南片區主要包括雲南、貴州、四川3省。主要化石產地有雲南澄江動物群化石產地、祿豐恐龍化石產地、曲靖翠峰山古生代魚類化石產地,貴州關嶺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群產地、興義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群產地、甕安生物群產地,四川安縣晚三疊世生物礁產地和自貢大山鋪侏羅紀恐龍化石產地。

中南片區主要包括湖北、湖南、安徽、浙江4省。主要化石產地有湖北鄖縣恐龍蛋化石產地、松滋古近紀魚類化石產地,湖南長沙跳馬澗中泥盆世魚類化石產地,安徽淮南生物群產地和浙江新昌白堊紀硅化木產地等。

華南片區主要包括廣東、廣西2省(自治區)。主要化石產地有廣東河源白堊紀恐龍蛋化石產地、南雄恐龍及恐龍蛋化石產地,廣西橫縣六景泥盆紀古生物化石產地、廣西扶綏縣岜盆恐龍化石產地。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片區的劃分只是參考了現有的地理區域劃分及化石群分布特點,而並非全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區劃方案。

閱讀全文

與安徽有哪些古生物群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