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的科技方面處於世界領先的有哪些
人口領先鋼鐵生產中國有世界領先的雷達中國生物科技量子態隱形傳輸以及糾纏交換航空航天軍事機械藝術等專業方面在世界上占據領先地位我國的數字化、光纜化已在世界上居於領先地位部分OLED專利技術目前在世界上也處於領先地位(比如說白光
❷ 中國的醫學水平在世界上處於什麼地位領先嗎技術最高的是哪個國家
中國醫學水平不算最高,但也不錯了,應該中間偏上。
技術最高國家,美國,因為能夠吸引人才,而且從事醫療研究資金雄厚,醫生是美國最賺錢的職業之一,可見他們醫療技術應該不錯。
日本,在二次大戰中,用大量的中國人進行活體解剖、傳染病研究等等人體試驗,所以快速提供了他們的醫學水平。
德國,和日本一樣,但是用猶太人進行試驗。
❸ 中國的科技現在處於世界上的哪個水平
中國的科技水平現在在逐漸發展近10年,近20年,中國科學技術騰飛,確實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都越來越大了,但是我們的科技總體水平,也就是排在10%的地位,世界上200多個國家,我們能排到前10名左右,這是沒問題的,但是仍然有很多國家比我們優秀。
只能說我們現在的科技水平已經算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了,保衛自身強大國家,讓人民正常幸福的生活,這沒問題,但是距離世界最前沿還有差距,畢竟我們的客戶及起步比較晚,而且人才上自主創新能力也有限,所以科技的發展還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人努力,現在說中國的科技就優秀了,就能夠達到世界最先進的程度了,還太早了。
❹ 中國的科技水平怎麼樣
中國軍用的科技因為砸錢和投入多,實力強,水平一流,和美帝有一拼。民用的科技實力處於世界一般水平。很多商用的科技很多被歐美日壟斷。科技商業化轉移成果低。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需要底蘊積累的中國與國外有差距,比如發動機製造,汽車工業,材料工業,數控機床等,但二戰後興起的新科技比如太空探索技術,量子技術,生物科技,核能技術,高鐵,超算,電力輸送技術,以及激光技術,反衛星試驗等說處於領先地位也一點不為過,此外還有些不為人知的高科技。
科技的發展畢竟需要時間,中國底蘊畢竟比較薄弱,目前能有這樣的水平也已經很不錯了。
❺ 按目前的科技來看,我國屬於什麼水平
按目前的科技來看,我國屬於中高端水平,但水平不高。
一、背景。
我們認為未來十年中國的科技實力將會有質的飛躍,但我國需要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和國民創新意識,以及加大對科研領域的投入。只有這樣,我國的科技水平才能越來越高,逐漸成為科技強國,造福於民。所以,中國仍需努力!
❻ 中國的生物技術是不是秒殺日本 醫學是不是秒殺日本
搞笑,自己先查查世界上最好的生物技術和醫學排名國家再出來意淫.
❼ 中國的科技在世界上處於什麼水平
2010年,中國就超過了美國,成為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
美國從1895年直到2009年,已經在製造業世界第一的「寶座」上穩坐了114年,而中國製造業在產值上不僅超過美國,而且幾乎等於排在後面的美日德三國之和,更是俄羅斯的13倍!
❽ 中國生物制葯盈利146億元,這一成績在世界上屬於什麼水平
這個成績在世界排名上只能屬於中上等的位置。
一。中國生物制葯盈利146億元。
作為葯企內部的成員之一,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中國生物制葯現在存在的問題。我認為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創新,缺乏專利葯品。我們的生產力和製造能力都非常的強,但是在葯品研發這一塊,對比國際水平確實相差太遠。想要改變生物制葯的現狀,我們必須著力於研發和創新,提高我們的核心能力,才能提升國際前列。
❾ 中國現在的科技水平在全世界處於什麼位置
新聞來源:德國之聲 許多人至今認為中國只是一個世界工廠。有人說中國在科技上突飛猛進,人們也只是聽聽而已。然而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2007年「高科技指數」得出了一個驚人結論:中國科技水平已經是世界第一;中國科技總體實力也已超過德國、日本,很快就能超出美國。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尋找 「 下一個日本 」 卻找出了 「 下一個美國 」 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Tech)是美國三大理工學院之一。從上世紀80年代中開始,它就經常推出一個世界「高技術指數」(High Tech Indicators,縮寫為HTI)。當初的目的是研究與預測:誰將是下一個日本。那時正是日本經濟光芒萬丈的時候。然而,日本無論在經濟上還是科技 上,追到美國身後之後,就開始「休息」了,擺出一副永遠不可能再進一步奪取冠軍的姿態來。 喬治亞學院的這個指數每年在那裡更新著,直到它忽然發現了一個「日本」,等到它發現這個「日本」的時候,同時發現這個新「日本」甚至已經局部超越了美國,從總體上,也是50到60年來第一次有了美國與別人競爭、並隨時可能落後的局面。這個新「日本」自然就是中國了。 這個由國家科技基金出資開展的調研項目的撰寫者 之一尼爾斯.紐曼說:「將近一個世紀來,我們第一次看到了既駕馭基礎研究領域,又具有吸取科研成果、在科研基礎上創造和營銷產品的經濟能力的領導者,而且 是在這個星球上不止一個地方。」著眼美國,這位紐曼感慨萬端,「二戰以來,美國一直是全球經濟的主要駕馭者。我們現在卻面對這么一個形勢:不是在這里研究 開發和展開營銷的技術產品在市場上出現,我們跟這些產品毫無關系,甚至不知道它們會到來。」 中國已被視為世界科技領袖 這個指數由6個領域構成:投入(Input), 國家方針(National Orientation),社會經濟基礎設施(Socioeconomic Infrastructure),科技基礎設施(Technological Infrastructure),生產能力(Proctive Capacity),科技水平(Technological Standing)。喬治亞理工學院對33個國家進行比較,綜合統計數字和專家看法給各個國家打分。 喬治亞理工學院相應文章的標題就叫「調研顯示中 國是世界科技領袖」。不少英語媒體轉載、報導,用的是相應的提法。這是因為,從科技的角度看,最重要的指數「科技水平」方面,中國高居第一。2007年這 個指數方面,中國得分為82.8,美國落到了76.1。德國第三,66.8,日本第四,66.0。而在11年前的1996年,中國這方面的得分還只有 22.5,而美國得分91.4。然後是中、美並進,99年時美國達到95.4分,中國則翻了一倍,達44.2分。而中國在這方面超過美國還是這兩年來的事 情,美國從2005年的82.9分進一步下跌至76.1分,而中國從2005年的73.9分進一步升至82.8分。 在科技水平這個方面,所謂「金磚四國」中的另外三國根本無法跟中國相比:2007年,巴西的得分是17.6分;印度的得分是20.7;俄羅斯是15.8。而東亞的韓國(44.4)、新加坡(43.4)、台灣(34.5)和馬來西亞(32.2)則都相當不錯。 中國改變了世界風光 同為這個項目撰寫人的喬治亞理工學院政治與評價 中心主任阿蘭.坡特(Alan Porter)說:「中國真的在科技方面改變了世界經濟風光。」「假如您看到,中國既展開低成本大規模加工,又聚焦於科技,然後在強調研究和發展的基礎上 把它們結合起來,那麼結果將是:給其它國家留下的空間就沒有多少了。」 紐曼指出:「我們在我們測算的所有領域都看到中 國的持續增長。與任何其它國家相比,我們沒有看到中國在上升過程中出現過任何停頓。這種增長是戲劇性的。」從6個指數領域看,所有其它國家都升升降降,有 起伏波動,而中國在6個指數中的5個里都是一路往上走,沒有出現過哪怕是停頓的時候。只有「國家方針」是個例外。 在「科技水平」這個領域內,技術產品的出口是一個關鍵因素。最近,中國這方面的出口額已僅次於美國。紐曼說,很快中國在這方面就會超出美國成為冠軍。 在培養和引進科技人才方面,美國近年來一直停頓 不前。報告指出,9-11後,美國給移民設置了一系列障礙,更妨礙了美國科技人才群的擴大。紐曼說:「科學家和工程師,中國現在擁有的還不到我們的一半, 但它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對美國來說,很難在這個領域改善很多,而對我們來說,情況變壞卻是很容易的。然而對中國人來說,變好是很容易的,因為他們有更大的 操作空間。」 坡特認為,中國正在向研究與發展的全面的領袖方向行進。他舉例說,中國現在在關於納米技術的出版物的數量上已經是世界第一,盡管美國的出版物被引用、轉載的比例比中國大。 中國並非在所有領域內都居前列 除了「科技水平」這個領域,其它5個領域內中國還是落後於美國。在有些領域,中國其實還很落後。 在「投入」領域,中國雖然屬於「第一梯隊」,但 僅排名第八,以67.2分落後於美國(88.7)、日本(75.7)、德國(70.0)、英國(69.5)、瑞典(68.1)以色列和加拿大(都是 67.3)。「金磚四國」中,巴西47.1,印度56.8,俄羅斯55.2。但中國在1993年時還只有45.1分,增長速度是最快的。 在「國家方針」領域,高居首位的是愛爾蘭 (83.4),美國排在第四(78.0),中國(62.6)甚至排在最後排:第24位。而1996年時中國這方面得分還比現在高(65.2),2005年 時更曾達到74.3分。德國是72.8分,日本是75.7分。巴西是55.1分,印度是64.6分,俄羅斯57.5分。 在「社會經濟基礎設施」領域,美國以87.9分高居第一,中國更差,在33個國家裡倒數第七(61.2),但中國在1993年時只有46.4分,此後一路往上走來。德國得69.3分,日本得71.2分,都不是很靠前。巴西50.3,印度55.1,俄羅斯65.4。 在「技術基礎設施」領域,中國相當不錯。美國以95.5分遙遙領先於其它國家,日本以68.8居第二,德國以63.0居第三,中國以60.0居第四。在1993年時,中國這個領域得分只有38.6。此後一路往上走。巴西36.6,印度44.4,俄羅斯47.8。 在「生產能力」領域,中國又是非常出色:以85.2分僅次於美國(93.4)和日本(87.2)居第三。1993年時,中國這個領域的得分只有33.2分。德國以74.8分居第四。巴西為46.5分,印度63.1,俄羅斯49.9。 40 歲的美國人跟 12 歲的中國人比賽籃球 從美國人搞的這個「權威指數」中,能看出一些什麼來呢? 首先,中國科技先(經濟)一步進入與美國競爭階 段已經成為事實。西方十多年來對中國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了經濟發展上。據德國之聲記者觀察,驚呼中國在科技方面也在超越西方的呼聲其實是最近一年來,尤其是 最近幾個月來才有的新現象,或者說,現在此間的人們忽然變得敏感起來了,呼聲一下子集中了。但說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科技大國、「世界科技領袖」的,恐怕 還是這個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這個「科技水平」指數,包括許多方面,比如高科技產品的出口、發表的論文等。但是,現在就說中國是世界科技第一大國,似乎有 點過早。數字有時候是騙人的。比如論文,它還有個質量問題;比如在許多尖端科學領域,包括航天航空、軍事科技等,眾所周知中國跟美國等西方國家還是有差距 的,有的差距還很大;比如高科技產品,還有個定義問題(手機、筆記本電腦等通常也被視為高科技產品)。但是,數字畢竟不會是完全憑空產生的。總體上,中國 科技力量的突飛猛進,已經到了跟美國競爭的地步,這應該是事實。而且在這方面,中國的科技地位進步已經走到了經濟地位進步的前面。在經濟上,中國畢竟還在 跟德國爭第三個位置,而在科技上中國已經在爭奪第一了。只是科技上何時真能成為第一,恐怕不可能象經濟上那麼透明。許多方面也只能靠這些不太可靠的數字, 有些方面甚至只能憑感覺。 其次,這些指數也表明,中國整體上突飛猛進,但 進展很不平衡。剛看到一篇文章的標題里說「中國經濟處在成長期的煩惱中」,覺得很有意思。確實有這么一種味道。比如一個人一下子竄高了,還來不及長「胖」,有的部位發育成熟了,有的部位剛開始發育。這六個領域的指數就有這個模樣:「科技水平」達到世界第一了,在「社會經濟基礎設施」領域卻還倒數著。有的 領域(比如科技水平和生產能力)進展的速度極驚人,但有的領域(尤其是「國家方針」)幾十年來還在徘徊。 紐曼的一個比喻很有意思,他把美國和中國比作在打籃球的兩名運動員,「就象一個40歲的球員跟一個只有12歲的對手比賽,但那12歲的已經跟40歲的你一樣高了。你現在還稍微比對手強一點,有更多的經驗,可是你的身上已經擠不出多少潛力來了。未來顯然看上去對美國不利。」
❿ 生物技術有多成熟
生物技術是全球發展最快的高技術之一。70年代發明了重組DNA技術和雜交瘤技術;80年代建立了細胞大規模培養轉基因技術,現代生物技術(基因工程)制葯始於八十年代初,特別是發明了PCR技術,使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90年代,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以及重要農作物和微生物基因組計劃的實施和信息技術的滲入,相繼發展起了功能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組合化學,生物晶元技術以及一系列的自動化分析測試和葯物篩選技術和裝備。各種新興的生物技術已被廣泛地應用於醫療,農業,生物加工,資源開發利用,環境保護,並對制葯等產業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生物技術的發展經歷了傳統生物技術和現代生物技術發展的兩個階段,發酵工程,其中基因工程為核心技術。由於生物技術將會為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如糧食、健康、環境、能源等開辟廣闊的前景,它與計算機微電子技術、新材料、新能源、航天技術等被列為高科技,被認為是21世紀科學技術的核心。生物技術最活躍的應用領域是生物醫葯行業,生物制葯(常指基因重組葯物)被投資者看作為成長性最高的產業之一。世界各大醫葯企業瞄準目標,紛紛投入巨額資金,開發生物葯品,展開了面向21世紀的空前激烈競爭。